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五 山东六

    卷三十五 山东六 (第2/3页)

丘,见公子彭生,豕立而啼,齐侯坠车伤足处也。又《楚语》:沈诸梁曰,齐驺马濡以胡公入于贝水。亦即此。《史记》谓之沛丘。《后汉志》博昌有贝中聚,是也。

    高苑县府西北百五十里。东至博兴县四十里,西至济南府新城县九十里。古苑墙地。汉置高宛县,属千乘郡。后汉属乐安国。晋曰高苑,为乐安国治。苑与宛通也。宋曰长乐县,属渤海郡。后魏因之。隋属齐州。开皇十八年,改曰会城县。大业初,复曰高苑县。唐武德四年,县属邹州。八年,州废,县属淄州。宋因之。景德三年,以县置宣化军。熙宁三年,军废,仍隶淄州。元属益都路。今土城周三里,编户三十一里。

    ○被阳故城今县治。汉元朔四年,封齐孝王子燕为被阳侯国。《史记·表》上作披阳,属千乘郡。后汉建武初,又封欧阳歙为被阳侯,寻省。《水经注》:临济有南北二城,中隔济水。南城即汉被阳故城也,今为渤海侨郡治。高齐又自狄城移长乐县于此。隋改名高苑,县属淄州。《元和志》:县南至州百十里,取东南高苑故城为名。是也。高苑城,今见长山县。长乐故城在今县西。汉狄县地。刘宋孝武始侨置长平县,为勃海郡治。北齐郡废。隋改长平曰今城,又改高苑。《寰宇记》:刘宋于今县西二里如狄故城置长乐县,高齐又移被阳故城,而此城废。按《汉志》:狄,即临济。刘宋时,临济为县如故,何得别置郡县于此?岂如狄城又非狄耶。

    临济故城县西北二里。故狄邑也。或曰:春秋时长狄所居,因名。《战国策》:田单攻狄,三月不下,即此。秦置狄县。二世二年,陈胜将周市北徇地至狄,狄人田儋杀狄令,自立为齐王。汉亦曰狄县,属千乘郡。汉安帝永初三年,改曰临济,为乐安国治。晋、宋属乐安国。宋泰始二年,青州刺史沈文秀举兵应晋安王子勋,高阳、勃海二郡太守刘乘民据临济城以应建康。是时县盖属勃海侨郡也。后魏亦曰临济县,属东平原郡。隋改朝阳县,并入高苑,而移临济之名于故朝阳县,非旧治矣。

    建信城县西北五十二里。汉县,属千乘郡。高帝封娄敬为侯邑。后汉省。《水经注》:漯水自东邹县,又东北径建信县故城北,又东北至千乘。应劭曰:临济县西北五十里有建信侯城,都尉治故城。魏收《志》临济县有建新城,亦即此。

    千乘城县北二十五里。本齐邑,后属秦。汉四年,灌婴追击齐将田?于千乘,即此。《汉志》:千乘郡治千乘县。后汉乐安国移治临济,县属焉。晋省。刘宋移千乘之名于汉广饶县,而改置阳信县于县界,属乐陵郡。后魏因之。魏收《志》阳信县有千乘城,是也。又青州亦尝治此。隋初,县废。伏琛曰:千乘城在齐城西北百五十里,有南北二城,相去三十余里。其一城县治,一城故太守治也,侨置。《括地志》:千乘故城在今高苑县北二十五里。《寰宇记》:在县北者,南千乘也。

    高阳城在县东南五十里。刘宋元嘉中,于乐安地侨置高阳县,兼置高阳郡治焉,属冀州。后魏因之,改属青州。东魏天平初,以侯渊行青州事,青州刺史王贵平不受代,渊袭高阳郡,克之,旋入东阳。是也。高齐郡县俱废。隋复置高阳县,大业初废。○济阳城,在县北九十里,《唐志》:景龙初,分高苑县置济阳县。元和十五年,并入高苑。《志》云:县有古高会城,隋改县曰会城,以此。○小清河县西南七里。自新城县东北流经此,孝妇河亦自新城县北流合焉,土人谓之坌河。又东入博兴县界。《水经注》:济水自菅县东,过梁邹县北,又东过临济县南。宋泰始三年,青州刺史沈文秀以东阳拒魏,魏将长孙陵等败屯清河,即此水西也。《通志》云:县北二十里有济河故道,今堙。菅县、梁邹,见济南府历城县及邹平县。

    隔会水在县南。《汉志》:昌国有德会水,西北至西安入如。《水经注》:如水即时水,自西安县西流,合德会水,又西径东高苑、西高苑,至梁邹入济。杜预曰:即春秋时干时。京相?又谓之苑时。德会水讹曰隔会,盖时水上流也。或以为漯水别名,误。○漯水,在县北。《汉志》:漯水至千乘入海。即此。今涸。又马厩湾,亦在县东南,相传齐桓公牧马处。

    乐安县府北九十里。西至博兴县三十里。汉置广饶县,属齐郡。后汉属齐国。晋因之。刘宋移千乘县治此,并置千乘郡。后魏因之,属青州。唐武德二年,于县治置乘州。八年,州废,县属青州。宋因之。金改为乐安县。今土城周五里,编户九十五里。

    ○广饶城县东北二十里。汉置县于此。武帝封中山靖王子国为侯邑。后汉至晋、宋、后魏皆曰广饶县。《水经注》:淄水又东北径广饶故城南。是也。隋废入,置千乘县。金人又改置乐安县于今治,初非汉时之千乘、乐安矣。

    琅槐城县东北百十里。汉县,属千乘郡。后汉省。《风俗记》:博昌东北八十里有琅槐乡。《汉志》:济水东至琅槐入海。《水经注》:济水东历琅槐故城北入海云。又延乡城,在县西北,汉县,属千乘郡。元帝封李谭为侯邑,后汉省。《水经注》:延乡城谓之从城,延与从字相似也。《志》云:县西南又有新河城,隋开皇十八年置,大业初,省入博昌县。

    ○青丘在县北。相传齐景公尝畋于此。司马相如《子虚赋》:秋田于青丘。是也。《志》云:今清水泊,亦名青丘泺。又黄丘在县南二十里。《志》云:淄水径其东。

    ○小清河县北十八里。自博兴县流入境,又东合时水,入寿光县界,汇众流以达海。《通志》:小清河经高苑、博兴、乐安县界,合于乌河,又北至马车渎入海。乌河即时水矣。

    淄水县东南五十里。自临淄县流入境,东北流,经朱家道口,入寿光县界。又时水,亦在县南,东北合于淄水,于是淄水亦兼时水之名。○北阳水,在县东南二十五里,自益都县流入界。又女水自临淄县北流合焉,俱至寿光县入海。

    巨洋水县东南二十五里,即弥水。县西南二十里有浆水河,县北六十里有支派沟,其下流皆合弥水入海。《志》云:支派沟起高苑城南二里,径博兴入县境,泄马家泊诸水入海,今故迹微存,居民皆佃作输租,非甚潦无水也。又有利丰堤在县城北,成化十七年,知县沈清筑。

    马车渎县东北五十里。又南即寿光县之清水泊也。《汉志》:马车渎首受巨定,东北至琅槐入海。亦谓之马常坑,接高苑、博兴、乐安三县界,盖众水所潴也。《纪略》曰:马车渎入海处,一名皮丘沱。《旧记》:淄、渑之水,合于皮丘。即此。今谓之高家港,为海滨戍守处,有高家港巡司,司去县百余里。或作五十里,误也。

    渤海县东北百十里,与寿光、博兴县接界。府境之水,皆归于此。《志》云:县境滨海有三盐场,曰王家冈、新镇、高家港也。

    ○塘头寨县东北百里,滨海要地也。备御百户所驻守于此,有土城周三里。又乐安镇,在县西北六十里,旧置巡司于此,与高家港巡司并为守御之所。高家港镇,在县东北。新《志》:高家港盐场在县东北九十里□□社。又县东北二十里有高家社□□□冈城□□□□□社南□。

    柏寝台县东北二十八里,淄水经其下。齐景公与晏子游于少海,登柏寝之台,而望其国,是也。少海,或曰即勃海。俗谓台曰桓公台,相传桓公曾会盟于此。

    寿光县府东北七十里。东南至莱州府潍县八十里。古斟灌氏地,汉置寿光县,属北海郡。王莽改置翼平连率于此。后汉初,光武封更始子鲤为侯邑,改属乐安国。晋因之。宋初省。北齐复置。隋属青州。唐初,属乘州,寻复属青州。今土城周五里,编户百三十二里。○剧城县东南三十里,亦曰剧南城。春秋时纪国地。汉置剧县,初属齐国,文帝分置淄川国,都剧。景帝三年,与吴楚叛,国除,并入北海郡。寻复为淄川国治。后汉初,张步据齐地,都剧。建武五年,耿?讨败之,帝幸剧。寻为北海国治,以齐武王子兴为北海王,都于此。晋以县属东莞郡。刘宋仍属北海郡。后魏因之。北齐省。《括地志》:昌乐县西五十五里有故剧县。盖淄川所治之剧也。○纪城,亦在县东南。应劭曰:剧县西有纪亭,故纪国也。城内有台,俗曰纪台城。《春秋》:庄四年,纪侯大去其国,违齐难也。战国时为齐之剧邑,鲁连子云:剧、朐之人辨。谓此。汉因置剧县。《志》云:县东北二十里有牟城,即春秋时牟国。恐误。牟城,今见莱芜县。

    平望城县西北三十里。汉置平望县,属北海郡,武帝封淄川懿王子赏为侯邑。后汉省为平望亭。又乐望城,在县东二十里。汉县,属北海郡,宣帝封胶东戴王子光为侯邑,亦后汉省。《志》云:县南有闾丘城,隋开皇十六年,置闾丘县,属青州,大业初省。

    巨定城在县西北八十里。汉置巨定县,属齐郡,以巨定泽而名。《水经注》:城在淄水北。是也。后汉省。《志》云:县西四十里有益城,汉益县也,属北海郡,后汉属乐安国。晏谟云:司马宣王伐公孙渊,徙丰人于益县。亦谓之南丰城。一云南丰城在县西二十里,亦曰丰城。又益都城,在县北二十里。汉武封淄川懿王子胡为侯邑,后并入益县。三国魏复置益都县。晋改置利益县,属乐安国。刘宋改置益都县,今府治是也。○斟灌城,在县东北四十里。斟,《汉志》作?斗,与斟同。《春秋》襄四年传,寒浞使浇用师灭斟灌及斟寻氏。杜氏曰:二国夏同姓诸侯,仲康子后相所依也。今县有故灌亭。斟寻,今见潍县。

    ○淄水在县西南。自乐安县东北流入界。又渑水,即北阳水也,亦自乐安县流入界,与淄水会流,北注于清水泊。

    巨洋水县东十里。自乐安县流入界,过废剧县西,又东北会于黑冢泊,亦曰巨昧水。后汉建武五年,耿?败张步于临淄,步引归,伏兵起,追至巨昧水上,八九十里僵尸相属。《水经注》:巨洋水东北经益县故城东,又东北积而为潭,枝津出焉,谓之百尺沟,西北流径益都故城,注于巨淀。○甤水,在县西,亦谓之尧水,《汉志》:剧县有义山,甤水所出。《水经注》:尧水出剧县南角崩山,一名义山。俗以其山角若崩,因名角崩山。又为角林山,皆音讹也。其水即蕤水矣,东北流注于巨洋水。

    丹河在县东三十里。有东西二源,东丹水出昌乐县方山,西丹水出临朐县丹山,北流经昌乐故城,西北合东丹水而为丹河,经县东,又东北入于海。○二岳龙泉水,在县西南二十里。一曰东岳龙泉水,出县西十二里,俗名北夹河。一曰西岳龙泉水,出县西南二十六里,俗名南夹河,北流至罗桥,合东岳龙泉水,注于清水泊。清水泊县西北五十里。淄水、北阳水及东西岳龙泉水俱汇流于此。即《汉志》所云巨定也。《汉志》:征和四年,行幸东莱,临大海,耕于巨定。汉时尝引水溉田,今亦谓之巨淀湖。又北接乐安县之马车渎,其中茭芦千顷,利倍腴田,今属于德府。○黑冢泊,在县东北五十里,巨洋水汇焉。《述征记》谓之乌常泛,又东北注于海。

    ○广陵镇县东北三十五里,有广陵镇巡司。《志》云:县有莘店递运所,今革。

    马陵台在县西南四十里。亦曰臧台,相传臧武仲致防而奔齐,卒葬于此,因名。○望海台在县东北四十里,相传秦始皇所筑,俗名黑冢,其北即黑冢泊也。昌乐县府东七十里。东至莱州府潍县五十里。古营丘地。汉为营陵县地,北海郡治焉。后汉属北海国。晋初,属城阳郡。太康初,改属东莞郡。刘宋属高密郡。后魏属平昌郡。后齐废。隋开皇十六年,,改置营丘县,属潍州。大业三年,属北海郡。唐武德初,仍属潍州。八年,废入北海县。宋乾德二年,置安仁县,寻改昌乐县,属潍州。金因之。元至元三年,县省。明初,复置,属青州府。今土城周四里,编户九十八里。

    ○营陵城县东南五十里。此太公望所封之营丘也。《史记》:周武王封师尚父于营丘,未就国,东莱与之争。太公闻之,夜衣而行,至营丘,国遂定。盖营丘边莱也。《吕氏春秋》:太公封营丘之渚,海阻山高,险固之地。其后五世胡公徙薄姑,六世献公徙临?,盖自东而西也。汉置营陵县于此。高帝十一年,封刘泽为营陵侯。应劭曰:陵亦丘也。薛瓒曰:营陵即春秋时之缘陵。后汉以后,皆曰营陵县。高齐废。隋复置营丘县。唐武德初,营丘民汲嗣率乡人拒贼于此,权置杞州,以春秋时杞尝徙治此也。二年,复为营丘县,寻废。今其地犹名营丘社,与潍县接界。

    剧魁城在县西北。汉县,属北海郡,武帝封淄川懿王子黑为侯邑。又有剧县城,亦汉北海郡属县也,武帝封淄川懿王子错为侯邑。盖非淄川所治之剧县也。后汉时,剧魁与剧县俱省,而移北海郡治淄川之剧县。○昌乐故城,《志》云:在县西北十里。宋昌乐县治此,后徙今治。○孤山县东十里。峰峦峭拔,高出云霄。《志》云:伯夷避纣,居东海之滨,盖在此山之侧。今山接潍县界。又方山在县东南二十里,山麓有龙池,四时不竭,盖东丹河所出。其相近者,又有黄山。又西曰西黄山。

    ○白狼河在县南。源有二:一出县南五十里擂鼓山,一出临朐县丹山,流入县境,合流而东北,经潍县东寒亭北,入于海。《唐志》:长安中北海令窦琰于故营丘城东北穿渠,引白狼水,曲折三十里以溉田,号窦公渠云。

    丹水在县西。《志》云:东丹水出方山。流经县西三里。西丹水出临朐县丹山,流经县西九里,又西北合流于昌乐故城西,又西北入寿光县界。昔时引此水溉田,民被其利。○黑水,在县东南,俗名污河,源亦出方山。西北流经黄山,东有宝泉水流合焉,下流入于白狼河。

    ○丹河驿在城东,旧置丹河马驿于此。又县东有小丹河店递运所,万历初,与驿俱革。

    临朐县府东南四十五里。南至莒州二百五十里。本齐之?勺邑,汉置临朐县,属齐郡。朐,音劬。武帝元朔三年,封淄川懿王子奴为侯邑。后汉属齐国。晋属东?郡。义熙五年,刘裕伐南燕,至东?,慕容超先遣军屯临朐,闻晋兵入岘,自将步骑往就之。裕与燕军战于临朐南,参军胡藩曰:燕悉兵出战,临朐城中,留守必寡,愿以奇兵从间道取其城,此韩信所以破赵也。裕从之。潜师出燕兵后,袭攻临朐,克之。超走城南,裕纵兵奋击,超大败。刘宋初,县省。北齐改置昌国县。隋开皇六年,改置逄山县,属青州。大业初,复曰临朐,属北海郡。唐仍属青州。天复三年,汴将朱友宁攻青州,青州帅王师范袭杀之。朱全忠自齐州兼行至临朐,命将进攻益都。宋仍曰临朐县,属青州。元省入益都县,寻复置。今土城周三里,编户百十里。

    ○朱虚城《括地志》:在县东六十里。汉县,属琅邪郡。吕后二年,封齐悼惠王子章为侯邑。后汉永初元年,改属北海国。孔融为黄巾所败,尝保于此。晋属东莞郡。刘宋属平昌郡。后魏因之。后齐省。《县志》:今县东北萌山社有遗迹,土人犹呼为城头。《十三州志》:朱虚城东十三里有校城,亦曰校亭,汉武封城阳顷王子云为侯邑。○临原城,在县东。汉县,属琅邪郡。《史记》:武帝元朔三年,封淄川懿王子始昌为临原侯国于此。《汉书》作临朐。后汉省入朱虚县。又般阳城,在县西南,盖宋魏时因故县移治也。魏收《志》:盘阳有朱虚城。隋开皇六年,析置般阳县于此,属青州。大业初,并入临朐。唐武德四年,又置。八年,省。新《县志》:县西南三十五里有□□社,盖以故□□□。详见淄州。

    并阝城在县东南,春秋时纪邑也。庄元年,齐师迁纪并阝、?、吾阝。杜预曰:齐欲灭纪,故先迁三邑之民,而取其地。并阝,亦作骈。后为齐大夫伯氏邑。管仲夺伯氏骈邑三百,即此。汉文帝十四年,封孙单为瓶侯,国于此。景帝前三年除。元封元年,又封淄川靖王子成为侯,属琅邪郡。后汉省。应劭曰:临朐有伯氏骈邑。杜预曰:?城在临朐东南,即一地。《齐乘》:在安丘南,吾阝城相近。今吾阝城,在朱虚故县东南,见安丘县。又?城,见莱州府昌邑县。

    西安废县在县西。盖亦宋、魏时移治。魏收《志》西安县有逢山、□士山。新《县志》:今县西南十里有西安店,盖其故址。

    都昌故城在县东北。汉置都昌县,在今昌邑县界。沈约《志》:青州北海郡都昌县有箕山、阜山、白狼山。《唐志》:都昌县,武德二年属潍州,六年省。《括地志》:都昌故城在临朐县东北,盖宋、魏间又自州下所徙置也。又魏收《志》:昌国县有纪信冢。《隋志》:临陶县旧曰昌国,开皇六年改曰逄山,后又改临朐。今按:纪侯冢在益都箕山,则昌国县当亦江左自般阳东徙临朐界逄山、箕山间,非故县也。

    穆陵故城在县南。《左传》僖四年,管仲曰:昔成王赐我先君履,南至于穆陵。《隋志》:临朐县有穆陵山。《金志》:贞?四年,开临朐之穆陵关。即其地。

    东阳故城旧《志》:在县东。春秋时齐境上邑也。《左传》襄二年,齐晏弱城东阳以逼莱。九年,复城东阳,遂围莱。《通典》:东阳城一名凡城,在临朐。是也。○长城,在县南。《竹书纪年》:晋烈公十二年,王命韩景子赵烈侯及我师伐齐,入长城。又梁惠成王二十年,齐筑防以为长城。《水经注》:朱虚泰山上有长城,西接岱山,东连琅邪巨海,千有余里,盖田氏所造。

    校城在县东。《汉·王子侯表》:校侯,云城阳顷王子,元鼎元年封。阚る曰:朱虚县东三十里有校城,亦曰校亭,故县也。又《汉表》:邳离侯路博德灭马侯雕延年,俱元狩四年封,在朱虚。邳离,《史记》作符离。

    ○沂山县南百五十里。《志》所谓东泰山也,亦曰东镇,详见前名山沂山。○丹山。在县东北三十里,一名丸山,《封禅书》所云黄帝封东泰山,禅丸山者也。《大事记》:轩辕征不道,东至海,登丸山。或讹为凡山,俗谓之丹山,西丹河、白狼河,皆源于此。又灵山,在县东北二十里,《晏子春秋》:齐大旱,景公欲祀灵山者也。大岘山县东南百有五里。道径危恶,一名破车岘。宋武帝伐南燕,道经此。穆陵关在其上。○逄山,在县西二十五里,其山峭绝,惟一径可通,有泉出岩窦,甘洁异常,相传殷诸侯逄伯陵国也,今山麓有逄伯陵祠。郭缘生云:山在广固南三十里,洋水历其险而东北流,世谓之石匮水也。又山有石鼓,齐地将乱,则鼓自鸣,声闻数十里,隋时逄山县以此名。宋季,民避兵于此者多获济。《志》云:县西南七十里又有仰天山,山有黑龙渊及白云、罗汉二洞,极幽胜。

    朐山县东南二里。一名覆釜山,朐水出焉,县以此名。又委粟山,在县东北三里,孤阜秀立,形如委粟,因名。弥水经其东麓。弥水县东南一里。源出沂山,一名巨蔑水,一名巨洋水。径朱虚故县西,又北径县东,沿流上下,皆刘裕伐广固时营垒旧址也。《晋书》:义熙五年,慕容超闻刘裕兵入岘,使公孙五楼率骑进据巨蔑水,为裕前锋孟龙符所败。又北径委粟山,入益都县界。○石沟水,在县西,源出逄山之阴,东北流二十余里,至委粟山北,又东北入弥水,曰石沟口,亦谓之洋水,或谓之龙泉水。郭缘生曰:石沟水下流,涸溢有时。亦谓之龙水。晋太元十九年,后燕慕容农败晋青州刺史辟闾浑于龙水,遂入临?。是也。

    汶水县东南六十里。源出东泰山。伏琛《齐记》:汶水出吾阝山,或谓之?吾山,东北流入安丘县界,下流合潍水入海。此汶水别源,非浮汶达济之汶水也。?吾山,今见安丘县。○沭水,在县南,源出沂山东麓。又沂水,亦出沂山西麓,分流并导,俱入沂水县境。《志》云:县东南又有左右岘水,出大岘山,下流注于沭水。

    西丹河在县北。源出丹山,流入昌乐县界,与东丹河合。又白狼水,亦出丹山,北流与昌乐县之白狼河合。○熏冶泉,在县西南二十五里。《水经注》:古冶官所在,因取名焉,东北流,入于巨洋水。

    ○穆陵关在大岘山上。所谓齐南天险也,自昔为必争之地。今有穆陵关巡司戍守。详见前重险穆陵。

    南邓村在县西南北。周主邕追齐主高纬至青州,纬南走,至南邓村,为周将尉迟迥所擒,是也。又火星埠,或云亦在县西南。元至正二十二年,扩廓围田丰于益都,刘福通自安丰引军赴援,至火星埠,扩廓遣将关侃邀击败之。即此。

    安丘县府东南百六十里。东南至诸城县百二十里。古莒国之渠丘地。汉置安丘县,属北海郡。后汉、晋县属东莞郡。惠帝复置平昌郡。刘宋安丘县为平昌郡治。后魏仍属平昌郡。后齐郡县俱废。隋开皇十六年,改置牟山县,属密州。大业初,复改曰安丘,唐仍属密州。乾元初,改曰辅唐县。五代梁开平二年,复曰安丘。唐又为辅唐县。石晋天福七年,改曰胶西,避嫌名也。宋开宝四年,复曰安丘县,仍属密州。明初,改今属。土城周三里有奇,编户百七十四里。○安丘故城在县东北。汉县治此。《志》云:汉安丘有二县,一属北海,即此安丘也。一属琅邪,在今县东南。高祖封功臣张说为侯邑。成帝时,封高密顷王子当为安丘侯。后汉建武五年,张步降,亦封为安丘侯。寻省琅邪之安丘,而北海之安丘如故。高齐以后,城邑屡经变徙,两安丘遂不可考。

    昌安城在县西南十里。《通典》:安丘外城也。汉置昌安县,属高密国。后汉明帝封邓袭为昌安侯邑于此,后属北海国。晋属城阳郡。元康末,改属高密郡。刘宋因之。后魏属平昌郡。后齐以安丘县省入昌安。隋复置安丘县,以昌安省入。唐武德二年,复置昌安县,属潍州。六年省。乾元二年,刺史殷仲卿请移安丘县于故昌安城,改为辅唐县。天复三年,淮南将王茂章救王师范于青州,引还。朱全忠遣将杨师厚追及之于辅唐,败其后军。是也。宋复移于今治。○牟山城,在县西南十三里,《志》云:旧有牟乡城,为昌安县地,隋析置牟山县于此。大业二年,改曰安丘。明年,移治平昌城。唐又移于昌安故城云。

    平昌城县西南六十里。汉县,属琅邪郡。文帝封齐悼惠王子?为平昌侯,后改封胶西王,是也。后汉属北海国。三国魏置平昌郡。晋郡废,县属城阳郡。惠帝复置郡,以县属焉。刘宋因之。元嘉八年,青州刺史萧思话镇东阳,闻魏军将至,弃镇奔平昌,即此。后魏仍属平昌郡,后改属高密郡。后齐废入安丘县。隋大业三年,尝移置安丘县于此。《水经注》:平昌城东南角有台,世谓之龙台城,荆水经其下,亦谓之龙台水。

    淳于城县东北三十里。古淳于国也。郦道元曰:本夏时斟灌国。周武王以封淳于公,遂号淳于。《春秋》:桓六年,州公如曹,传曰:淳于公如曹,度其国危,遂不复。州盖国名也。后为杞人所有,亦谓之杞城。襄二十九年,晋人城杞之淳于。是也。汉因置淳于县,属北海郡。后汉初省。永元九年,复置,属北海国。建安十六年,曹操东击海贼管[C051],至淳于,[C051]走入海岛。晋改属城阳郡。元康末改属高密郡。刘宋因之。后魏属平昌郡。后齐废入高密县。

    吾阝城县西南六十里。春秋时,纪之吾阝邑。杜预曰:朱虚县东南有吾阝城。汉置梧城县,属琅邪郡。后汉废。后魏时,于故吾阝城置平昌郡。北齐郡废,改置琅邪县。隋初因之,属密州。大业初,改为吾阝城县。唐武德初废。《志》云:吾阝城盖在?吾山下。又瓶城,与吾阝城相近。《志》云:汉武封淄川靖王子成为瓶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