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二百八十二

    卷之二百八十二 (第2/3页)

。从之。

    ○赐准噶尔使臣玛木特等、缎布银两冠服有差。

    ○丁酉。世祖章皇帝忌辰。遣官祭孝陵。

    ○上诣奉先殿行礼。

    ○以左佥都御史嵇璜、为大理寺卿。翰林院侍读张泰开、为左佥都御史。

    ○特授庶吉士张若澄为编修。

    ○戊戌。谕、江南海州、沭阳、赣榆、等处积欠带徵银两。已经特恩豁免。其随正耗羡。例应仍旧徵输。但念该地方积歉之余。元气未复。若仍追节年零星耗羡。民力未免拮据。著将海州、及沭阳、赣榆、二县。并坐落海、赣、二州县之板浦、徐渎、中正、莞渎、临洪、兴庄、等六盐场。乾隆十年以前民灶旧欠。所有应徵耗羡。通行豁免。以惠灾黎。

    ○是日起。上以祈谷于上帝。斋戒三日。

    ○己亥。享太庙。遣履亲王允祹恭代行礼。

    ○遣官祭太岁之神。

    ○谕、福建闽县地丁项内。有先贤二十三祠祭、产田粮一项。本朝初年优免后。于雍正五年。该地方官清查溢额钱粮之时。误将此项作为溢额。报解归公。现在追徵充饷。朕思祠宇祭产。供俎豆牲牷之用。历来优免。以恤奉祠后裔。原属国家旷典。著该督抚查明豁免。永著为例。所有此项历年未完积欠。一并蠲除。

    ○又谕、江南河道总督周学健。著照伊品级。赏给三代封典。

    ○谕军机大臣等。前据顾琮奏请于高堰厅属之老堤头。山旴厅属之高涧坝以南。及徐家湾周桥等处。各添设护堤救生坝。朕曾降旨。令其妥协办理。今闻设坝与救生桩不同。不过为商贾聚货之便。从前救生桩系动公项。所费仅千余金。今各坝工程。约费银二万余两。将来每年岁修。复需银一万余两。徒费帑项。于民未见有益。又无关于河防。尔等可会同周学健议奏寻议、洪湖既有救生桩。可备拯援。不必设坝糜费。臣等酌议已建之救生坝四座。未便弃置。但非关系河防。与应动岁修者有间。应令河臣察看。如系应修之工。仍令厅员看守。遇风浪漂损。每年于河库存公银内动用粘补。不必列入岁修。若无关紧要者。不必修补从之

    ○庚子。上诣南郊斋宫斋宿。

    ○谕军机大臣等。据陈大受奏、苏禄国遣番官赍表谢恩。摺内称马灿、陈荣、均系内地船户水手。于乾隆五年。前往苏禄即于乾隆七年。马灿更名马光明。充为贡使。陈荣更名陈朝盛。充为通事入贡。而此次马光明复赍表谢恩。若辈影射滋事之处。内地似宜量为裁制等语。定例商人往外洋诸番贸易。迟至三年以外始归者。将商人舵水人等。勒还原籍。永远不许复出外洋。例禁甚严。今马灿等、乃潜住苏禄。往来内地。不但如陈大受所称影射滋事等弊。且以内地民人。为外番充作贡使。尤有关于国体。可传谕陈大受。令其知情事之轻重。留心筹办。仍将办理之处。具摺奏闻。寻覆奏苏禄国原咨搬抢银货一案。查明马光明向在吕宋。逋欠番债。曾累番目黄占代赔。遂在苏禄夤充贡使。图至内地避债。兼得乘机索诈。至乾隆九年内。苏禄贡船回国。阻风吕宋地方。黄占回明该国王。将船中货物。扣留抵欠并访闻马光明在吕宋、苏禄、生事之处甚多。应逐细根究。至该犯稔知定例不许在洋逗遛。二三年内。必络绎来往。尤宜杜其根株。现密饬厦门地方官。遴选熟习番语之人。作为通事。伴送该番回国。并令布政使高山咨明该国王。告以马光明、陈朝盛、近因在内地犯事留审。与该国无涉。似为妥便。得旨。如此办理。甚妥。马光明当重处以示警。

    ○辛丑。祈谷于上帝。上亲诣行礼。

    ○诣皇太后宫问安。

    ○壬寅。谕、上年直隶秋成丰稔。惟蓟州、宝坻、宁河、丰润、玉田、五处低田。间有被水淹漫者。已经加恩抚恤。分别给赈。惟是去年积水未涸之区。不能及时布种。今东作方兴。正可补种春麦。著该督那苏图。确查无力人户。按亩酌借仓谷。俾贫民得以易换麦种。早事耕作。秋成免息还仓。该部遵谕速行。

    ○大学士等议覆、升任福建巡抚周学健奏称、闽省沿海贫民。生计维艰。因思上竿塘、下竿塘、西洋屿东狮、白畎、东洛、西洛、大崳山、小崳山、烽火衕、浮鹰山、四礵山、七星屿、南关山、等十四岛。绵延数百里。环绕于闽县、长乐、连江、罗源、霞浦、宁德、福鼎、各界。其间可耕之地甚多。若一经开辟。数邑贫民。皆得藉以谋生。向虑有洋盗哨聚。因加禁止。今海宇澄清。游巡络绎。竿塘等岛。更属逼近内地。应请一并弛禁。令殷实士民。前往开辟等语。系为贫民生计起见。但事关海防。必须审度形势。筹酌尽善。应饬交该省督抚。再加查勘定议。从之。

    ○巴林固山贝子札什那木塔尔故。予祭如例。

    ○癸卯。上诣大高殿行礼。

    ○奉皇太后居长春仙馆。

    ○诣安佑宫行礼。

    ○幸圆明园。

    ○谕、据大学士公管川陕总督事庆复奏、上年十二月十八日更余时。固原州突有兵民。城内外勾通。打开守门兵丁。夺门而入。抢掠当铺。该将等手刃拒捕二人。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