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二 志第三十二

    卷四十二 志第三十二 (第3/3页)

徽元年省維州之鹽溪縣入焉。歸順,下。天寶八載析定廉置。雲山,下。天寶八載析定廉置。安居。下。

    真州昭德郡,下。天寶五載析臨翼郡置。土貢:麝香、大黃。戶六百七十六,口三千一百四十七。縣四。真符,中下。天寶五載析雞川、昭德置。雞川,中下。先天元年析翼水縣地開生獠置,本隸悉州,天寶元年隸翼州。昭德,下。本識臼,顯慶元年開生獠置,隸悉州,天寶元年隸翼州。昭遠。中下。

    霸州靜戎郡,下。天寶元年招附生羌置。戶五百七十一,口千八百六十一。縣四。安信,下。牙利,中。保寧,中。歸化。中。

    乾州,下。大曆三年開西山置。縣二。招武,下。寧遠。下。

    梓州梓潼郡,下。本新城郡,天寶元年更名。土貢:紅綾、絲布、柑、蔗糖、橘皮。戶六萬一千八百二十四,口二十四萬六千六百五十二。縣九。郪,望。有鹽。射洪,上。通泉,緊。大曆二年隸遂州,後復來屬。有鹽,有鐵。玄武,上。本隸益州,武德三年來屬。有鹽。鹽亭,上。有鹽。有負戴山。飛烏,上。有鹽。永泰,中。武德四年,析鹽亭及劍州之黃安、閬州之西水置。有鹽。有女徒山。銅山,中。南可象山,西北私鎔山,皆有銅。貞觀二十三年置鑄錢官,調露元年罷,析郪、飛烏置縣。有會軍堂山。涪城。緊。本隸綿州,大曆十三年來屬。有鹽。

    遂州遂寧郡,中都督府。土貢:樗蒲綾、絲布、天門冬。戶三萬五千六百三十二,口十萬七千七百一十六。縣五。有靜戎軍。方義,望。有鹽。長江,中。有鹽。有廣山。蓬溪,中。本唐興,永淳元年析方義置。長壽二年曰武豐,神龍元年復故名。景龍二年析置唐安縣,先天二年省。天寶元年更唐興曰蓬溪。有化鹽池。青石,中。遂寧。中。景龍元年以故廣溪縣地置。

    綿州巴西郡,上。本金山郡,天寶元年更名。土貢:鏤金銀器、麩金、輕容、雙紃、綾、錦、白藕、蔗。有橘官。戶六萬五千六十六,口二十六萬三千三百五十二。縣八。巴西,望。南六里有廣濟陂,引渠溉田百餘頃,垂拱四年,長史樊思孝、令夏侯奭因故渠開。有富樂山。有金,有銀,有鐵,有鹽。昌明,緊。本昌隆,武德三年析置顯武、文義二縣。貞觀元年省文義,神龍元年更顯武曰興聖,先天元年更昌隆曰昌明,開元二年省興聖入焉。尋又析巴西、涪城、萬安地復置興聖,二十七年省,地還故屬。有北芒山。有鹽,有鐵。魏城,上。北五里有洛水堰,貞觀六年引安西水入縣,民甚利之。有鐵,有鹽。羅江,中。本萬安,天寶元年更名。北五里有茫江堰,引射水溉田入城,永徽五年,令白大信置。北十四里有楊村堰,引折腳堰水溉田,貞元二十一年,令韋德築。有白馬關。有鹽。神泉,上。北二十里有折腳堰,引水溉田,貞觀元年開。有鐵。鹽泉,中。武德三年析魏城置。有鹽。龍安,上。本金山,武德三年更名。有松嶺關,開元十八年廢。東南二十三里有雲門堰,決茶川水溉田,貞觀元年築。西昌。中。永淳元年以隋益昌縣地置。有鐵。

    劍州普安郡,上。本始州,先天二年更名。土貢:麩金、絲布、蘇薰席、葛粉。戶二萬三千五百一十,口十萬四百五十。縣八。普安,上。普城,緊。本黃安,唐末更名。永歸,中下。有停船山。梓潼,上。有亮山、神山。陰平,中。西北二里有利人渠,引馬閣水入縣溉田,龍朔三年,令劉鳳儀開,寶應中廢,後復開,景福二年又廢。有浮滄山。臨津,中上。武連,中。劍門。中下。聖曆二年析普安、永歸、陰平置。

    合州巴川郡,中。本涪陵郡,天寶元年更名。土貢:麩金、葛、桃竹箸、雙陸子、書筒、橙、牡丹、藥實。戶六萬六千八百一十四,口七萬七千二百二十。縣六。石鏡,上。有鐵。有銅梁山。新明,中。武德三年析石鏡置。漢初,中。赤水,中。巴川,中。開元二十三年析石鏡、銅梁置。有鐵。銅梁。中。長安三年置。

    龍州應靈郡,中都督府。本平武郡西龍州,義寧二年曰龍門郡,又曰西龍門郡,貞觀元年曰龍門州。初為羈縻,屬茂州,垂拱中為正州。天寶元年曰江油郡,至德二載更郡名,乾元元年更州名。土貢:麩金、酥、羚羊角、葛粉、厚朴、附子、天雄、側子、烏頭。戶二千九百九十二,口四千二百二十八。縣二。江油,望。貞觀八年省平武縣入焉。有涪水關。清川。中下。本馬盤,天寶元年更名。

    普州安岳郡,中。武德二年析資州置。土貢:雙紃、葛布、柑、天門冬煎。戶二萬五千六百九十三,口七萬四千六百九十二。縣六。安岳,上。有鹽。安居,中下。大曆二年隸遂州,後復來屬。有鹽。普慈,中。樂至,中。武德三年置。有鹽。普康,中下。本隆康,先天元年更名。有鹽。崇龕。中。本隆龕,武德三年置,先天元年更名。

    渝州南平郡,下。本巴郡,天寶元年更名。土貢:葛、藥實。戶六千九百九十五,口二萬七千六百八十五。縣五。巴,中下。有鹽。江津,中下。萬壽,中下。本萬春,武德三年析江津置,五年更名。南平,中下。貞觀四年析巴縣置南平州,并置南平、清谷、周泉、昆川、和山、白溪、瀛山七縣。八年曰霸州,十三年州廢,省清谷、周泉、昆川、和山、白溪、瀛山、以南平來屬。壁山。中下。至德二載析巴、江津、萬壽置。有鹽。

    陵州仁壽郡,本隆山郡,天寶元年更名。土貢:麩金、鵝溪絹、細葛、續髓、苦藥。戶三萬四千七百二十八,口十萬一百二十八。縣五。仁壽,望。有鹽。有高城山。貴平,中。有鹽。井研,中。有井鑊山。始建,中下。有鐵。籍。上。永徽四年析貴平置。東五里有漢陽堰,武德初引漢水溉田二百頃,後廢,文明元年,令陳充復置,後又廢。有鹽。

    榮州和義郡,中。武德元年析資州置,治公井,六年徙治大牢,永徽二年徙治旭川。土貢:紬、班布、葛、利鐵、柑。戶五千六百三十九,口萬八千二十四。縣六。有威遠軍。旭川,中下。貞觀元年析大牢置。應靈,中下。本大牢,景龍二年省雲州及羅水、雲川、胡連三縣入焉。天寶元年更名。有鹽。公井,中下。武德元年置。有鹽。資官,中下。本隸嘉州,武德六年來屬。有鹽,有鐵。威遠,中下。貞觀元年析置婆日、至如二縣。二年以瀘州之隆越來屬。八年省婆日、至如、隆越入焉。有鹽。和義。中下。本隸瀘州,貞觀八年來屬。

    昌州,下都督府。乾元二年析資、瀘、普、合四州之地置,治昌元。大曆六年州、縣廢,其地各還故屬,十年復置。光啟元年徙治大足。土貢:麩金、麝香。縣四。大足,下。本合州巴川地。靜南,中。昌元,上。永川。下。本渝州壁山縣地。有鐵。

    瀘州瀘川郡,下都督府。土貢:麩金、利鐵、葛布、班布。戶萬六千五百九十四,口六萬五千七百一十一。縣五。瀘川,中。貞觀八年析置涇南縣,後省。富義,中。本富世,武德九年省來鳳縣入焉。貞觀二十三年更名。江安,中。貞觀元年以夷獠戶置思隸、思逢、施陽三縣。八年省施陽,十三年省思隸、思逢入焉。有鹽。合江,中。綿水。中。

    保寧都護府,天寶八載以劍南之索磨川置,領牂柯、吐蕃。

    右劍南採訪使,治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