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二百九十一

    卷之二百九十一 (第2/3页)

府仓米五千石。挽运炉城。自炉地至泰宁。安设十站。自泰宁至革布什咱之吉地。甚属荒凉。难安短站。今于泰宁用乌拉长运至沙普隆。由沙普隆长运至吉地。共安设粮务三处。并添置乌拉二千头帮运。再查前议、川西总理粮务道唐进贤、驻劄旧保县。居中调度。原止就党坝、沃日、两路而言。今又增瓦寺一路。请委保宁府知府周歧、驻劄跟达桥、为副总理。下军机大臣议行。

    ○以兵部右侍郎宗室蕴著、为镶黄旗满洲副都统。

    ○以太常寺卿赫瞻、为通政使。

    ○以通政使左通政张师载、为宗人府府丞。

    ○以翰林院编修张映斗、为四川乡试正考官。翰林院侍讲学士龚渤、为副考官。礼部主事陈大复、为广东乡试正考官。兵科给事中李清芳、为副考官。国子监司业陈世烈、为广西乡试正考官。陕西道监察御史冯元钦、为副考官。司经局洗马韩彦曾、为福建乡试正考官。翰林院编修经闻、为副考官。山东道监察御史赵青藜为湖南乡试正考官。翰林院侍读双庆、为副考官。

    ○戊申。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谕、乾隆十一年分直隶通省额徵地粮。朕已普行蠲免。其天津所属有应徵苇渔课银一项。向来摊入地粮完纳。著加恩一体蠲除。俾濒海小民。均沾惠泽。该部即遵谕行。

    ○谕军机大臣等。据硕色奏报归陈南、汝四府。及许、汝、陕、光、四州。所属地方。三月初五日、得有透雨之后。又得雨数次。开封、彰、卫、怀、河、五府属。亦于四月初七八日、甘霖大沛。兹二麦登场。据各属禀报、惟仪封等十一州县收成稍减。其余九十八州县。二麦收成、俱有六七八九分。统计七分以上等语。摺内祗报麦收分数。现在大田光景何如。并未奏及。可传谕询问。令其将近日雨泽若何。并秋禾栽莳以后情形。据实奏闻。寻奏、各属于三四两月内、陆续得有透雨。秋禾偏插。业经节次奏闻。迨五月以来。通省复得雨泽。大田得资濡润。俱可乘时播种晚秋。实于农事有益报闻。

    ○己酉。上诣黑龙潭祈雨。

    ○安西提督李绳武奏本年五月初五日、准噶尔夷使奔塔尔、至哈密、报赴藏熬茶的期。据称我宰桑玛木特、于四月初六日回至伊犁。告台吉策妄多尔济那木扎勒云进藏一事。蒙大皇帝恩准。令于八月初十前后、到哈济尔可及早进藏。我台吉不胜感激。给我字单。令我先来报信随将所送字单译出。内称往西边念经熬茶之人。定于八月十五前后、到哈济尔。约共三百人宰桑四人。一玛木特。一吹纳木喀。一巴雅斯瑚朗。一图鲁库。喇嘛三人。一绥绷。一温都逊。一固尼尔等语。报闻。

    ○以福建水师营副将施必功、为江南狼山镇总兵官。

    ○庚戌。军机大臣议覆、庆复、张广泗、奏陈金川事宜。据称现在进剿大势。全在西川。更不以雅州府为适中之地。庆复等自应同驻灌县。俟官兵齐集后。张广泗前往杂谷闹。庆复移驻汶川。庶可商酌办理。至所奏瓦寺土司。潜通贼信。尤关紧要。应令其留意防范。又称西南两处。分两路进兵。声援方为联络。提督武绳谟、有兵马钱粮之责。无庸前赴军营。应如所奏行。又请添调川省兵。并调黔兵、为贴防之用。查前据摺报汉土兵、已有一万九千名。又续派陕兵三千、计共二万二千。已不为少。今又请添。意在重兵压攻。易于速捷。而另摺又云。土兵不甚得力。则添派自不容已。应如所奏。于川省各营添调二千、以资剿洗。其川兵调后。本省兵单。亦应于黔省上游协营内、调兵二千、来川防守。从之。

    ○定边左副将军额驸策凌奏。今年正当喀尔喀四部落大会。又遇阅看军装之期。应派参赞大臣、稽查喀尔喀四部落所备军装。但盟长与各扎萨克、带领人众。两次豫备。未免烦费。请照乾隆八年例。将阅看军装事。暂停派参赞大臣。即交副将军及盟长等、在各游牧处查看。报闻。

    ○又奏、定例每年派喀尔喀兵三千名。于秋间至臣军营、操练防范。今军营无事。各蒙古力量。应加体恤。请裁一千名。得旨。今既无事。何用多兵。所奏是。依议。

    ○以都察左副都御史德通、为镶蓝旗满洲副都统。

    ○予故正红旗蒙古都统保祝、祭葬如例。谥恭简。

    ○辛亥。谕曰、爱必达、罗俊、现交部议。山西巡抚员缺。著准泰调补。太原镇总兵员缺。著正定镇总兵海亮调补。广东巡抚员缺。著山东布政使岳浚补授。准泰一时未能即到。其未到以前。著吏部侍郎德沛、驰驿前往。署理巡抚提督印务。海亮不必来京。即由正定速赴新任。

    ○谕大学士等。朕令军机大臣等寄信传谕之旨。有因地方应办事务。经朕指示。及传谕询问者。亦有令该督抚等商酌办理者。既未明发谕旨。理宜慎密。嗣后诸臣回奏摺内。如不交部议者。仍听其引入原旨。若系应交部议之案。概不必将寄信之处叙入。另行具摺声明。至具题本章。尤为不可。俟伊等奏摺之便。传谕知之。

    ○钦差大学士公讷亲奏。万、安、两邑刁民。现己讯供定案。万泉首犯张世禄、始而敛钱告状。继又主谋纠众。逼勒知府。拟斩立决。枭示。张正□□思等四名、殴官索犯。放火把门。安邑首犯张远、亲写传单。聚众哄闹。李林水、鸣锣纠党。胁众闹城。并拟斩立决。余犯各照律定拟。至阖省官弁。除巡抚爱必达、总兵罗俊、另摺题参外。其蒲州府知府朱发、万泉县知县李廷栋、庸懦遗误。酿成大衅。都司胡璘、河东道周绍儒、奉调不前。并请从重治罪。安邑县知县佟浚、平日纵容家丁衙役作弊。致起衅端。参革审竣后。从重议结。得旨。三法司核拟速奏。所参官弁。俱著革职。拏交刑部治罪。

    ○壬子。孝恭仁皇后忌辰。遣官祭景陵。

    ○以山东按察使赫赫、为山东布政使。江南淮徐道李敏第、为山东按察使。

    ○予故辅国公吉存、祭二次。谥勤僖。

    ○癸丑。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谕、朕宵旰敕几。思所以惠鲜怀保之道。尤励始勤终怠之戒。不敢因临莅久而有泰心。近岁以来。科道官时有以民气渐骄为言。朕初不信。仍戒饬之。乃福建、则有罗日光、抗租拒捕之案。山东、则有张怀敬、聚众殴差之案。江南、则有王育英、号召罢市之案。广东、则有韦秀贞拒捕伤人之案。而莫甚于山西安邑、万泉、聚众抗官、守门索犯之肆为猖獗也。夫以普免钱粮。而民不以为恩。加赈厚恤。而民不生其感。偶或地方有司。办理少不如意。輙呼群咆哮。挟制官长。为督抚者。或避卞急之名。或存省事之见。不询根由。不顾大体。甚或参处官员、以图结案。夫百姓之敢于恣肆妄为。亦由平日不知尊亲大义。而平日之不知大义。则由于朕厚加之以恩膏。而不先率之以教化。督抚亦惟知朕有爱民之心。而不思朕有教民之责。居恒煦呕燠休。惟恐咈百姓之意。百姓目无官长。竟若官长去留。可操之其手。及群不逞哗然而起。而官长则己挂名弹章。以致益煽。习为故常。犹劣子之倚慈母。有所恃而无恐。且抗衡焉。不思守令者。朝廷之守令。敬守令。所以尊朝廷。普免加赈。格外之矜恤也。假如不蠲免。不赈济。譬之父母不顾其子耳。子不得生怨忿之心。乃既蠲既赈。而转不安分奉法。即使有司奉行不善。胥吏夤缘为奸。国有常经。民宜静听。夫父母爱子。亦爱其驯顺者耳。使其子纵欲而不能节之以礼。为非而不能裁之以义。至于捍法抵祸。议者必归咎其父母。其父母亦必自悔过纵之失。则今日之顽民聚众。干犯刑章。朕得不引为已过。深自愧悔也欤。然朕虽失教于前。尚思勤恳诲迪于后。以为众黎庶劝。各省督抚。其倡率州县。谆切化导。使愚民知敬畏官长。服从教令。勿复自蹈迷途。以益朕过。实厚望焉。各省督抚、其遍行晓谕。使远所穷乡之民。咸悉朕意。

    ○旌表捐躯殉节之镶白旗护军宝林妻吴扎拉氏。

    ○甲寅。谕曰、直隶正定镇总兵员缺。著四川重庆镇总兵邱策普调补。松茂协副将马良柱、前在瞻对军营。曾著劳绩。今又随征大金川。颇能奋勇出力。著补授重庆镇总兵。松茂协副将员缺。甚属紧要。著该督于所属副将内、拣选一员调补。所遗员缺。著浙江太平营参将吴一清补授。

    ○谕军机大臣等。浙江按察使万国宣、来京引见。朕看其人举动粗率。不谙礼仪。然居心尚无诈伪之习。其草野处、朕亦不甚督之。及朕问其有无条陈事宜。并在浙设施何事。伊则称现刻五刑图、以警愚民。并将图样进呈。其刑状恶劣可怪。伊竟以此为觉世牖民之良法。而不知失体已甚。识见如此卑鄙。则才具可知。浙江乃刑名繁多之省。即万国宣亦奏称人情巧幻。今以万国宣之才识观之。未必能胜浙省臬司之任。可传旨询问常安。令其据实具奏。

    ○乙卯。谕、山西万泉安邑刁民聚众二案。经大学士讷亲审明。将倡首附和各犯。分别治罪。并将起衅始末、详悉奏闻。揆滋事之端。由该地方官始则不能洞烛民隐。调协舆情。继则蒙蔽因循。希图不致决裂。迨构衅日深。声势渐炽。而地方官仍复畏葸退怯。于是刁民敢于肆意横行。及至钦差查审。文武员弁协力擒捕。一人不至漏纲。可见百姓未尝不知有法。及至以身试法。而不见法之可畏。是以无所顾忌。正子产所谓水懦弱民狎而玩之者。观此则地方官之办理不善。其奚所辞咎。朕初阅爱必达奏报。疑其过为张皇。措置失当。今从事后观之。则其据实上闻。较之地方官惟以弥缝了事为心者。尚属有间。假使爱必达亦如伊等之迁延讳饰。尚不知更生何变端矣。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事机之由。积小成大。古称善御者。必利其衔策。设当群情汹涌之初。有一二明干之员。能剖晰事理。使之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