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 本紀第九

    卷九 本紀第九 (第3/3页)

盧約陷處州。

    十二月,安南戍將閔頊逐湖南觀察使李裕,自稱留後。

    是歲,霍丘鎮使王緒陷壽、光二州。

    二年正月辛亥,王鐸為諸道行營都都統,承制封拜,太子少師崔安潛副之。高駢罷都統。辛未,王處存為京城東面都統,李孝章為北面都統,拓拔思恭為南面都統。

    二月甲戌,黃巢陷同州。己卯,太子少傅分司東都鄭畋為司空,兼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丙戌,李昌言為京城西面都統,邠寧節度使朱玫為河南都統、諸谷防遏使。

    三月,邛州蠻阡能叛,西川部將楊行遷討之。李克用陷蔚州。

    六月,朱玫為京城西北面行營都統。楊行遷及阡能戰于乾溪,敗績。己亥,荊南監軍朱敬玫殺其節度使段彥謨,少尹李燧自稱留後。

    七月,保大軍節度留後東方逵為京城東面行營招討使。撫州刺史鍾傳陷洪州,江西觀察使高茂卿奔于江州。

    八月丁巳,東方逵為京城東北面行營都統,拓拔思恭為京城四面都統。魏博節度使韓簡陷孟州。

    九月丙戌,黃巢將朱溫以同州降。己亥,溫為右金吾衛大將軍、河中行營招討副使。是月,太原桃李實。嶺南西道軍亂,逐其節度使張從訓。平盧軍將王敬武逐其節度使安師儒,自稱留後。

    十月,嵐州刺史湯羣以沙陀反。韓簡寇鄆州,天平軍節度使曹全晸死之,部將崔用自稱留後。諸葛爽陷孟州。

    十一月,荊南軍亂,衙將陳儒自稱留後。丙子,湯羣伏誅。

    是歲,關中大饑。南城賊危全諷陷撫州。危仔倡陷信州。廬州將楊行密逐其刺史郎幼復。和州刺史秦彥逐宣歙觀察使竇潏。

    三年正月,雁門節度使李克用為京城東北面行營都統。乙亥,王鐸罷。

    二月,魏博軍亂,殺其節度使韓簡,其將樂彥禎自稱留後。己未,建王震為太保。

    三月,天有聲于浙西。壬申,李克用及黃巢戰于零口,敗之。

    四月甲辰,又敗之于渭南。丙午,復京師。

    五月,鄭畋為司徒,東都留守、檢校司空鄭從讜為司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淮南將張瓌陷復州。奉國軍節度使秦宗權叛附于黃巢。

    七月,宣武軍節度副大使朱全忠為東北面都招討使。鄭畋罷。兵部尚書、判度支裴澈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八月,黃巢、秦宗權寇陳州。淮南將韓師德陷岳州。

    九月,武寧軍節度使時溥為東面兵馬都統。

    是秋,晉州地震。

    十月,全椒賊許勍陷滁州。李克用陷潞州,刺史李殷銳死之。

    十一月壬申,劍南西川行軍司馬高仁厚及阡能戰于邛州,敗之。

    十二月,忠武軍將鹿晏弘逐興元節度使牛勗,自稱留後。

    是歲,天平軍將曹存實克鄆州。石鏡鎮將董昌逐杭州刺史路審中。

    四年正月,婺州將王鎮執其刺史黃碣,叛附于董昌。

    二月,鎮伏誅。浦陽將蔣瓌陷婺州。舒州賊吳迥逐其刺史高澞。

    三月甲子,劍南東川節度副大使楊師立反,西川節度使陳敬瑄為西川、東川、山南西道都指揮招討使。前杭州刺史路審中陷鄂州。

    五月辛酉,朱全忠及黃巢戰,敗之。辛未,河東節度使李克用及巢戰于宛句,敗之。癸酉,高仁厚為劍南東川節度使以討楊師立。壬午,福建團練副使陳巖逐其觀察使鄭鎰,自稱觀察使。

    六月乙卯,赦劍南三川。瘞京畿骸骨。

    七月辛酉,楊師立伏誅。壬午,黃巢伏誅。

    九月,山南西道節度使鹿晏弘反。

    十月,蕭遘為司空。

    十一月,鹿晏弘陷許州,殺節度使周岌,自稱留後。

    十二月甲午,荊南行軍司馬張瓌逐其節度使陳儒,自稱留後。盜殺義昌軍節度使王鐸。

    是歲,關中大饑。濮州刺史朱宣逐天平軍節度使曹存實,自稱留後。武昌軍將杜洪陷岳州。

    光啟元年正月庚辰,荊南軍將成汭陷歸州。是月,王緒陷汀、漳二州。南康賊盧光稠陷虔州。

    三月丁卯,至自成都。己巳,大赦,改元。時溥為蔡州四面行營兵馬都統。蕭遘為司徒,韋昭度為司空。

    四月,吳迥伏誅。秦宗權陷襄州,山南東道節度使劉巨容奔于成都。武當賊馮行襲陷均州,逐其刺史呂燁。

    五月,羣臣上尊號曰至德光烈皇帝。

    六月,幽州盧龍軍亂,殺其節度使李可舉,其將李全忠自稱留後。壬戌,秦宗權陷東都。

    七月,義昌軍亂,逐其節度使楊全玫,衙將盧彥威自稱留後。

    八月,光州賊王潮執王緒。甲寅,殺右補闕常濬。樂彥禎殺洺州刺史馬爽。

    九月,河中節度使王重榮反,邠寧節度使朱玫討之。

    十月癸丑,朱全忠及秦宗權戰于雙丘,敗績。

    十一月,河東節度使李克用叛附于王重榮,重榮及克用寇同州,刺史郭璋死之。

    十二月癸酉,朱玫及王重榮、李克用戰于沙苑,敗績。乙亥,克用犯京師。丙子,如鳳翔。

    二年正月辛巳,鎮海軍將張郁陷常州。戊子,如興元。癸巳,朱玫叛,寇鳳翔。

    二月,鄭從讜為太傅。

    三月壬午,山南西道節度使石君涉奔于鳳翔。遂州刺史鄭君雄陷漢州。丙申,次興元。戊戌,御史大夫孔緯、翰林學士承旨、兵部尚書杜讓能為兵部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是春,成都地震,鳳翔女子化為丈夫。

    四月乙卯,朱玫以嗣襄王熅入于京師。

    五月丙戌,有星孛于箕、尾。武寧軍將丁從實陷常州,逐其刺史張郁。

    六月,淮西將黃皓殺欽化軍節度使閔頊。衡州刺史周岳陷潭州,自稱節度使。

    七月,秦宗權陷許州,忠武軍節度使鹿晏弘死之。

    八月,王潮陷泉州,刺史廖彥若死之。幽州盧龍軍節度使李全忠卒,其子匡威自稱留後。

    九月,有星隕于揚州。戊寅,靜難軍將王行瑜陷興、鳳二州。

    十月丙午,嗣襄王熅自立為皇帝,尊皇帝為太上元皇聖帝。朱全忠陷滑州,執義成軍節度使安師儒。丙辰,杭州刺史董昌攻越州,浙東觀察使劉漢宏奔于台州。是月,河陽節度使諸葛爽卒,其子仲方自稱留後。神策行營先鋒使滿存克興、鳳二州。感義軍節度使楊晟陷文州。武寧軍將張雄陷蘇州。

    十一月庚子,秦宗權陷鄭州。

    十二月,魏州地震。丙午,台州刺史杜雄執劉漢宏,降于董昌。昌自稱浙東觀察使。丙辰,朱玫伏誅。丁巳,熅伏誅。秦宗權陷孟州,諸葛仲方奔于汴州。

    是歲,天平軍將朱瑾逐泰寧軍節度使齊克讓,自稱留後。湘陰賊鄧進思陷岳州。杜洪陷鄂州,自稱武昌軍節度留後。

    三年三月癸未,蕭遘、裴澈、兵部侍郎鄭昌圖有罪伏誅。壬辰,如鳳翔。鄭從讜罷。韋昭度為司徒。癸巳,鎮海軍將劉浩逐其節度使周寶,度支催勘使薛朗自稱知府事。

    四月甲辰,六合鎮遏使徐約陷蘇州,逐其刺史張雄。甲子,淮南兵馬使畢師鐸陷揚州,執其節度使高駢。是月,維州山崩。

    五月甲戌,宣歙觀察使秦彥入于揚州。癸未,秦宗權陷鄭州。

    六月,陷孟州,河陽將李罕之入于孟州,張全義入于東都。己酉,鳳翔節度使李昌符反。庚戌,犯大安門,不克,奔于隴州。壬子,武定軍節度使李茂貞為隴州招討使。丁巳,護國軍將常行儒殺其節度使王重榮,其兄重盈自稱留後。壬戌,亳州將謝殷逐其刺史宋袞。

    七月丁亥,降死罪以下,貞觀、開元、建中、興元功臣後予一子九品正員官,減常膳三之一,賜民九十以上粟帛。七月,李昌符伏誅。

    八月,韋昭度為太保。壬寅,謝殷伏誅。朱全忠陷亳州。壬子,陷曹州,刺史丘弘禮死之。

    九月,戶部侍郎、判度支張濬為兵部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秦彥殺高駢。

    十月丁未,朱全忠陷濮州。甲寅,封子陞為益王。杭州刺史錢鏐陷常州。丁卯,鏐殺周寶。是月,秦宗權將孫儒寇揚州。

    十一月壬申,廬州刺史楊行密陷揚州,秦彥、畢師鐸奔于孫儒。

    十二月癸巳,淮西將趙德諲陷江陵,荊南節度使張瓌死之。朱全忠為東南面招討使。饒州刺史陳儒陷衢州。上蔡賊馮敬章陷蘄州。

    文德元年正月甲寅,孫儒殺秦彥、畢師鐸。癸亥,朱全忠為蔡州四面行營都統。丙寅,薛朗伏誅。錢鏐陷潤州。

    二月乙亥,不豫。己丑,至自鳳翔。庚寅,謁于太廟,大赦,改元。是月,魏博軍亂,殺其節度使樂彥禎,其將羅弘信自稱權知留後。

    三月戊戌朔,日有食之,旣。壬寅,疾大漸,立壽王傑為皇太弟,知軍國事。癸卯,皇帝崩于武德殿,年二十七。

    贊曰:唐自穆宗以來八世,而為宦官所立者七君。然則唐之衰亡,豈止方鎮之患?蓋朝廷天下之本也,人君者朝廷之本也,始即位者人君之本也。其本始不正,欲以正天下,其可得乎?懿、僖當唐政之始衰,而以昏庸相繼;乾符之際,歲大旱蝗,民愁盜起,其亂遂不可復支,蓋亦天人之會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