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三百二十九

    卷之三百二十九 (第3/3页)

   ○又谕。前据经略大学士傅恒奏称、直隶、山西、供应大兵车马、甚属妥协。朕原降旨于大学士。俟大兵陆续抵川。经略大学士具奏到日。将沿途该督抚等、分别优劣。交部酌议赏罚。今据旺札勒奏称、直隶境台站。有道员陶正中在彼稽查。而山西境内。惟腰站有马数匹。其军台尚未设定。亦无呈验马匹。道员葛尔福、闻在平定州。及过彼处。并未谋面。因令该知州王祖庚、速报巡抚。其晋省大站马匹。亦疲瘦不堪。平阳府乃系冲衢。既无马匹。亦未见该守令等语。现在正值军兴。台站传递奏报事件。不容稍稽时刻。是以特交军机大臣等议。将部院司员、笔帖式、拣派坐台。并饬该地方大员。分站往来督察。其大站马匹。供应官兵骑换。以便遄行无滞。均属紧要。直隶总督那苏图。经理得宜。急公可嘉。即以陶正中而论。伊前在山西藩司任内。因办差平常。降为道员。彼时即阿里衮为巡抚也。今乃亲身查办无误。陶正中非劣于山西而优于直隶。良由该督董率有方。属员均能奉公奋勉。而阿里衮当经略大学士傅恒经过时。知其必当入告。故为加意应付。及出境后。辄一切懈弛。属员相率效尤。遂至旷官离次。其陕抚陈宏谋。原系汉人。于经理此等事件。本非所优。是以前令将军博第等、协同照料。且该省道路长。而州县年偶不登者有之。既闻其措办拮据。特遣协办大学士尚书尹继善前往、暂管督务。所有军需马骡及台站事宜。自当加意筹画矣。此番军行迅速。乃史册所未有。实因国家当全盛之时。威德远届。徵调所至。踊跃从行。且物力充裕。从容措置。悉合机宜。然大臣宣力封疆。当知轻重缓急。军旅之事。较钱谷刑名簿书期会孰重。即不能擐甲荷戈。驰驱敌忾。而于此等处克殚心力。共矢勤劳。亦与从事戎行者无异。那苏图实心经理。诸务妥协。著即交部议叙。阿里衮、虽供亿大站官兵、尚无贻误。而怠玩于后。功过仅足相抵。著严行申饬。仍令其明白回奏。并令亲率属员。带领马匹。前往逐站整饬。葛尔福系专派承办之员。如此漫不经心。不可不加惩儆。著交部查察议处。陈宏谋虽有过。但念汉人。本不必责以急公。免其置议。并晓谕中外知之。寻吏部议。直隶总督那苏图、军功加一级。山西雁平道葛尔福、革职。从之。

    ○又谕。今日张廷玉、陈大受、汪由敦等、拟写直隶山陕办理台站事宜谕旨内。将陈宏谋虽有过、但系汉人、本不必责以急公、免其置议之处。写为无功无过。阿里衮写为善于取巧。此系面奉之旨。何得舛错至此。明系有心袒护陈宏谋。即未奉朕旨。伊等阅看陈宏谋所办之事。为有过乎。无过乎。岂谓朕不披览。一任伊等取巧朦混耶。著明白回奏。张廷玉等奏请交部严加议处。谕。今日内阁拟写票签错误。经朕改正。此虽伊等疎忽。尚系公事。及传谕将张廷玉等五人分别交部议处。因询问伊等、能无惭愧。而陈大受拟旨时。但称张廷玉等三人、在军机处尚有应办之事、交部察议。将宁不有愧四字。写入陈世倌、史贻直、名字之下。交部严加议处。不知分别察议。固朕体恤伊等之恩。而所云宁不有愧。则实概问五人之辞也。而乃巧于避重就轻。移之于陈世倌、史贻直。而彼三人、若身在事外者然。至张廷玉、陈大受、汪由敦等、拟写陈宏谋等办理马骡台站谕旨。于阿里衮则谓其善于取巧。陈宏谋则谓其无功无过。此系面奉之旨。何得舛谬若是。明系袒护陈宏谋。岂得谓之无心。日前曾召见汪由敦。语及陈宏谋尚有任事之意。汪由敦忻喜。见于颜色。彼其意、盖谓汉人中有此能办事之巡抚。可为生色。本属小见。而拟写谕旨。遂以陈宏谋为无功无过。夫朕于陈宏谋、免其置议者。原因该省程站较远。又有被灾州县。物力未能充裕。陈宏谋之办理周章。固属有过。但其事尚在可宽。而其情亦尚有可恕。朕因伊等写为无功无过。是以改正有陈宏谋虽有过、但系汉人、本不必责以急公之旨。盖一时令张廷玉、陈大受、汪由敦等、自知愧恧。而非朕之外视汉大臣也。今明示之。朕于满汉臣工。从无歧视。即以督抚而论。岂仅以钱谷刑名簿书期会为职。军旅之事。正其责任中要务。封疆之职。满汉并用。国家不能无用兵之事也。纵不能擐甲荷戈。身先士卒。而于军行诸务。苟能逐一妥办。即与宣力疆场者无异。目今经理满兵经过、及设立台站。若谓汉人即不当仔肩斯事。须派满员料理。假令直隶、山西、督抚。皆系汉人。如陈宏谋之流。则大军前进。将如何支应耶。设令朕存此见。遇督抚重任。专用满员。置汉员于不用。伊等又不知作何议论矣。且亦无是体制也。以理论之。陈宏谋之不能急公。朕虽免其置议。而在张廷玉、陈大受、汪由敦等、尚应以此自惭。请将陈宏谋议处。方见不分满汉。能知君臣大义。乃并不出此。而胸中先存一无功无过之见。故不觉流露于毫楮间耳。朕面降旨时。并无无功无过四字。若朕谓陈宏谋无过。则是赏罚不公。朕不为也。本朝军务。例属之满洲大臣者。非谓汉人即当优游局外也。第以满洲大臣。夙娴军旅。远胜汉人。国家因能授任。期于公事有济。在汉人应抱歉之不暇。若因此而分畛域。于满洲任事大臣、如马尔赛等、偶有贻误。汉人转从而訾议之。窃笑之。不几如杜牧之之诗所讥哉。此其心居何等。况君臣之间。相接以诚。大臣中或不无满汉之见。而朕心则廓然大公。视同一体。如张廷玉、陈大受、汪由敦等、晨夕内直。岂尚不知朕心。倘朕稍有此见。是为薄视伊等。面是心违。在朋友尚不肯出此。况朕为天下主耶。今据伊等明白回奏。实亦无可置辩。朕所指示。事理显然。若谓朕因今日军机旁午。意有不豫。而有意苛求指摘。过于精细。则当此军兴之际。朕宵旰勤劳。诸务躬亲详审。亦所宜然。宁不胜于宴处深宫、耽于逸豫耶。且朕所指摘。为当与否。自有公论。张廷玉、陈大受、汪由敦、免其交部察议。朕因此旨有关军国要务。故不惜哓哓。著将此旨晓谕中外知之。

    ○又谕曰。张广泗明白回奏一摺。情词闪烁狡狯。极为可恶。至所奏小金川土舍良尔吉一事。叙入叔嫂乱伦等语。良尔吉之罪。在于佯为投顺。实与莎罗奔暗通消息。洩漏军机。乃贼酋奸细。法所不容。是以降旨令其拏解。并不因乱伦、绳以礼法也。而张广泗反覆千言。为之开脱。明系回护己短。其奏讷亲到营后。派攻腊岭一城。良尔吉兄弟三人、带领土兵。往即克取。讷亲大悦。赏银一千两。此语尚近情理。或实有其事。而前此县丞任振功所云、讷亲初抵军营。是夜贼乘雨放枪。良尔吉力为抵御。次日讷亲赏银千两之语。谅系讹传。至此外讷亲种种背谬乖张。实出朕意想之外。诚不料伊十三年来、受朕如许厚恩。忍心背负。诸凡措置。与向日在朕前承办诸事光景。判若两人。朕虽欲曲加宽宥。亦无辞可为解免。当金川起事之初。朕调用张广泗。方自谓得人。在督抚中、娴习军旅、无出张广泗之右者。继因其久无成功。复令讷亲前往。朕向所倚任、亦无出讷亲之右者。今皆身名决裂若此。假令伊二人、仍旧循分供职。原可以始终受恩。何致败露。可见凡人莫不有命。伊二人自属命数难逃。是以颠倒昏谬。辗转而入于重辟。所谓祸来神昧非耶。夫国家不能无军旅之事。为大臣者。孰不当抒诚宣力。效命疆场。不辞艰瘁。若汉人见伊二人之身罹罪谴。而自幸不膺重寄。得以优游事外。转从而非笑之。此其居心不太凉薄乎。即如大学士张廷玉。久历仕途。幸而保全至今。亦由未遇此等事耳。又如汪由敦。诸凡不肯奋勉向前。遇此等事。更不知若何矣。伊等扪心自问。当抱歉之不暇。尚可存訾议之见耶。著将此旨存记。俟张广泗案审拟完结后。宣谕中外知之。

    ○谕军机大臣等。据陈宏谋所奏、豫备官兵马骡、并安设台站马匹一摺。大军由陕至川。道路较远。该省本年又有被灾州县。物力不能充裕。陈宏谋本系汉人。筹办此等事件。力有不足。且该省总督。连年未有专员。是以前谕将军博第等、协同办理。今观陈宏谋所奏情形。颇属拮据。现在特派协办大学士尚书尹继善、驰赴西安。暂理督务。其马骡台站等事。俱著尹继善实力妥协料理。倘稍有贻误。尹继善不得辞其咎。至西安、同州、凤翔、乾州、耀州、等二十五州县、秋禾被旱成灾。所有加赈事宜。虽该抚等现已酌办。尹继善亦应留心稽查督率。务令小民均沾实惠。勿因专意办理军行事务。于地方民事。转致不能周详。著将陈宏谋奏摺二件、一并钞寄。

    ○又谕。此番军兴供亿。实为浩繁。视从前西北两路军营。费用较多数倍。彼时劳师远出、十有余年。所费不出六千万。今用兵仅二载耳。即以来岁春间奏凯言之。亦非千万不能。如运米脚价。北路经途数千里。曾减至十八两。今自成都至军前。祗数百里。而价亦如之。固属从前所定章程。未为详妥。但由斯以观。经费实亦难乎为继矣。在金川小丑。朕本非利其土地人民。亦非喜开边衅。第以逆酋跳梁不逞。置之不问。无以慑服诸番。宁谧疆圉。前此讷亲等措置乖方。以致老师糜饷。若不改弦更张。则人事尚为未尽。今满汉官兵。精锐毕集。兵力足矣。经略大学士傅恒。体国公勤。忠勇奋发。将略优矣。徵刍挽粟。士饱马腾。物力充矣。以此摧锋前进。自蒙上天孚佑。可一举而迅奏肤功。诚为国家大庆。然此就人事言之耳。倘万分之一。有出意料之外。或逆酋自恃天骄。如尉佗之处南粤。未遽扫穴犁庭。一过春期。经略大学士乃朕股肱左右之臣。岂可久劳于外。且入夏雨多。进取非便。而京兵不耐水土。又岂能暴露蛮荒。驻待秋晴攻剿。况以帑藏之脂膏。供不赀之糜费。尤为非计。我君臣如此办理。人事已尽。亦海内所共知。朕意此时且应亟力进剿。倘至明年三四月间。尚不能刻期奏绩。不若明下诏旨。息事宁人。专意休养。亦未始非两阶干羽之遗意。著将此旨密谕经略大学士知之。至王秋、良尔吉、一事。张广泗力言不可轻动。虽属回护偏袒之词。且大兵云集。防御有余。即土酋狡诈叵测。岂有虑其生事、而姑息怀疑、与之共事之理。但既有此情节。经略大学士前此所奏办理之处。宜更加周详慎重。

    ○又谕。据御史陆秩奏称、福建汀州、兴化、等府。民风刁悍。宁化县地方。有所谓銕尺会。又有十三太保。銕尺会者。自宁化、上杭、清流、等县、以至汀州府治。所在多有。一味行凶为事。欺侮善良。藐视王法等语。闽省民俗刁悍。屡经降旨、饬谕督抚。加意整饬。今此等恶徒。藐法抗官。专以行凶为事。尤宜大加惩儆。著将此摺抄寄喀尔吉善。令其留心实力稽查。严拏尽法处治。务令断绝根株。毋事姑息。酿恶长奸。以为民害。

    ○军机大臣等议覆。经略大学士傅恒奏称、沿途驿站递送事件。缓急无定。京师同日发报。前后接到。竟迟三日。请敕兵部设法稽查等语。军机事件紧要。岂容任意迟速。总缘川、陕、距京辽远。驿务至今尚未齐备。应速行总督尹继善、并各该抚等。令派贤能大吏。带领马匹。会同坐台章京、笔帖式、作速备办。其章京、笔帖式、或尚有未到汛者。速催前去。嗣后驰送事件。俱设排单。将月日时刻、报匣若干、封套若干、逐一注明。沿途驿站查看排单。于何时接。何时发。逐站填注明白递送。如数目时刻错误、及擦损者。其下站即于排单内注明。一面驰送。一面挨查。仍报明军机处及兵部。倘漫不经心。隐匿不报。或被经略大学士查出。或被督抚纠参。将章京、笔帖式等、交部严加议处。从之。

    ○庚辰。分设四川、陕甘、总督。谕。川陕总督。统辖四川、西安、甘肃。幅<⿰巾员>甚为辽阔。在寻常无事之时。尚虞鞭长莫及。现今金川军务未竣。地方公事、及筹办军需、一切调度。督抚驻劄西安。难于遥制。即将来平定。亦经理需人。从前曾经分设总督。就近综理。尚书尹继善、今现奉差在陕。著即授为陕西总督。策楞、著授为四川总督、管巡抚事。户部尚书员缺。著舒赫德调补。兵部尚书员缺。著瑚宝补授。瑚宝未到以前。仍著舒赫德兼管。甘肃巡抚员缺。著鄂昌补授。其分设总督事宜。交该部查例定议具奏。

    ○又谕。向来协办大学士之设。原因大学士有在内廷行走、或奉差在外者。阁务需人坐办。是以另简人员、协同办理。初非额设之缺。若由协办而简任封疆。则不必仍带虚衔。嗣后大学士兼管总督者。著带大学士衔。其协办大学士兼管总督者。不必仍带协办大学士衔。著为例。

    ○谕军机大臣等。川、陕、现在军务未竣。陕督驻劄西安。不能遥制。当分设总督。以专责成。而其人颇为难得。曾降旨商之经略大学士傅恒。昨据奏到。意亦相同。称舒赫德尚可。但又恐军机处乏人。现今陕西督务。朕已令尹继善前往暂署。经略大学士具奏之时。尚未及知。朕思尹继善历任封疆。用之陕西。尤为驾轻就熟。川省军兴旁午。将来筹办善后事宜。总督必须得人。应即令策楞、以总督管巡抚事。足可胜任。舒赫德现办部务。军机处亦实在须人。步军统领、时有特交事件。尹继善、策楞、于外任事宜。尚为熟练。若令办舒赫德所办之事。又未必如其妥协。业经降旨。以尹继善补授陕西总督。策楞补授四川总督、管巡抚事。舒赫德调补户部尚书。其兵部尚书员缺。朕思瑚宝、于甘抚之任。未必见长。令其来京。再加试看。且使经历部务。是以授为兵部尚书。鄂昌虽不克胜川抚。而伊曾为甘肃藩司。地方情形。当所熟悉。已降旨授为甘肃巡抚。以上诸人。皆朕中夜思维。逐一审量而定者。至舒赫德将来审理讷亲案件。起身之后。户部尚书需人署理。朕中夜辗转筹酌。实无其人。忽念及海望。人虽糊涂。近亦颇觉颓唐。但前任户部有年。尚可暂行署理。且迁就用之。实出无可如何。转不觉失笑也。将此一并传谕经略大学士知之。

    ○又谕。此次满兵经过地方。一切台站车马供应之事真隶总督那苏图。料理最为妥协。那苏图素能急公。躬亲督率。不辞劳瘁。沿途往来。与藩司朱一蜚迭相更代。是以属员亦遵奉约束。奔走供事。那苏图之实心任事。实为督抚中所难得。已交部议叙。著再行传谕嘉奖。山西台站、既未安设妥当。大站马匹、亦复疲瘦。当因该抚阿里衮、于经略大学士经过之后。旋即回驻太原。未经往来督察。以致属员亦相率懈弛。著传谕严行申饬。仍遵照前旨。带领马匹官役。逐站整饬。其河南署抚鄂容安。于军行情形。仅奏报一次。不知近来如何办理。是否亲身往返照料。能以那苏图为法。为往从事。董率官弁。著传谕询问。令其据实回奏。毋得因系科目出身。渐染汉人习气。偶一亲行。虚应故事。

    ○又命传谕经略大学士傅恒。今日召见军机大臣等、面降谕旨。伊等从清晨直办至未末、方行进呈。而词旨殊多未当。复烦朕大加改削。直至申正始毕。经略大学士、途次逐日驰驱。尚能办如许事件。又皆精详妥协。则经略大学士实为劳瘁矣。而朕此间之佐理需人。实不可不廑念。惟望开春早奏肤功。迅速来京。赞襄左右也。

    ○都察院等衙门议覆。吏部奏、请定满汉御史分道之例。查满汉御史。职守相兼。汉御史既照江南等十四省、分为十四坐道。满御史自应亦分十四道。定为坐缺。其协道。向系都察院衙门照资挨转。以致甫协一道。尚未熟悉。又转协别道。于公事无益。应照各道事务之繁简。以定协道之多寡。嗣后遇有新补御史。按照所补坐道缺底。在原道内协理。得旨。御史向有坐道协道之分。坐道徒属空衔。并不办本道之事。协道则以次递迁。其制沿自前明。纠纷无谓。今既定为二十八缺。与满御史画一。应就现在十五省。即以此二十八员分理之。省分事繁者。多分员数。并令稽察在京各部院衙门。则可省纷更而专职业。于体制方为允协。其如何酌定之处。著另行定议具奏。余依议。

    ○四川提督岳钟琪覆奏。党坝与贼逼近。其未尽克之木耳金冈、革什戎岗、陡物党噶、康八达等处。贼互援应。必官兵足敷分布。方可夺取。今招募新兵。实属勇敢出力。但后无接应。臣已调杂谷土兵二千。俟到营即当进攻。至臣昔剿西藏青海时。年力正壮。身先士卒。官兵无不共见。今年力已衰。进藏时染受寒湿。左手足麻木不仁。后虽痊愈。时时复发。金川山高路险。不可乘骑。是以向攻火烧梁、木耳金冈、革什戎岗、康八达、贼卡水泉共三十余处。臣俱策杖扶人。徒步督战。至于攻跟杂、葛布基、系由山僻小径。攀藤附葛。滚崖而下。臣实未能亲临。得旨。览奏俱悉。以后应勉之。

    ○是月。署两江总督策楞、署江苏巡抚觉罗雅尔哈善、覆奏。江苏积欠钱粮。现在清查。而乾隆十二年地漕钱粮、仍复欠至三十余万之多。缘上年水旱潮灾、共四十九州县卫。除灾缓外。其不成灾地。民力不克输将者多。又有上元等县低瘠请减赋则、句容等县续报坍荒、淮、扬、徐、等属水利挖废等项。现在委勘未定。欠数仍悬。是以致有三十余万。唯是向来催科杜弊之法。多未尽善。今酌定三条。一、州县实徵粮册。必豫造齐。较对上届原册。如有买卖推收分并户粮。务吊契券分书验实。以杜花分、诡寄、飞洒、隐漏、等弊。即将徵册存署。凡注销、完串、按欠摘比等事。俱令幕友在署查办。如遇交代。即将徵册、簿串、由署对交。不许假手胥役。一、立滚单。每单五户。以粮多者为单首。发给按限完清。粘串同缴验销。改滚次户。法亦如之。如有停单不缴不完。除拘比本欠外。仍罚催同单各户。不完同比。绅衿则拘比家属。如寄庄人户、田坐本邑而人居他县者。令佃户扣租完赋。一、胥蠹收侵之弊。不出假串、白券、二项。今既行验串改滚之法。则假串之弊可破。惟白券私收。在官无从查察。因向例、白券私收、与假串诳侵者同予追抵。是以私相授受者多。嗣后有白券之项。概于原户名下照欠追纳。得旨。览奏俱悉。

    ○大学士管南河总督高斌、协办河督张师载、奏南河徐城东门外石工。蛰裂三十六丈。该工系明季所筑。年久底桩朽烂。亟应修筑。报闻。

    ○闽浙总督喀尔吉善议奏。浙省额设水艍、赶缯、大战船。应否照闽省例分别裁改。廷议令详悉具奏。查双篷、快哨、等船。利于浅水。不能施之大洋。水艍、赶缯、等船。利于大洋。不能施之浅水。浙省未若闽省洋面之大。然浙省大号战船。止五十六只。较之闽省。未及三分之一。定海镇洋面最大。额设一十七只。其次黄岩八只。温州七只。此三处、皆洋艘要道。防守巡徼。非大舰兵众。难资捍御。此外、瑞安协四只。为巡防南麂一带大洋。玉环营三只。为三盘大洋。象协昌石汛二只。为南韭大洋。镇海营二只。为蛟门、七姊妹、东霍、西霍、大洋。提标左营二只。为统巡各洋。乍浦绿旗营二只。为黄盘大洋。皆有因而设。其满营九只。系满洲甲兵操演水师之用。与绿旗所设情形不同。均难裁改。报闻。

    ○福建提督武进升、奏制办军装情形。得旨。览奏俱悉。惟在实力操防。安辑地方兵民。正不在外饰也。看汝似错会意矣。

    ○山东巡抚准泰奏。山东连年灾歉。盗案积多。臣严行文武。设法缉拏。议立赏罚规条。编审保甲。参劾玩误官员。得旨。是。阿里衮办此事过宽。汝从严之意、是。

    ○新授山东布政使卫哲治奏谢。得旨。览奏俱悉。所以加恩用汝者。以汝办赈得宜也。东省灾伤之余。元气未复。尤宜加之意也。

    ○山西巡抚阿里衮奏。云梯官兵、于十月二十、及十一月初八等日、俱陆续入境。经略大学士傅恒、于初七日入境。得旨。汝此奏可谓虚应故事矣。大学士是朕信任倚用之重臣近臣。汝亦系向来日侍左右之近臣。大学士如此为国家仔肩重任。不辞劳瘁。朕所萦念。即满洲军士。为国家前去出力灭贼。一路清吉平安之处。汝视之若秦人视越人之肥瘠。何哉。如是、则汝岂欲学汝兄乎。抑为汝兄获罪、而有不平之心乎。且汝奏汝兄之摺。朕已批示。汝何不回奏。看来汝一家福尽矣。

    ○兼办陕甘总督署甘肃巡抚瑚宝、奏请圣训。得旨。目下要务。惟以派兵料理一切妥协为上。至抚臣之事。乃刑名钱谷。汝若不谙。朕再酌量。然一日有一日之责。正不可以摄篆而忽视之。

    ○陕西巡抚陈宏谋奏。陕省榆林、葭州、怀远、神木、府谷、靖边、定边等七州县。沿边农民。每遇春耕。出口种地。向于司库岁拨银内、借给牛具耔种。秋收后照时价收粮。抵补仓储。嗣因捐监收本色。仓储充实。每岁于常平出三粮内粜存粮价、为次年出借之需。不复动借帑项。查从前借银还粮。原为仓储未实之故。今仓储已裕。沿边粮价平贱。照时价还粮。不敷常平原数。请自乾隆十四年为始。即于常平出三粮内、酌量借给粮石。秋后照原数还仓。得旨。览奏俱悉。

    ○又奏。耀州等处、被灾七分八分者、加赈一个月。九分十分者、加赈两个月。得旨。览奏俱悉。

    ○广西右江总兵魏文举奏。交趾匪徒莫保、莫康武等。从前互相依恃。分攻夷地。自莫康武被杀。莫保势孤粮乏。现踞保乐。而李绍龙等、则占住隘盖、暮峒、等处。并无举动。该国夷官怯懦。并不兴兵擒剿。得旨。但当严我边防。不必好功喜事。

    ○贵州布政使恒文奏。贵省提溪司、印江、青溪、二县。及古州、都江、一带。夏间偶被山水。冲淹田舍城垣。业经委员抚恤。补种秋荍。不致成灾。古州、南笼、等处。秋间多染疟痢。兵民损伤。饬施药救治。业已安定。报闻。

    大清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孝慈神圣纯皇

    帝实录卷之三百二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