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二百二十九

    卷之二百二十九 (第2/3页)

、一万两。共五万两。分交武汉、行铺。按照每月一五生息。每年可得息银九千两。三五年间、两处大工。次第克举。陆续归还成本。临期酌量留存。以为逐年岁修之资。又襄阳府之老龙石堤。旧有子堤、已多坍裂。每年仅岁修银三百余两。实不敷用。查该府库内、有积贮军需银二万两请拨银五千两。交襄属当铺生息。每岁可得息银九百两。合岁修银共千余两。以充岁修堤工之用。均、应如所请。从之。

    ○丁酉。上诣皇太后宫问安。侍膳。

    ○戊戌。皇太后圣寿节。遣官祭太庙后殿。

    ○上诣寿康宫、行庆贺皇太后礼。王大臣于慈宁门、众官于午门、行礼。

    ○奉皇太后幸重华宫侍宴。

    ○己亥。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幸瀛台。

    ○庚子。吏部议覆盛京刑部侍郎兆惠奏称、臣部职司刑名。承办奉天通省案件。较之盛京各部。实为繁剧。今吏部酌定司员。裁减旧额十余缺。均论俸升选。并未议留题缺。将来年久谙练之员。推升别部。新任者未谙审断。难保全无错误。自应量为变通。查现在本部额设郎中、员外、主事司库、等官。共十九员。其蒙古员外二缺。满司库一缺。例系由京补放。其余各缺。除一半遵例由京升选外。所余一半。应升用盛京人员之郎中二缺。员外三缺。主事四缺。内满堂主事一缺。请作本部题缺。其余八缺。请照刑部保题之例。一归吏部铨选。一留本部、于司员、笔帖式内。按应题品级。拟定正陪。送部引见。恭候简用。倘一时不得其人。即会同五部侍郎、公同拣选。酌量题补。应如所请。从之。

    ○辛丑。谕、朕闻佟保、在贵州学政之任。操守廉洁。士子悦服。著再留任三年。

    ○大学士鄂尔泰等、议覆河南道御史范咸奏、顺天乡试中额。宜分晰明白。查本年九月、礼部遵旨酌减中额一条。内称、各直省解额。于十分中酌减一分。直隶贝字号。额中一百八名。内除奉天夹字号。额中四名。宣化旦字号。额中四名。长芦等处卤字号。额中一名。俱无庸议减外。贝字号酌减九名等语。是夹字、旦字、卤字、皆在贝字号中额数内。及议覆申严录科之额一条。内称、夹字号中四名。旦字号中四名。卤字号中一名。现在应试人等。虽属无多。但不得概行录送。以致冒滥。其直隶贝字号。额中九十九名。应取科举七千九百二十名等语。是夹字、旦字、卤字、又在贝字号中额之外。臣在内场监试时。见近科题名录。夹字、旦字、中额。皆在贝字号之外。其卤字号。本年因不足五十名之数。未经取中。而旧时稿案。皆称在贝字号中额之内。直省解额。既于十分中酌减一分。直隶原额一百八名。除零数不计外。其成数一百名。不应祗减九名。前后两议舛错。请敕分晰酌定。查顺天贝字号。除夹、旦二字号外。额中一百八名。加中五经五名。共一百十三名。其卤字号。取中一名。即在一百八名之内。除零数不计。十分中酌减一分。应减中额十一名。前议因将夹、旦、字号中数。归贝字号一百八名之内。未经详晰声明。加中五经。亦未算入。应行改正。将贝字号中额。减十一名。取中一百零二名。准取科举八千一百六十名。所有礼部承办疎忽之员。请交部查议。再湖广中额。原系九十七名。加以五经五名。共一百二名。自湖北、湖南、分闱以后。湖北取中五十名。湖南取中四十七名。其五经五名。或二、或三、两省轮中。原议内酌减之数。虽无错误。但未将五经轮中之处声说。应再为分晰。以便轮流取中。其两省录科之数。亦应以轮中之数。照例录送。又满、合、字号。总加五经二名。南、北、皿字号。总加五经四名。俱临时酌文取中。并非划然分定。所以原奏议减之处。未行算入。今应一并声明。以便嗣后遵行。从之。

    ○蠲免甘肃宁朔卫、被霜灾地本年额徵。

    ○壬寅。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幸瀛台。

    ○停止月选官考试律文。谕、每月吏部补选各官。考试律文。已行之年余。率多敷衍凑泊。而律文浩博。律意精微。究竟何能明晓。不过虚文塞责。于吏治无所裨益。即使各员、能悉实力体究于此。而长民之意。初别有在。反如东坡所诮耳。嗣后著停止。至于九卿验看之事。行之已久。仍照现行例办理。

    ○又谕、新授直隶口北道吴炜。尔在工部做官甚好。在御史任内、亦无不好之处。所以用尔。尔曾因水利、奏过高斌。但高斌是正气人。断不存此意见。若存此意见。亦不成其为高斌了。朕亦断不将尔放在直隶去矣。尔即将此旨、下与高斌知之。尔亦不可因此、与之抵牾。若效谢济世之与许容。便是尔有不是之处。尔在言官、则尽言官之职。在下属、则尽下属之道。方于地方有益。倘地方有水旱之灾。最宜实心体恤。无负朕爱民之至意。寻据直隶总督高斌覆奏、吴炜前在御史任内。陈奏河务。乃其本职。此时即蒙恩谕。并不敢稍以为嫌。今吴炜补授直隶巡道。为臣属员。若犹存芥蒂。则褊衷私意。不但有累身心。亦且自滋愆咎。仰蒙俯鉴微衷。实深感激。合行奏覆。得旨、彼甚疑惧。故有此谕也。

    ○调盛京刑部侍郎兆惠、为刑部侍郎。以刑部侍郎托时、为盛京刑部侍郎。

    ○癸卯。兵部等部、议准直隶总督高斌疏称、天津水师营。增驻满兵一千名。并添设副都统。及左右司。应请照例添建公衙门一所。从之

    ○工部议覆、江南河道总督白钟山等疏称、徐、扬、二道所属各厅。办运杨桩。按照豫省桩规。分别围圆丈尺。并查明各厅、相距豫省产杨各府县。程途里数。酌定木价运费。自乾隆乙丑年为始。于岁抢估销册内。据实造报长为定例。应如所请。从之。

    ○豁免浙江修仓案内、无力完缴之民人朱有章名下。应追银七百七十两。

    ○是月直隶布政使方观承奏、谢升任恩。附请陛见。得旨、汝系朕深知之人。但勉力实心任事。无他可谕也。且不必来京。明年随便、即可见朕也。

    ○直隶按察使陶正中奏、谢升任恩。附请陛见。得旨、汝诸事实心。而今年办赈。尤为嘉悦。今用汝为按察。明刑弼教之意。汝其勉之。且不必来京。明岁即当见面谕汝也。

    ○署两江总督协办河务尹继善奏、淮扬等属下河田傍。向有民筑圩围。日久坍废。上年委员查勘。悉心讲求。知筑圩实为保护田畴之要。随令高、宝、等属。加意劝导。照业食佃力之例。实力举行。现已办有成式。泰州、兴化、俱闻风兴起。江都、甘泉、山阳、盐城、亦谆切饬行。乘此年丰农隙之时。通力合作。酌定分限三年。逐渐增培。最高之处。向来水不能到者。无庸概筑。其最洼之地。原不种植五谷者。仍留为容水之区。不许占筑。与水争利。诚恐地方官、漫无分别。经逐一指示。令随地相度。妥协经理。并责成该管道府、董率稽察。俟报有成数。臣于查河之便。亲往验看。分别劝惩。得旨、若果三年有成。亦可谓惠而不费矣。但须务实妥协为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