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百三 物异考九

    卷三百三 物异考九 (第3/3页)

至於八月。 嘉泰二年六月,福建路连雨,至於七月。 三年八月,久雨。 开禧元年七月,利路霖雨,败稼。十月,行都霪雨,至明年春三月。 嘉定三年三月,阴雨六十馀日。五月,潦雨,至於六月,首种多败,蚕麦不登。 四年八月,霖雨,至於九月。五年春,霪雨,至於三月,伤蚕麦。十一月,雨雪积阴,至於明年春?二月,霪雨。五月,霖雨,阴沉。浙东西雨,至於七月。 七年九月,阴雨。至於十月,害禾麦。 九年四月,霖雨。六月,大雨霖二十馀日,浙东、西郡县为灾。十年三月,连雨,至於四月。十月,霖雨,败穑。 十一年六月,浙西大霖雨。 十二年六月,霖雨弥月。 十五年七月,浙东、西霖雨为灾。 十六年五月,霖雨,浙西、湖北、江东、淮东尤甚。八月,大风雨,败稼。 十七年八月,霖雨。

    ○甘露

    汉宣帝甘露元年,甘露降。

    後汉光武建武十二年夏,甘露降。 中元元年,郡国频上言甘露降。 明帝永平十七年正月,甘露降於甘陵。 章帝建初四年,甘露降泉陵、洮阳二县。安帝延光三年四月壬戌,沛国言甘露降丰县。七月,冯翊言甘露降频阳衙。 桓宗延熹元年,上郡言甘露降。

    魏高贵乡公甘露元年五月,邺及上谷并言甘露降。

    陈留王咸熙二年四月,南深泽县言甘露降。

    吴孙权黄武二年,曲阿言甘露降。 嘉禾五年,武昌言甘露降於礼宾殿。赤乌二年,零陵言甘露降。 九年,武昌言甘露降。 孙皓甘露元年四月,蒋陵言甘露降,遂改元。

    陈宣帝太建七年,甘露频降乐游苑,立甘露亭。

    魏太武太延元年,甘露降於殿内。

    唐高祖武德九年四月,甘露降於中华殿之桐树,泫如冰雪,以示群臣。 德宗贞元十年正月,西川奏,当管甘露降,松柏树竹藂等二千四百四十二处。

    蜀王建元年,嘉阳诸州言甘露降。

    宋太祖乾德四年二月长春节,甘露降江陵府报恩院,连十日,霏微如烟雾,渍柏叶皆甘。 太宗太平兴国三年正月,甘露降寿州廨,色如琥珀,端覆庭桧。端拱二年二月,甘露降寿州廨园柏及资圣寺桧,状若华花,色如凝脂。 真宗咸平元年,富顺监有甘露降梅柳,霏洒如珠。 神宗景德元年九月,甘露降桂州永宁县桐树,如稻米色白。

    按:《三朝国史》有《符瑞志》,内述甘露,自乾德而後州县所上甚多,咸平以来尤甚,几无岁无之,此姑著其一二云。

    神宗熙宁元年距元丰八年,天下言甘露降凡二十馀处。 哲宗元祐元年距元符三年,如之。 徽宗建中靖国元年距宣和七年,中外言甘露降多不可纪,其尤著者:大观初,降於九城宫帝鼐室;三年冬,降於尚书省及曹,御制七言四韵诗赐执政以下。其後内自禁中及宣和殿、延福宫、神霄宫,下至三学、开封府、大理寺、宰臣私第,皆有之,岁岁拜表称贺。

    ○天雨异物

    《春秋》文公三年"秋,雨螽于宋。"《公羊传》:"雨螽者何?坠而死也。"《榖梁传》:"著於上,见於下谓之雨(详见《蝗虫门》)。" 显王三年,雨金於栎阳(言雨金於秦国都,明金瑞见也)。赧王三十一年,齐千乘、博昌之间,方数百里,雨血沾衣。时燕昭王伐齐齐湣王出奔,为楚将淖齿所弑。

    汉惠帝二年,天雨血於宜阳,一顷所(详见《赤眚》)。 元帝永光二年八月,天雨草(详见《草妖》)。 成帝鸿嘉四年秋,雨鱼於信都,长五寸以下。哀帝建平四年,山阳湖陵雨血,广三尺,长五尺,大者如钱,小者如麻子。 平帝元始元年正月,天雨草(详见《草妖》)

    後汉桓帝建和三年秋七月,北地廉雨肉似羊肋(肋,胁骨也),或大如手。

    晋武帝泰始八年五月,蜀地雨白毛(详见《白祥门》)。 惠帝永康元年,尉氏雨血。愍帝建兴元年,河东地震,雨肉。

    刘聪时,平阳星坠为肉,长三十步(各详见《赤祥门》)

    隋文帝开皇二年,京师雨土(各见《黄祥门》)。 六年七月,京师雨毛,如髪尾,长者三尺馀,短者六七寸(详见《羊白眚》)。 十二年,空中有物斗而坠,如羝羊(详见《羊祸门》)

    北齐武成河清二年,太原雨血。

    梁武帝大同元年,天雨土。 二年,天雨灰,其色黄。 晁文帝大宝元年,天雨黄沙(详见《黄祥门》)

    後周静帝大象二年正月,天雨黄土。

    唐高祖武德初,突厥雨血三日。 武太后垂拱三年,广州雨金。 四年,雨桂子於台州,旬馀乃止。占曰:"天雨草木,人多死。" 中宗神龙二年,越州雨毛。 德宗贞元四年,雨木於陈留,十里许,大如指,长寸馀,中空,所下立如植(详见《木不曲直门》)。是岁,大雨,有物堕地如猪(详见《豕祸门》)。 二十七年,京师雨赤雪。乾符二年,洛阳暴雨,有物堕地如羝羊(详见《羊祸门》。) 光启二年,扬州雨鱼。

    太宗贞观七年三月, 高宗永徽三年三月, 中宗景龙元年六月、十二月,元宗天宝十三载二月, 代宗大历七年十二月, 德宗贞元二年四月、八年二月,文宗开成元年七月,懿宗咸通十四年三月,僖宗中和二年五月,昭宗天复三年二月,天祐元年闰四月,俱雨土。

    宋太宗淳化三年正月,京师雨土。 神宗熙宁元年三月丁酉,潭州雨毛。八年五月丁丑,雨黄土兼细毛。元丰三年六月己未,饶州长山雨木子数亩,状类山芋子,味香而辛,土人以为桂子,又曰"菩提子"。明道中,尝有之,是岁大稔。 五年三月己巳、六年四月辛未,雨土。 哲宗元祐七年正月,天雨尘土,主民劳苦。 徽宗宣和元年三月,雨土。高宗绍兴二十六年七月,雨水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