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二百六十八

    卷之二百六十八 (第3/3页)

知之。

    ○又谕、据直隶总督那苏图奏称、准云南督臣张允随札开、滇省拏获匪犯刘钧。供出四川妖贼刘奇。倡立邪教一案。内有唐登芳一名。系保定人。尚未讯明年貌住址。查刘钧供出首犯刘奇、现在四川。该犯唐登芳住址年貌。刘奇定皆熟悉。必应确讯等语。前据纪山奏报、刘奇已经拏获。唐登芳既系刘奇同夥。其踪迹定刘奇之所素知。可速行传谕纪山、令其提讯刘奇。将唐登芳居住保定。系何州县乡村。是何年貌。家中尚有亲属何人。离家赴川。有无同行夥伴。现今是否尚在四川。曾否回籍之处。逐一严究。毋许狡词庇党。希图隐漏。务取确供。即速奏闻。寻纪山奏、严讯刘奇等犯、供内有曾瑞芳一名。系亲见唐登芳身故之犯。现在上紧缉拏。并准贵州督臣张广泗咨、魏王氏、唐世勋供。俱称唐登芳、于乾隆三年。在同风店身故等语。查唐登芳之子唐世勋。系魏王氏招赘在家。则唐登芳存殁。伊等自必深知。或前供尚有狡饰。复飞咨贵州督臣确讯具奏。得旨、览。

    ○又谕、朕览张广泗所奏会缉邪教一摺。因云南故犯张保太继子张晓、接法开堂。其党魏王氏、刘奇等。传播妖言。招人入教。连结贵州、四川、云南、湖广、江南、江西、山西、等省。不法已极。应通行严缉。可将此摺钞录。密寄各该督抚、令其速行躧缉查拏。将布散羽党。跟踪弋获。不得稍有洩漏。以致匪徒闻风兔脱。亦不得张扬惊扰。贻累善良。但此教流传已久。失察官员甚多。若按照定例处分。恐各官自顾考成。反致讳饰。其各省失察之员。暂缓处分。令其实力查缉。或现在供出人犯。不行跟追。以致漏网者。倍治其罪。总期尽绝根株。毋致漏网。拏获到案。即讯取口供。一面奏闻。其应关会之他省督抚。即行关会。各督抚皆有封疆之责。似此邪教盛行。包藏祸心之人。平日既不能查察。以靖地方。若奉旨之后。复办理不善。以致滋事。或忌人之功。而欲将就了事。苟且塞责。自问于心。能无愧乎。

    ○又谕、据张广泗奏称、开修赤水河一道。所有用过银、三万八千余两。系于黔省铅觔脚价内二年补足。其滇省铜运脚价。每年可节省若干。应听滇省查办等语。可传旨询问张允随、滇省铜觔、由赤水河运送。较之从前陆运。每年脚价。可节省若干之处。令其查明具奏。

    ○步军统领衙门奏、翼尉出派官差。请照副都统、给与帮贴银两。步军协尉、步军校等。由本衙门资生银内。酌量办给。得旨、出派官差之翼尉等。著照副都统赏给帮贴银两。余依议。

    ○甲戌。谕曰、刑部革职郎中李钟份、著发往山西。交与巡抚阿里衮。酌量差遣。如果实心效力。三年无过。以知县题补。

    ○乙亥。上御勤政殿听政。

    ○户部议覆、山东巡抚喀尔吉善疏称、寿光县弥河水决。附近村庄遭水。房屋多坍。应令该抚确查。无力修葺者。照例给费。缺乏耔种口粮者。酌量借贷。令其赶种秋禾。得旨、依议速行。

    ○以刑部侍郎兆惠、兼管镶红旗护军统领。

    ○以原任河南布政使赵城、为通政使司右通政。

    ○命翰林院侍读学士龚渤、以原衔充日讲起居注官。

    ○以广西义宁协副将魏文举、为右江镇总兵官。

    ○丙子。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户部议覆、湖南巡抚杨锡绂疏称、各属社仓谷、散贮私家。侵挪不免。请于适中之地建总仓。工料并基地。及看守住房等项。估银二万一千八百三十五两。查自乾隆三年起。九年止。共收息谷、四万五千七百七十六石零。照各属时价约计。可变价银、二万二千四百八十五两零。足敷动用。至社谷既建总仓。自应归并收贮。而原贮处所。距新仓远近不一。请照拨运常平仓谷、水陆程途之例。分别给运。即在各该年息谷内支发。不敷、于前项办工余银内拨给。若时价平减。盈余无多。即动本谷找给。至社谷原贮各乡。每年春借秋还。祗就各处斛斗出入。应令各州县、照依常平仓斛。每总仓制造一二副。较准印烙。转发各社。悉以官斗为定。多者作盈余存贮。少者作亏折豁除。又每总仓、设看守斗级一名。即于息谷内、每年给工食银六两。每仓选殷实良民。承充正副社长。均应如所请办理。从之。

    ○兵部议准、山东登州镇总兵谭行义奏称、登镇所属。除标下三营外。东西南三路十营。向例镇臣、于三年之内。通巡一次。半巡二次。凡遇半巡之年。亲查东南五营。及水师东南二汛。其西南五营。委员考查。是东南年年亲查。西南止通查之年、亲查一次。考核不均。请嗣后于半巡之两年内、一年、亲查东南路之宁、文、即、胶、莱、五营。一年、亲查西南路之济、武、青、寿、安、五营。至莱州一营。路当孔道。往返经由。照旧亲查。余各营、不应巡查之年。仍委员考查。从之。

    ○湖广总督鄂弥达、湖南巡抚杨锡绂、奏报湖南长沙府属益阳县、岳州府属平江县、等处。山水涨发。堤垸民房。间有被水倒塌。沿河田禾。亦有淹浸。飞饬该司、委员查办赈恤。再宝庆府属之新化、永州府属之道州、辰州府属之沅陵、乾州厅、等处。日内亦报被水。饬司飞查。是否成灾。据实详报。得旨、览奏俱悉。但此事所奏迟而伪。已向大学士等降旨矣。

    ○以正蓝旗蒙古王府长史图拉、为正黄旗满洲副都统。

    ○丁丑。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谕、昨夜戌时。京师地觉微动。朕返躬思之。或因春夏以来。雨旸时若。禾稼茂盛。朕心乾惕少疎。或大小臣工。见休和有象。揆朕悦豫。应行陈奏者、不行陈奏。以致政事有所阙失。上天示警。著询问九卿科道等。如各有所见。令其据实奏闻。如无实事敷陈。不必公同以虚文覆奏。

    ○谕军机大臣等、四川邪教一案。巡抚纪山。办理过宽。已降旨训谕矣。刘奇一犯。乃教中之首恶。其所有逆书邪说。纪山并未搜查陈奏。此等邪教书本。应查出销毁。以免蛊惑人心。尔等可传谕。令其上紧办理。务将伊逆书邪说。悉行搜出。应行陈奏者、钞录进呈。并将书板焚毁灭迹。以杜后患。其现在如何办理之处。可速行奏闻。

    ○戊寅。谕军机大臣等、杨锡绂奏报、岳州府平江县、等处被水一摺。内称会商该督鄂弥达、飞饬该司查勘赈恤。并列该督鄂弥达之名具奏。夫赈恤灾荒。乃刻不容缓之事。湖南湖北。相距千有余里。若果会商该督、而后抚恤。则赈务稽迟。穷民其何以堪。尚可谓之臣等飞饬乎。可谓漠视民瘼矣。若未曾会商。而杨锡绂竟列该督之名。则又伪而不实矣。况发水在四月二十八日、以及五月初旬。而六月中旬始行奏到。是朕视民如伤之意。杨锡绂全不知之。朕平日以和衷训饬督抚。原指办理公事。以及举劾属员而言。至于赈恤灾荒。此等急切之务。焉有俟文移往来。辗转相商。然后办理之道乎。尔等可传谕。严饬杨锡绂。至于鄂弥达平日习气。常以为地方遥隔。凡有奏事。不妨竟行列名。今则又蹈此辙。可一并申饬之。

    ○又谕曰、准泰奏太平关徵收货税。内有则例未载、比照徵输者。有因货物贵重、酌加细料者。有因则例稍重、量从轻减者。历任相沿。商民悦服。若概为改照旧例。均有未便。请仍照现在之数徵收一摺。经部按册查对。其量增量减之处。尚属合宜。惟比照徵收各条。如珍珠玉器等货。比照潮绸例徵收之处。均属未协。议令该抚准泰、会同总督策楞、另行酌议。造册具题等语。该部所议是。夫比例徵收。原因例无正条。酌量货物贵贱。以此较彼。价值相等。始可比照。今珍珠玉器贵重等货。非潮绸可比。准泰岂不知之。乃如此比拟徵收。轻重不伦。或系准泰、未经细心查察。或系胥吏朦混。借此行私。均未可定。尔等可传谕准泰、令其留心查办。

    ○直隶总督那苏图奏、保定以南之天、河、正、大、顺、广、等属地亩。有黑土白土之分。黑土性多滋润。白土挟砂礓石□喿。若十日不雨。即觉土乾灰动。查各属自六月初五日得雨后。将及旬日。土气微觉乾燥。今于初九等日。各得甘雨。尚可接续均匀。所种黍稷高粱。可期次第扬花垂实。省城现亦得雨一寸。得旨、览奏俱悉。看此则保定以南。似属望雨。不知此数日内。得沾足否。速奏、以慰朕怀。此处则十分优渥沾足。只虞其多。不愁其少耳。

    卷之二百六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