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二百十五

    卷之二百十五 (第3/3页)

。殊不知倍常加谨也。总缘温在海滨。处在山内。民贫土瘠。即非歉岁。米亦无多。因查照乾隆二年。大学士嵇曾筠奏准、招商给照。赴江省贩运。以济温、处、民食。盖温、处地方。与江省之水道四通。商米云集。情形回别。是以招商接济。以免临时周章。实以海洋之禁。惟在汛口查察之精严不在内地商船之来往。况苏、浙、谊属辅车。何必过分畛域。今奉旨特赐截漕。臣现已酌拨二万石。分发温、处。既民食有可取给。已将招商之举饬停。得旨、汝谓陈大受有此疆彼界之心。是也。然以朕视汝。亦不可谓全无。总之汝等即为此而矛盾。亦尚系为民之事。出于不得已也。但以后丰年可不必。若实需谷孔亟。只可仍照此行耳。将此旨寄与陈大受观之。

    ○福建巡抚周学健奏、新任布政使高山到闽。口传面奉谕旨。福建民情刁悍。官常废弛。巡抚周学健、虽留心地方。亦不无探听习气。有应办事件。即行办理。依违迁就。大有坏于吏治。臣到闽以来。凡关民生休戚。地方利弊。一有闻见。无不勉力查办。第虑识力未到。或有太过不及之处。是以不得不出之审慎。可行者、即办理奏闻。其未敢自信者、则必奏、请训旨。然后施行。非敢稍涉逡巡也。得旨、高山所传略误。汝尚不至此。太过不及之处则有之。勉力秉公。执中办理可也。

    ○又奏、母老子亡。病躯遭惨。乞解任回京效力。得旨、闽省自汝为巡抚。渐觉有起色。岂可骤更。至汝遭遇之惨。须自排遣。孟子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朕为汝诵之。

    ○湖广镇筸镇总兵王廷极奏、三厅地方。寨目苗长。近日有一二薙发者。因加奖赏。而苗众鼓舞。自愿薙发者。竟有二千六百余名。一面移会辰沅道。转饬三厅。加意抚恤。一面严饬员弁。及苗外委百户等。无稍强制滋事。得旨、此事朕殊不多许。但令地方安静足矣。何必如此。

    ○河南巡抚硕色奏、豫省鹻浅沙地。虽不可种五谷。未始不宜树木。因令乡耆士民。有能劝种一千株者。给以花红示奖。州县官有能劝种二三万株者。分别记名。仍不得以欲速强民。始勤终怠。得旨。甚是之举。知道了。

    ○又奏、现将秋审查核。五月中旬。即可具题。运直米石。其时亦可全数开行。拟于五月十九日兼程赴阙。得旨、所奏俱悉。来期可于七八月之间。盖目今直隶成灾之处。颇有流民至豫省者。此等若即资送回籍。不但徒费。而至本籍者。仍无地可耕。转多不便。惟应听其自谋。所至州县。不过安插使得宜斯可耳。汝可即以此意谕州县。

    ○山东巡抚喀尔吉善奏报、各属得雨缺雨情形。得旨、汝之咎。即朕之咎。汝之心。即朕之心。汝止一山东。而朕又增一直隶。且比山东更有甚焉。将以宽朕。朕忧安得宽耶。

    ○又奏、东省曹沂、兖泰、等府属。雨泽调匀。惟济、武、所属。被旱成灾。除奉旨将德州等五州县卫。加赈四月一个月外。其余被旱之处。赈、粜、借、三者。急需兼行。现拟于本省丰收之曹、沂、等府。广为采买。已密饬各该州县。先期密办。至粜数不拘多寡。即运送济、武、灾属应用。得旨。此甚善之举也。

    ○又奏、济、东、武、三府属缺雨之州县。酌核省刑。除徒流重罪。未便议减。即罪止杖责。而情无可原。如奸盗诈赃。挟嫌诬告。寻衅打降。亦毋庸酌减外。其余所犯杖笞。无心过误。因人连累等罪。概予宽免。即于四月初十日起、至七月初一日为止。得旨、此系为旱而恤刑。不应示以止期。如是、是诱民犯法也。可细绎此意。

    ○又奏、兴修德州等四处城垣。以工代赈。原为补救良图。若办料需时。转恐有名无实。请将各该处现在确估工料。即行动项购办。及时兴工。得旨、知道了。办料速毕。即可兴工耳。

    ○山西巡抚阿里衮奏报、巡边情形。得旨、所奏俱悉。外省武备。总属废弛。近命汝兄查阅。已奏参不胜参。惟处其甚者。以示警耳。可知向来督抚。无一不欺朕者。汝自断不出此。然亦不可渐染外边习气。诸事尽汝力量。勉力为之。然后稍能全朕用人颜面耳。

    ○川陕总督公庆复奏、郭罗克番。除首恶林噶架、酸架、己于军前正法。及首恶谭蚌借、先经拒捕被杀。忙彻革藏、蚌甲素、二名。于获禁后病故不议外。所有续获为首聚众杀人之蒙借等七名。委员当郭罗克各土目面正法。并传首各寨。从犯二十五名。各杖责。同家口解赴成都。分发川东、川南、窎远土司安插。又传集三郭罗克土酋丹增等目番。共二十六人。明切开导。宣扬三次宥过不杀之恩。并分别赏给银牌缎?烟布等物。臣事竣。即兼程回川。至彻回官兵。驻劄远近不同。其起程各日期。应俟提臣陆续咨报。得旨、不动声色。而处此难处之事。足见卿干济有方。嘉悦之外。无可批谕。

    ○又奏、三月初十日。自成都起程。道经郫县、崇宁、灌县、汶川、保县、茂州、等境。出叠溪、平番等堡。于十九日行至松潘。自灌县之东。麦荍茂盛。自灌口而西。直溯岷源。万山重叠。鸟道盘空。行数十里。山岩起伏处。地稍开拓。始有汉民数十家。两崖陡峻之区。重峦叠嶂。俱系羌蛮窟穴。山顶建筑碉房。就石垦荒。撒种青稞。生计艰苦。自汶川以西。雪山耸峙。半系瓦寺、金川、杂谷沃日等。强大土司所辖。各有隘口守御。自茂州以西。俱系西番。尊奉喇嘛。其熟番土司微弱。生番不服管辖。言语不通。形状狞恶。臣宿平番堡时。沿途土司。迎送极其恭顺。比至郭罗克。土千户丹增。率领子侄、及上中下各土目。伏道迎谒。顶戴国家好生之恩。又附近之邻寨土千户墨丹住。均在军前出力、擒恶化诲之人。一同迎接。臣即分别激赏。自古氐羌野性难驯。今之保县。即唐之维州。我朝休养百年。羌番顺则。革面革心。不胜欣幸。得旨。所奏俱悉。道路跋涉。卿体佳否。

    ○又遵旨覆奏、前署督臣马尔泰准兵部咨称、据岳钟璜所称、郭罗克生计甚窘。查有相近之柏木桥地方。可以屯种。事定后、请敕交该督妥酌。臣查该地计荒土七十余顷。四十余里。狭长一条。河西必留大路。以通阶、文、官道。河东又系民羌住牧之地。气候阴冷。上年试垦无收。与郭罗克离远。且与内地营汛逼近。不便迁移安插。除郭罗克已就本境劝令开荒。于善后事宜另摺请旨外。所有岳钟璜所奏无庸议。奏入、报闻。

    ○又奏、四川大田土司。原管曲曲鸟夷寨。先以各夷因旧土司马溶、妻妾子侄。被马泽夺袭致毙。怀疑报仇。误抢万工堰汉民。致烦兵力。今马溶之女神姐。前往化导。宣示兵威。各寨投诚。其阿黑虽系年老头人。究因心恋旧土司起见。即万工堰滋事。并未同行。今夫妻父子。乞哀伏罪。情尚可原。其上年在场抢劫之犯。业已毙命。且该地与县治远隔。仍令土女神姐承袭父职。一面饬令雅州府酌量情罪。照夷例完结。并委神姐查点户口。督同各寨头人酌议。纳粮管束。得旨、览奏欣慰。

    ○陕西巡抚陈宏谋奏报、各郡雨水调匀。可卜丰稔。得旨、既喜陕省之有麦。复忧直隶之无禾。然喜者远而忧者近。故忧常多而喜常少也。

    ○甘肃巡抚黄廷桂奏、上年九月内。奏明平罗县属四堆子以下。埂外闲田。不在升科之内。仍立社仓。酌量输租。今计垦熟田、二十三万五千三百余亩。民、二千五百余户。俱给执照。听其管业。按户设牌。开明丁口。选立堡长。编排保甲。因令各户田一亩。输租一升。每堡选身家殷实二人。充社总。社副。专司登记。仍令官为经理。岁底报查。惟四堆子一带。旧有老埂。延长七十余里。近年以来。该地民复于老埂之内、逼近河流之处。加筑新堤二道。均应岁修。令于春融农隙时、每田百亩。出夫一名。量备柴草。并力兴作。官为督率。得旨、好。知道了。

    ○又奏、据布政使徐杞口传谕旨。清查地粮一事。查明使无中饱。便民则可。若加赋断乎不可。臣敢不敬体。但此番查造实徵红簿。原因官徵民纳。不知实数。里长、甲首。得以串通书役。乘间作奸。或包输侵用。或任意多收。或分派飞洒。其弊不一。是以行令州县。传集里甲。开出各户姓名。应纳科则。然后按户查对确切。册籍一定。里甲不敢蒙官滋弊。每岁开徵之始。将一户田地钱粮。应纳若干。开明由单。给民照数交纳。里甲不得欺民多索。实于小民有益无累。并非料民增赋也。奏入、报闻。

    ○凉州镇总兵段起贤奏、陕甘豫保人员。引见后。兵部注册。俟本省缺出。照衔缺签掣补用。要缺原不致久悬。但部臣按簿遥拟。究未能人地相宜。请嗣后遇应题缺出。不必部掣。令该督提一面题报。一面于准保各员中、择材缺相当者委署。俟部覆到日。即将委署之员题补。得旨、此系久行之事。未可骤改。待朕缓酌之。

    ○又奏报地方安靖。营伍整顿情形。得旨、不可徒为粉饰之言。外省有武备。保其不废弛足矣。岂得云尽善尽美乎。仍宜实力整饬可也。

    ○署广东巡抚广州将军策楞奏、前护抚托庸题准、截留楚漕十万石。改抵春夏兵米外。尽数减价平粜。于秋收后买补还仓。今臣查各属。旸雨应时。米价有减无增。并无望粜情形。此时不早筹办。无论以有用之仓储。狼籍于无用之地。并恐将来购补时。转致价昂。莫若全留支放秋冬兵米。即以应徵兵粮。改收谷石贮仓。既免采买之烦。仓储亦归实贮。得旨、好。知道了。

    ○又奏、粤省番禺等三十州县。俱有产矿山场。大概铅砂多于铜砂。微有金银夹杂。粤东地处滨海。民间生计窘迫。非无小补。又可供本地鼓铸。惟查从前矿厂规条。委员经理。定以二八抽课。另收余铜。以供养廉。诚恐未开厂以前。先已那动帑项。既开以后。所收不敷公用。而抽收太多。有亏商本。仍前随采随停。转致与民无济。计惟令本地有司。督同商人。先行试采。其作何抽课。应否设立厂员。俟办理就绪。酌量题奏。得旨、所奏俱悉。

    ○广西布政使托庸奏、谢署广西巡抚恩。得旨、巡抚不比藩臬。但得谨守无过。诸事黾勉。即可为称职。此乃全省民命攸系。必慎重端方。务持大体。方可为合省表率也。聪明用不得。勉之。

    ○又奏、粤西地方。西北界联楚南、滇、黔。悉系苗疆要地。省南即与交趾接壤。近因匪徒滋扰。奸民潜越边外。尤宜加谨。请赐训诲。得旨、已批示前摺矣。至于交趾。乃在化外。固我边隅。示彼大义。毋轻动。毋喜功。斯可耳。

    ○云南总督张允随奏、滇省每年运京正耗铜六百三十余万斤。本省临、东、以及黔省鼓铸。共需铜八百余万斤。惟赖各厂旺盛。始能无误。近年汤丹等厂。产铜较少。因思于附近金江地方。豫觅旺厂。先行试采。嗣据东、昭、二府。报称金江北岸大山顶、阿坝租地方。产有矿苗。当饬煎样。与汤丹厂成色无异。随给工本银三千两。煎揭蟹壳铜。除抽课外。余铜每觔给价六分收买。自乾隆八年十二月十五日起。至九年正月十三日止。共收过四万五千余觔。兹又发工本银一万两。以便接续开采。查阿坝租甫经开厂一月。即获四万余觔。且离金沙江小江口铜房不远。较汤丹水运尤便。再大理府地方。前经奏请设炉开铸。岁需铜二十余万斤。因滇省旺厂。皆在迤东。若由迤东运往。未免多糜脚价。兹得迤西丽江府产有旺矿。试采颇多。又查顺宁府打盹山厂。前因知府张珠。经理不善。未能旺盛。今另委员设法调剂。较前大旺。二厂铜觔。尽可敷大理鼓铸之用。得旨、甚善之举。知道了。

    ○贵州总督张广泗奏报、毕节县夷民猫儿等。因争佃不遂。率众逃赴川省。现为永叙厅暂行安置。臣随饬布按二司。遴员前往会审。得旨、知道了。此等事不可姑息。秉公执法办理可也。

    卷之二百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