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千三百四十一

    卷之一千三百四十一 (第2/3页)

康安、留心察看。如该提督于整饬营务。缉捕洋盗。或有不能胜任之处。即行奏闻。候朕酌量简调。想福康安自必详加察核。据实具奏。断不肯稍为袒庇也。

    ○又谕曰、勒保奏地方情形摺内。称平凉府属之静宁等处。回民最多。传集该处头人乡约等。剀切晓谕。以新教实为回教之大害。现在各村庄老教头人。实力访察。一有见闻。即当禀首。如实无其人。出具连名甘结等语。所奏不过敷衍成文。并未知新旧教实在情形。全不得其要领。回民同是一样经咒。初无新旧之分。从前马明心、亦不过因曾至。叶尔羌、喀什噶尔地方。学习回经。遂在甘肃设立新教。其实所念之经。与旧教无异。近闻旧教念经。须用羊只布匹。所费较多。而新教念经。仅取忏钱五十六文。是以穷民愿归新教者较众。此语颇中窾要。若地方官留心劝导。使旧教舍多取少。新教自无从招集。或竟能使旧教所取念经钱文。更减于新教。则小民希图省费。新教亦自必皆归旧教。其新教不禁而自止矣。即如喇嘛所念之经。传自西竺。而内地僧人。俱以汉音传习。不无舛误。朕节次将大藏经咒。俱令照西番译出。不过欲厘正讹舛。亦非有意崇尚喇嘛。而废绌僧人也。即此可以类推。总之新旧教回民。皆吾赤子。若新教回民。果能奉公守法。即属善良。又何必官为区别。扶旧教而除新教耶。若如勒保所奏。以新教为回教中之大害。其实勒保亦不知其所以为何害也。欲令该头人连名出具甘结。仍不过有名无实。断无此办法。足见不实。著传谕该督。务须遵照前降谕旨。不动声色。使旧教之人。知少取钱文。则民人自不致竞趋新教。总在设法化导。不可区别新旧之名。转滋掎角也。

    ○乙亥。上御懋勤殿。勾到朝审情实罪犯。停决官犯内、斩犯一人。绞犯一人。常犯内、斩犯三人。绞犯六人。余十七人予勾。

    ○谕军机大臣曰、刘峨奏、豫省漕船。于十月十五日入境。现在咨会东省。一体委员接摧。遇有薄冰。即多拨人夫。敲击遄行等语。本年各省漕船。回空较早。而河南首帮船只。比之上年入直隶境。已早至二十余日。明岁抵通。自不虞迟误。现在天气尚和。即遇有薄冰。亦不至即行冻阻。又何必多拨人夫敲击。若冱寒冰厚。即敲击亦不能为力。况此项打冰夫价。岂地方官出赀办理。抑系该旗丁等赔垫耶。所奏不过虚词敷衍。殊不确实。著传谕刘峨等。如豫省漕船。稍有冻阻。本年遄行较早。不妨俟春融冰化后。趱程赴通。所有雇夫敲冰之处。尽可不必也。将此并谕长麟等知之。

    ○山东巡抚觉罗长麟奏、东省粮价本平、兹有外来商贩。转运既多。本地市价。稍形增长。在灾地得食。丰区获利。原系两有裨益之事。但恐奸侩见商贩日多。乘机囤积。希图日后居奇。现饬州县营员。密访惩治。批、此虑是。然不可露此意。反滋居奇也。又称、本年东省漕粮。已于十月十九日兑竣开行。总可于十一月初一二等日。赶出临清。至河南省漕船。现准梁肯堂咨称。约于本月十五日兑竣开行。不日趱抵东境。批、亟力整顿。漕运竟有起色矣。

    ○丙子。谕曰、尚书胡季堂、办理刑名。尚属认真。所有从前停支应得之项。嗣后著准其支给。

    ○又谕曰、伊龄阿、汪承霈、派办乡试监临。并会试知贡举。业已三次。朕因伊二人。在侍郎中尚能办事。且恐科场外帘、监试、提调等官。承办日久。易滋弊端。是以屡次特派伊龄阿、汪承霈办理。该侍郎等自必倍加认真。厘剔弊窦。方为无负委任。乃本年顺天乡试。竟有顶冒代倩联号等弊。则是伊二人一味邀众举子之誉。并未实力查察。以致士子串通胥役。作奸犯科。非寻常疎玩者可比。其咎实难宽贷。现于万治庭等舞弊一案。交部严加议处。自必予以实降。伊龄阿、汪承霈、俱著先行解任。听候部议。所有兵部侍郎员缺。著明兴补授。明兴现在出差。其未到任之前。著虔礼宝调署。其刑部右侍郎员缺。著玉德补授。韩鑅著调补户部右侍郎。伊现有应缴漫口官项较多。是以加恩调任。以便坐扣完项。所遗工部侍郎员缺。著张若渟补授。张若渟虽非科甲。但尚谨慎。且系大学士张廷玉之子。特加擢用。以示朕眷念旧臣之意。

    ○以直隶按察使富尼善、为安徽布政使。

    ○旌表守正捐躯河南祥符县民传某妻郑氏。

    ○丁丑。谕、海洋会哨。立法綦严。该镇将等。订期会巡洋面。本有一定章程。原不得因偶遇风信。观望不进。前因护温州镇李定国、巡洋会哨。因风大难行。停泊小门洋。自应据实报明。乃既未经前往沙角山会哨。复捏叙会哨印文。绕道赍投。朦混捏饰。是以发往伊犁。以示惩儆。但念巡洋会哨。非出兵打仗。机不容缓者可比。若届期遇有飓风陡发。该镇将等、因恐迟逾程限。身获重谴。辄冒险放洋前进。使专阃之员。及将备兵丁。尝试于暴风巨浪之中。国家政体。亦不忍出此。嗣后各该镇定期会哨。如实有风大难行。许其据实报明督抚。并令该镇等。彼此先行知会。即或洋面风大。虽小船亦不能行走。不妨遣弁由陆路绕道札知。以便订期展限。再行前往。但该督抚等。务须详加查察。设有藉词捏饰。即应严参治罪。若果系为风所阻。方准改展日期。以示体恤而崇实政。前闻闽省海面。每遇九月。飓风较多。而江南、浙江、广东、海洋风信。大略相同。曾经降旨。令该督抚按照各处洋面风信平顺之期。另行会商。酌定月分。不必拘定三月九月会哨。旋据伍拉纳等覆奏。海坛、金门二镇。每年三九两月。于涵头港会哨之期。因其时风信靡常。并多海雾。改为四八两月。已如议准行。嗣后自必遵照定期。不致冒险。今复格外加恩。若该镇将等。恃有此恩旨。遂尔任意托故迟延。或藉词耽逸。致误巡洋要务。一经查出。必照李定国之例治罪。若该督抚并不留心察访。辄据该镇等捏词禀报。扶同徇隐。亦必一并治罪。断不能稍为宽贷也。将此通谕知之。

    ○谕军机大臣等、刑部议驳、四川省张亭桂、误伤小功服叔张洪先身死。该督既将张亭桂问拟斩决。复以并非有心干犯。夹签声请。与例不符。部驳甚是。此案张亭桂、系张洪先小功服侄。张亭文、即系小功服兄。张亭桂、因张洪先疑伊偷窃桑叶。同子张亭文争论追殴。该犯辄行拾石掷打。无论掷伤服叔服兄。伦纪攸关。均应以殴死小功尊属。按律斩决。不得以并非有意干犯。援请末减也。且石之大小。掷之远近。伤之轻重。原自不同。该督亦曾详查乎。外省遇有此等案件。州县刑书。往往意存开脱。李世杰历练封疆。办理刑名。素所熟悉。何于此案。亦相沿外省习套。并不留心察核耶。李世杰不应若此。著传旨申饬。

    ○裁镇江府水利通判、移驻桃源。为桃源南岸通判。改江防同知、为桃源北岸同知。各专司河务。从两江总督书麟请也。

    ○以山西归绥道忠泰、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