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二百十六

    卷之二百十六 (第3/3页)

今又借给扣存马价。自可渐至宽裕。仍请饬该将军嗣后留心训导。代为筹画。得旨依议。该部知道。

    ○山东巡抚喀尔吉善奏、济南、武定、二府所属。灾祲相继。米少价昂。济、武二营所支饷银粮米。不敷食用。请于司库内借支饷银一季。自本年冬季为始。分四季扣还。得旨允行。下部知之。

    ○以直隶督标中军副将罗俊、为天津镇总兵。湖广施恩协副将张大猷、为襄阳镇总兵。

    ○丁亥。顺天府府尹蒋炳奏、天时亢旱。粮价日昂。请于四路同知驻劄处。分设四厂平粜。东路之通州。西路之卢沟桥。北路之沙河三厂。各发米三千石。南路之黄村六千石。即令该同知就近管理。通州厂交通永道。沙河厂交霸昌道。卢沟桥、黄村二厂。派御史一员前往。督察稽查。得旨。著照所请速行。仍照乾隆二年之例。遣御前侍卫等、即行前往。一同查办。通州著永兴去。沙河著德保去。卢沟桥、黄村著马尔拜去。

    ○戊子。夏至祭地于方泽。上亲诣行礼。

    ○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幸圆明园。

    ○庚寅。遣官祭关帝庙。

    ○兵部议奏、嗣后在京八旗。及各省驻防五品以上旗员缺出。如应升之员。遇有亲丧。一概不准奏请署理。另拣合例人员。补放。从之。

    ○辛卯。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谕、朕前降旨将襄郧道王概、调补四川松茂道。今据巡抚晏斯盛等奏、王概生母。年老多病。难以入川。恳请改补近地等语。著仍留襄郧道任。其松茂道员缺紧要。著总督庆复、巡抚纪山、于所属知府内。拣选一员题补。

    ○又谕军机大臣等、河间、天津、等府。连年歉收。今年近京缺雨之处。不止此二府。深恐将来民食艰难。不得不资藉于外省。近闻上下两江。二麦丰收。秋成亦大可望。朕心欣慰。尔等可密寄信与该督抚。著上下江两省。各豫备米麦十数万石。此时不必声张。俟将来直隶需用之时。信到即可迅速运送。不致临时匆促。

    ○吏部议奏、正黄旗满洲散秩大臣奉义公噶尔萨、患病乞休。所袭三等公。该旗送臣部查核销减。查噶尔萨承袭时。经臣部查明。削去恩诏所加之爵。祇存侯爵。奉世宗宪皇帝特旨。仍给所销官职。授为三等公。准其子孙世袭。该旗自应遵照定例办理。无庸复交臣部查核。得旨、噶尔萨公爵。著授为侯爵承袭。

    ○户部议覆、江苏巡抚陈大受条奏、捐监交纳本色。减二收捐一摺。内称、江省捐监生俊。既奉旨减二收捐。倘再年岁屡丰。仓储易足。请以原定添贮二百一十一万一千石之数。作为定额。并均贮、添贮、二项。统归常平额。所奏事属可行。至该省常平。易为均贮名色。始于雍正十年。今既请仍用常平本名。应如所请改正。又收捐谷照数减二。每石以六钱计算。廪、增附、武、青衣。其等差一准户部银数。亦应如所请。其给发仓收。应照乾隆五年前任太常寺卿朱必阶条奏办理。正实收、汇同捐册。按季送部。核明填照。给发该省。其副收、先给本生收执。俟给照后。仍于年底将副收送部查对。又收捐原应稻谷。而淮、徐、海、三属。粟麦价值。与糙米相等。请米谷、粟麦、一并收捐。应饬各属一体遵行。如粟麦价减。即随时报部酌办。从之。

    ○又议覆、盛京户部侍郎双喜奏、锦州、义州、现存仓豆一千九十七石零。辽阳仓一千七百七十八石零。相离海口不远。俱可运京接济。应如所请。锦、义、各属。即速运至海口囤贮。俟奉天将军奏报运豆船只到日。将此项一并运至天津转运。得旨允行。

    ○以翰林院侍讲学士万承苍、沉德潜、检讨韩彦曾、充日讲起居注官。

    ○引见京察一等内阁侍读赫泰等、三十一员。得旨。赫泰、定长、苏崇阿、福兴、罗庆弁、塔哈、苏章阿、曹瑛、袁铣、文绶、傅尔勤、苏凌阿、西蒙额、三保、德绶、白泰、查隆阿、朱锦、王正功、俞大受、王恺伯、文泰、明俊、索禄、石岷峨、倭昇额、希朱、瑟克图、俱准其一等。绰普通、石麟、著改为二等。

    ○壬辰。谕曰。阿斯海现已年迈。人亦糊涂。不能办理都统事务。著革去都统。在散秩大臣上行走。正白旗蒙古都统员缺。著乌和图补授。

    ○又谕军机大臣等、直隶河间、天津二府。连年荒歉。此时抚绥安插。经理赈务。最为紧要。闻得河间府知府徐景曾。天津府知府胡文伯。二人谨慎有余。而才干不足。恐不能办理此二府之事。广平府知府吴谷。顺德府知府玉麟。办事之才。似较二人为优。尔等可寄信与高斌。令其酌量。可否将四人调换。即速定议具奏。若徐景曾、胡文伯、能胜河间、天津之任。亦据实回奏。又昨夜得雨颇大。不知河间、天津、及别府如何。可一并速奏来。寻奏、知河间府徐景曾。为人似觉善软。居官不见谙练。但其端谨和平。可作属员表率。而清勤不怠。亦不致有贻误之事。知天津府胡文伯。气度局促。本非繁剧之才。但为人质朴。实心爱民。颇有悃愊无华之意。天津俗尚浮嚣。以此表率。似亦人地相宜。二府连年荒歉。现在赈务颇著勤劳。得雨之后。二员正可驾轻就熟。臣愚以为不必调换。容臣再加策励。以观后效。至广平吴谷。原熟于吏治。但居官过于苍老。若寻常则称职胜任。恐交办紧要之事。转未能实力担当。顺德玉麟。居官清勤。办事努力。现在整饬吏治。清查保甲。地方颇有起色。但其人风度平常。未能出众。臣愚以为似宜仍留顺德。俾得殚其所长。吴谷之贤否。臣自信不能知人。可否谕部调令引见。至各属得雨寸数。谨另摺进呈。得旨。所奏俱悉。吴谷亦无庸引见矣。

    ○又谕大学士等、朕览那苏图摺。内称闽省兵饷。搭放钱文一案。前经该省司道议详时。臣与周学健面同商酌。意见相同。批准照议办理。旋据周学健移送奏摺前来。与臣前议不符。揆之闽省情形。实属难行等语。朕详阅那苏图奏。于情事允合。著照所奏行。朕以大公之心。接待臣工。无纤毫之分别。况督抚同在一方。休戚相共。必同方合志。水乳交融。始于国事有益。无日不以此训勉臣工。而微察那苏图、周学健二人。共事以来。不无龃龉。业已谆谆告戒。至再至三矣。今观闽省搭放钱文一事。周学健、与那苏图、面议如此。而在朕前陈奏复如彼。是周学健猜疑未泯。畛域未化也。然那苏图不能使周学健、猜疑尽泯。畛域尽化。亦必平日诚意未孚。故尔捍格。当返躬自问。未必不有以启之也。朕前于闽省盐枭肆行一事。则申饬那苏图。今于兵饷搭钱一事。则申饬周学健。悉皆准以事之是非。理之曲直。不但无所偏徇。亦不肯稍为假借。二人皆受朕深恩之人。当仰体朕心。痛改旧习。矢和衷之谊。以副朕之切望。尔等可详悉传谕之。寻据那苏图奏谢、当返躬省咎。合意同心。共济公事。得旨。所奏尚得大臣体。又据周学健奏覆、臣与那苏图、平日办事。情意实无丝毫捍格。惟因督臣摺内。将三月初六日。司道议详经臣驳回之案。与四月初三日。司道详请搭放省城四月分饷钱、及拨运台湾钱文。经臣批准之案。一并牵叙。又未叙明臣摺奏在前。详议在后情节。以致上劳廑念。臣不但并未面议如此。陈奏复如彼。即督臣亦并未因此事辄生异议。臣与督臣。实无猜疑之未泯。畛域之未化也。得旨。人之性情。各有不同。少有龃龉。亦常有之事。朕尚不深怪汝。而此番摺奏。则巧而险矣。不谓汝亦出于此。大非朕平日所望于汝者。

    ○以恭修天、地、日、月、四坛工竣。议叙承办大臣三泰等。加级纪录有差。

    ○户部议覆、直隶总督高斌疏称、乾隆五年。派往阿尔台种地兵丁三百名。改为驻防。期满回营。其起程时所借一年饷银。共七千二百两。请宽限扣还。得旨。种地兵丁。应扣饷银。著宽期作十二季扣还。

    卷之二百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