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五百六十二

    卷之五百六十二 (第3/3页)

员留心查勘。随涸随挑。恐日久又成淤垫。著传谕尹继善、白钟山等。派令道员王鸿勋专司其事。不时查勘。如有水涸沙屯。即接续挑挖。务俾永远疏通。足资宣洩。该督等并时加督察。毋使已成之功。复致堙塞也。

    ○和硕和亲王弘昼等奏、向来八旗满洲、蒙古、各旗奏事、及家谱、绿头牌等、皆写清字。惟汉军旗分奏事。兼写清汉合璧。家谱、绿头牌等、俱写汉字。请嗣后八旗汉军、照满洲、蒙古、各旗。一体专写清字。得旨、所奏是。照所请行。

    ○大计湖南省、不谨官二员。罢软官一员。年老官七员。有疾官四员。才力不及官三员。湖北省、不谨官三员。罢软官一员。年老官四员。有疾官一员。浮躁官一员。分别处分如例。

    ○调甘肃提督王进泰、为江南提督。以西宁镇总兵刘顺、为甘肃提督。金塔协副将高天喜、为西宁镇总兵。

    ○丁酉。谕军机大臣等、西宁总兵刘顺、已有旨补授甘肃提督。伊现署豆斌安西提督之缺。如有承办军务。必须该员在彼经理。或将甘提印务酌委总兵一员暂行署理。若刘顺所办事件无甚紧要。则令其竟赴新任。其豆斌安西提督之缺。该督另委妥员署理。至西宁总兵员缺。已令高天喜补授。所遗员缺。即著该督拣选一员奏请补授可也。将此传谕黄廷桂知之。

    ○又谕、外省布政使护理巡抚。任内遇有核转具奏之事。往往将行据布政使某人重复叙出。此系外省幕宾书吏相沿陋例。甚属拘泥不通。今于吴士功摺内改定式样。著于奏事之便。钞寄各督抚。并传谕各布政使。嗣后有藩司护抚篆者。令其于奏报核转事件摺内。俱遵照此式书写。

    ○又谕、向来外省督抚大吏。遇有地方水旱等事。往往委之属员查勘。并不亲身前往。经朕屡次训饬。数年以来。颇知奋勉。以从前之养尊处优深居简出为戒。但省会重地。督抚既经公出。而藩臬等又多相随而行。无一大员坐镇。殊非慎重地方之道。嗣后凡督抚同城省分。自可公同酌量。分留一人在彼坐镇。即系巡抚专驻之省。亦当留藩臬大员。足资弹压。总之督抚身任封疆。于各属紧要事件。自当亲身经理。不可徒委之一二属员。致文移往返。动多迟误。而省会重地。为通省关系。一切均当留意慎重。毋致过犹不及。此旨著于各该督抚赍摺人回。随便传谕知之。

    ○命原任副将伊昌阿、来京引见。

    ○戊戌。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还宫。

    ○遣官祭关帝庙。

    ○是日起。上以夏至祭地于方泽。斋戒三日。

    ○署理湖北巡抚庄有恭奏、据云南抚臣刘藻咨称、滇省岁办京铜。向分正加六运。每遇川江盛涨。碍难违限。多至沉失。经户部议以川江水急。惟在五六月间。欲将二运分摊前后五运。以为避险之计。经滇省议称正运铜觔。系沿途雇船。加运之铜。系拨船递运。若将正运派加。未免参差互歧。请将四正运、并为三运。两加运、合为一运。每岁七月开头运。九月开二运。十一月开三运。次年二月开加运。一切换船等事。可以次第办理等语。查四五两月。不特川江盛涨。即楚北归州一带。亦皆难行。但每岁汉口换船。系两湖公应。兹据各司道会议。湖北原存站船五十八只。湖南站船二十四只。从前滇省加运京铜。头运到楚。例拨湖北船十二只。湖南船十只。二运止派湖北船二十只。轮流应付。今两运加铜合为一运。其两运站船。亦应并为一运。计拨湖北船三十二只。南省船十只。足敷接运。倘遇船只拆造之年。若照往例兴修。未免有误。请定于正月具题。二月完工。庶可接运。又滇铜两运合一。运员酌减。止派正协三员。楚省委员不过照料。亦须南北二省。各派一员。足敷照料。均如所议。从之。

    ○己亥。谕军机大臣等、地方米价贵贱。关系民生。是以各省抚臣。例应接月奏报。今阅阿思哈五月中旬奏到。乃系二月三月米粮时价。迟滞至此。则此两月以来。米价长落。又何由而知之。如此虚应故事。甚非慎重民食之意。阿思哈著传旨申饬。

    ○庚子。谕军机大臣等、据嵇璜奏请定河员办公经费一摺。所见亦是。河员承办工程。一切雇船堆料犒赏等费。势所必需。向来因未定有章程。辄于领帑办料银内。通融费用。而河臣等亦因其经费无出。不得不于核销时。为伊等稍留余地。均非慎重核实之道。夫工员因公费而糜帑项。从旁挟制者必多。河臣核工料而恤私情。高下其手者亦所不免。则何如明定章程。于公私皆有裨益。但不肖之员。虽设有公费。安保其不图弊混以肥私槖。是在董河大臣。严加察核。有犯即重治其罪。伊等亦不得更为藉口矣。其如何悉心酌量。按厅分之大小。工段之多寡。核其应用实数。定为章程之处。著尹继善、白钟山、高晋、会同妥议具奏。

    ○大学士等议覆、给事中钱琦条奏漕运事宜。一、各省粮运。冬兑春开。例有定限。向有已报开行、而久未离次者。每以添置船具为辞。旗丁藉此耽延。运弁并未督率。始进已迟。后催何益。请嗣后将各帮应给钱粮酌量给发。毋庸全支。一报开行。即督令前进等语。查漕粮开兑开帮之日。总漕将各粮道所属船数丁名造册送部。立法已周。但恐日久懈弛。奉行不力。应如所奏。嗣后军船如有报早开迟。除将运丁捆打外。押运等官。俱分别议处。至各帮钱粮。水次先给一半。过淮盘验后。按数找给。向例久行。毋庸再议。一、巡漕臣七员。分驻淮安、济宁、天津、通州、各处。第淮安签查督催。漕臣近司其事。最要者莫如瓜洲、仪徵、二口。为四省粮帮会集之地。杂船既多。往往滋事。至驻劄通州巡臣四员。分作两班轮查。交卸米石。亦有仓场督臣。及坐粮厅总司其事。其最要者。莫如杨村一带。距通二百余里。浅夫偷安。剥船索价。请令淮安巡臣。移驻瓜洲。通州巡臣。轮班一员移驻杨村等语。应如所请。嗣后巡南漕臣。移驻江口。既省差探往返之烦。亦可息事端而资弹压。通州巡臣。轮班一员移驻杨村。于漕运更有裨益。一、各帮运船。自受兑以至抵通。防范督催。均须领运千总随时相度。向例每次运满无误。例有加级。三次运满。即行升用。苟非严定章程。恐难区别等语。应如所奏。嗣后漕臣于各该弁运满时。秉公考核。一等者、送部引见。分别营卫。入于即升班内先用。二等者、带领引见。入于议叙班内升用。如系三等之员。照例加级。四等之员。咨部革退。一、江淮七八。兴武三六七八等帮。素称疲乏。请敕下漕臣。会同该省督抚。或清厘屯田。或博访别丁。或于该卫裁减一二帮。其粮分附本卫搭运。或将就近帮船改运松粮。该帮另兑别属等语。查漕船出运。全赖丁力。丁力既疲。自宜调剂。但事关更定章程。必确按情形。始期久远。应如所请。令总漕会同该督抚悉心商酌具奏。得旨、依议速行。

    卷之五百六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