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百三十三·经籍考六十

    卷二百三十三·经籍考六十 (第2/3页)

,橘林无实子孙忙”之类,律切丽密或过牧,而抑扬顿挫不及也。二人诗不著姓名亦可辨。樊川有《续别集》三卷,十之八九皆浑诗,牧佳句自多,不必又取他人诗益之,若《丁卯集》割去许多杰作,则浑诗无一篇可传矣。牧仕宦不至南海,《别集》乃存南海府罢之作,甚可笑。

    ◎李商隐《樊南甲集》二十卷《乙集》二十卷又《文集》八卷

    晁氏曰:唐李商隐义山也。陇西人。开成二年进士。令狐楚奏为集贤校理,楚出汴、滑、兴元,皆表幕府,尝补太学博士。初,为文瑰迈奇古,及从楚学,俪偶长短,而繁缛过之。旨意能感人,人谓其横绝前後无俦者。今《樊南甲》、《乙集》,皆四六,自为序,即所谓繁缛者。又有古赋及文共三卷,辞旨恢谲,末景文序传中称“诡怪则商隐”,盖以此。诗五卷,清新纤艳,故旧史称其与温庭筠、段成式齐名,时号“三十六体”云。

    陈氏曰:商隐,令狐楚客。後从王茂元、郑亚辟,二人皆李德裕所善,坐此为令狐?所憾,意坎Б以终。《甲》、《乙集》皆表、章、启、牒四六之文。既不得志於时,历佐藩府,又依卢弘正、柳仲郢,故其所作应用若此之多。商隐本为古文,令狐楚长於章奏,遂以授商隐,所作当时以为工,以近世四六较之,未见其工也。

    《谈苑》:商隐为文,多检阅书册,左右鳞次,号“獭祭鱼”。  石林叶氏曰:唐人学老杜,惟李商隐一人而已。虽未尽造其妙,然精密华丽,亦自得其彷彳弗。故国初钱文僖与杨大年、刘中山皆倾心师尊,以为过老杜,一时翕然从之,好事者次为《西昆集》,所谓“昆体”者也,至欧阳文忠公始力排之。然宋为公兄弟虽尊老杜,终不废商隐。虽王荆公亦与之,尝为蔡天启言:

    “学诗者未可遽学老杜,当先学商隐,未有不能为商隐而能为老杜者。”故公诗晚年亦微乐於华巧,其所好者然也。

    ※《玉?生集》三卷

    陈氏曰:李商隐自号。此集即前卷中赋及杂著也。

    ※《会昌》一品集二十卷《别集》十卷《外集》四卷

    晁氏曰:唐李德裕文饶也。赵郡人。宰相吉甫之子。少力於学,既冠,卓荦有大节,不喜与诸生试有司。宪宗时,以荫补校书郎。穆宗初,擢翰林学士,号令大典,皆出其手,进中书舍人,召兵部尚书、中书门下平章事。会昌初,复秉政。平泽潞,策功拜太尉,封卫公。太中贬崖州司户参军,三年卒。德裕性孤峭,明辨有风采,善为文章,虽在大位,手不去书,谋议援古,滚滚可喜,为武宗所知。常以经纶天下为己任,时王室几中兴焉。《一品集》,郑亚为之序,皆会昌制诰、表状、外内册赞、碑序文也。赋诗四首。《穷愁志》乃崖州所撰;《姑臧集》题段全纬纂,上四卷亦制诰,第五乃《戛黠斯朝贡传》与八诗;《别集》乃裒合古赋,《平泉诗》、集外杂著。又有古赋一卷,载《金松》等四赋。

    陈氏曰:《一品集》者,皆会昌在相位制诰、诏册、表疏之类也。《别集》诗赋杂著,《外集》则《穷愁志》也。德裕自穆宗时已掌内外制,累践方镇,遂相文宗,平生著述讵止此,此外有《姑臧集》四卷而已,其不传於世者亦多矣。

    《穷愁志》,晚年迁谪後所作,凡四十九篇,其论精深,其辞峻洁,犹可见其英伟之气。《周秦行纪》一篇,奇章怨家所为,而文饶遂信之尔。  ※《李卫公备全集》五十卷《年谱》一卷《摭遗》一卷

    陈氏曰:此《永嘉集》及蜀本三十四卷之外,有《姑臧集》五卷,《献替记》、《辨谤略》等诸书其十一卷,剌镇江府江阴耿秉直之所辑,并考次为《年谱》、《摭遗》。《姑臧集》者,兵部员外郎段全纬所集,前四卷皆西掖北门制草,末卷惟《黠戛斯朝贡图》及歌诗数篇,其曰“姑臧”,未详。卫公三为浙西,出入十年,皆治京口,故秉直刻其集。若永嘉,则其事颇异。郡故有海神庙,本城北隅丛祠。元?中,太守苑峋梦其神,自言姓李,唐武宗时宰相,南迁以殁。寤而意其为德裕,访得其祠,遂作新庙,且列上其事,自是日盛,赐庙额,开王爵,然卫公平生於温,盖邈乎不相及也,殊有不可晓者。

    ※《平泉杂文》一卷

    陈氏曰:即《别集》第九卷、第十卷,平泉山居所作诗、赋、记也。

    ※《林藻集》一卷

    陈氏曰:唐岭南节度副使林藻纬乾撰。贞元七年进士。试《珠还合浦赋》,叙珠去来之意,人谓之神助。

    ※《林蕴集》一卷

    陈氏曰:唐邵州刺史林蕴复梦撰。藻之弟也,见《儒学传》。蕴父披,苏州别驾,有子九人,世号“九牧”。林氏其族至今衣冠诗礼。以蕴所为父墓碑考之,其八子为刺史、司马,其一号处士,而披之父为饶阳郡守,祖为瀛州刺史,盖亦盛矣。

    ◎孙樵《经纬集》三卷

    晁氏曰:唐孙樵字隐之,大中九年进士。广明初,黄巢犯阙,赴岐陇,授职方员外。时诏书曰“行在三绝”。以常侍李骘有曾、闵之行,前进士司空图有巢、田之风,樵有扬、马之风,遂辑所著名《经纬集》。

    陈氏曰:其文自为序,凡三十五篇,盖其删择之馀也。东坡尝曰:学韩愈而不至者为皇甫?,学?而不至者为孙樵。

    ※《陈黯文集》三卷

    晁氏曰:唐陈黯撰。黯,字希孺,颍川人。十岁能诗,十三袖文谒清源牧,牧面令赋诗,颇称赏之,由是一时声名大振,会昌初,就乡荐,至礼荐,至礼部,辄罢归。咸通中卒。有罗隐、黄滔序。

    ◎刘绮庄歌诗四卷

    晁氏曰:唐《四库书目》有《绮庄集》十卷,今所馀止四卷,诗三十二、启状四十四而巳,惜其散落大半。其本乃南唐故物,纸墨甚精,後题曰?平四年重题,印其文云“建邺文房”,本内“密”字皆缺其画,而“超”字不缺,盖昊时所缮写也。其诗如《置酒、扬州送人》皆不凡,而乐府格调尤高。然史逸其行事,诗中亦有不可考,独启事内有臼、韦、崔三相公状,白乃敏中,崔乃元式,韦乃琮也,三人同相於宣宗初载。其末云“限守藩服”,则知绮庄时已任刺史矣。

    ※《李甘文集》一卷

    陈氏曰:唐侍御史李甘和鼎撰。甘欲坏郑注麻,坐贬死,杜牧所为赋诗者也。

    ◎薛逢《四六集》一卷  陈氏曰:唐秘书监河东薛逢陶臣撰。

    ※《郑畋集》五卷  晁氏曰:唐郑畋台文也。荥阳人。会昌元年进士,书判入等,授校书郎,调渭南尉,知制诰、中书舍人。乾符四年,以本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二年召复秉政,至成都,以疾不拜。终太子少保。《?草》皆乾符堂判敕语云,又名《敕语唐判集》凡一卷。

    ※《陈陶集》二卷

    晁氏曰:唐陈陶嵩伯也。鄱阳人。大中时,隐洪州西山,自号三教布衣云。

    《江南野史》有传。

    ※《皮日休文薮》十卷

    晁氏曰:唐皮日休字袭美,一字逸少,襄阳人。隐鹿门山,自号醉吟先生,以文章自负,尤善箴铭。咸通八年,登进士第,为著作佐郎、太常博士。乾符丧乱,东出关,为毗陵副使,陷巢贼中,贼遣为谶文,疑其讥已,遂害之。集乃咸通丙戌年居州里所编。自序云:发箧次类文稿,繁如薮泽,因以名之。凡二百篇。

    陈氏曰:黄巢之难,日休陷贼中,为“果头三屈律”之谶,贼疑讥已?拳,遂见害。陆游《笔记》以《皮光业碑》辩其不然。

    ◎陆龟蒙《笠泽丛书》四卷  晁氏曰:唐陆龟蒙鲁望也。苏州人。少高放,通《六经》大义,尤明《春秋》,举进士,一不中。从张搏为苏湖从事,居松江甫里,以文章自怡。少工歌诗,其体裁不一,卒造乎平淡而已。自号江湖散人,或号甫里先生,皆为之传,《新史》多取之,而独不云工歌诗。“笠泽”者,松江地名也。其集自序云:自乾符六年春,卧病笠泽时,亦隐几著书,诗、赋铭、记,往往杂发,混而录之,故曰《丛书》。今按其集,歌诗为多,又比他文最工,《新史》疏漏如此。

    陈氏曰:《丛书》为甲、乙、丙、丁,诗文、杂编。政和中,朱衮刊之吴江,末有四赋,用蜀本增入,蜀本七卷,郫人樊开所序。龟蒙自号天随子、甫里先生、江湖散人,与皮日休善,有《松陵唱和集》,皆不在《文数》《丛书》中。

    ※《文泉子》十卷

    陈氏曰:唐中书舍人长沙刘蜕复愚撰。自为序云:覃以九流之旨,配以不竭之义,曰“泉”。有《文冢铭》,甚奇。蜕,大中四年进士,其为西掖在咸通时。

    ◎司空图《一鸣集》三十卷

    晁氏曰:唐司空图表圣也。河中人。咸通十一年,王凝下第。及黄巢陷长安,僖宗次凤翔,召拜知制诰、中书舍人。朱温将篡,召为礼部尚书,不赴。闻哀帝遇弑,不食而卒。图居中条山,自号知非子、耐辱居士。集自为序,以“濯缨亭”“一鸣窗”名其集,子荷别为集後记。最长於诗,其论诗有曰:“梅止於酸,而盐止於咸,味常在於酸咸之外”。谓其诗“棋声花院静,幡影石坛高”之句为得之,人以其言为然。

    陈氏曰:图见《卓行传》,唐末高人胜士也。蜀本但有杂著,无诗。自有诗十卷,别行。诗格尤非晚唐诸子所可望。其论诗酸咸之喻,东坡以为名言。

    容斋洪氏《随笔》曰:东坡称司空表圣诗文高雅,有承平之遗风,盖尝自列其诗之有得於文字之表者二十四韵,恨当时不识其妙。又云:表圣论其诗,以为得味外味,如“绿树连村暗,黄花入梦稀”,此句最善。又“?声花院静,幡影石坛高”,吾尝独入白鹤观,松阴满地,不见一人,惟闻棋声,然後知此句之工,但恨其寒俭有僧态。予读表圣《一鸣集》,有《与李生论诗》一书,乃正坡公所言者,其馀五言句云:“人家寒食月,花影午时天”,“雨微吟足思,花落梦无そ”,“坡暖冬生笋,松凉夏健人”,“川明虹照雨,树密鸟冲人”,“夜短猿悲减,风和鹊喜灵”,“马色经寒惨,雕声带晚饥”,“客来当意惬,花发遇歌成”。七言句云:“孤屿池痕春涨满,小栏花韵午晴初”,“五更惆怅回孤枕,犹自残灯照落花”。皆可称也。

    ※《程晏集》一卷

    晁氏曰:唐程晏字晏然,乾宁二年进士。集皆杂文。

    ◎孙?《文纂》一卷

    晁氏曰:唐孙?字希韩,四明人。乾宁四年进士。好荀、扬、孟之书,篡韩愈。为校书郎,河南府文学。旧四十卷。

    ◎朱?《致理书》十卷

    晁氏曰:唐朱?也。襄阳人。以三史举为门令。乾宁中,方士许岩士得幸禁中,言?有经济才,帝幸石门召对,即拜谏议大夫、平章事。

    ◎罗隐《甲乙集》十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