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妃二

    后妃二 (第2/3页)

人吴氏、越国夫人吴氏与依张浚等妻见请禄式则例支破诸般请给。

    七月九日,诏:「皇太后视物微昏视,原作「亲」,误,今改。,召行在医官并草泽医治,有 者有官人转五官,支赐钱二万贯,白身人赐钱外比类补官。」又诏:「令诸路州县多方搜访能医治之人,优支路费,疾速津发赴行在。」

    二十二年十月十五日,尚书省检会绍兴二十一年已降指挥,皇太后视物微昏,召行在医官、草泽医治,有 者有官人转五官,支赐钱一万贯,白身人赐钱外比类补官。有旨令诸路州县多方搜访能医治之人,优支路费,疾速津发赴行在。如医治有 与依已降指挥推恩,仍多出文牓晓谕。

    二十五年三月二日,诏:「皇后合官吏并诸色人到合及十年,祗应有劳,依旧例合行推恩,可各与转一官,碍止法人特与转行,愿回授者听,寄资者依旧寄资。其余见在合官吏诸色祗应人未及十年者,可自到合月日理及十年,令本合保明申尚书省,依今降指挥推恩,今后准此。」

    四月十七日,诏皇后亲弟吴益男珣、琠、璐、璟、珙、琦,吴(益)[盖]男环、玫、珪、璨,并依例补忠训郎,堂弟吴世隆男璜补成忠郎,吴益女三人、吴盖女三人并特与封恭人。

    二十六年十月十八日,上御垂拱殿,尚书左仆射、礼仪使沈该,右仆射、提举宝录院万俟率本院官进呈《皇太后回銮事实》。先是,臣寮言:「乞令扈从臣寮编录回銮本末宣付史馆,宰执进呈,欲至日进读讫,提举官以书授都大主管官,依仪进呈皇太后于慈宁殿安奉。内中合行仪注令都大主管官一面取旨,副本藏之秘阁。」上曰:「母后事须如法,可下有司讨论。」 曰:「臣窃观书中所载皇太后服用,一日有司供进金唾壶、盂,太后令止用涂金,以此见盛德以俭约为先。」上曰:「太后盛德,自古所无,虽一钱不曾妄用,间或饮酒,用伶官三两人,支与钱不过三数千,赐予亦不过酒食之属,每岁衣

    服亦止进得数套,寻常供进金银钱帛并积在库,往往盈满。」张纲曰:「可谓恭俭节用,服瀚濯之衣,此等事皆外庭不能尽知也。」至是书成,诏依《圣统》例推恩。宰执奏,《圣统》例转一官,更减三年磨勘,太优。上曰:「今为奉皇太后,事大体重,固当优也。」

    二十七年十月十三日,宰执进呈昭宪皇后侄孙杜子善、杜潽、杜演状:「缴到政和五年十一月八日手诏:『昭宪皇后淑哲懿敏,诞育上圣,深谋远计,辅佐初潜,勤劳王家,勋在社稷。今考杜氏之后,门阀微替,可令有司访其后裔,条具来上。』乞依前项指挥,将本家未仕子孙逐月计口,支给孤遗钱米。」上曰:「此虽不多,缘有徽宗皇帝御笔指挥,可特与依绍兴格。宗室袒免外两世,逐月计口支给。朕平日于此等事未尝辄放,盖恐援例者众,若例一开,不可复闭。」宰臣沈该等奏曰:「圣意高远,非臣等所及。」

    二十八年正月八日,诏皇后亲姨张氏可特封乐平郡夫人,姨之夫周师古特补忠翊郎。

    十二月五日,宰臣沈该等奏:「恭惟皇太后新岁八十,面奉圣训,以正月旦日于宫中行庆贺之礼。乞依建隆故事,率百寮诣文德殿拜表称贺,次率百寮拜皇太后笺表称庆。许臣等备上寿福物,于元日诣内东门拜笺表投进,使相亦许进奉。」诏从之。

    二十一日,太学武学主临安府父老各欲拜表称贺,诏从之。

    二十九年正月一日,宰臣率百寮拜表称贺,次拜表称庆皇太后。是日,皇帝于慈宁殿贺皇太后,如宫中之仪,制曰:「朕恢崇孝治,棐迪民彝。考立教之经,亲其亲而为大;推广恩之道,老吾老以及人。方奉东朝之尊,以光南面之履。躬循至行,日对慈颜。侍膳问安,靡达于温凊;备物博施,明展于爱钦。当岁钥之肇新,于鸿筭之方永。就诹元告,祗阐旷仪。介寿称觞,侈万年之景贶;示民锡类,洽四表之欢心。爰酌拜条,式敷惠泽。皇太后仁德天佑,圣寿无疆,新岁八十,朕于宫中行庆贺之礼,当与普天同庆。应升朝官以上父母,并与加封一次;京官选人并使臣父母,年八十以上特与官封,已有官封者,承务郎以上与赐章服,妇人与冠帔;曾得解进士父母年八十以上、士庶男子妇人年九十以上,与初品官,妇人与封号。以上并经所属自陈,勘会诣实,保明闻奏。宗子、宗妇、宗女年八十以上,令(太)[大]宗正司保明闻奏,与转官加封。命官并得解进士恩及耆年父母而未及祖父母,文武升朝官恩及致仕者而未及年八十以上未致仕者,其命官并得解进士祖父母年八十以上、士庶祖父母年九十以上,并特与官封。京朝官年八十以上者与改赐章服,选人使臣年八十以上愿致仕者,于合致仕官上与转一官。士庶男子妇人年八十以上给赐束帛,应人户有祖父母父母年八十以上与免户下一

    名身丁钱物,临安府迎驾起居。父老年格合得封赐外,与倍赐束帛,文武致仕升朝官以上官年八十以上,并与依格支赐羊酒粟帛内,曾任太中大夫观察使以上仍与倍赐,长史致礼,应给赐物并令长史差官实行就赐,不得呼集烦劳,徒为文具。文臣致仕官朝奉大夫以上者与赐紫章服,僧尼、道士、女冠年八十,以上并与紫衣,已有紫衣者与师号。仍令州县尊礼高年,常加存恤,以示优老之义,使为子者同乐以致其养,居乡者尚齿而达于尊。文母思齐,遂及古人之无斁,鲁君燕喜,亦惟庶士之咸宜。咨尔多方,体予至意。」

    二十九年二月四日,诏:「皇太后庆寿八十,亲属推恩有差。以右中大夫、直秘阁、添差江南西路安抚司参议官杨持除直敷文阁,达州刺史、新特改添差两浙东路马步军副都总管不厘务韦讯为忠州团练使,惠州刺史韦谊为贵州团练使,荣州刺史韦欣为成州团练使,右承直郎韦璞璇并为右承事郎,忠训郎、合门祗候、琛并为秉义郎,忠训郎瑛为秉义郎,武节郎赵炜为武德郎,武经郎刘涤为武节郎,右宣教郎、特添差两浙东路安抚司干办公事王过为右通直郎,忠训郎吴为秉义郎。本殿官武略大夫刘奭为荣州刺史,武略大夫、荣州刺史带御器械李绰为武显大夫,保义郎、合门祗候李思文为成忠郎,延福宫使、安德军承宣使、入内内侍省押班张去为转一官,依条回授。干办人、船主、管文字掌笺奏、仪鸾司辇官、厨子、翰林司亲事官、杂役兵士各与转一官资,应转官资碍止法人特与转行,无资可转人依军头司立定转员格法特补充御前忠佐,依本等格支破请受,与免体量。干办人、船主、管文字掌笺奏内,白身人与补进武副尉,有官人特与理为资任,并依旧祗应。」

    同日,诏慈宁殿夫人尚仪王氏可特封永嘉郡夫人,依禄式支请受。

    三十年四月九日,诏:「显仁皇后祔庙,亲属并与依例故推恩。以侄韦讯、谊、欣各与转行三官,侄孙璞、璇[FJJ]、、琛、瑛、珪各与转两官,璟、璇、各与补承节郎。侄女夫杨持、刘涤、王过、裴良宗、吴各与转一官,内杨持依条回授。侄妇会稽郡夫人韩氏、政和郡夫人张氏人:原作「氏」,误,今改。、恭人张氏、张氏、赵氏各加封二等。侄女福国夫人韦氏与加封一等,永嘉郡夫人韦氏、高平郡夫人韦氏、和义郡夫人韦氏、咸宁郡夫人韦氏咸:原作「减」,误,今改。、感义郡夫人韦氏、恩平郡夫人韦氏各加封二等,孙女五人并与封安人。」

    二十日,显仁皇后门客杨绾特补将仕郎。

    五月二十九日,诏:「宁武军节度使、提举佑神观吴盖系吴后之弟,兼系显仁皇后亲属。恭奉遗训,今与迁转。今来升祔礼毕,亲属并推恩。可依例与转行一官,特授太尉。」

    八月二十三日,诏故武翼郎杜修妻孺人李氏并男

    泽等依杜演等例支破钱米,以自陈昭宪皇太后侄孙也。

    十一月二十三日,诏武德大夫、高州刺史郑兴宗差权发遣平江府兵马钤辖,以自陈显肃皇后侄孙也。

    绍兴三十二年八月二十六日,孝宗已即位未改元。诏皇后父右朝散郎、充秘阁修撰郭瑊特授鄂州观察使、提举万寿观。

    孝宗隆兴元年三月二十六日,郭瑊除昭庆军承宣使、依前提举万寿观、奉朝请。妻赵氏特封淑国夫人。

    五月九日,瑊奏:「伏自追册安穆皇后,本家未曾陈乞恩泽。欲望并依懿节皇后体例推恩施行。」吏、礼部检具懿节皇后受册推亲属恩数,承信郎恩泽二十五人,亲弟邢孝肃、孝宽、亲叔荩臣、亲侄镡、锴、鉊、铢、钺并各与转三官,亲妹夫潘温卿与遥郡上转行一官,亲姑普宁郡夫人与封次国夫人,亲姊和义郡夫人与封大郡夫人,亲妹宜人与加封令人,亲侄女四人并与封安人。诏依检具到体例推恩施行。

    十月十一日,诏夏执中特与依格补承信郎。二十四日执中除阁门祗候。

    十八日,宰执进呈光尧寿圣太上皇帝诏,立贤妃夏氏为皇后。宰臣陈康伯奏:「故事,率百官三上表,太上皇帝既有圣旨,臣等更不敢拜表,止择日降制,然后发册。」上曰:「用二十五日。」

    二十四日,中书、门下省言:「三省行首司省记,在京日,遇臣僚除授 院,系门下侍郎押麻。若事体重大,系宰相押麻。将来册皇后降麻,事体至重,合依旧例,宰相押麻。」诏依。

    十一月一日,诏「皇后册宝,诸路监司州军并免进献。」

    是日,宰执进呈皇后册宝礼例。上曰:「诸州有进奉无 」宰臣陈康伯奏:「旧例有之。」上曰:「可先期降指挥,并不须进奉,免敛于民。」故有是诏。

    五日,宰执进呈皇后受册,依例于有司排办到礼物金五千两、银五万两上进。上曰:「太多。」宰臣陈康伯奏:「系旧例。」上曰:「金减作二千两,银三万两。」

    先是,宰执进呈侍御史周操言:「伏见陛下遵太上皇帝诏旨,建立长秋之宫,母仪天下,甚副四海之望。然而既建其位,必行其礼,礼仪之间,按之故事,册宝法物之费用与夫锡赉之审,实为不赀。窃以谓不可不正者,礼也,所可痛节者,繁文之浮费也。方今军旅未宁,岁事荒歉,尤宜抑畏。伏望亲谕大臣,行下有司,应礼典繁文、内外锡赐,痛行裁节,十减七八。如此,则长秋一建,而陛下节省之诏下,阴教之修,传播中外,捷同响答,于以感悦天人,召迎和气,岂不盛哉!」上曰:「朕宫中已痛加节省,卿等更一切略去浮费。」

    二年正月二十一日诏:「宰执使相以下进皇后生辰香疏可并权免。」

    二十六日,诏皇后弟承信郎、阁门祗候夏执中除右武郎、合门宣赞舍人。皇后亲属恩泽依格二十五人。

    二月九日,执中罢合门宣赞舍人,特改差主管佑神观,免奉朝请。

    三

    月三日,诏懿节皇后亲弟右朝散郎邢孝宽依所乞添差权通判临安府。

    十九日,诏中宫恩泽可减七人,安穆皇后宅差破宣借兵士可减二十人。是日,臣僚言:「近 关牒,中宫亲属恩泽二十五人,已依吏部所申。皇后母仪天下,亲属恩泽,格法所在,理固当然。陛下若以多事之时,因而亦少节焉,作法以示天下,岂不为盛德事!至于安穆皇后宅,特与差破宣借兵士五十人,似亦在可节之目。」故有是诏。

    七月二日,诏显仁皇后亲侄右承议郎韦璞、右通直郎韦璇特各与除直秘阁。

    五年二月,诏右承议郎、直秘阁、特添差权通判平江府韦璞特令再任。六年三月除璞直敷文阁。

    十月一日,诏居广退下宅子令临安府量行修葺,拨赐皇后作外宅。

    十二月二十日,诏懿节皇后亲侄右奉议郎邢锴依所乞添差权通判严州。

    干道元年五月八日,诏皇后家庙令两浙转运司随宜修盖。

    六月二十七日,诏皇后姑之子骆椿年、彭年并与依格补通仕郎,从侄夏元长依格补成忠郎。

    二年三月一日,宰执进呈吏部状,安穆皇后堂侄女夫沈巘补官方十二岁,年未及格。又赵氏乞收使故夫郭瑊恩数与康汝济等岳庙差遣。宰臣洪适奏曰:「补官法须年及十五,沈巘年方十二,于法有碍。郭瑊初除观察使,合得减一年半磨勘,恩例陈乞岳庙,于法不该。此二事为系陛下懿戚,故吏部不敢不申朝廷,亦不欲便不与,所以进呈。」上曰:「补官只争三年,无甚利害,可待年及。恩例既不合换岳庙,只可依条。」适奏曰:「陛下以至公存心,虽亲懿不为少回,况臣等岂得用私意耶 」

    四月十三日,诏达州刺史、带御器械、干办皇城司夏执中妻安人(谋)[谌]氏特封宜人,皇后归谒家庙推恩也。

    九月十六日,诏皇后亲姊夏氏与封缙云郡夫人,特依宫人支破诸般请给,其告进入。

    三年正月二十四日,诏皇后亲叔夏悦屡应乡举,可特补承务郎,堂弟夏居中、守中、行中三人并补成忠郎。

    闰七月十九日,诏安恭皇后弟夏执中特与转宜州观察使,新妇宜人谌氏与加封令人,门客邓伯济特与补将仕郎。

    九月四日,诏安恭皇后亲姊缙云郡夫人夏氏特加封和国夫人、堂妹夏氏特封宜人。

    四年七月十九日,诏:「持服夏执中已除容州观察使,告命依韦讯等例,赐所有执中元带见请职钱,新例请给人从等,自授告命日令所属照见,请条例批请安泰皇后宅并家庙、影堂等处屋宇,令两浙转运司每季检计损动去处,如法修整看管,家庙影堂宣借人并潜火军兵等,并与分擘逐人身分诸般请受人:原误作「入」,据文意改。,随本宅干办官等一历批勘。」

    九月十日,诏慈圣光献皇后亲侄孙武翼郎曹潜添差明州兵马都监。

    十二月十三日,诏太尉、保信

    军节度使、充万寿观使郑藻赐花罗公服,许令着赴朝参。

    九年十一月二十四日,诏(赵)[郑]藻,令趍赴旦望并筵宴从驾上寿郑:原作「赵」,误,据上文改。,余并免。

    五年二月一日,诏宣仁圣烈皇后亲属保义郎、前秀州兵马监押、兼在城巡检高世荣特令再任。

    九年六月一日,诏成忠郎、特添差充东南第三将、严州驻札高宗荣除合门祗候,差遣如故。

    九月一日,诏高世荣特添差江南东路兵马副都监、徽州驻札,请给人从依正官例。

    二十七日,诏昭宪皇后兄杜审琦亲孙邦荣昨自伪地来归宪:原作慈,误,今改。,可特补承信郎。

    三月十八日,诏显仁皇后亲侄昭化军承宣使、提举佑神观韦谊依所乞候今任满日特令再任一次,仍奉朝请,请给人从等并依旧接续帮勘施行。

    六年十一月二日,诏安穆皇后母福国夫人赵氏特与依泰国夫人王氏见请则例支破诸般请给。

    八年十一月十六日,诏应戚里缌麻亲不以出嫁降等并与放行添差。

    后妃 宋会要辑稿 后妃二 皇后 皇太后杂录 淳熙杂录

    皇后皇太后杂录

    淳熙杂录「淳熙杂录」四字,原作天头批语

    ,今移入正

    文。又有按语云:「皇太后皇后杂录,干道以上合编,淳熙以下系分编。今仍

    其旧。」

    【续宋会要】

    孝宗淳熙元年四月二十七日,诏寿圣明慈太上皇后亲属训武郎、合门祗候潘师尹特添差干办御前忠佐军头、引见司,请给酬赏人从等并依正官例。

    三年十月十四日,诏寿圣齐明广慈太上皇后亲侄宣义郎吴瑊特添差通判秀州,不厘务,请给人从依正官例。

    十一月三十日,诏寿圣齐明广慈太上皇后姊孙承信郎王惟忠特除合门宣赞舍人。

    四年七月十三日,诏寿圣齐明广慈太上皇后亲侄宣义郎吴琰可令服绯。

    六年六月十五日,诏寿圣齐明广慈太上皇后亲属沈 特添差两淛东路提刑司干办公事,不厘务,请给人从等并依正官例。

    七年三月四日,诏寿圣齐明广慈太上皇后亲侄宣义郎直秘阁吴琰特添差通判临安府、承事郎直秘阁吴珽特添差通判平江府,并厘务;宣义郎吴瑊特除直秘阁、添差通判临安府,不厘务,请给人从等依正官例,任满更不差人。

    九月十四日,诏寿圣齐明广慈太上皇后亲侄右武郎、权知合门事兼客省四方馆事吴可将解罢带御器械恩例,特转右武大夫。

    十一月十七日,诏寿圣齐明广慈太上皇后亲侄合门宣赞舍人呈珪可除带御器械。

    八年正月八日,诏寿圣齐明广慈太上皇后亲侄承事郎、直秘阁、特添差权通判平江府、不厘务吴珽可特除直敷文阁赐紫章服,差遣仍旧。

    四月九日,诏寿圣齐明广慈太上皇后亲妹子修武郎、合门祗候、特差两浙西路兵马钤辖临安府驻札韩侂胄特除合门宣赞舍人,差遣如故。

    九月二十四日,诏寿圣齐明广慈太上皇后妹子武翼大夫、合门宣赞舍人潘师尹特添差干办御前忠佐军头、引见司,请给理任酬赏人从等与正官同,依吴珪例与厘务。

    九年四月二日,诏寿圣齐明广慈太上皇后亲侄修武郎吴珣除合门宣赞舍人、特添差两浙西路兵马钤辖、临安府驻札,宣教郎吴管添差两浙路转运司干办公事,秉义郎吴璟特添差京畿第二副将、临安府驻札,并不厘务,请给人从等依正官例。

    十二月四日,诏寿圣齐明广慈太上皇后亲妹子张荐累该赦宥,特与落勒停,叙武功郎。事因详见叙用。

    十八日,诏寿圣齐明广慈太上皇后亲侄承奉郎、直敷文阁、特添差两浙路转运司主管文字、赐绯鱼袋、不厘务吴璇,候今任满日时令再任,请给等并依正官例,仍赐紫章服。合门宣赞舍人吴璨可特添差权发遣两浙西路马步军副总管、湖州驻札、不厘务,二年满日罢任,满更不差人,请给等并依正官例。

    十年正月二十六日,诏寿圣齐明广慈太上皇后亲侄宣义郎吴特除直秘合、添差两浙

    西路安抚司主管机宜文字,不厘务,请给人从等依正官例。

    四月二十九日,诏寿圣齐明广慈太上皇后亲侄宣教郎吴琰与转一官,再添差两浙西路安抚司参议官,依旧厘务。

    闰十一月十一日,诏寿圣齐明广慈太上皇后亲姊孙合门宣赞舍人王惟忠可特添差权发遣两浙西路兵马钤辖临安府驻札,不厘务,请给依正官例。

    同日,诏寿圣齐明广慈太上皇后妹子合门宣赞舍人、特添差权发遣两浙西路马步军副总管临安府驻札、不厘务韩侂胄,今任满日特令再任。

    十二月二十二日,寿圣齐明广慈太上皇后庆寿七十,妹鲁陈国夫人吴氏改封秦汉国夫人;侄吴为吉州刺史,依前官职,吴琰、吴琏、吴瑊、吴璇并特与进一职,吴管直秘阁,吴珪转右武大夫,吴璨转右武郎;侄孙一十四人内,吴钧系长侄孙,特与添差两浙东路安抚司主管机宜文字,不厘务,请给等并依正官例。余有官人并与转一官资内,白身人及侄孙女夫燕棨并特与初补文资内,安排侄女五人并加封恭人。韦璞妻张氏加封淑人、赵齐妻潘氏、舅张彦敔妻赵氏、堂侄女吴氏,并与封安人;侄妇八人已经封号,更与加封二等,未曾经封并与封安人。白身吴 特补承信郎,吴思候有名目日特作一官。贺收使吴国佐碍止法依条回授法:原作「发」,据上文二之一○及《宋史》卷一五九改。,潘师尹、潘师旦并特与转遥郡刺史,潘师旦候磨勘告下日转行,张嶷特与阶官上转右武大夫。其本殿官吏诸色人各转一官资,推恩有差。

    十一年五月三十日,诏寿圣齐明广慈太上皇后亲侄宣义郎、直徽猷阁、赐紫金鱼袋吴瑊特添差通判临安府,仍厘务,请给人从等并依正官例。

    七月八日,诏寿圣齐明广慈太上皇后亲侄武翼郎、前添差两浙西路兵马钤辖吴珣特添差两浙西路马步军副总管、临安府驻札,不厘务,请给等依正官例。

    十二年正月六日,诏寿圣齐明广慈太上皇后亲侄右武郎吴璨特差权发遣江南东路为步军副总管,建康府驻札,承奉郎、直徽猷阁吴璇添差通判明州,仍厘务。

    二月二十一日,诏「寿圣齐明广慈太上皇后亲侄右武郎、吉州刺史、权知合门事兼客省四方馆事吴,其请给依龙雱已得指挥,依禄格全支本色,日后迁转准此。」

    十三年二月二十六日,诏寿圣齐明广慈备德太上皇后亲姊之孙武经郎王惟忠特添差权发遣两浙西路兵马钤辖、临安府驻札,不厘务,请给依正官例。

    六月二十九日,诏「寿圣齐明广慈备德太上皇后亲侄带御器械吴珪,服勤殿陛,应奉日久,其请给依夏执中等已得指挥,特与依禄格全支本色。日后迁转准此。」

    十一月六日,诏「寿圣齐明广慈备德太上皇后亲侄宣教郎、直秘合、添差充两浙西路安抚

    司主管机宜文字、不厘务、赐绯鱼袋吴候任满日特令再任,仍厘务,请给人从等并依已降指挥施行。」

    十二月二十七日,诏「寿圣齐明广慈备德太上皇后亲妹之子武节郎、合门宣赞舍人、添差干办御前忠佐军头、引见司潘师,今任满日特令再任,请给人从酬赏并依前任已降指挥,仍与厘务。」

    十四年二月四日,诏:「寿圣齐明广慈备德太上皇后亲侄承奉郎、直徽猷阁、特添差通判明州吴璇候今任满日,特令再任,仍厘务,请给等并依已降指挥。」

    淳熙十四年十二月八日,诏「皇太后亲侄司农少卿、淮东总领吴琚职事修举,陈敷文阁待制、提举佑神观,仍奉朝请。」

    十五年四月十一日,诏:「朕祈请皇太后还内者数四,未蒙俞允,今早复伸恳切之请。恭奉皇太后圣旨『先帝享天下之养,优游二十余年,升遐此宫,何忍遽然迁去。今几筵又复奉安于此,傥欲还内,当俟终制。』百官宜敬悉皇太后圣意。」

    九月一日,诏会庆节皇太后合得亲属恩泽,可依天申节例。

    十月二十一日,诏「皇太后弟太师、永王吴盖身后恩泽存留本家干办使臣共五员,各候今任满日可特与再任一次,理任请给等并特依前后已降指挥施行。」

    十一月五日,上谓皇太子曰:「恩数不可泛滥,将来皇太后庆八十,与朕庆七十相近。若是恩例太泛,添多少 如皇太后庆寿,只得推本殿宫属方是。」又谓宰相周必大等曰:「此事将来全在卿等。」

    同日,诏封桩库支会子一十万贯奉皇太后充修盖家庙使用。先是,诏帅漕两司修盖,既又得旨,先降指挥更不施行。

    十二月一日,诏皇太后亲侄左武大夫、蕲州防御使、知合门事兼客省四方馆事、枢密都承旨兼提点御前忠佐军头、引见司兼提点制造御前军器所吴身兼数职,修举公勤,可特与落阶官,正任和州防御使。」

    二十一日,诏「直龙图阁、权知临安府赵不流、德寿宫提点张宗尹各特转一官,修内司提辖符思永特转两官,修内司官吏使臣、监作兵匠等分三等转官,推赏恩有差。」以修盖慈福宫了毕推恩故也。

    十六年正月五日,诏正月十五日皇太后迁慈福宫,合用起居表文令学士院撰文进入。

    十五日,皇太后迁慈福宫,皇帝诣起居表文曰:「臣某言,伏以正寿母之仪,久伸尊养;谨宫闱之制,载辟常居。历吉既孚,问安敢后 恭惟皇太后殿下翼兴炎运,体厚坤元,思齐以美大任,备膺徽显;得道而游少广,懋履粹冲。礼容夙盛于东朝,圣算方高于南极。 敞大安之旧,就经长乐之新。翚建飞跂翼之甫成,冀夕膳晨羞之咸适。自尧门之赞化,一本于慈;协禹范之叙伦,大来厥福。莘慈懿铄,揭以鸿名,用永奉于亲颜,益垂休于寰宇。清宁是相,兴止攸宜。臣诚笃爱钦,职修定省。

    形为孝治,弥增四海之光;嘉与群元,更上万年之策。」

    宰执帅文武百寮贺皇帝表文曰:「伏以丕崇礼典,尊奉母仪,肇新宏宇之严,昭揭隆名之美。一人尽敬,百辟倾心。恭惟皇帝陛下德配乾坤,行高今古。绍尧行道,甫深继志之思;如舜事亲,盖谨承颜之养。乃配累朝之制,载荣长乐之规。本老氏之一慈,冠箕畴之五福。茂扬懿范,增耸 瞻。历吉日以考成,顺春阳而移御。(慈)[兹]极人伦之至,允为孝道之光。臣等幸与周行,愿伸善颂。风移四海,知圣治之愈隆;庆集两宫,祝寿祺之弥永。」

    二十二日,提点官诏官诏武大夫、宜州观察使、入内内侍省押班张宗尹本句有讹误。据《宋史》卷一六八,宋有「左武、右武大夫」,而无诏武大夫。又卷四三四张宗尹尝为慈福宫提点。二十八日,诏慈福宫提举、提点官系衙在宫名之下。

    淳熙十六年七月三日,诏皇太后生辰奉银三万两、金五百两,令在藏西上库依例排办投进。

    十二月九日,诏皇太后曾祖吴文诚、祖从亨、父近并特追封秦王,曾祖母王氏、祖母刘氏、母张氏并特赠秦、魏国夫人。以登极沾恩故也。

    光宗绍熙元年四月十九日,诏寿圣皇太后侄吴琚妻令人邢氏特封淑人、侄孙女吴氏特封孺人。

    七月八日,诏寿圣皇太后生辰,令左藏西上库排办银三万两、金五百投进。每岁如之。

    八月二十一日,寿圣皇太后生辰,皇帝诣慈福宫上寿。每岁如之。

    二年三月七日,诏「皇太后亲侄朝议大夫、充显谟阁待制、知襄阳府吴琚久在从班,服劳边寄,可依师夔例与换承宣使、在京宫观,奉朝请。」

    八月五日,臣僚言:「每月一日、八日、十五日、二十二日,车驾诣重华宫起居,此用至尊寿皇圣帝诣德寿宫之例也,寿皇所诣止是德寿一宫。陛下诣重华宫必诣慈福宫,礼既兼行,文宜并载。乞令合门今后月报遇车驾诣重华宫起居日,分兼书诣慈福宫,使天下昭然知圣朝尊事两宫典礼之盛。」从之。

    十一日,寿圣皇太后生辰前,皇帝诣慈福宫进香。每岁如之。

    四年十一月十九日,奉上寿圣隆慈备福皇太后尊号册宝、银三万两,令左藏封桩库投进。

    三十日,诏提领封桩库所排办金二万两、银五万两、钱一十万贯、绢二万匹、度牒五十道,供进寿圣隆慈备福皇太后为来岁元日宫中上寿用。

    五年五月二十一日,诏寿圣隆慈备福皇太后亲侄女咸安郡夫人吴氏特与依宫人禄式支破诸般请给。

    绍熙五年闰十月二十三日,诏「武功大夫、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