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四百四

    卷之四百四 (第3/3页)

    ○湖北巡抚恒文疏报、荆州府属荆州左卫、乾隆十四年、开垦额外下则屯田十亩零。

    ○免陕西大荔、澄城朝邑、华阴、四县水灾地亩、本年应徵谷银。缓徵蠲剩钱粮。并借欠常社粮。加赈大荔、澄城、朝邑、等三县贫民。并豁除蒲城、长安、兴平、盩厔、武功、等五县水冲陵地租银。

    ○甲辰。谕曰。大学士高斌等、会勘南北两运减河。据奏酌筹修浚事。著依议速行。但摺内所称、修浚河堤桥坝各工。据各该道属河工成规。约需银十二万一千余两。今请于停赈之时。照兴工代赈旧例给价。共约估需银九万一千余两。俾小民得以力作糊口等语。四处减河。在武清、宝坻、宁河、天津、青县、沧州、诸境。今岁皆值偏灾。寓赈于工。自于小民有益。惟是以工代赈。向例较之河工成规、给价转少。朕思地方既有偏灾。即不用其力。尚且多方抚恤。乃因寓赈于工。转致减价给发。于理未协。即该地方已经给赈。而赴工之人。未必即系领赈之人。亦无从区别。盖所谓兴工代赈者。其工原属不必兴者。第为灾黎起见。既受赈之后。因以修举废坠。俾得藉以糊口。自应循照往例。若实系紧要工程。亟应兴作。又当照原价给与。此项减河修浚工程。所有土方工价银两。著照河工成规全行支给。以副朕子惠黎元至意。其嗣后各省以工代赈之处。俱令分别工程缓急。照此办理。该地方官务须督率稽查。俾工归实用。毋令浮冒滥销斯可矣该部遵谕速行。

    ○又谕、道府等官于请训赴任时。有面奏暂假回籍。经允准者。俱于次日具呈。吏部覆奏。此虽向例。而人容有不知者。文员告假之事。有何关系此不过陛见之时。以为奏对塞责耳。嗣后各省道府等官。俱不得于请训时自行乞假。但令赴部呈明。其应否准行之处。即由该部酌定。给以假期。仍按月汇奏。以昭画一。

    ○命副都统多尔济、往代班第驻藏办事。

    ○以故云南景东府土知事姜启武子继申、袭职。

    ○乙巳。以故四川革布什咱土司札什诺尔布子纳旺、寒盼塞土千户增巴笑子按蚌、辖幔寨土百户额旺子折论札舍、下作革寨土百户阿弄子郎加笑、等各袭职。

    ○丙午。上御乾清门听政。

    ○诣皇太后宫问安。

    ○定拔贡朝考选用例。谕各省选拔贡生。经朕降旨。以十二年举行一次。计至癸酉年、即届选拔之期。惟是来京朝考。拣选引见。劄监读书。或以知县等官试用。或以教职即用。或以教职归班序选。条例屡经更定。朕思选拔、于每学数十百人中、拔取一二人。且不糊名易书。可以验其人才。核其素行。自当精择以充其选。应令该学政于试列前茅之士。举其文行兼优。才品出众者。会同该督抚秉公抡采。以杜滥觞。至庠序为陶育人才根本。今教职率多昏耄龙钟。滥竽恋栈。虽定以六年甄别。而上官以闲曹多方宽假。非国家设官敷教本意。应分以年限。详加澄汰。所遗员缺。即以应授教职之选拔充补。于士风当有裨益。所有选拔贡生、赴部验到。作何定限。及朝考录用、一切规条。俱应详悉。酌定。永著为令。大学士九卿集议以闻。寻议、各选拔赴部。应以该年十月起限。云南、贵州、四川、广西、广东、甘肃、限次年五月到部。湖南、福建、江西、浙江、湖北、陕西、限次年三月。江南、河南、山东、山西、奉天、直隶、限次年正月。其有患病事故者。许呈明咨部。朝考之法。除前项选拔补考人少。仍照向例在礼部考试外。其新选拔、应照拟定限期。分为三次。由礼部奏请。钦点大臣。于午门内考试。拟定等第进呈。卷分三等。不入等者。本生斥革。发回原学。该学政、及督抚、府尹、一并议处。再向例朝考后。礼部会同九卿、拣选引见。有奉旨以知县及知县以下等官试用者。余劄监肄业。三年期满。以教职选用。其考取景山等处教习。期满引见。候旨分选知县教职。归本籍肄业者。遇考职之年。准考取州同、州判、县丞。有愿就佐贰、及教职者。以直隶州州判、复设教谕、选用。乾隆二年议停。今请照旧拣选一二等引见。候旨简用。从之。

    ○谕军机大臣等、湖南布政使周人骥奏称、苗疆额兵、有以苗人充补者。殊非防微杜渐之道。应设法渐次开除。不得再将苗人冒充等语。苗疆设兵防汛。原资其控驭弹压。乃即用苗民充伍。殊非本意。或因内地召募乏人。而熟苗言语衣服、与民无异。是以因循成习。若一旦概行革除。亦未免过急。著传谕苗疆督抚。令其通行密饬各营伍。嗣后召募名粮。不得仍将苗人充补。亦勿张扬形迹。有失绥靖之宜。

    ○又谕曰。布政使温福奏、汉奸龙世瑾、教唆夷人、诬报重情。计图得贿一案。从来绥靖苗疆之道。首在杜绝汉奸。龙世瑾捏造无影之词。架空唆讼。在内地亦系匪棍讼师。乃至潜入苗疆。设谋播弄。不加严惩。无以示儆。现据硕色奏到、已饬司道将该犯从重究拟。著再传谕硕色、开泰等通饬苗疆文武员弁。嗣后务宜严行稽察。无令汉奸潜留苗地。致滋事端。

    ○又谕曰。提督李绳武奏、夷使到境日期一摺。内称、今次所带人畜数目。虽据报称大率不越钦定之例。可谓恭顺。然往往以多报少。其间违例索求之处。是其故智。现在查察等语。准噶尔夷人交易一事。前因其所带人口牲畜货物。每岁加增。贪得无厌。经尹继善等奏请。限以数目。未免过于减少。朕酌量加恩。传谕该台吉等。嗣后肃州交易。以十三年来数为准。贡使交易。以呢玛来数为准。如在此数之内。许其交易。余者驳令带回。今夷使所带人畜货物。据报虽在定例之内。但夷情狡诈。或有以多报少。至临时又复再三恳求。以图例外多售。殊未可定。自传谕定例之后。此系初次交易。不可稍有迁就。著传谕李绳武。即行查明夷使等所带人畜货物数目。如在定例之内。准其交易若或稍有浮多。一面先令贡使进京。一面查明多带之数。概行驳回。其在呢玛所带数目之内。仍许带进贸易。务宜妥协办理。使将来该夷人知所遵循。不致妄生希冀。

    ○以盛京刑部侍郎钟音、为户部右侍郎。内阁学士董邦达、为礼部右侍郎。

    ○以侍郎张九镒、为陕西乡试正考官。编修杨述曾、为副考官。吏部侍郎裘曰修、为江南乡试正考官。编修邵树本、为副考官。

    ○山西巡抚阿思哈疏报、丰镇厅、乾隆十五年、开垦额外荒旱地一顷。

    ○丁未。谕、据福建巡抚潘思榘奏称。台湾右营把总陈亦等、在藩库请领冬季饷银。由澎湖放洋。忽遇飓风。飘至广东惠州府海丰县鱼□后门港地方。饷银、及在船弁兵、幸无损失。所有在粤借支盘费口粮等项。共银五百余两。循例于本营各兵名下扣还等语。该弁兵等、管押饷船。在洋遭遇飓风。备历艰险。其不至覆溺者幸耳。且于饷银并无损失。所有在粤借支盘费口粮等项银两。著加恩免其扣还。以示优恤。

    ○四川总督策楞疏报、南坪营属杂入等九寨苗民。乾隆十二年、认纳稞粮三石。乾隆十五年升科。照例徵收。

    卷之四百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