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二百十七

    卷之二百十七 (第2/3页)

罕有能深体朕意。以行实政而收实效者。夫一州一县之事。既不周知洞见。则官之与民。益相隔而不能相亲。欲其视民之疾苦。如家人之困厄。视民之作伪。如子弟之慆淫。救焚拯溺。竭力殚心。不可得矣。州县所属地方。虽广狭不一。事务亦繁简不同。然一月之中。岂无斋戒停刑之日。亦有因公下乡之时。果能乘此余暇。不辞劳瘁。亲履田间。与父老子弟。欢然相接。如家人父子。言孝言慈。启其固有之良。化其惰窳之习。因而询问疾苦。讲求利益。度其原隰。相其流泉。审物土之宜。因闾阎之便。利所当兴者举之。害所当除者去之。则养教兼施。善政莫大乎是。至于身所不能遍及之处。则有约正值月人等。或给之廪饩。或加之奖诱。使之分布四乡。代为化导。亦可冀其分任耳目。以助官之不及。务使一州一邑之民。情联势合。如父子兄弟之相为扶掖。如头目手足之相为捍卫。一州一邑如此。他州他邑从而效之。一郡一省如此。他郡他省从而效之。始则艰苦。久则渐近自然。所谓日计不足。月计有余。古之循吏。独不可再见于今欤。是在为督抚者。实心以劝课属吏。为州县者。实心以爱育群黎。勉强力行。毋惮劳勚。政成于上。民悦于下。事有必至。理有固然。语曰、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为其事而无其功者。亦理所无也。用是再颁此旨。通行训诲。自督抚以至州县各官。皆当身体力行。以奏治效。毋徒视为具文焉。

    ○谕军机大臣等、从前畿辅缺雨。内地贫民。出口谋食者甚多。今直隶各处。已得透雨。秋田悉可布种。所有出口民人。不若归而谋食之为是。著高斌转饬热河等处官弁。通行晓谕。若有情愿回籍。而力量不能者。即行资送。其在外可以佣工度日。不愿回籍者。亦不必强。

    ○户部议覆、巡视南漕御史王兴吾条奏、内称各省粮船到淮。所有盘验将弁。应令营卫互用。并于签盘之日始行拈■分拨。则将弁难以作奸。旗丁无由打点。应如所请。著为定例。从之。

    ○以故奉恩将军克齐子鲁宾袭职。

    ○引见京察一等礼部郎中佟琦等、三十一员。得旨。佟琦、杨廷为、庆柱、永常、永昇、平治、达尔楚、清福、德魁、明伦、孟清、奇彻伯、伊泰、朱文灏、托恩多善、吴云从、温必联、敏昌、隆光、明福、何昺忠、定福、禄格、格图肯、福拉禅、佛伦、灏善、四十七、淑宝、伊禄顺、俱准其一等。海全、著改为二等。

    ○旌表守正捐躯之河南固始县民赵柱甫妻、于氏。守正被戕之广西宜山县民韦应海女、韦氏。

    ○辛丑。谕军机大臣等、从来耗费米麦。莫如躧麴一事。朕前已屡降谕旨严禁。近闻畿辅地方。私烧之弊。犹未尽绝。夫米麦为民食所关。而消耗于无用之地。殊为可惜。况今年直属。麦秋歉薄。尤当加意防维。可寄信与高斌。令其密饬所属。实力奉行。以敦本计。寻奏、现在加意防维。实力查禁。得旨、览实力为之。

    ○又谕、从来耗费米麦。莫如躧麴一事。朕前已降谕旨严禁。近闻豫省造麴之弊。犹未尽绝。夫麦为民食所关。而消耗于无益之地。殊为可惜。今岁该省麦收丰稔。尤当加意撙节。以裕盖藏。可寄信与巡抚硕色。令其密饬所属。实力奉行。再雅尔图为巡抚时。曾奏明于秋后。严禁躧麴。今硕色并未陈奏。可一并传谕硕色。务令留心办理。毋得疎忽。寻奏、归德、南阳、毗连江楚。麴贩奸徒。广为买麦。臣于四月内、已饬地方官晓谕商牙。凡外来正实商贩。买麦数十石者。听其流通。如数至二三百石者。令其请领原籍地方官印照。以杜躧麴影射之弊。现在麦价平减。此其验也。得旨、汝既云先已办理。何不早即奏闻。大约汝谨守自为之念多。急公担当之意少。可惜汝所阅历。都为免过自善之谋耳。甚非朕所取也。

    ○户部议准、贵州总督张广泗疏称、黔省钱价渐贵。实缘兵民交易便利。即乡僻苗猓。皆知用钱。请于每年额铸三十六卯外。加铸十卯。从之。

    ○礼部议准、江西布政使彭家屏奏称、今岁春夏二季。并上年冬捐纳监生。有愿应科举。而部照未到者。令该州县官。查明并无违碍等情。出具印结申文。给发本生。亲赍实收。赴藩司核实。转送学臣录科。从之。

    ○御史钱度奏、贡监考职。向例不论文字优劣。尽行录取。请敕下考试大臣。择文理优通者录取。宁少毋滥。永著为例。得旨允行。

    ○旌表守正被戕之广西临桂县民梁应朝妻、黎氏。

    ○壬寅。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大学士鄂尔泰等、会同九卿议覆、御史柴潮生、请于直隶兴修水利事。查北方地势平衍。原有河渠淀泊。水道可寻。如听其自旱自雨。自盈自涸。淫潦则巨浸为灾。炎烈则暵乾是患。有水无利。而独受其害。柴潮生所奏。诚非凿空无据之说。惟是欲兴水利。必使全省之地形水道。脉络贯通。以图经久。决非旦夕所能奏效。若如该御史所奏。遽遣大臣赍帑。前往开浚。即将现在之赈民。派令就工给值。无论待赈之民。缓不济急。实恐查勘仓猝。势难妥确周详。现今直隶河道工程。交督臣兼理。请敕下总督高斌。确查妥议。具题到日再议。得旨、依议。畿辅兴水利。乃地方第一要务。必简用得人。始能有益无弊。总督高斌。事件繁多。难以专心水利之事。协办大学士吏部尚书刘于义。曾任直隶总督。及布政使。于合省情形。素所练习。若与高斌悉心筹画经理。自可成利济之功。而收永远之效。此时著刘于义前往保定。会同高斌。详加计议。酌定规条。将来兴修之时。二人同心合力。督率办理。务期有成。以副朕望。又谕、协办大学士吏部尚书刘于义、前往保定。办理直隶水利事务。著乘驿前去。嗣后凡有往来查勘之处。俱著乘驿行走。

    ○癸卯。刑部议覆、巡察黑龙江员外郎伊禄顺条奏、遣犯在途患病。即著解役、与该驿笔帖式。呈报就近地方官。详验取结报部。一面留养医治。若取结后身故。相验有无伤痕。取结报部。若患病并未取结。在途病故者。将该驿笔帖式、并解官、兵役、俱照例议罪。如呈报而该地方官不行留养。以致身故。地方官照例议处。查此例遵行已久。惟未指明发遣黑龙江人犯耳。今自应照所请行。但关外驿站笔帖式。或不知定例。或地方辽阔。或因邮无余金。及医药为难。间有不留养者。应令该将军查明办理。至人犯中途病故。或州县窎远。或向未设有仵作。关取尚需时日。暴露溃变。相验为难。反失矜恤罪囚之意。应请嗣后除解至关外。在途患病。已经该驿移会就近地方官。验明留养。报部后身故者。止将病故缘由。报明遣所存案。免其相验报部外。若该犯并未报病。而猝然病故者。即令经由地方官。照例审讯关会。取具解役有无凌虐确供。并相验填图报部。仍将不留养之原解官役。及经由地方官。分别议处治罪。其实有不能留养。已经呈报该将军。及猝然病故者。免其处治。又称齐齐哈尔将军衙门。将秋审重犯。在木城北门外设监圈禁。只草房数间。外立木桩。甚不坚固。其现审人犯。分禁两处。碍难稽察。应如何奏。另行移造城内。将秋审、现审各犯。分别内外。一并监禁。从之。

    ○调工部左侍郎张廷瑑、为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以正红旗汉军副都统赵宏恩、为工部右侍郎。

    ○以正白旗汉军都统德敏、署荆州将军。户部左侍郎李元亮、署正白旗汉军都统。

    ○引见京察一等刑部郎中胡宝琳等、四十员。得旨。胡宝琳、李钟份、唐绍祖、曹瑜、蒋洲、沈永肩、吴绍诗、黄永年、富郎阿、常泰、海敏、永常、英泰、拔格、佟海、张万国、常额、四达、王炳、李天玺、武陵保、广爱、傅尔臣、富德、觉罗威和图、善著、永安、伊靖阿、王宗灿、清馥、西绅、书成、石礼嘉、薛成、瑭珠、觉罗西安、僧保、玉神保、俱准其一等。西敏、成德、著改为二等。

    ○甲辰。谕军机大臣等、直隶二麦被旱歉收之地方。例应具本题报。虽高斌已经陆续具摺奏闻。朕已降旨料理赈恤。然该督仍应照例题报为是。可即传谕知之。

    ○又谕、据山西学政苏霖渤奏称、籍隶滇南。亲母居住本籍。因路远不能迎养。今母年已七十有九。现今患病。恳恩俯准给假。俾由晋省遄归省视。所有录送遗才等事。俟接任学臣办理等语。苏霖渤准给假回籍省亲。其山西学政员缺。吏部即行开列请旨。

    ○兵部议准、升任湖广总督阿尔赛疏称、汉阳营沙战船四只。巡船四只。荆州城守营巡船三只。宜昌镇沙襄战船三十只。岳州、常德、二水师营沙船二十只。常德水师营八桨船十二只。俱请裁。至洞庭协战船五十只内。已议裁之二十只内。仍留十二只。以四只补塘汛。四只给外委。四只为存城兵丁操演。所有议裁各船。确估变价报部。从之。

    ○直隶总督高斌参奏、滦州知州李钟俾、不能体察民情。及时出借口粮。遽赴延庆州交盘。致有刁民罗天才等。乘机纠众。抢割麦田。强借粮食等事。臣现飞饬严拏首犯。按法重究。余犯量加惩儆。李钟俾玩视民瘼。理应报参。得旨、是。不宜姑息以长刁风。犹忆刘于义曾奏李钟俾、劝民开井有效云云。即是人否。毕竟如何。有旨谕部。谕曰、朕闻直隶滦州知州李钟俾。不胜繁剧之任。著掣回。交与总督高斌。以简缺另行题补。滦州知州员缺紧要。著卢见曾补授。

    ○乙巳。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谕、上年陈宏谋在江西巡抚任内。办理截漕运赴湖南一事。今据该抚蒋溥奏称、此项米色。皆热黑□贞发变。间有霉烂。盖因上年奉有截留之旨。江西各属。或以无庸兑运。续收之时。不免草率。所雇民船。不能坚好。稽察难周。刁奸船户。潜窃搀水。遂至米色不齐。竟有难于变价者。现在严查明确。据实题参等语。漕粮关系正项。徵收本系好米。何得因截运他省。遂至草率不堪。陈宏谋办理此事。漫不经心。著交部察议。其承办各员。俟蒋溥查参到日。交部严察议奏。

    ○又谕军机大臣等、从前因畿辅雨泽稀少。恐民食维艰。是以令外省豫备米粮接济今直属俱得透雨。秋禾皆已布种。收成可望。尔等可寄信与蒋溥。将已备米粮。存贮该省。无须拨运。

    ○大学士鄂尔泰等议奏、左副都御史励宗万条奏、直省灾民到境。或栖寺庙。或设蓆棚。或劝谕殷实之家。随力周给。或该地方有旷土可耕。工程可作。随宜处置。务遂其生。所奏悉属安顿良法应令奉天、山东、山西、河南、各督抚。遵照办理。又奏、近来资送流民之例。原以保聚流离。但果有业可归。自能回籍。若无可归。姑就资送。是途中暂有糊口之资。而归后转无可生之路。倘故土丰登。情愿复业。官与路引。听其自归。毋庸差役押送。查旧例流民入境。即加意赈抚。春融时有愿回籍者。始行给资护送。并非灾黎甫集。即行押回。不容逗遛也。若闻本地得雨。情愿复业。听其自归。则沿途资斧无出。且押送无人。或致聚众生事。自应仍照例办理。至称兴工代赈。甎工利归窑商。不若兴修土城。得以挑筑佣工为有益。应令直督将河间等处城垣。现在兴修者。速饬办理外。其余应修者。再行估题代赈。又称、将来普赈兴工。所费不赀。请于江南限满停捐之后。改于直省收捐。现在乐善好施之例。虽经减四。终觉太多。其途亦尚可增益。请照雍正五年。怡亲王等题定营田事例。分班铨选。查从前直属被水。兴举营田事例。至乾隆七年。两淮水患。上下两江。又议开乐善好施事例。今直属叠被灾伤。赈恤工作。需帑浩繁。该副都御史请照例开捐。弥补工赈之费。实权宜应行之举。惟是捐纳人员。急公效力。藉为进身之阶。必须力所能为。庶免逡巡观望。江赈例款。自减四收捐。较原定银数。已属从减。该副都御史以为数尚多。其途尚可增益。请照营田旧例收捐。查营田事例。与户部粮运事例。轻重仿佛。应将江赈例内、除与营田粮运事例相同。并多寡不甚悬殊者。毋庸更正外。其有较二例过轻过重之条悉照二例酌为增减。并将旧例所有。江赈所无者。酌量添入。另定条款。照营田粮运之例。在户部收捐。至于郎中、员外、主事、知府、知州、知县、若准一概捐升。恐碍正途。今各款既议加增。其途已广。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