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三百二十六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卷之三百二十六 (第1/3页)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

    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刑部户部三库事务世袭骑都尉军功加十九级随带加二级又加二级臣董诰内大臣户部尚书镶蓝旗满洲都统军功纪录五次寻常纪录十四次臣德瑛经筵讲官太子少保工部尚书纪录六次臣曹振镛等奉敕修

    乾隆十三年。戊辰。冬十月。壬午朔。享太庙。上亲诣行礼。

    ○诣皇太后宫问安。

    ○至观德殿孝贤皇后梓宫前奠酒。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东陵、景陵、泰陵。

    ○遣官祭端慧皇太子园寝。

    ○颁乾隆十四年时宪书。

    ○顺天府行乡饮酒礼。

    ○谕大金川所调满洲兵五千名。自京起程前赴军营。经王大臣等定议。请于所过省分。豫备车辆马匹。按照分定程站。逐程料理前进。但沿途须有大员督办。始为妥协。直隶著派总督那苏图。河南著派巡抚硕色。西安著派布政使武柱。但武柱一人恐料理不能周到。著将军博第协同妥办。各于分站之处驻劄。往来照料弹压。既可无误军行亦得就近办理地方事务。俟末起兵丁经过后。各行回任。该部即速传谕知之。

    ○又谕、朕自御极以来。大臣中第一受恩者。莫如讷亲金川虽云小丑。而老师糜饷。克捷无期凡在臣子。皆有同仇敌忾之念。讷亲身为大学士。从前在京时。不过于军机奏到、随常办理。从未向朕奏及、逆酋猖獗如此、将来作何了局、欲请身往视师。彼时傅恒即曾陈奏、愿效前驱。朕以封疆大吏自能办理。不必特遣大臣。即应派往。傅恒亦不可居讷亲之先。未经俞允。及经略需人。因以付之讷亲。朕意以伊平日受朕如许厚恩。自知奋勉。乃起程之时。全不踊跃。彼其意以为、军前调集大兵。指期克捷。胜则引为己功。即不胜、亦可奉身而退。至朕用人颜面所关。国家军旅之重。皆所不计。其隐衷已不可问。及至军营。张广泗、方观望不前。而伊复茫无成算。措置乖方。朕待之两月之久。而所奏到、乃请建碉与贼共险。不思以士卒攻讨之力。转使建碉资寇。是其第一谋画。既已贻笑众人矣。自是始有申饬之旨。然犹日夜望其成功。而乃身图安逸。并未亲履戎行竟敢奏称、军士夤夜向碉放枪。伊在营中望见火光等语。经朕督饬。始行前进而近所奏阿利山之役。我兵屡次退回因伊等在彼未至大奔及伊等回营。我兵数十人即各鸟兽散。将领不复相顾。观此情形。是众未奔而伊等辄已先退。又何怪士卒之望风溃散。以受恩之满洲大臣。经略重务。偾事至此。尚何地可以自容乎。至前后摺奏。于所奉谕旨紧要情节。概不切实明白回奏。惟以浮词架空了事。竟有全未覆奏者。即同事之军前大臣等。经朕再三传谕。终不令其陈奏一字。朕因其久无就绪。不得已传谕询问。示以欲召回京。本欲激之使知愧奋。或有奏功之日。正以召之者促之。乃伊一得此旨。如获更生。即置军务于度外。托言有面奏情形、亟欲回京。试思有何不能言之情形。而必待面奏乎。此不过思家耳。以讷亲平日之心思智虑。且事朕十有三年。若谓任其经略无方。辄行退避。竟不重治其罪。将视朕为何如主。伊非不虑及此。而敢于遽请回京者。众人能知其故乎。伊之意中。明知不称任使。朕必重治其罪。然治罪亦不过如庆复之革职家居。转得优游自逸。为嗣续计。向来赏赉丰厚。尽足自娱。而金川之役。傅恒必自请督师。朕亦必以此任相属。而彼地险碉林立。攻取维艰。即傅恒亦未必遽能奏绩。不过与伊相等。即能成功。亦博恒之福命所有。与伊无所加损。如其不成。朕又必重治傅恒之罪。而眷念旧臣。伊必且复用。是治罪之条。乃伊所豫料。即奉到前旨。亦无所悔惧。惟此旨洞鉴其肺腑。伊当俯首无辞。始悔其蓄谋之大谬耳。此正朕向所谓小聪明是大糊涂也。不如此、不足成其为讷亲。而众人之不能见及。即其逊于讷亲之处。是朕从前任用讷亲。原未为误也。何言之。今若不能烛照其隐微。治彼以罪而心犹不服。则是终为所误耳。朕临御群臣。尝有能肆其欺蔽而不察者乎。至所称回京面奏情形。不知以经略亲信之大臣。摺奏中何事不可备陈。如汉文不能尽者。则用满文。满文不能尽者。则用汉文。何虑朕之不能详阅耶。前已传旨、令缮摺交与富成赍回。著再行传谕。令伊一一据实明白具奏。不得因见朕此旨。但以认罪负恩奉职无状浮词塞责。朕向因人才难得。欲栽培成就。得一二社稷之臣。为国家任事。此朕本意。即用讷亲为经略。无非欲满洲大臣历练戎旅。缓急足恃。朕已屡经宣示。岂有军旅重事。敢于尝试耶。以朕平时之推心任用。讷亲即办事详慎。操守洁清。举不足言。使伊果于此等军机重务。能调度得宜。殚忠竭力。俾斯役早竣。纾朕西顾之忧。即令纳贿行私。此亦小过。何妨曲成。今讷亲负国负恩。一至于此。实非朕意所及料。亦岂国宪所可容。若以向日加恩之故。骩法曲宥。将来何以用人。是以降旨将伊革职、发往北路军营效力赎罪。此伊自作之孽。而非朕以喜怒为赏罚。即皇祖皇考在天之灵。皆所默鉴。今诸王文武大臣、合词奏请将讷亲交部治罪。于法本无可逭。但须俟伊回奏到日。再行酌夺降旨。至傅恒念切休戚。力图获丑。蓄志有素。甚可嘉尚。观其锐往直前、破釜沉舟之志。即可克期奏凯。然军旅之事。原难遥度。倘傅恒亦仍蹈故辙。纵使粉饰入告。自不能掩众人耳目。又何能逃朕洞鉴。即或进攻稍稽时日。及实有难于克捷情形。众人自有公论。朕亦自有筹酌。但过犹不及。讷亲之失于不及。而观傅恒勇往之气。朕实虑其太过。朕非教傅恒以退怯也。若傅恒如讷亲之怯弱。前鉴具在也。今尚书达勒当阿、以伊弟讷亲获罪。请赴军营效力。著照所请、命随傅恒前往。如攻剿之时。矢石所及。令其持重防护。但不得因有此旨。于应行亲历之处。概为劝阻。即傅恒亦必不从。而达勒当阿亦不得错会朕意。若因讷亲之故。忌其成功。有意阻挠。朕必将伊以军法从事。且其地即命往讷亲之处。从前讷亲之畏葸若何。此番傅恒之锐气若何。军士必能备言。达勒当阿亦可为明证。讷亲尚有何后言乎。朕本信任讷亲。畀以经略重务。其错谬自出朕意外。若因此而于傅恒有所顾惜不令前往。是并不能信及傅恒矣。岂朕推诚待下大公至正之道。傅恒惟当服膺朕旨。实力实心。仔肩重寄。迅奏肤功。以副委任。著将此旨宣谕诸王满汉文武大臣知之。

    ○又谕、朕前因山东今岁系普免钱粮之年。耗羡亦已缓徵。欲使闾阎无扰。特将例不缓徵之漕仓项下钱粮十七万五千余两。缓至己巳年开徵输纳。乃漕仓项内。尚有临、德、二仓项下本色米麦、及卫地屯粮等款。共银七万八千四百余两。从前该抚查造册籍之时。遗漏未及。又本年带徵十一十二两年漕项银、三万七千余两。年分虽殊。款项则一。亦未入于缓徵之内。朕思东省积歉之后。亟应与民休息。漕仓既已缓徵。前项遗漏银雨。岂可因其未经造查。仍复徵输。以滋扰累。著将遗漏未报二项漕仓项下银、十一万五千余两。概行缓至己巳年一律开徵。俾无互异。该部即遵谕行。

    ○谕军机大臣等、大金川所调满洲兵五千名。朕已经降旨、令总督那苏图、巡抚硕色、将军博第、布政使武柱、豫备车马。按照程站。逐起料理前进。伊等既不获亲赴行间效力。而于官兵经过、料理应付之处。犹复经理不善。于心何安。宁不有愧耶。可传谕各督抚将军等。将来兵丁经过该省地方。务须躬亲料理。前往分站处所。督率属员。详慎筹办。俾其迅速遄行。始为妥协。如伊等业已尽心经理。事事合宜。而兵丁少有滋事。则以满洲大臣、弹压满洲兵丁。亦属分谊所当然。其各实力遵办。毋得忽视。

    ○军机大臣等议覆、大兵进剿金川、办理起程事宜。查从前遣往北路军营。满洲官兵皆给马。今大金川路远险狭。牧放不便。臣等酌量。由京至西安。二千六百余里。请设台站八处。每台备马八百匹。车三百辆。由西安至军营。多系山路。应交该督抚、酌量平险远近。应设几站。如遇不能行车处。核照车三百辆之数。豫备马骡。如驿马不敷。即将绿营马拨用。如尚不敷。则雇骡应用。马有倒毙。即动项买补。车辆皆令雇用。现在云梯兵三百名、业已起程。其余京兵、及东三省兵、共计四千七百名。应分十六起。每起三百名。隔五日一次起程。沿途宿处。或屋不敷。应豫备帐房、或凉棚。俱交该督抚备办。京兵于十一月初五日始。先行起程。盛京兵于十一月内。船厂兵于十二月十五日。黑龙江兵于十二月内。尽数抵京。即备行装。自十二月初五日始。随京兵后、次第起程。派往大臣、每人赏银四百两。章京官员、一百五十两。什长等、八十两。前<⿰釒夅>护军等、五十两。东三省官弁、亦照此赏给。再查操演云梯兵。一千名已属敷用。所添派一千名。仍令操演枪箭步伐。从之。

    ○又奏、棉甲于军中有益。初次起程之云梯兵三百名。已各给一件。库存尚五千余件。应将次第进发之满兵四千七百名。各给一件。又续派云梯兵一千名。已操演鸟枪。应每人各给鸟枪一。报闻。

    ○和硕庄亲王允禄、暨满汉文武大臣等奏。革职大学士讷亲。以勋旧世臣。叠荷殊恩。位冠百僚。备极荣宠。即令捐糜顶踵。犹难仰酬高厚。乃金酋肆虐诸番。逼近内地。讷亲始则不出一言。坐视罔顾。及命以经略重任。全无踊跃效命之意。身图暇逸。安坐帐中。从不亲临战阵。屡奉训饬。措辞舛错。掩饰支吾。不令傅尔丹等陈奏一事。希图蒙蔽。且进攻阿利山。身先退缩。兵众从而奔溃。一闻召还之旨。如获更生。即思退息。种种乖谬。罪无可逭。虽蒙皇上如天好生。但令革职效力军营。实不足以蔽辜。请明正刑章。以为负恩误国者戒。得旨。这所奏知道了。仍遵前旨行。

    ○癸未。谕、广储司备银十万两。派员运至军营。以为协办大学士傅恒抵营奖赏官兵之用。协办大学士傅恒奏、威远炮、甚属适用。康熙年间征西藏。曾以此得胜。制胜炮、名号既佳。观瞻亦威严。请各带二位。并令造办处员外郎西宁、于城外试放。交工部委员送金川军营。得旨。即派西宁护送。

    ○礼部奏、十一月初二日冬至。应行庆贺礼。得旨。奉皇太后懿旨。今年冬至、著停止行礼。

    ○直隶总督那苏图奏、协办大学士傅恒。参赞纶扉。实属紧要。臣年力未衰。鞍马素习。请赴军营。协同班第等办理军务。得旨。所奏忻悦览之。但此任非傅恒不能胜。此功非傅恒不能成。故特命伊往。朕志已定。不必再言。

    ○甲申。上至观德殿、孝贤皇后梓宫前奠酒。

    ○谕军机大臣等、岳浚所奏、办理澳门夷人哑吗嚧等、致死李廷富、简亚二、两命、问拟杖流、请照夷法安插地满一摺。李廷富、简亚二、既死无可证。所据仅夷犯一面之词。观其始初狡赖情形。必另有致死根由。且夷人来至内地。理宜小心恭顺。益知守法。乃连毙内地民人。已属强横。又复弃尸入海。希图灭迹。尤为凶狡。自应一命一抵。若仅照内地律例、拟以杖流。则夷人鸷戾之性。将来益无忌惮。办理殊属错误。况发回夷地。照彼国之法安插。其是否如此办理。何由得知。设彼国竟置之不问。则李廷富、简亚二、两命。不几视同草菅乎。此案已传谕该部饬驳、另行究拟。如该犯尚未发回。著遵驳办理。倘已趁船起解。著一面声明缘由报部。一面晓谕夷人。以示警戒。嗣后如遇民夷重案。务按律定拟。庶使夷人共知畏罪奉法。不致恣横滋事。地方得以宁谧。岳浚著传旨申饬。

    ○以福陵镶红旗防御德音泰、为福陵右翼副总管。

    ○予故銮仪使散秩大臣一等侯张谦、祭葬如例。

    ○旌表守正被戕之河南虞城县民黄寅妻刘氏。

    ○乙酉。谕、据直隶总督那苏图、参奏励宗万、纵令弟仆霸占官地、未交价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