卷之一百六十五

    卷之一百六十五 (第2/3页)

六年为始。减半完纳。遇闰免徵。从之。

    ○工部议准、直隶总督高斌疏报、南运河纤道窄狭。急需开拓。天津、静海、青县、沧州、交城、东光、吴桥、故城。等八州县。民居危险。愿得价拆移。应请动支兴修。从之。

    ○铸给驻防哈密统领关防。从川陕总督尹继善请也

    ○已酉。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谕军机大臣等、朕前降旨、将陈高翔补授江苏按察使。今伊来京请训。朕看其年已六十有余。恐精力不胜江苏繁剧之任。著德沛、陈大受留心试看数月。据实具奏。

    ○大学士等议覆、御史李清芳奏称、地方被灾。有夏旱夏水遭风冰雹各项。部议谓遭风冰雹。及夏天被水。均不动赈等语。查夏灾后不能补种秋禾。即与秋灾无异。现在直隶、江南、福建等省。夏灾较重。仍照例加赈。并未著有概不准赈之条。至冰雹灾多在夏月。向例有贷无赈。是以原议令查勘情形。照夏灾例办理其风灾一项。原议令该督抚确勘。如果民食艰难。即于常平仓谷内酌借。倘损伤大田。必需赈济者。即具题请旨遵行。是一切夏月水旱风雹各灾。俱应临时酌筹赈恤。使皆归实际。嗣后各省赈务。均照此议办理。从之。

    ○庚戌。吏部议覆。河南巡抚雅尔图奏称、现当麦收之时。麦多价平。奸徒乘机躧麴。亟须委员、协同地方官严缉。请予议叙。以示鼓励。应如所请。嗣后奉委查麴之员。有能拏获别邑开坊躧麴。数至三百斤以上之案。准纪录一次。数多者以次递加。其失察之地方官。仍照例参处。从之。

    ○工部议准、直隶总督高斌疏报、保定县迤西千里长堤。前经修筑完固。惟顶冲迎溜埽湾、及堤外深坑处所。宜再帮培。而玉带东朿水之处。虽属险要。究与黄河大溜有别。惟在堤工坚固。即可捍御。现委员勘自祁州城南唐、砂、磁、三河下口、汇入猪龙河起。至文安县艾头村、东接营田围埝止。共计二十一段。应将堤身加帮宽厚。顶冲迎溜者。外加戗堤。深坑积水者。加添高厚。请动项兴修。从之。

    ○授一甲一名进士金甡、为翰林院修撰。一甲二名进士杨述曾、一甲三名进士汤大绅、为翰林院编修。

    ○辛亥。免川省标镇协营官兵脱逃无徵银两。谕、雍正七年。川省标镇协营、派往西路驻防官兵内。有脱逃兵丁。支过草料马乾盐菜银一千六百九十余两。此项自应著追。无可宽贷。但川省兵丁。非尽土著。其脱逃者。类皆外来只身、无所顾恋之辈。既无产业。又无亲属。远窜日久。查讯无踪。其当日管领之弁员。又多更换。难以责其追偿。徒滋营伍之扰。著将此项银两。开恩豁免。以息追呼。该部即传谕川省督抚及提臣等知之。

    ○大学士等议准、户部尚书陈德华奏称、近闻民人踵至山海关者。皆诎然而返。或该关地方官、有意留难。不行给票。或管关官员、故为掯勒。请行令直隶总督、饬地方官遵例。查系近关三百里内居民。出关种地者。即给印票。并行令该关副都统、转饬管口官验明印票。立行放出。从之。

    ○添建直隶泰宁镇属、续添各园寝汛界弁兵衙署营房。从总督高斌请也。

    ○壬子。大学士等议覆、给事中杨二酉奏、举子会试。例由州县起文转府。至藩司给咨赴部。有转发州县付本人者。有亲身赴司候领者。各省原不画一。惟赴省候领。需费耽延。殊堪矜悯。应如所请。自甲子年为始。于乡试后、藩司咨文。限一月内发各州县。交本人自赍投部。武举均照此例。从之。

    ○以正红旗参领明图、为正黄旗蒙古副都统。护军参领满福、为镶蓝旗蒙古副都统。

    ○调正白旗蒙古副都统保德、为正白旗满洲副都统。以正蓝旗参领策凌、为正白旗蒙古副都统。

    ○旌表守正被戕之正红旗满洲代敏图佐领下闲散色尔衮母俄其讷。

    ○癸丑。谕、山东上年有歉收之州县。直隶今春二麦。亦未见丰稔。恐二省将来有须用米粮接济之事。此时粮船经过山东。著即速行文与漕运总督、将尾帮漕粮。截留十万石。酌量于临清、德州、二处。分贮备用。该部即遵谕行。

    ○工部议准、调任江南总督那苏图疏报、临淮县、乾隆六年夏间被水。勘有鱼要等塘。亟须加筑塘埂。并建涵洞砖桥。应请动项兴修。从之。

    ○内阁、翰林院、带领已未科散馆修撰、编修、庶吉士引见。得旨。清书庶吉士徐文煜、陈中龙、王居正、蒋麟昌、王觉莲、詹肯构、俱著授为编修。廖鸿章、程岩、陈士琰、俱著授为检讨。汉书修撰庄有恭、编修秦勇均、均已经授职。其庶吉士裘曰修、金文淳、沉德潜、官献瑶、杨开鼎、吴嗣富、徐景熹、张九镒、王锦、叶酉、蔡扬宗、陆秩、鞠逊行、喻炜、姚廷祐、宋邦绥、俱著授为编修。傅隆阿、陈世烈、伊兴阿、蒋祖培、孙景烈、郑志鲸、罗愔、赵德昌、俱著授为检讨。卜宁一、杨培、徐烜、徐孝常、冯成修、诺敏、廪格、俱著分部学习。以部属用。陶镛、管一清、王化南、交与直隶总督高斌、以知县用。袁枚、黄澍纶、曾尚增、王见川、交与两江总督德沛、以知县用。唐炳、孙拱极、王宫、王士瀚著归进士原班铨选。

    ○调安徽布政使包括、为山东布政使。护理巡抚事务。山东布政使魏定国、为安徽布政使。

    ○刑部侍郎钟保年老休致。以正蓝旗满洲都统盛安、兼管刑部左侍郎事。

    ○甲寅。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谕军机大臣等、浙江海塘改建石工一事。据德沛等奏称、现在抢修柴塘。乃目前之急务。至改建石塘。系经久之图。请将料物豫期备办。俟水缓沙停。乘机兴筑。每年以三百丈为率。分年分限。实料实工。庶可与东西两塘。并垂永久等语。现交大学士九乡等议奏。朕思海塘捍御潮汐。保护田庐。攸系綦重。如果改建石工。可垂永久。即多费帑金。亦所不惜。但闻议请分年修筑、次第兴工者。原为试验。并非切实之举。盖以沿海淤沙。虽云坚涩。究之是沙非土。难资巩固。其改建石塘。有无利益。果否可垂久远。并现今海塘实在情形。未能深悉。可寄信与那苏图。令其详细查明。据实奏闻。寻奏、海宁老盐仓迤西、至仁和章家庵一带柴塘。四千二百余丈。潮溜冲刷。坍涨靡常。每岁抢修糜费但在工人员有称应改石塘。有称柴塘已足抵御。既无一定之议。且柴塘自观音堂迤东一带。春间沙坍无存。今塘外已有涨沙数丈。及百丈不等。是情形随时不同。应俟汛过后、再加确勘筹办。惟柴塘险要处所。亟宜豫防。现在相机镶筑。大汛经临。可期保固。得旨、所奏俱悉。

    ○户部议准、河南巡抚雅尔图疏报、洧川、鄢陵、河内、南阳、新野、临颍、襄城、长葛、新郑、郏县、宝丰等十一县。河塌积水沙压等地。共一百四十七顷二十四亩零。请将地粮银五百九十四两零。照数豁除。从之。

    ○免福建福清、连江、罗源、霞浦、福鼎、福安、宁德、等七县。飓灾地丁银一千七十两有奇。

    ○乙卯。谕、八旗为国家根本。凡有关教养之处。朕无时不系于怀。著各旗都统、副都统等、悉心筹画。或有益于生计。或有益于风俗者。各抒所见缮写。交与大学士。汇齐之后著大学士会同各都统详加斟酌。择其果有裨益者公同举出。抑或有益于目前。而将来不无流弊。抑或初行属似未便而历久可渐收其效者一并举出汇奏。候朕采择施行。

    ○又谕大学士等朕闻山东运河水浅。粮艘较往年濡滞。沿途起剥甚觉周章看来抵通迟缓。未能如期而至。朕所闻如此。白钟山及巡漕御史俱未奏闻。但称漕运遄行无阻。并非实在情形。著传旨询问白钟山及巡漕御史等、令其明白回奏。并将如何办理之处。筹画办理。寻据河东河道总督白钟山、巡漕给事中吴元安先后奏覆、南漕头帮缘三月以前。河水充足随到随行。虽抵东为时稍晚。比较上年。实未迟逾。惟现在南漕船只。尚多未入东境。倘仍前间断脱帮。则临清板闸。不能逐日启放。汶水无由下注。上源又不发水。恐后来江广重载。未能遄行。臣等会同筹画。惟有蓄水轻船之法。或下捱牌或用剥船或建束水草坝。现饬厅汛各员豫备应用。至尾帮一过济宁南旺、当将天井等闸紧闭。不令水势南下。其南旺迤北。遇闸即启。使汶水全行北流。如此加意收束。总可趱行出境。得旨、所奏俱悉。

    ○又谕军机大臣等、近京一带。雨泽稀少。现在二麦情形。收成歉薄蒋炳奏请缓徵之处。甚合朕意。可将原摺寄与高斌阅看。令其查明应缓徵之州县。速行具奏。候朕颁发谕旨。寻奏查顺天保定、永平、正定、河间、天津、顺德、广平等府属。直隶易州、冀州、赵州、深州、定州、等州属。未得透雨。将来收成必减。请缓徵新旧钱粮秋成后再行徵收。得旨、知道了。有旨谕部。

    ○工部议准、直隶总督高斌疏请修理独石口城垣。并挑筑河坝。各工估需银七万七千四百九十余两从之。

    ○丙辰。谕曰。刑部尚书刘吴龙患病溘逝朕心深为轸恻。著散秩大臣一员带领侍卫十员。往奠茶酒。伊平日居官廉谨。家道清贫。著发内帑银五百两。为丧事之用。

    ○丁已。上御勤政殿听政。

    ○谕军机大臣等广东巡抚王安国、参奏开采铜矿、那移仓谷、虚悬帑项一案。部议系何员给发。令该督核拟题覆。又围基堤工、辗转迁就、靡费帑金一案。部议将帑金作何著落赔补。令该督妥议具题。是承办之鄂弥达等、俟覆到之日。尚应查议。著落赔补。乃王安国既经查明参奏。何难分别核拟。自去年至今。历时已久。尚未覆到。其中必有情节。或受人嘱托。或代鄂弥达等开脱。抑或因案情确凿。虽有意照拂。不能为之周旋。碍难题覆。故作延缓之计。可寄信庆复、令其逐一详查明确。据实奏闻。寻奏、查铜矿一事。系前督臣鄂弥达、马尔泰、题准动项垫给。马尔泰任内接办发银。因办理不妥。以致官商视为畏途。经王安国奏请停止。臣以事因督抚迁延所致。请将各厂支过银两。即于原给发之督抚名下追赔。又围基工程一事。先据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