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三百八十三

    卷之三百八十三 (第3/3页)

断然不许。所降谕旨甚明。今尔并非有如此大事。何恩之当报。乃欲差人往藏耶。不但无换一台吉、即遣人赴藏一次之例。即中国亦岂有屡派官兵照管之理耶。尔所请遣人赴藏之事。断不可行。至所奏喇嘛学经一节。因尔旧台吉策妄多尔济那木扎勒、奏称准噶尔地方。所有西藏喇嘛。大半物故。恳准少派数人。至藏学经。以广黄教。朕念差人。至藏学经。则事不可行。而尔地黄教就衰。亦殊可念。因为尔等计。中国大庙内。原有自藏选来高僧。是以许尔处将可以学经之聪慧喇嘛。或十人。或二十人。送至京师。习学数年而回。可以阐扬黄教。此朕念和好日久。周详曲体之特恩。初非敕令尔处夷人。来为僧徒也。今乃谓尔处喇嘛。未曾出痘。不能赴京学习。恳将精通经典喇嘛。准请四五人。到尔处教习。夫学习文艺。有就学。无往教。尔处既称无可赴京之喇嘛。应即行停止。今尔使臣额尔钦口奏。又谓台吉令伊等奏恳、自藏延请四五喇嘛。教习数年。再令回籍等语。此又与尔奏书有异。朕今念尔护持黄教之意。准尔所请。令高等喇嘛、前往教诲。但既命往之后。尔毋得藉称命往之喇嘛平常。捏词再来渎奏。是以令尔使回巢后。明白宣示。尔再遣来使请。并将不行此等伎俩之处。抒诚具奏。然后令喇嘛前往。此亦有关中华声教。朕岂肯令漫无德行、不能训导之人充数耶。尔固不必虑此。再交易一事。乃朕优恤远方之大惠。前既定以年岁。约以章程。即当永远遵照。而近年来贸易者。货物每次加增。较前数倍。边疆司事之臣。屡请驳回。朕念其携货远来。若不准销售。则亏损实多。姑准量为交易。而该使该商。皆谓不知从前议定成数。又谓非能自作主张。归当告知台吉。伊等果归告与否。固未可知。然恃朕迁就加恩。因而屡增无厌。将来必至定数之外。一一驳令带回而后已。今特明切晓谕。嗣后肃州贸易。毋得过乾隆十三年货物之数。使臣前来。以尼玛上次带来货物为准。如逾此数。即由边境驳回。不准贸易。尔其晓谕使臣商人等。俾知敬谨遵行。朕亦敕谕疆吏。照此办理。今后不得仍以不知成例为辞也。

    ○谕、据总督策楞参奏、泸州州同董恭。办理拉里粮务。上年即捏病规避。详请更换。及藏内珠尔默特、那木扎勒伏诛之后。又复畏葸庸懦。以追捕叛党之兵。辄疑为复讐之众。妄行请兵。张皇虚谬。且扣克军饷。冒领名粮。放债渔利等情。董恭身在边隅。职司粮务。乃临时怯懦。即思托病规避。又复妄请发兵。讹言动众。贻笑番邦。种种罪状。莫此为甚。其扣克渔利。尚其罪之小者。夫人臣食君之禄。无论职分大小。皆有致身之义。时当有事。即捐躯徇国。实分所当然。如傅清、拉布敦、之奋不顾身。为国家殄除恶逆。自足光耀伦常。标名青史。若董恭之狡诈退缩。视国事漠然如不相涉。惟思便其身图。其心实为可诛。岂以其身属文员。辄思退避。竟可置君臣大义于弗论。非立置重典。无以示戒。董恭著即于藏中正法示众。并宣谕中外知之。

    ○是日御舟驻跸石门镇。

    ○丁酉。谕军机大臣等、准噶尔夷人交易一事。每岁加增。固属无厌。而为数太少。亦属难行。前见尹继善所定交易之数。较之上次。未及其半。伊等历年已加增至数倍。何能强之骤减。朕即料其未能奉行。昨召见夷使。果称总督曾有字来。原非奉旨事理。未便遵行等语。观此、则其不能遵奉可知。朕今谕该台吉。肃州交易。以十三年来数为准。来使交易。以尼玛来数为准。不得出此范围。可寄知尹继善。令其遵照办理。在此数内者。许其交易。多者驳令带回。总在不离大数。货物内此多彼少。许其折算相当。如此则伊等不至受苦。其心自平。而后来亦有节制矣。

    ○又谕曰。福建巡抚潘思榘、条奏承追亏空。请定章程。以杜隐匿规避一摺。刑部定议覆奏。俱照该抚所请。严定条例。以重考成。此所谓似是而非。实不协于政体也。向来侵盗贪婪。限满之后。不过永远监追。希图遇赦。久而终得幸免。以致贪吏公然视国帑为私藏。或任意花销。或暗侵肥橐。其不肖之甚者。竟有宁置身于圜扉。潜为子孙之计。此实官邪所必儆。国法所难容。若不加痛惩。则入心坏而吏治黩。于国是大有关系。是以降旨宣示。至再至三。凡系侵贪之案。限满不能完赃者。必抵于法。乃辟以止辟之意也。然严令已申。分赔著追例。亦向有明文。惟在执法者实力奉行。则凡有人心者。必知侵蚀不但不能肥己。适足以杀其躯。而并丧其所有。愚者之所不为。即贪黩成性。下愚不移。宁以身徇。此亦百中之一。而明正其罪。用肃刑章。法如是足矣。若又因此蔓延于众。亦但觉其繁苛耳。即如从前律例所载。何尝不责令分赔。而旧习相蒙。侵那屡见。可知法立而不能行。虽严设科条。何裨政体。朕惟因时立制。弊去太甚。而令在必行。初非以空文为治具。倘更波及他人。于奸贪之吏。转开脱卸之端。更属无谓。潘思榘此奏。亦因朕近年办理侵贪之案。不容宽假。遂以此为揣摩。该部自应持平酌议。务崇政体。乃有意迎合。即为准行。是不知朕之经理庶务。宽严期于协中。从不存畸轻畸重之成见。揣摩迎合。举无所容也。此摺无庸议。著发还。并谕中外知之。

    ○是日御舟驻跸塘栖。

    ○是月。江苏布政使永宁奏报、遵旨往督淮、徐、海、三府州属展赈情形。并清河县开赈日期。得旨。览。此非他处可比。朕回銮所目睹之处。稍有未协。惟汝是问。且汝此次大不如在直隶。汝其慎之。

    ○又奏、前赴桃源、督该县设厂散赈讫。现至宿迁。该县地方辽阔。灾重口多。应于适中之顺河集等处。分设七厂。派员开放。逐厂亲查。至邳州、睢宁、海州、沐阳、安东、等州县。相距窎远。俱飞行该州县等。先行开赈。俟宿迁赈务就绪。亲往覆查。得旨。知道了。又批。似此仍不过就回銮朕所亲见之处。细加粉饰耳。其穷乡僻坏。汝能保朕不差人往察乎。若有向隅。汝罪不贷。慎之。

    ○江西巡抚舒辂、奏报到任情形。得旨。一切徐徐实力为之。若因新到任。即有一番整理。是尚非出于诚心。亦难保日久之不懈也。

    ○湖广提督齐大勇、奏谢调固原提督恩。得旨。览。固原为边疆重地。而且兵悍。汝宜加之意。但不可欲速更张耳。

    ○四川总督策楞奏、到藏详看达赖喇嘛。意甚感悦。公班第达、并各番、情形恭顺。现在实转关一大机会。随与班第酌议。先令公班第达。将振兴黄教之处。与老噶隆、众卓呢尔、秉公拟开阅看。再与达赖喇嘛商办。其余应查办各事件。仍与班第、次第料理。俟光惠等到后。公酌妥办。务期达赖喇嘛得以专主。钦差有所操纵。噶隆不致擅权。得旨。览奏俱悉。又批。甚是。汝四人和衷从长计议。

    ○又奏、提督岳钟琪。前奉旨带兵五百。驻打箭炉。并命臣抵藏后。量度情形。移会彻归。遵察藏众情形。安静宁帖。无需驻兵声援。随飞咨该提督彻归。得旨。好。知道了。

    ○又奏赴藏沿途各汛兵。查多老弱缘向例缺出。该管官就地募报。番地无余丁。失业商贾。内地流民。甚至夫役并粮务之亲戚长随。俱应募滥充。请嗣后近藏之拉里汛以西缺出。报驻藏大臣亲验补。距藏较远之拉里以东。缺出。不准就地招募。于下台现兵内挨站递补。将所遗粮缺。趱至打箭炉底台。著落阜和营游击。于内地余丁内选补。仍报明驻藏大臣。并通报督提衙门查考。所选非人。指参治罪。又藏内向设官兵时。止一游击统辖。今奉旨复设。须干练大员统率。副将杨刚。曾任总兵。现领兵到藏。公酌留驻。得旨。甚好。知道了。

    卷之三百八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