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百九十七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卷之一百九十七 (第1/3页)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

    文华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刑部户部三库事务世袭骑都尉军功加十九级随带加二级又加二级臣董诰内大臣户部尚书镶蓝旗满洲都统军功纪录五次寻常纪录十四次臣德瑛经筵讲官太子少保工部尚书纪录六次臣曹振镛等奉敕修

    乾隆八年。癸亥。七月。丙申。上诣皇太后行宫问安。奉皇太后幸如意洲进膳。

    ○赐扈从诸王大臣饭。

    ○御史胡宝瑔奏、天津、河间、被旱。业已蒙恩拨米五十万石。以济冬赈。请敕下督臣高斌、速将现奉运米赈恤之谕旨。遍行晓谕。俾土著之民。欲觅食他处者。静以待赈。不必轻离乡井。其各处流民。亦令晓示。本无职业者。或应留养。或应约束。毋令滋事外。情愿归耕者。皆资送回籍。赶种春麦。不致田亩久荒。得旨、著高斌速议具奏。寻覆奏、现在各事宜。俱已如所奏办理。奏入、报闻。下部知之。

    ○以故奉恩镇国公弘普之子永琮、袭封奉恩辅国公。

    ○除福建连江、宁德、二县水冲沙压民田额赋、四十七两有奇。米十二石有奇。连江县归并福中卫屯田银三两有奇。

    ○丁酉。谕、淮、扬、徐、海、四府州属。叠被水旱。朕心轸念。于赈恤之外。复借给耔种牛草银两。此等借给之项。例应秋收后催还。但此四府州属。六七两年。水灾尤重。借给更多。有已借冬种。旋因无收。又借春种者。有春种无收。复借秋种者。数年之积欠。一时恐难全完。著该督抚转饬地方官、酌量情形。其力能清偿者。自应照例交纳。若实属艰窘无力。不能完缴者。著于来岁麦收后。再行分限催还。以示朕轸恤积歉灾黎之至意。

    ○又谕、淮北上年被灾各属。一应钱粮。朕已降旨分别蠲缓。惟海州、沭阳、赣榆、三州县。连年叠被灾祲。今春又因亢旱。二麦歉收。虽五月以后得雨。可望秋成。但积歉之余。小民元气。究难骤复。地漕两项。一时并纳。未免拮据。除地丁银两。仍于十月后开徵。其本年漕粮二万二千六百石有零。并七年分蠲剩缓漕。俱著于次年分限带徵。缓一分之输将。即可纾一分之民力。该部即遵谕行。

    ○戊戌。旌表守正捐躯之山东城武县民赵建妻段氏。

    ○己亥。上奉皇太后自避署山庄启跸往盛京。

    ○诣皇太后行宫问安。

    ○礼部奏、云南总督张允随代奏、南掌国王岛孙、遣头目先猛的陶贯等表谢赏赐缎疋恩。得旨、览王奏谢。知道了。该部知道。

    ○旌表守志捐躯之河南宁陵县民某妻赵氏。济源县民某妻卫氏。

    ○补行浙江省乾隆七年分大计。不谨官五员。罢软官二员。浮躁官二员。才力不及官一员。年老官三员。有疾官四员。分别处分如例。

    ○是日、驻跸中关。

    ○庚子。上诣皇太后行宫问安。

    ○谕军机大臣等、前据高斌奏请、今秋于古北口外。采买米石。经部议覆、令该督酌量情形。委员采买。朕已降旨允行。第思采买米石。必资干员料理。今天津等处被旱。先后拨米五十万石。以备赈恤。一切运送。需员必多。朕又恭谒祖陵。经行口外。地方官不无应办差使。恐采买米石。属员不敷委用。提督保祝、驻劄古北口。就近遴员采买。更属便易。著照上年之例。仍令督提公同协办。可寄信与高斌、保祝、知之。

    ○军机大臣等奏、喀尔喀各扎萨克旗分。所存官驼二万五千有余。马四万有余。牛一千有余。羊八万有余。自置买以来。并未应用。此项驼马牛羊。常令蒙古收管牧放。恐倒毙赔补。或滋扰累。可赏给伊等为业。资其蕃息。于生计有益。臣等遵旨请交额驸策凌、均匀给赏。寻策凌奏、请留驼一万。马二万。羊二万。以备军营之用。军机大臣等、请仍令遵旨办理。从之。

    ○是日、驻跸波罗河屯。

    ○辛丑。上诣皇太后行宫问安。

    ○军机大臣等议、御史王兴吾、奏请抚恤京师外来流民一摺。查此等流民。俱系直隶河间、天津深冀等处。及山东武定、济南、东昌等处民人。因本处秋成无望。或出外佣工。依亲糊口。或本有家业。为避荒计。挈家四出谋生。由京出口者甚多。而留住京师之人亦十之二三。半月来日积日众。现经提督、府尹、查办。老病羸弱无依者。即收普济堂、养济院、留养。年力强壮可力作者。听自谋生理。惟是将来天气渐寒。工作渐少。一至八月下旬。即恐冻馁。不可不豫为料理。兹又据该御史奏请妥议查办。臣等酌议、现应抚恤事宜二条。一、饭厂宜早设也。向例五城设饭厂十处。日各给米一石。自十月初一日起今外来贫民日众。且本年多一闰月。天气早寒。应请于八月望后。即开厂煮赈。各厂日增米二石。柴薪照例开销。并于饭厂附近搭盖席棚或收拾空闲庙宇。听其栖宿。交五城御史。饬司坊官。于现今平粜银内、动支酌办。一、情愿回籍之人。宜查明资遣也。现在河间、天津、等府。蒙恩拨米五十万石。令督臣赈济。东省亦照例查赈。此等流民。既可回家就赈。且秋月得有雨泽。正可及时播种秋麦。应饬大、宛、两县、五城司坊官、遍行详悉劝谕回籍。若其中有愿回无力者。酌量资遣。查乾隆元年、部议资送流民回籍之例。按远近、每口每程给银六分。令沿途地方官递行押送。今请令五城司坊、大宛、两县、询明各籍贯造册。于八月望后起。至九月三十日止。乘天气不甚寒冷之时。差妥役押送。前途地方官。按程给路费。递行押送回籍。交该地方官入册赈济。其已出口者。至八九月间。或在彼难以谋生。必将仍回内地。固不便听其来京聚处。亦未便任其各处流荡。应令沿途州县。一体劝谕回籍。无力者资送。请交直隶督臣、转饬办理。其五城、大、宛、所需资送银两。即于五城平粜钱文内支给。至不愿回籍之人。听于五城饭厂存养。俟明岁春融。另行设法遣送。得旨、好。依议行。

    ○湖广总督阿尔赛奏、两湖存营、及湖北出师损坏军装。请于各营每兵百名内、留公粮二分外。暂准再留一分。以为修补之用。并于司库应支兵饷内、一面动给办理。一面于各营领饷时。照所存公粮。按季扣还归款。得旨允行。下部知之。

    ○是日、驻跸张三营。

    ○壬寅。上诣皇太后行宫问安。

    ○谕、朕此次诣盛京恭谒祖陵。众蒙古王、公、台吉等、踊跃欢欣。跪迎道左。恭请朕安。并恳请扈从效力。朕念伊等游牧。相距甚远。若令全行随驾。不惟劳顿。且于伊等应办之事。亦恐有误。是以降旨令其随往木兰。四围毕、即各回游牧。著于行围后、赐宴遣还。其围场兵丁等、著一并赏赐。至随围行走之蒙古王、公、台吉、官员、兵丁。及遣回游牧之王、贝勒等、应如何赏赉。并嗣后陆续随往围场人等、如何赏赉之处。著总理行营事务王大臣、内务府大臣等、会同理藩院议奏。寻议、派出官围之贝勒、贝子、公等、赏衣带等物。台吉、塔布囊、官员等、赏缎疋。围场兵丁等、各赏银三两。管驮车人等、各赏银一两。布一疋。其随来侍卫等、亦赏银布。请安随围行走之王、公、扎萨克、台吉、塔布囊、厄鲁特散秩大臣、侍卫等、分别赏腰刀、缎疋、等物。至昭乌达、哲里木、盟所时。随至边界兵丁三百名、各赏银三两。昭乌达盟所之巴雅海地方、豫备围场兵一千名、各赏银一两。哲里木盟所之戥子村、及和尔本淖尔二处、豫备围场兵一千名、各赏银一两五钱。其戥子村等处、派出管围、及随至边界之王、公、台吉、官员、应赏之处。届期查明议奏。得旨、敏珠尔喇布坦、著照公例赏给。其接至古北口打鹿鸟枪手四十名、各赏银五两。余依议。

    ○奉恩将军詹布、以老乞休。允之。以其子岳赫、袭职。

    ○以通政使司右通政嵇璜、为左佥都御史。

    ○予故二等子委署散秩大臣班达尔沙、半葬。祭一次。

    ○是日、驻跸十八里台。

    ○癸卯。上诣皇太后行幄问安。

    ○行围于永安莽喀。

    ○礼部议准、署贵州布政使陈德荣奏称、会典内春秋二仲月。直省守土官。应致祭各坛庙。其礼仪各载定规。惟祭文未颁成式。若听临时撰拟。恐致因循草率。应如所奏。请敕下翰林院。将外省文庙、武庙、城隍、龙神、各庙。社稷、山川、风云雷雨、先农、各坛。并五王、三公、忠孝节义、贤良等祠。及每年大雩、禜祭。各应用祭文。撰拟成式。恭呈钦定。颁行各督抚。转饬所属。临祭敬谨缮用。从之。

    ○以翰林院侍讲学士邓时敏、为通政使司右通政。

    ○予故奉恩辅国公璐宾、祭二次。造坟立碑如例。谥恪思。

    ○是日、驻跸海拉苏台口。

    ○甲辰。上诣皇太后行幄问安。

    ○行围于巴彦喀喇。

    ○是日、驻跸穆磊喀尔沁。

    ○乙巳。上诣皇太后行幄问安。

    ○行围于爱里。

    ○谕、据沈廷芳条奏三摺。其一摺、内开赈恤之法。一曰、地方官宜亲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