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五 志第五

    卷十五 志第五 (第2/3页)

俱退。皇后初采桑,典製等各以鉤授內外命婦。皇后采桑訖,內外命婦以次采,女史執筐者受之。內外命婦一品采五條,二品采九條,止,典製等受鉤,與執筐者退,復位。司賔各引內外命婦采桑者以從,至蠶室,尚功以桑授蠶母,蠶母切之以授婕妤食蠶,灑一{竹搏}止。尚儀曰:「禮畢。」尚宮引皇后還大次,內外命婦各還其次。尚儀、典正以下俱復執事位。司贊曰:「再拜。」尚儀以下皆再拜,出。女工人以次出。其祝版燔於齊所。

    車駕還宮之明日,內外命婦設會於正殿,如元會之儀,命曰勞酒。

    其有司歲所常祀者十有三:立春後丑日祀風師,立夏後申日祀雨師,立秋後辰日祀靈星,立冬後亥日祀司中、司命、司人、司祿,季夏土王之日祭中霤,孟冬祭司寒。皆一獻。祝稱:「天子謹遣。」

    其中春、中秋釋奠于文宣王、武成王,皆以上丁、上戊,國學以祭酒、司業、博士三獻,樂以軒縣。前享一日,奉禮郎設三獻位于東門之內道北,執事位於道南,皆西向北上;學官、館官位於縣東,當執事西南,西向,學生位於館官之後,皆重行北上;觀者位於南門之內道之左右,重行北面,相對為首。設三獻門外位於東門之外道南,執事位於其後,每等異位,北向西上;館官、學官位於三獻東南,北向西上。設先聖神座於廟室內西楹間,東向;先師於先聖東北,南向;其餘弟子及二十一賢以次東陳,南向西上。其餘皆如常祀。

    皇子束脩:束帛一篚,五匹;酒一壺,二斗;脩一案,五脡。其日平明,皇子服學生之服其服青衿。至學門外。博士公服,執事者引立學堂東階上,西面。相者引皇子立於門東,西面。陳束帛篚、壺酒、脯案於皇子西南,當門北向,重行西上。將命者出,立門西,東面,曰:「敢請就事。」皇子少進,曰:「某方受業於先生,敢請見。」將命者入告。博士曰:「某也不德,請皇子無辱。」若已封王,則云「請王無辱」。將命者出告,皇子固請。博士曰:「某也不德,請皇子就位,某敢見。」將命者出告,皇子曰:「某不敢以視賔客,請終賜見。」將命者入告,博士曰:「某辭不得命,敢不從。」將命者出告,執篚者以篚東面授皇子,皇子執篚。博士降俟于東階下,西面。相者引皇子,執事者奉壺酒、脩案以從,皇子入門而左,詣西階之南,東面。奉酒、脩者立於皇子西南,東面北上。皇子跪,奠篚,再拜。博士荅再拜,皇子還避,遂進,跪取篚。相者引皇子進博士前,東面授幣,奉壺酒、脩案者從,奠於博士前,博士受幣,執事者取酒、脩、幣以東。相者引皇子立於階間近南,北面,奉酒、脩者出。皇子拜訖,相者引皇子出。

    其學生束帛、酒、脩以見,如皇子。

    武德二年,始詔國子學立周公、孔子廟;七年,高祖釋奠焉,以周公為先聖,孔子配。九年封孔子之後為褒聖侯。貞觀二年,左僕射房玄齡、博士朱子奢建言:「周公、尼父俱聖人,然釋奠於學,以夫子也。大業以前,皆孔丘為先聖,顏回為先師。」乃罷周公,升孔子為先聖,以顏回配。四年,詔州、縣學皆作孔子廟。十一年,詔尊孔子為宣父,作廟於兗州,給戶二十以奉之。十四年,太宗觀釋奠於國子學,詔祭酒孔穎達講孝經。

    二十一年,詔左丘明、卜子夏、公羊高、穀梁赤、伏勝、高堂生、戴聖、毛萇、孔安國、劉向、鄭衆、賈逵、杜子春、馬融、盧植、鄭康成、服虔、何休、王肅、王弼、杜預、范甯二十二人皆以配享。而尼父廟學官自祭之,祝曰:「博士某昭告于先聖。」州、縣之釋奠,亦以博士祭。中書侍郎許敬宗等奏:「禮:『學官釋奠于其先師。』鄭氏謂:『詩、書、禮、樂之官也。』四時之學,將習其道,故釋奠各以其師,而不及先聖。惟春、秋合樂,則天子視學,有司總祭先聖、先師。秦、漢釋奠無文,魏則以太常行事,晉、宋以學官主祭。且國學樂以軒縣,尊、俎須於官,非臣下所可專也。請國學釋奠以祭酒、司業、博士為三獻,辭稱『皇帝謹遣』。州學以刺史、上佐、博士三獻,縣學以令、丞、主簿若尉三獻。如社祭,給明衣。」會皇太子釋奠,自為初獻,以祭酒張後胤亞獻,光州刺史攝司業趙弘智終獻。

    永徽中,復以周公為先聖、孔子為先師,顏回、左丘明以降皆從祀。顯慶二年,太尉長孫无忌等言:「禮:『釋奠于其先師。』若禮有高堂生,樂有制氏,詩有毛公,書有伏生。又禮:『始立學,釋奠于先聖。』鄭氏注:『若周公、孔子也。』故貞觀以夫子為聖,衆儒為先師。且周公作禮樂,當同王者之祀。」乃以周公配武王,而孔子為先聖。

    總章元年,太子弘釋奠于學,贈顏回為太子少師,曾參少保。咸亨元年,詔州、縣皆營孔子廟。武后天授元年,封周公為褒德王,孔子為隆道公。神龍元年,以鄒、魯百戶為隆道公采邑,以奉歲祀,子孫世襲褒聖侯。睿宗太極元年,以兗州隆道公近祠戶三十供灑掃,加贈顏回太子太師,曾參太子太保,皆配享。

    玄宗開元七年,皇太子齒冑於學,謁先聖,詔宋璟亞獻,蘇頲終獻。臨享,天子思齒冑義,乃詔二獻皆用冑子,祀先聖如釋奠。右散騎常侍褚無量講孝經、禮記文王世子篇。

    明年,司業李元瓘奏:「先聖廟為十哲象,以先師顏子配,則配象當坐,今乃立侍。餘弟子列象廟堂不豫享,而范甯等皆從祀。請釋奠十哲享於上,而圖七十子於壁。曾參以孝受經於夫子,請享之如二十二賢。」乃詔十哲為坐象,悉豫祀。曾參特為之象,坐亞之。圖七十子及二十二賢於廟壁。

    二十七年,詔夫子旣稱先聖,可謚曰文宣王,遣三公持節冊命,以其嗣為文宣公,任州長史,代代勿絕。先時,孔廟以周公南面,而夫子坐西墉下。貞觀中,廢周公祭,而夫子位未改。至是,二京國子監、天下州縣夫子始皆南向,以顏淵配。贈諸弟子爵公侯:子淵兗公,子騫費侯,伯牛鄆侯,仲弓薛侯,子有徐侯,子路衛侯,子我齊侯,子貢黎侯,子游吳侯,子夏魏侯。又贈曾參以降六十七人:參成伯,顓孫師陳伯,澹臺滅明江伯,密子賤單伯,原憲原伯,公冶長莒伯,南宮适郯伯,公皙哀郳伯,曾點宿伯,顏路杞伯,商瞿蒙伯,高柴共伯,漆雕開滕伯,公伯寮任伯,司馬牛向伯,樊遲樊伯,有若卞伯,公西赤邵伯,巫馬期鄫伯,梁鱣梁伯,顏柳蕭伯,冉孺郜伯,曹卹豐伯,伯虔鄒伯,公孫龍黃伯,冉季產東平伯,秦子南少梁伯,漆雕斂武城伯,顏子驕琅邪伯,漆雕徒父須句伯,壤駟赤北徵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