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百七十六

    卷之一百七十六 (第2/3页)

该番民改归茂州管辖。查该番久隶瓦寺统驭。未便偶因细故。即令改隶。但瓦寺与番民连年具控。甚至自相残害。亦当善为筹画。请敕下新任总督马尔泰、将臣等所议情节。熟筹妥办。使知不准改隶。则该番绝幸望之念。日久必获相安。土司无失业之虞。边境亦不致滋事。从之。

    ○户部议覆、原任御史纳拉善奏称、漕米运进京仓。每年二百余万石。系交额设经纪。由五闸驾船载送。其船一百只。每只雇船头一名。运抵大通桥。该监督照例抽掣。如有一袋短少。即在经纪名下追赔。节年以来。掣欠每至数石之多。察其情弊。皆缘船头偷挖之故。请严颁禁例。应如所请。嗣后如有偷挖之船头。按律治罪。从之。

    ○又议覆、钦差直隶总督高斌奏称、臣等察看江南所需赈粜拨补之米。应将下江癸亥年起运漕粮。截留八十万石。并截东省漕运粟米二十万石。共足一百万石之数。以二十万石。存贮淮、扬、徐、海、等属。留备明春减价平粜。以六十万石。凑同各案米谷。为灾地冬春赈济。下剩二十万石。一米二谷。补还前借苏、松、等处四十万石仓谷。即将原借各州县徵收漕粮。照数截存归款。再上江通额正耗漕米。仅二十五万余石。除被灾州县、应行蠲缓外。其余请全数截留。拨运灾属等语。应如所请行。至该督复称截漕拨赈。犹恐不敷。恳在邻省仓储内拨济。亦应如所请。将豫省附近凤、颍、之州县。共拨粟米二十万石。运交凤、颍、二属。以备冬赈。如有余、贮备来春平粜。其豫省仓储、如何归补之处。令河抚雅尔图、酌议办理。得旨、依议速行。

    ○工部议覆、江南河道总督完颜伟奏称、河工岁修抢修。例支河库银应用。今自乾隆二年至七年。两江报灾停徵州县。共欠解河银二十七万余两。河库支用不敷。现在黄湖各处残缺堤工。急应修理。暨清河之蓄清坝。亦应接筑。束水济运。无项可动。恳在近省酌拨银四十万两。应如所请。在河南秋拨册报实存银内。拨给二十万两。两浙盐课秋拨册报实存银内。拨给二十万两。各该抚文到日。速即解交。得旨、依议速行。

    ○以通政使司左通政李世倬、为太仆寺卿。

    ○辛卯。谕、此次施恩借给八旗兵丁库项。有因兵丁内、曾指钱粮认买公产地亩。其每月所余钱粮。不敷坐扣。不准借给库银者。若因认买公产地亩。不得支借。于伊等生计无益。此等认买地亩之人。应扣钱粮。著展其限期。一年作为二年扣除。其每月少扣所余钱粮分内。亦著补行借给。至于官员有认买公产地亩者。伊等应扣之俸银。亦照兵丁一体展限扣除。再定例、官员纪录一次。抵罚俸半年。若遇罚俸一个月、至五个月者。因不至销去一次纪录。遂不准抵销。照常罚俸。又有因两三案并发。所罚之俸。虽至销去一次纪录。亦不准抵销。但官员等、因公事黾勉、议叙纪录。乃因所罚俸少。不至销去纪录。遂不准抵销。照常罚俸。于伊等生计。亦属无益。嗣后旗员应罚之俸。不至销去一次纪录者。著照王等纪录之例。暂行注册。俟再遇罚俸案件。合算抵销。以示朕体恤八旗官兵。俾生计饶裕。得以一体沾惠之至意。

    ○江南河道总督完颜伟疏报、秋汛过后。湖河水势渐消。并高邮、邵伯、各坝工程完竣。得旨、览奏朕心稍慰。该部知道。

    ○闽浙总督那苏图奏、浙江提督裴鉽等、扣克侵欺。狡诈营私。应请革职严审。得旨、这所参裴鉽、李士宏、卓林、俱著革职。其扣克侵欺。狡诈营私各款。及本内有名各犯。著侍郎彭维新前往。会同巡抚常安、一并严审追拟具奏。该部知道。

    ○壬辰。上幸静明园行围。

    ○加赈江南山阳、阜宁、安东、清河、桃源、铜山、沛县、萧县、邳州、宿迁、睢宁、海州、沭阳、甘泉、泰州、兴化、高邮、宝应、盐城、六合、江都、江浦、丰县、砀山、赣榆、淮安、大河、徐州、等二十八州县卫、水灾饥民。

    ○癸巳。上御洞明堂。勾到云南、贵州、四川、广西、清实罪犯。停决云南斩犯一人。四川斩犯三人。绞犯三人。广西斩犯三人。余九十人。予勾。

    ○户部议覆、御史胡定奏称、江南被水各属。涸出地亩。请敕地方官、即劝民种植。其无力者。收成后、田园仍归原主随涸随种。查被灾田地。业主旋归。若即令归还原主。未免有亏工本。难保必无告讦。应令督抚等、转饬该州县官、酌量情形。妥协办理。从之。

    ○钦差刑部侍郎周学健、直隶总督高斌奏、江南铜山、沛县、邳州、宿迁、桃源、清河、安东、海州、沭阳等、九州县。因九月湖河并涨。续被水灾。请将次贫增赏十月一个月口粮。与极贫一体赈恤。得旨、昔汲黯非查灾之使臣。尚可便宜行事。况亲承朕命查灾赈之大臣乎。著照所请行。该部知道。

    ○河东河道总督白钟山疏报、今岁黄、沁、两河。水势甚大。一经设法防护。胥庆安澜。自七月初八日立秋起。至九月二十五日霜降止。秋汛已过。黄河上自孟县、荥泽、下至虞城、单县。陆续长水一丈二寸、至一丈一尺不等。沁河陆续长水一丈一寸。凡豫、东、二省南北两岸一千二百里内。一切埽坝工程。俱已修筑完固。得旨、据奏秋汛水势已过。黄、沁、两河工程。俱各平稳。知道了。该部知道。

    ○旌表守正被戕之安徽省阜阳县民于孟甫女于氏。

    ○甲午。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上御洞明堂。勾到广东、福建、情实罪犯。停决广东斩犯三人。绞犯一人。福建斩犯二人。余七十三人。予勾。

    ○命重厘滞狱。谕曰、乾隆四年。朕曾降旨。将秋审、朝审、缓决五次以上之人犯。酌其情罪稍轻。尚可贷以生路者。比照凶盗免死减等之例。充发边远烟瘴地方。较之可矜减等之例为重。而较之永远监禁之犯为轻。其情罪可恶者。虽经多次缓决。亦不在减免之列。今已隔数年。监禁之犯。倍多于前。久系囹圄。亦属可悯。著大学士九卿、仿照乾隆四年之例。悉心办理。分别请旨。再情实未勾人犯内。或有情罪稍轻。可以照此办理者。亦著大学士会同刑部、分别具奏。

    ○又谕、法敏、富德、在军前效力多年。著来京。原任按察使刘柏、著前往军营。办理粮饷事务。

    ○命服阕翰林院侍读学士张若霭、仍在南书房行走。

    ○乙未。谕、今年江南淮、徐、凤、颍、等府。被水之后。筹画民食。需米甚多。因山东与江南接壤。挽运较易。彼地今岁收成尚好。是以降旨、将登州谷石。及德州、临清、两处所截漕米。运往江南。以资接济。续据该抚晏斯盛奏称、登、莱、等处现需米谷。难以拨运江省。朕降旨停止。今查东省沿河之济宁、临清、二处。贮有仓谷一十八万余石。若以八万石、留存本地。以十万石、碾米载运江南。一水可通。甚为有益。所有运费。悉照前运截漕之例。一体报销。著该部即传谕山东巡抚、江南督抚、速行妥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