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七十二 刑考十一

    卷一百七十二 刑考十一 (第2/3页)

赦。 十六年,耕籍田,赦罪人。十七年,大赦。十八年,受佛戒,赦罪人。普通元年正月,大赦。二年,祀南郊,大赦。三年,大赦。四年,祀南郊,大赦。六年正月,祀南郊,大赦。七月,大赦。七年,赦死罪以下。大通元年,曲赦东豫州。中大通元年正月,祀南郊,大赦。十月,设无遮会,大赦。三年,祀南郊,大赦。五年,祀南郊,大赦。大同元年,大赦。三年正月,祀南郊,大赦。八月,设无碍食,大赦。四年,大赦。六年,曲赦司、豫、徐、兖四州及都下。十年,大赦。中大同元年,大赦。太清元年正月,祀南郊,大赦。四月,舍身,大赦。二年,曲赦交、爱、德三州及南豫州。

    简文帝即位,大赦。大宝元年,大赦,改元。

    元帝即位,大赦。

    敬帝即位,大赦。太平元年,大赦。

    陈武帝受禅即位,大赦一如宋、齐、梁故事。永定二年,祀南郊,大赦。

    文帝即位,大赦。天嘉元年,大赦,改元。三年,大赦。四年九月,曲赦都下。 十二月,大赦。五年,曲赦都下及建安、晋阳二郡。六年,曲赦都下。天康元年,大赦。废帝即位,大赦。光大元年,大赦。改元。

    宣帝太建元年,即位,大赦。二年,大赦。三年,大赦。四年,大赦。六年,赦江右、淮北诸州。十年,大赦。十一年,大赦。

    後主太建十四年正月即位,大赦。七月,大赦。至德元年,大赦,改元。二年十一月,大赦。三年,大赦。四年,大赦。正明元年,大赦。

    後魏道武帝天兴元年,定国号为魏,大赦,改元,迁都平城。二年,曲赦京师。天赐元年,大赦。

    明元帝永兴元年即位,大赦,改元。神瑞元年,大赦。泰常元年,大赦。

    太武帝即位,大赦。神{鹿加}元年,大赦。延和元年,大赦。二年,大赦。太延元年,大赦。四年,大赦。太平真君元年,皇孙生,大赦。九年,大赦。十一年,曲赦定、冀、相三州死罪以下。正平元年,大赦。

    文成帝即位,大赦。兴光元年二月,曲赦京师。七月,皇子生,大赦。太安元年,曲赦京师死囚以下。二年,立皇太子,大赦。四年,大赦。五年,赦京师死罪已下。和平元年,大赦,改元。六年,大赦。

    献文帝即位,大赦。天安元年,大赦,改元。皇兴元年,皇子生,大赦,改元。四年,大赦。

    孝文帝元兴二年,曲赦京师及河西,秦、泾、枹{罒干}、凉州及诸镇。四年,曲赦仇池。 五年,曲赦京师死罪。承明元年六月,大赦。九月,曲赦京师。太和元年,大赦。二年,曲赦京师。三年三月,曲赦京师。十月,大赦。四年,曲赦京师。 五年,大赦。七年,皇子生,大赦。十年,大赦。十二年,大赦。十六年,颁新律令,大赦。十九年,曲赦徐、豫、梁、相四州。二十年,曲赦京师。二十三年,大赦。

    宣武景明元年,大赦,改元。二年二月,大赦。七月,大赦。正始元年,大赦。三年正月,皇子生,大赦。八月,曲赦泾、秦、岐、凉、河五州。永平元年,大赦。三年,皇子生,大赦。延昌元年,大赦。

    孝明帝即位,正月,大赦。八月,大赦。熙平元年,大赦,改元。二年,大赦。神龟二年,大赦。正光三年,大赦。五年,大赦。孝昌元年,大赦。二年,大赦。武泰元年,大赦。

    敬宗即位,大赦,改元。二年七月,大赦。三年,诛尔朱荣,大赦。

    节闵帝即位,大赦,改元。

    废帝即位,大赦,改元。

    孝武帝即位,大赦,改元。永熙三年,入长安,大赦。

    文帝即位,大赦,改元。大统三年,以获神玺大赦。四年,立皇后,大赦。九年,大赦。十三年,大赦。十四年,皇孙生,大赦。十六年,大赦。

    孝静帝即位,大赦,改元。天平三年,大赦。四年,大赦。元象元年,大赦。兴和元年五月,立皇后,大赦。十一月,新宫成,大赦。二年,大赦。武定元年,大赦。三年,大赦。五年,大赦。六年,以旱赦罪人有差。七年,大赦。

    齐文宣帝天保元年五月,即位,大赦,改元。十月,曲赦并州。

    北齐赦日,武库令设金鸡及鼓於阊阖门外之右,勒集囚徒於阙前,挝鼓千声,脱枷锁遣之。

    九年四月,大赦。十一月,大赦。

    废帝即位,大赦。

    孝昭帝即位,大赦。

    武成帝即位,大赦。河清元年,立皇后、太子,大赦。四年,传位太子,大赦。

    後主天统三年二月,加元服,大赦。十一月,以大明殿成,大赦。四年,太上皇崩,大赦。武平元年,皇子生,大赦。三年,立皇后,大赦。五年,大赦。七年正月,大赦。十二月,大赦。

    周孝闵帝即位,大赦。

    孝明帝即位,大赦。二年,大赦。武成元年,大赦。

    武帝即位,大赦。保定四年,大赦。天和三年,大赦。建德元年三月,大赦,改元。 四月,立皇太子,大赦。三年,大赦。五年,以取齐并州,大赦。六年,平齐,诏去年大赦颁宣未及之处悉从赦例。

    宣帝大成元年正月,大赦,改元。二月,传位皇太子,大赦。

    时帝以高祖《刑书要制》为太重而除之,又数行赦宥。京兆郡丞乐运上疏,以为:"《虞书》所称'眚灾肆赦',谓过误为害,当缓赦之。《吕刑》云'五刑之疑有赦'谓刑疑从罚,罚疑从免也。谨寻经典,未有罪无轻重溥天大赦之文,岂可数施非常之惠,以肆奸宄之恶乎!"帝不纳。

    静帝二年,天元崩,大赦。

    隋文帝受禅即位,大赦,改元。开皇三年正月,将迁新都,大赦。九月,大赦。 六年,大赦。七月,曲赦江陵及同州。八年,以伐陈曲赦陈国。九年,以平陈大赦。十五年正月,大赦。四月,大赦。十九年,大赦。

    开皇末,王伽为齐州参军,被州使送流囚李参等七一馀人诣京师。时流人并枷锁传送。次荥阳,伽悯其辛苦,悉呼而谓之曰:"卿辈既犯国刑,亏损名教,身婴缧绁,此其职也。今复重劳援卒,岂独不愧於心哉!"参等辞谢。伽曰:"汝等虽犯宪法,枷锁亦大辛苦。吾欲与汝等脱去,行至京师总集,能不违期不?"皆拜谢曰:"必不敢违。"伽於是悉脱枷,停援卒,与期曰:"某日当至京师,如致前却,吾当为汝受死。"舍之而去。流人感悦,依期而至,一无离叛。上闻而惊异,召见与语,称善久之。於是悉召流人,并令携负妻子俱入,赐宴於殿庭而赦之。乃下诏曰:"凡在有生,含灵禀性,咸知好恶,并识是非。若临以至诚,明加劝导,则俗必从化,人皆迁善。往以海内乱离,德教废绝,官人无慈爱之心,兆庶怀奸诈之意,所以狱讼不息,浇薄难理。朕受命上天,安养万姓,思导圣法,以德化人,朝夕孜孜,意本如此。而伽深识朕意,诚心宣导。参等感悟,自赴宪司。明率土之人,非为难教,良是官人不加示晓,致令陷罪,无由自新。若使官尽王伽之俦,人皆李参之辈,刑措不用,其何远哉!"於是擢伽为雍令,政有能名。

    仁寿元年,大赦。二年,曲赦益州。

    炀帝大业元年正月,大赦,改元。十月,赦江、淮以南。三年,颁律令,大赦。五年,大赦。九年,大赦。十年,大赦。十一年,曲赦太原、雁门死罪以下。

    恭帝即位,大赦,改元。

    唐制,赦日,武库令设金鸡及鼓於宫城门外之右,勒集囚徒於阙前,挝鼓千声讫,宣制放。其赦书颁诸州,用绢写行下。《律》曰:"曾赦及降者,盗、者、准、枉法,犹徵正赃,馀赃非见在,收赎之物限内未送者,并从赦降原。诸赦前断罪不当者,若处轻为重,宜改从轻,处重为轻,即依轻法。其常赦所不免者,依常律(常赦所不免,谓虽会大赦犹处死及流,若除名、免所居官、移乡者。赦书定罪名合从轻者,不待引律比附入重,违者各以故失论)。诸以赦前事相告言者,以其罪罪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