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百三十三·经籍考六十

    卷二百三十三·经籍考六十 (第3/3页)

谗书》五卷

    晁氏曰:杭越罗隐字昭谏,馀杭人。唐乾符中,举进士不第。从事诸镇皆无合,久之而归。钱Α辟掌书记,历节度判官、副使,奏授司勋郎中。梁祖以谏议大夫召,不行魏。博罗绍威推为叔父,表荐给事中,卒。隐少聪敏,作诗著文,以讥刺为主,自号江东生。其集皆自为序。又有《吴越掌记集》一卷,隐掌钱Α记室所著表启也。

    陈氏曰:《甲乙集》皆诗,《後集》五卷,有律赋数首。《湘南集》者,长沙幕中应用之文也。隐又有《淮海寓言》、《谗书》等,求之未获。  ※《沈颜赘书》十卷  晁氏曰:伪吴沈颜字可铸,传师之孙。天复初进士,为校书郎。属乱离,奔湖南,避巡官,吴国建,为淮南巡官、礼仪使、兵部郎中、知制诰、翰林学士。

    顺义中卒。颜少有词藻,琴棋皆臻妙。场中语曰“下水船”,言为文敏速,无不载也。性?淡,不乐世利,尝疾当时文章浮靡,仿古著书百篇,取元次山“聱叟”之说附已志而名书。其自序云:“自孟轲以後千馀年,经百千儒者,咸未有闻焉。

    天厌其极,付在鄙予。”其夸诞如此。

    陈氏曰:颜,传师之孙。其文?《骨皮》,而自序之语,极其矜负。

    ※《凤策联华》三卷

    陈氏曰:唐虞部郎中淮南从事秋浦顾?垂象撰。多以拟古为题,盖行卷之文也。?,咸通十五年进士。

    ※《李後主集》十卷

    晃氏曰:伪唐主李煜重光也。少聪悟,喜读书属文,工书画,知音律。建隆三年嗣伪位。开宝八年,王师克金陵,封违命侯。太平兴国三年,终陇西郡公,赠吴王。江邻几《杂志》云,为秦王廷美所毒而卒。

    ◎韩熙载《文集》五卷

    晁氏曰:伪唐韩熙载字叔言,北海人。後唐同光中进士。南奔江淮,李?建国,用为秘书郎,使与其子?游。?嗣位,为虞部员外郎、史馆修撰,兼太常博士、知制诰。顷之,请诛陈觉,黜和州司马。复召中书舍人,累迁兵部尚书。第宅华侈,妓乐四十馀人,不加检束,时人比徐之才。?屡欲倚以为相,用是不果。  後左授右庶子、分司,乃尽斥群妓,单车引道,留为秘书监,俄复位,已而其去妓皆还。熙载天才俊敏,工隶书及画,声名冠一时。自朱元叛後,《煜》犹疑北人,多因事诛之。熙载愈益淫纵,然喜延誉後进,如舒雅等,後多知名。谥曰文。

    ◎孙晟《文集》三卷

    晁氏曰:南唐孙晟字凤,密州人。好学有文辞,尤长於诗,少为道士。常画贾岛像,置於屋壁,晨夕事之。後乃儒服谒唐庄宗於镇州,庄宗以为著作佐郎。

    天成中奔於吴,李?父子用之为相。周世宗征淮,?惧,遣晟奉表求和,世宗召问江南事,不对,杀之。?闻,赠鲁国公。

    ◎潘佑《荥阳集》十卷

    晁氏曰:伪唐潘佑,金陵人。韩熙载荐於?,授秘书正字,直崇文馆。煜时为虞部员外郎,史馆修撰、知制诰、中书舍人。佑性贞介,文章赡逸,尤长议论。

    坐言事悖慢下狱,自刎死,人颇言张洎谮之。  ◎成彦雄《梅顶集》一卷

    晁氏曰:南唐成彦雄,江南进士。有刘铉序。

    ※《徐常侍集》三十卷

    晁氏曰:南唐徐铉字鼎臣,广陵人。仕杨溥为秘书郎,直宣徽北院,掌文翰。

    李?时知制诰,煜时累迁翰林学士。归朝,为直学士院、给事中、散骑常侍。淳化初,坐累黜靖难军司马。铉初至京师,见御毛褐者,辄哂之,?苦寒,竟以冷气入腹而卒。铉幼能属文,尤精小学,文思敏速,凡所撰述,常不喜预作,有欲从其求文者,必戒临事即来请,往往执笔立就,未尝沈思。常曰:“文速则意思敏壮,缓则体势疏慢。”

    陈氏曰:其二十卷,仕江南所作,馀十卷,归朝後所作也。所撰《国主李煜墓铭》,婉微有体,《文鉴》取之。  ◎田霖《四六集》一卷

    晁氏曰:南唐田霖撰。

    ◎孙光宪《巩湖编》三卷

    晁氏曰:荆南孙光宪字孟文,陵州人。王衍降唐,避地荆南,从诲辟掌书记,历检校秘书监、御史大夫。王师收阆州,光宪劝其主献三州地。乾德中,终黄州刺史,自号葆光子。

    ※《扈载集》十卷

    陈氏曰:後周翰林学士范阳扈载仲熙撰。少俊早达,年二十六以死。其子蒙,显於国朝。

    ※《神宗皇帝御集》二百卷

    晁氏曰:宋朝神宗皇帝撰,章?等纂。绍圣初,以元?中所集止九百四十三道,有旨命?再加编次,至元符中书成,比元?所编,增多八千七百三十道,分文辞、政事、边机三门。言者仍以元?之臣?以边机不宜泄露,掩没先帝盛美,於是遍以赐群臣云。

    ※《范鲁公集》三十卷

    晁氏曰:宋朝范质字文素,大名人。後唐长兴中举进士。时和凝典贡举,览质程文,器之,自以登第名在十三,即以其数处质,举子谓之“传衣钵。”晋天福中为翰林学士。周广顺初拜相。太祖受禅,加兼侍中。乾德二年,始罢为太子太傅。卒,年五十四。将终,戒其子?勿请谥,勿刻墓碑。质力学强记,好聚书,既登朝,犹手不释卷。国史载其《示从子诗》、《家书目序》《荐吕馀庆赵普表》三篇。

    ※《赵韩王集》三卷

    晁氏曰:宋朝赵普字平则,蓟州人。其父迁洛阳占籍焉。乾德中,代范质为平章事,太平兴国六年及端拱初三入相。薨,封真定王,谥忠献。卒年七十一。

    普初无学术,太宗勉之,晚年颇该博。  陈氏曰:《遗稿》凡十卷。普,开国元臣,不以文著,而《彗星》、《班师》二疏,天下至今传诵。末有刘昌言所撰《行状》。案《馆阁书目》惟有《奏议》一卷,今麻沙书坊刊本,奏议止数篇,馀者表状之属。

    巽岩李氏《遗稿序》曰:王禹?尝赋诗哭普,谓其章疏与《夏训》、《商谟》相表里,本传独载普《谏伐幽州辞》,多删润,每恨弗见其全,网罗搜索,久乃得普遗文,而幽州之奏咸在,後有《论星变》及《荐张齐贤》二奏,其言谆谆,要本於仁。呜呼,贤矣!禹?褒赞,谅不为私。而史官简编,诚可叹息。乃次第其遗文,以传於世。其四六表状,往往见《禹?集》,盖禹?代作也。虽禹?代作,必普之心声云耳,因弗敢弃。顾草疏决不止此,当博求而附益之。

    ※《柳仲涂集》一卷

    晁氏曰:宋朝柳开字仲涂,大名人。开宝六年进士。太平兴国中,上书愿备边用,换崇仪使,知宁边军,徙全、桂二州,贬复州团练副使,居久之,复官。  历环、?、曹、邢、代、忻、沧七州。咸平四年,终於京师。开幼奇警,有胆气,学必宗经。慕韩愈、柳宗元为文,因名肩愈,字绍先。既而易今名字,自以为能开圣道之涂也。集乃门人张景所编。欧公尝推本朝古文自仲涂始。

    陈氏曰:仲涂历知常、润州,以殿中侍御史换崇仪使,又历七郡以卒。门人张景为行状、集序,集凡十五卷。本朝为古文自开始,然其体艰涩。为人慷慨,喜功名,急义。史亦称其傲很强愎云。

    ※《张晦之集》二十卷

    晁氏曰:宋朝张景字晦之。师事柳开,学为古文,名震一时。卒,官至廷评,年四十九。集有文百九十三首,禹?所编,并为之序。  ※《穆参军集》三卷

    陈氏曰:泰州司法参军东平穆?伯长撰。修,祥符二年,经明行修进士。仕不遇,困穷以死。师事陈抟,传其《易》学,以授李之才,之才传邵雍,而尹洙兄弟亦从之学古文,且传其《春秋》学。或曰《太极图》亦修所传於陈抟、种放者。今其遗文传世者仅如此,门人祖无择为之序。  水心叶氏曰:柳开、穆?、张景、刘牧当时号能古文,今《文鉴》所存《来贤亭记》(柳),《河南尉厅壁记》(张),《法相院锺记》、《静胜亭记》(穆),《待月亭记》(刘),诸篇可见。时以偶俪工巧为尚,而我以断散拙鄙为高。自齐、梁以来言古文者,无不如此。韩愈之备尽时体,抑不自名,李翱、皇甫?往往不能知,而况孟郊,张籍乎!古人文字,固极天下之巧丽矣,彼怪迂钝朴,用功不深,才得其腐败粗涩而已。

    ※《胡周父文集》十卷  晁氏曰:宋朝胡旦字周父,渤海人。太平兴国三年,进士第一人。知海州,上《河平颂》。先是,卢多逊、赵普罢,颂有“逆逊投荒,奸普屏外”之句,太宗怒,贬商州团练副使。上《平燕入议》,召复官,再迁知制诰。翟马周上封事,斥时政,语连旦,谪防州团练副使。复召知制诰,草《王继恩制》词溢美,流浔州。景德初,以目病致仕,终秘书监。为人隽辩强敏,少有大志,力学,以赡博闻。雍熙、淳化?奏御之文为时推赏。晚节黩货,多干扰州县,持吏短长,时论薄之。  ※《张师黯集》五十卷  晁氏曰:宋朝张洎字师黯,滁州人。仕李煜,知制诰、中书舍人。归朝为史官修撰、翰林学士。淳化中,参知政事。至道二年卒。洎风神洒落,文辞清丽,通释氏学,然性险陂而谄附。集有吴淑序,其子安期所编,咸平五年上之。

    ◎王元之《小畜集》三十卷

    晁氏曰:王禹?字元之,钜野人。家微贱,九岁能为歌诗,毕士安见而异之,及长,善属文。太平兴国八年,登进士第。端拱初,试文,擢右司谏、知制诰,判大理寺。辩徐铉罪,忤旨,贬商州团练副使。久之,复召知制诰,入翰林为学士。孝章皇后崩,梓宫迁主第,禹?谓后常母仪天下,当用旧典。以谤讪左迁,知滁州。真宗即位,复召掌诰,修《太宗实录》,坐语涉轻诬,出守黄州,徙蕲州。卒,年四十八。元之词学敏赡,独步一时,丰气峻厉,极谈世事,臧否人物,以直道自任,故屡被摈斥。喜称奖後进,当时名士,多出其门下。集自为序。

    陈氏曰:元之文,自为之序,略曰:阅平生所为文,类而第之,得三十卷。将名其集,以《易》筮之,遇《乾》之小畜,象曰“君子以懿文德”,未能行其施,但可懿文而巳。《外集》者,其曾孙汾裒辑遗文,得三百四十首。又有《承明集》十卷,《奏议集》三卷,未见。  水心叶氏曰:王禹?文、简雅古淡,由上三朝,未有及者,而不甚为学者所称,盖无师友议论故也。  竹溪林氏曰:王元之又在尹、穆之前,虽未能尽去五代浮靡之习,而意已务实,但未得典则之正。

    ※《宋文安集》一百卷

    晁氏曰:宋朝宋白字素臣,开封人。年十二属文。建隆二年进士。调嘉州玉津令。从太宗平晋,献《颂》,上嘉之,累擢翰林学士。祥符中卒,谥文安。白之文,颇浮丽,而理致或不工。典贡举,取王禹?、田锡、胡旦,时称得人。又名《广平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