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四百四十九

    卷之四百四十九 (第2/3页)

京刑部侍郎吴达善、为兵部侍郎。盛京礼部侍郎苏章阿、为盛京刑部侍郎。以内阁学士世臣、为盛京礼部侍郎。

    ○调山西巡抚胡宝瑔、为湖南巡抚。湖北巡抚恒文、为山西巡抚。以陕西布政使张若震、为湖北巡抚。山西按察使唐绥祖、为陕西布政使。陕西汉兴道蒋洲、为山西按察使。

    ○壬寅。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回圆明园。

    ○谕、据舒赫德策楞奏称、洪泽湖堤砖石各工。坍卸三千余丈。必须修理完整。以资保障。请简派熟谙工程之大臣。酌带工员。速行估计。分头董理等语。著侍郎嵇璜、德尔敏、前往会同该总河督办。于六部司员内、拣选数员。带往差委。俱著驰驿。其舒赫德从前带往之司官等、一并听其通融调度。俾工程速竣。以收捍卫之益。

    ○又谕曰、河东河道总督顾琮奏称、现住阳武催办工程。东省运河大挑事宜。请简巡巡漕御史。早赴济宁督率查办等语。巡视山东漕务。著伊灵阿速行前赴。

    ○礼部议覆、御史魏涵晖奏称、本年顺天乡试。卤字号、终三场者四名。例不取中。虽有佳文。未免弃置。请将商灶籍入学者。一体编入北贝取中。无庸另立字号。应如所请。饬令该学政盐运使遵办。从之。

    ○刑部议覆、四川按察使周琬奏称、军流人犯。向例由犯事地方、注定程途。至遣地、解知府衙门分拨安置。四川西陲。番苗杂处。与内地不同。如宁远府、会理州、茂州、及松潘卫、打箭炉、等地。各省解到烟瘴遣犯。俱发该处。未免岁积人多。若辈本非良善。与苗民群处。恐滋事端。请嗣后发遣四川人犯。统解总督衙门、按地通融派拨。应如所请。从之。

    ○癸卯。谕曰、嵇璜、德尔敏、现在出差。其户部侍郎事务。著裘曰修署理。工部侍郎事务。于哈达哈未到部之前。著阿里衮暂行兼管。

    ○谕军机大臣等、尹继善等奏拏获匪犯马自道一案。据称、咨缉夥党。严讯确情。究拟题报等语。此等托名马朝柱、书写匿名字帖之案。前经传谕各省督抚、令其审讯明确。即予杖毙。不必题达。今此案据供现有同谋为匪之人。及闻查拏。复通信窜匿。或党羽尚多。实有图谋抢劫情罪。即应尽法处治。以儆奸民。著传谕永常、钟音、令其查拏严审。如系恐吓乡愚。强劫为匪。律应正法者。即行正法。如审无此等情节。即遵照前旨。杖毙完结。不可因有前旨。使凶恶之徒。得以漏网。

    ○又谕曰、舒赫德等奏湖水情形一摺。看来高堰各工。已俱危险。经舒赫德等昼夜抢护。虽间有汕刷。然大势已可无虞。即属万幸。惟阅图内所绘情形。似于蒋家闸、及束水堤等处、若早求一宣洩之方。或积水尚可稍减。不致冲刷堤身如此之甚。盖洪河未复故道。则漫溢之水。必当使有所归宿。若更壅阻。则溃决滋甚矣。其石工冲汕之处。应于桃伏大汛之前。急为修理完固。已如所请、著嵇璜、德尔敏、拣派司官。带同驰驿前往督办。此时已经发帑购办石料。务先期催集。俟钦差到曰。即可星速鸠工。早收捍御之益。

    ○又谕、朕因知府缺出一时不得其人。特命各督抚保举堪任人员。以备简用。必得才品出众之员。方可列名荐牍。今日引见之浙江知县翟天翱一员。看其人甚平常。难胜知府之任。其曾曰理等三员。亦非出色者。该督等滥举塞责。殊属不合。著传旨申饬。

    ○户部奏、江苏巡抚庄有恭疏请、本年江南被水灾重之阜宁、清河、桃源、安东、高邮、宝应、甘泉、兴化、铜山、邳州、宿迁、睢宁、海州、沭阳、并镇江、淮安、大河、扬州、徐州、等卫。共十九州县卫。稍次之山阳、盐城、泰州、沛县、萧县、砀山、赣榆、等七州县。本年灾田应徵地丁银米。应按分蠲免。蠲剩银米。按被灾轻重。分三年二年带徵。至熟田应徵漕粮漕项。俱请缓至来年麦熟后徵收。旧欠漕粮漕项。缓至明冬带办。其乾隆十年前、各款钱粮。应请豁免。被灾较轻之上元、江宁、江浦、六合、江都、等五县。熟田应徵各项。照常徵收。灾田应徵漕项银两。请缓至来年麦熟后徵输。漕粮缓至明冬带办。得旨、依议速行。其被灾之阜宁等三十一州县卫。所有本年应徵、及旧欠漕粮漕项。俱著照该抚所请。分别蠲免缓徵。

    ○甲辰。谕、铜山河堤漫决。东注洪湖。不特灵、虹、睢、宿、等州县。俱遭淹浸。而洪河受涨。高堰下游束水堤、亦被冲汕。决口一日不塞。则湖水一日不减。下游东堤二闸不能堵筑。且洪湖日益淤淀。每岁盛涨。皆属可虞。是堵御铜山决口。为目前第一要务。舒赫德刘统勋策楞等、现在工次。所有筹画疏浚堵闭之处。即系伊等与该总河专责。豫东两省物料。现已陆续趱运。应乘此冬令水消。及时施工。务于桃汛以前。刻期完竣。使河湖各循故道。安澜顺轨。以副委任。若在工人员。稍有怠玩疎虞。朕必于舒赫德是问。其工次员弁夫役。奔走效力。昼夜勤劳。露立风霜。朕心深为轸念。著拨河库银二万两。交舒赫德等、视其出力等次。随时奖励犒赏。以示鼓舞。该部即遵谕行。

    ○谕军机大臣等、陈世倌奏黄河入海。向祗六套六巨。今增至十套十巨。海口壅塞等语。此亦不过摭拾浮言。究非确论。著交与舒赫德等将何时增涨。于现在河流入海。有无阻遏。及应如何设法疏浚之处。俟工竣后、一并勘明议奏。

    ○军机大臣等议覆、户部侍郎嵇璜、条奏河工事宜。一、归仁堤临河石工宜修。查归仁堤分隔睢湖诸水。设闸启闭。今黄水漫涨入湖。自多塌卸。但黄河未归正溜。应否施工。请交在工大臣查勘。一、黄河两岸闸坝宜修。查设立闸坝。原以分流减水。保固堤工。应交在工大臣相度兴修。一、下河宜设专员经理。查下河一带。黄运江防。向系淮扬道管理。今该道既难兼顾。或另添道员。或就近令两淮运使兼管。请交在工大臣定议。一、堆积土牛之制宜严。查河工向令夫役积土备用。原期抢险有资。应交河臣严饬各厅汛员弁、督率夫役。随时畚锸。不得于近堤处取土。至该侍郎所称五坝蓄洩、及南关等坝蓄洩之处。应交钦差大臣、相度情形。悉心经理。得旨、依议。高斌久任南河总督。惟事姑容。受工员欺蔽。亏帑误工。情状显著。经朕特派刘统勋、策楞、前往清查。而工员等、不思侵冒之当厘。转因畏疑而解体。迨二闸疎虞。钦差同总河到工督率堵御。而顾此失彼。将铜山兵役彻往。并力抢修。张家马路堤工。竟诿之衰老无能之同知守备。溜势南徙。尚坐视不报。以致溃败不救。灵、虹、睢、宿、一带。胥受其灾。而二闸决口。亦不可复塞。河徙虽属天灾。而人事实相凑合。朕之重治高斌之罪者在此。语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高斌在河工二十年。专以工务为事。习见熟闻。孰得孰失。其所见究与按图悬揣者迥异。大学士等虽按形势定议。但未身历其境。其于现在情形、是否允协。尚宜再加详酌。著将此摺交舒赫德等、与尹继善高斌等、逐条细阅。其是否悉合机宜。及此外有无未尽。一一指陈。高斌身获重罪。凡从前经理不善之处。宁无追悔。即应就此改图。岂容固执己见。如自谓已经误工。不过含糊认罪。不能细心参酌。冀赎前愆。则伊从前居心。真不可问。且益滋罪戾。无可复逭矣。尹继善夙任南河。胸中自有所见。且即伊本任之责。务各屏去成见。妥协详酌。使黄流淮渎。从此顺轨安澜。以慰朕怀。总之治河贵得机要。其调度祇在瞬息之顷。即如车逻等坝、原以减洩运河涨水。而高斌当乾隆十一十二等年、水盛之时。尽力谨守。侥幸无事。下游竟获丰收。遂固执以为己有成效。竟可不开。而卒以酿成壅溃之患。而数年所得。实不偿此番所失。是高斌既误于前。若尹继善将来鉴于前辙。矫枉过正。遂以洩水保工为上策。而安心以高宝为壑。则早放车逻等坝。可以年年无事。而令下游岁岁被灾。朕必将重治其罪。又如浮言咸以开毛城铺为高斌之罪。不知毛城铺乃自高斌而闭。昨刘绕勋面奏、谓此高斌数年来不白之冤。益可见浮言之不足信。惟身历者能知之也。今又有称黄河减水诸闸应修。是遵开毛城铺之说耳。而不知溜势既分。恐无以刷沙。将又有议其后者。从来为政不在多言。朕因河患。宵旰忧勤。日召在廷诸臣、详悉讲求。其欲复黄河故道使北流者。既迂远难行。至谓蓄洩宜勤。闸坝宜固。堤埝宜增。海口宜浚。则河员足任。徒事摭拾空言。无难编成巨帙。昔人云、议礼如聚讼。议河者亦如聚讼。哓哓不已。甚无取焉。此后仍有以治河奏者。必将原摺发还。

    ○旌表守正捐躯之贵州贵定县民阮洪选妻吴氏。

    ○乙巳。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还宫。

    ○谕军机大臣等、据班第等奏、审拟李维茂匿名揭帖一摺。此案前据该抚奏到。即经降旨传谕、令将该犯立予杖毙。不必题达。想该督抚尚未奉到耳。今摺内审讯情节。亦不过名诬陷。与马朝柱逆案无涉。著仍遵照前旨办理。不必律拟题达。著传谕知之。

    ○赈恤安徽太湖、宿松、歙县、太平、贵池、东流、寿州、宿州、凤阳、临淮、怀远、虹县、灵璧、凤台、阜阳、颍上、霍邱、亳州、泗州、盱眙、天长、五河、滁州、全椒、和州、来安、并长淮、宿州、泗州、滁州等卫、三十州县卫。本年被水灾民。

    ○广东巡抚苏昌疏报、乾隆十七年分、吴川、海康、徐闻、钦州、琼山、等五州县。垦复额内田一十一顷六十四亩有奇。保昌、四会、合浦、文昌、等四县。垦复额内田二十二顷九十亩有奇。新会、惠来、阳江、恩平、遂溪、等五县。首垦额外田二十四顷六十五亩有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