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二百八十五

    卷之二百八十五 (第2/3页)

之河员题补。如无他省熟谙河务之员。仍于本籍人员内保题。请旨补用。一、已经题补未经引见之籍隶本省副参。俟引见时。于绿头牌上声明。请旨简调。从之。

    ○又谕曰。江西南赣总兵官章隆。前于广东左翼任内。经提督保祝奏伊营务因循。毫无振作。复以简缺调补。河南南阳总兵官项朝选。曾任建宁总兵。经总督那苏图、以纵兵结党。漫无约束。诸事任性。喜怒不常。参奏革审后经开复。由副将用为总兵。乃二员莅任以来。不能鼓励奋勉。整饬戎行。且年皆就衰老。俱著以原品休致。若伊等自度。尚可效力。准其来京。该部带领引见。其江西南赣总兵官员缺。著岳钟璜补授。河南南阳总兵官员缺。著成元震补授。

    ○戊子。上御乾清门听政。

    ○诣皇太后宫问安。

    ○大学士等奏、原任内务府大臣丁皂保。现年百岁应照例给银建坊。并请赏赐扁额。及朝服一袭。上用缎十疋。银一千两。是日、五品以上内务府官员等。均往庆贺生辰。八旗文武大臣。亦应前往。从之。

    ○户部议准、安徽巡抚潘思榘疏称、奉旨截漕之凤、颍、泗三府州属。其被灾各州县额徵漕粮。除灾田应徵米石暂缓催输外。熟田应徵漕粮二万一千二百余石请全数截留。仍不敷米七万八千七百余石。在于定远等州县派截。以符。十万石之数。从之。

    ○又议准、黑龙江将军富森疏称、呼兰地方官庄五十座。内除能满交额粮外。其成灾之八座。共需口粮一千一百十九石。现收获细粮四百十三石八斗八升。尚不敷粮七百五石一斗二升。请于本处备存仓粮内动支借给。次年秋收。催还入仓。从之。

    ○命编修陈大日□仑、以原衔充日讲起居注官。

    ○实授直隶通州协副将海亮、为正定镇总兵官。

    ○己丑。谕、军机大臣等。前因东省被灾州县。上年喀尔吉善办理赈务未妥以致流民出口。并兰山被灾。未经查办。曾传谕巡抚阿里衮。或亲身前往查勘。或特派大员往查。今阿里衮止援引从前已委道府大员。分头查报。其不必另派大员。及伊不必亲往之处。俱未奏明。或者因伊甫经到任。事务繁多。或者为豫办东巡事宜。不能亲身前往耳。不知豫办东巡之事。甚轻于民瘼也又奏称、分委府佐携带存公银两。前往直隶古北口等处。招徕资送等语。流民出外觅食。总因乡里糊口无资。是以谕令截漕加赈借粜兼行。果能一一遵旨办理。安辑于本州县使无轻去。其乡者。上也离乡未远。招徕于本省境内者。次也。及其已至直隶古北口一带。往返数百里远者千里。其中或有父兄亲族。向在口外。有所依倚。亦不妨任其前往。若一一资送回籍。不惟糜费不赀。且恐己误耕作。而还乡更无可倚赖。于灾黎转属无益。此皆不达世务之见。从前曾降旨令其多张告示。晓谕流民。本欲使闻风各安闾井。不致四外流离。今该抚所奏。乃欲招徕流民于远离本境之后。其为计则已拙矣。看来东省上年被灾不轻。从前办赈。大率虚文了事。此时去麦秋尚远。雨泽亦未沾足。穷民待哺情形迫切。著传谕阿里衮、将被灾州县。于现在赈恤之外再酌量分别加赈。以资接济。该抚作速妥议。奏闻请旨。至所称平粜米石。照原议酌减。及回籍贫民一例补赈之处。著照所请行古语云救荒无奇策。原不过加赈平粜借给口粮等常行之事。惟在该抚董率地方官。实心实力。一一奉行。权其轻重缓急。使百姓均沾实惠。无致失所可耳。寻覆奏、臣智识短浅疎忽之罪。实属难辞。现已密谕前委之各道府等。实心查办俟勘报到日何处尚应加赈月粮何处止须借给仓谷随时具奏请旨。得旨。览奏俱悉。

    ○又谕官员侵盗钱粮案件。既经题参自应速行审结定拟。以伸国法。今查此等案件。竟有迟久不结。事历一载有余。尚未题覆者。如直隶则有张德荣、张鉴、查锡纳、三案。奉天则有荣大成、吴秉礼、臧根嵩、胡世仁、崇伦永五案。湖广杨统正曹、绳桂、二案。福建李潜一案。广东朱介圭一案。云南陈题一案。此皆该督抚等任意迟延。不以谳决为事。殊非国家立法惩贪之意。可寄谕各该督抚。将以上各案。即速审明定拟题覆。务必入于今年秋审案内。毋得再有迟延。

    ○驻藏副都统傅清奏、正月初九日。据郡王颇罗鼐告称。访得策卜登台吉已获罪被杀。并其妻子。及其叔父果莽堪布喇嘛皆被杀。果莽堪布喇嘛之缺。已令扎什伦布之阿克巴喇嘛补授。阿克巴喇嘛之缺。已令罗卜藏丹怎补授。策妄多尔济那木扎勒之侄女。许与拉藏汗之孙纳噶查为妻。现在彼处所最重者。是纳沁宰桑察罕宰桑。巴雅斯瑚朗宰桑。小策零敦多卜固子宰桑等。但因其台吉已亡。而新立台吉年幼。用事之人。彼此不和。惟恐阿卜都尔、噶里木哈萨克、土尔扈特、喀尔喀、等处。发兵袭之。所以防范卡座甚严等语。报闻。

    ○免湖北枣阳县十一年分水灾额赋。其云梦、应城、襄阳、郧县、等四县并予缓徵。

    ○缓徵广东澄海、潮阳、饶平、惠来、四会、广宁、新兴等七县十一年分水灾额赋。兼赈灾民。

    ○移福建龙溪县县丞驻华崶。建安县县丞驻迪口。建阳县县丞驻麻沙。政和县赤岩司巡检驻下庄。从升任福建巡抚周学健请也。

    ○庚寅。谕、军机大臣等。前据刘统勋奏摺内称、韩烈办柴勇往。今刘统勋来京。将伊如何勇往。并其人尚可录用与否之处。询问刘统勋。据称韩烈办出余柴。至数十万之多。因未经报明上司。致被参劾。但其勇往办公情尚有可原谅。现在因那移钱粮。问拟徒罪查那移完赃。例得开复又因诬揭道厅。问拟革职。转与开复之例不符。若就其现在气质而论。草率不免误公傲慢足以偾事。如身受惩创之后。痛自改悔其才力或尚有可驱策之处等语。可寄谕周学健。将韩烈办事为人。将来可否录用之处确查秉公据实奏闻。寻覆奏韩烈办理余柴一事。核之前后案卷。并非实属为公。且其乖张暴戾。现仍如旧。报闻。

    ○广西道监察御史黄登贤奏、各省幕客。类多聚集省会引类呼朋。与上下各衙门书吏。往来结识。因之生事招摇。并探知各衙门内幕。或指称同乡亲族。投帖拜往。互相照应。每于州县申详。多方批驳各州县不得不来省会。访求幕客之与上司内幕熟识者。厚聘延请。彼此串合。滋弊无穷。请敕下各省督抚。转饬首府首县。将聚集省会之觅馆幕客。严查驱逐。倘仍听逗留。即将该府县照不力行保甲例参处。再府厅州县以下等官罢职后。有在原省钻营作幕。一旦得为大吏延请。怀私挟怨。心存报复。更有志在营私。情弊尤难殚述。并请嗣后原官该省者。不得复在该省作幕。如经参奏。或被首告。将延请之官。照违例议处。营求作幕之人。严加惩治。得旨允行。下部知之。

    ○是月。协办大学士吏部尚书高斌奏、臣自卢沟桥由永定河南岸查勘工程。今春凌汛安澜。各减坝俱未过水。下尾出口。溜势通畅。惟下口河尾溜势北趋。其转湾处堤工。甚为险要。应取直挑引河一道。其范瓮口一带。伏秋汛内。向在水中之葛渔城一村。水已环绕。查该村去北埝。仅二里许。应接筑土埂叠道。中留三孔木桥。以通水道。俱交各工员兴修。臣随至北运河查横浅共七十余处。已交做柴草木坝。束溜刷沙蓄水济运。现往北路由昌平至宣化一带勘工。得旨。经由地方。似均望雨泽。民情光景如何。速奏以慰朕念。寻奏臣经由良乡、涿州、固安、霸州、永清、东安、武清、香河、通州、顺义、怀柔、昌平、延庆、怀来、十四州县境。俱系上年丰收之处。民情安帖。目前虽未得雨。待泽尚未甚殷。得旨。览奏俱悉直隶春间望雨。竟成故例矣。然岂可委之天而不责之已乎。

    ○直隶总督那苏图奏、遵旨训饬营员一摺。得旨览奏俱悉。实力行之。近日颇觉有望雨之意。宣化灾余之区。与庆云积歉之地。皆朕所轸念也。近日光景如何。并何以料理之处。明白速奏来。寻奏、宣郡上年被灾给赈。且各属丰收。粮价平减贫民安帖。臣恐被雹六分以上之户。不无拮据。前经借给口粮耔种。至庆云盐山上年均有六七分收成。春麦已种。现亦得雨。得旨。览奏俱悉。

    ○又奏各属雨雪情形。得旨。知道了。土膏脉起之时。而灰尘颇大。究属地燥。不无有碍春耕否。畿辅一带。民情光景若何。寻奏、沿河已种秋麦之区。均得雨泽。保郡得微雪。畿辅一道。亦得雪寸许。将来春雨续沾。春耕无误。或有粮价渐昂。应需粜借之处。随时办理。得旨。所奏俱悉。近京及蓟州一带得雪。较保定犹觉略大也。

    ○两江总督尹继善、署江苏巡抚安宁奏、淮、徐、海、等属。上年被水。叠蒙赈济。灾黎安帖。惟查被灾五分之贫民。与被灾六分之次贫。向不在赈恤之内。而五分贫民。有酌借口粮之例。六分之次贫。例内未经开载。穷思五分灾民。因无赈而借给。其六分灾之次贫。亦系无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