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二百九十五

    卷之二百九十五 (第2/3页)

旧回众。和好如一。拨给余田。令其耕种。俾永不致失所。将此传谕贝子玉素富知之。

    ○是日、驻跸密云县。

    ○庚戌。上诣皇太后行宫问安。

    ○谕军机大臣等、列树表道。实为善政。理应随时培植。自京师至热河。皆行旅辏集之所。尤当加意经理。今朕巡幸所过。直隶地方。未种之处尚多。即有种植者。亦空缺不全。或多枯乾。皆因初时不过循种树之名。原未实心经理。又听往来民人毁折。及牲畜戕损。以致如此。即所种柳树。或与土性未宜。不免枯朽。即易以他种。自无不发生长养。可传谕那苏图、令其以明年为始督率地方官留心办理。务须补种齐全。时加培养。毋致毁伤。俾民人共资茂荫是日驻跸要亭。

    ○辛亥。上诣皇太后行宫问安。

    ○谕军机大臣等、从前周学健来京时条奏、请开上下竿塘十四岛。以兴民利。经军机处议交该督抚查覆。旋据巡抚陈大受奏称、檄委员弁查勘。据称原呈请开之绅士。于各岛遍贴告条。招令佃渔诸人向其批字。方许垦地挂网。穷民惟恐失业。俟勘明请旨等语。此件尚在确勘。未经题覆准行。而绅士等贴示招人。看此情形。惟以包收众利为事。全无实在与民兴利之心。今朕又闻各岛田园无多。其愿垦者。不过希冀海洋之利。徒使绅衿富豪。逞其欺占。以图私利。于穷民非惟无益。而且有害。况各岛一开。未必不弛海禁。尤有关系。图一己之私。倡此兴利之说。以惑众听。此风为民上者。所当训迪禁遏之。何可滋长。著传谕该督抚等、速行查勘。定议题覆。照旧严禁。以息讼端。

    ○又谕。据安徽布政使陈德荣奏称、上江民欠。自乾隆二年起。至十年止。共未完银六十四万余两。现在仿照江苏之例。设法清查。以完陈欠等语。朕已批令竭力妥为办理。布政司虽属钱粮总汇。然巡抚为一方之统率。须善为助理。方得有济。譬如臂指之相连。然后脉络相贯。著传谕潘思榘、令其同心协力。与布政使陈德荣实力查核。商酌妥协。务令从前积弊清除。亦勿得有所滋扰。

    ○又谕、前爱必达请训时。朕已颁谕旨、令大学士讷亲传知之矣。惟清查积欠一案。尚未谕及。今见安徽布政使陈德荣条奏此事。因江苏尤为紧要。若不早为澄清。则此后究难免于旧习复萌。必须实力办理。使耗蠹侵隐。一一清厘。又于民间无扰。方为尽善。可传谕大学士讷亲、令其即寄信爱必达。务必实心经理。赞助巡抚。以成其事。不得稍事因循。

    ○福建布政使高山、缘事降调。以原任直隶按察使永宁、署福建布政使。

    ○是日、驻跸两间房。

    ○壬子。上诣皇太后行宫问安。

    ○谕军机大臣等、久未接张广泗大金川之报。若有摺奏抵京。可迅速封发。嗣后有张广泗摺报大金川之事。总由驿递。不必俟发报之日封送。再各省督抚提镇等摺奏来京。倘有紧要事件。其赍摺之人。大概情形。自无不知之理。询问明白。如系寻常事件。仍随本封发。如有关系之事。亦即由驿递。可传谕大学士等知之。

    ○又谕、福建布政使员缺。朕已降旨、令永宁前往署理。永宁即著在京起身赴任。不必前来请训。著在京总理事务王大臣传谕永宁、闽省民风。向未淳厚。如漳、泉、俗悍民刁。最称难治。前此彰化之赖石、戕害官长。近日上杭之罗日光、抗租拒捕。其他如长泰之相验抗官。南靖之争地械斗。种种不法。实多骄肆。各郡皆然。亟宜随时整顿。至于绅衿武断乡曲。遇事风生。如近日查办竿塘等岛。即遍贴告条。霸占渔利。此等弊俗。不可枚举。其台湾孤悬海外。闽粤流移。番民杂处。仇杀争竞。私载透漏等弊。俱宜实力革除。尽心化导。次第办理。俾士庶革薄从忠。渐成敦庞之俗。布政司有旬宣之责。所任綦重。应与督抚同心协力。善为经理。以挽颓风。庶无负朕简用之意。

    ○是日、驻跸常山峪。

    ○癸丑。上诣皇太后行宫问安。

    ○工部议准、河东河道总督完颜伟疏称、东省运、捕、泇、上、四厅。所属堤工。屡被汛水汕刷残缺。闸坝等工。多有损坏。请动项兴修。从之。

    ○直隶总督那苏图奏、今岁热河八沟一带。均属丰收。谷价平减。请于司库拨银二万五千两。委员陆续采买。运贮蓟州、遵化、丰润、三州县仓内。以供陵糈。得旨、照所请行。

    ○免湖南临武、蓝山、二县水冲地亩额赋。

    ○是日、驻跸喀喇河屯。翼日如之。

    ○甲寅。谕军机大臣等、据那苏图奏称、口外热河八沟一带。早禾茂盛。次第登场。请拨银两。委员采买。以供陵糈之用等语。从前陵糈米石。俱系漕米内运往。后因屡次条奏、于八沟采买。其意或因彼处拨运脚价较省。或因口外丰收。恐致谷贱伤农。是以如此办理。其意盖为节省。然漕米不运蓟而运通。不知其较采买运往者。所省几何。而买运则须现拨正项。亦未见其十分节省也。朕思与其由八沟运往蓟州。不如仍照旧制。以漕米运送。其八沟之米。即存贮本处。以为口外备荒之用。况今岁蒙古地方。闻有被旱之处。将来或须赈恤。以此接济。甚为有益。且向例本由漕运。今于八沟采买。即有所省。倘口外又复需用。如无项可拨。由通运往。所费不更多乎。那苏图所奏。朕已批示照所请行。但办理尚需时日。可传谕那苏图、令其将以上情形。再为筹画妥议具奏。并传谕大学士讷亲、令将从前因何改拨。及屡次办理缘由。详悉查明奏闻。

    ○又谕、朕闻四月十六日。有成都查街兵丁。拏获金川细作七人。经臬司讯供。系莎罗奔差来放米。要烧尽成都。好占地方等情。未见张广泗奏报。果否曾有此事。可传谕张广泗、令其据实详悉奏闻。寻奏、臣于五月初一日抵成都。距四月十六日。仅止半月。并未闻有细作放火之事。是以未经具奏。报闻。

    ○大学士等议覆、闽浙总督喀尔吉善等奏、前据升任福建巡抚周学健条奏、闽省额设赶缯船。请照粤省酌量留配。其余改造双篷等船。经军机大臣覆准。行令分别裁改。查闽省洋面。与粤省不同。非赶缯大船。难期稳便。不能照粤省之例。裁减大半。请略为变通。将淡水营赶缯船六只。裁去四只。其余各营。酌量情形。共裁二十二只。改造双篷艍<?舟古>等船。仍留大小赶缯船一百五十三只。至周学健原奏、请于赶缯船拆造时。渐次改造。查裁去赶缯船。既应改造。请照闽省水师旗营之例。先行变价充饷。所有应造双篷等船。即动项兴工。造竣交营差操等语。应如所请。从之。

    ○又议准、闽浙总督喀尔吉善等奏称、先经浙江处州镇总兵苗国琮奏、滨海战舰。需用桅木。采运维艰。请于闽浙等省无税官山雇觅种树之人。多植松杉等树。令地方官勤加培护等语。查战船木植。自应设法栽培。惟雇觅种树之人。必须先给工价。既种之后。乏人看管。易致损伤。设役巡查。徒滋扰累。该总兵所奏、似属难行。请将查出无税官山。许民承种柴薪。听其收管。树已成材。照价给买。从之。

    ○大学士公庆复、川陕总督张广泗奏、金酋莎罗奔居勒乌围。就日吉父子、居刮耳崖。现分兵两路攻剿。河西各寨。亦应剿洗。派游击罗于朝、同土司汪结、带兵进攻。俱定于六月二十八日。各路齐进。臣张广泗、原拟驻杂谷闹。迨到彼相度。尚偏于西路。是以仍回汶川。由瓦寺取道沃日。径赴小金川美诺寨驻劄。俟各路齐进后。当率兵相机策应。臣庆复、现驻汶川弹压。今分路进兵。拟出驻旧保。以便商办。得旨、览奏俱悉。朕始谓大学士庆复、尚在汶川。军前有张广泗一人。足资办理。是以有旨、令入阁办事。今观此奏、是前临军营矣。若接旨而已起身回京则已。若尚在军前。且不必来京。可俟奏凯功成。大局已定。然后起身可耳。

    ○又奏、剿抚巴旺、孙克宗、等处。西南两路。兵行粮运无阻。得旨、览奏报攻剿情节。总与去岁瞻对相仿。即幸而成功。恐亦未必远胜前此之为也。

    ○又会同四川巡抚纪山覆奏、金酋狂悖不法。固属首恶。而绰斯甲、乃敢阴行附和。其罪实无可原。但其地与金川相连。而力又强悍。若明露并剿之机。恐二贼并谋。有伤兵力。是以该酋前到汪结处。有悔惧效力之请。即责以立功赎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