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三上 志第三十三上

    卷四十三上 志第三十三上 (第2/3页)

八十。縣四。上林,下。武德四年,析嶺方縣地置無虞、琅邪、思干、上林、止戈五縣。無虞,下。止戈,下。賀水。下。本隸柳州,武德四年析馬平置,八年來屬。

    賔州嶺方郡,下。本安城郡,貞觀五年,析南方州之嶺方、思干、琅邪,南尹州之安城置。至德二載更名。土貢:藤器。戶千九百七十六。口八千五百八十。縣三。嶺方,中下。貞觀十二年省思干縣。琅邪,中下。保城。中下。本安城,至德二載更名。

    橫州寧浦郡,下。本簡州,武德四年以鬱林郡之寧浦、樂山置。六年曰南簡州,貞觀八年更名。土貢:金、銀。戶千九百七十八,口八千三百四十二。縣三。寧浦,中下。武德四年析置蒙澤縣。五年以貴州之嶺山來屬。貞觀十二年省蒙澤入焉,後又省嶺山。從化,中下。本淳風,武德四年析寧浦置,永貞元年更名。樂山。下。

    潯州潯江郡,下。貞觀七年以鷰州之桂平、大賔置。十三年州廢,縣隸龔州,後復置。土貢:金、銀。戶二千五百,口六千八百三十六。縣三。桂平,下。本隸貴州,武德五年隸鷰州。七年置陵江縣,十二年省入焉。皇化,下。本隸繡州,貞觀七年來屬。大賔。下。

    巒州永定郡,下。本淳州,武德四年以故秦桂林郡地置,永貞元年更名。土貢:金、銀。戶七百七十,口三千八百三。縣三。永定,下。武羅,下。靈竹。下。

    欽州寧越郡。土貢:金、銀、翠羽、高良薑。戶二千七百,口萬一百四十六。縣五。欽江,下。東南有西零戍。保京,下。本安京,至德二載更名。內亭,下。武德五年以內亭、遵化二縣置南亭州。貞觀二年州廢,二縣來屬。遵化,中下。靈山。下。本南賔,貞觀十年更名。

    貴州懷澤郡,下。本南定州鬱林郡,武德四年曰南尹州,貞觀八年曰貴州,天寶元年更郡名。土貢:金、銀、鉛器、紵布。戶三千二十六,口九千三百。縣四。有府一,曰龍山。鬱林,中下。懷澤,下。武德四年置。潮水,下。武德四年析鬱林置。義山。下。武德四年更馬嶺縣曰馬度。貞觀後省,天寶後更置,曰義山。

    龔州臨江郡,下。貞觀七年,以鷰州故治,析潯州之武林、鷰州之泰川置,後徙治平南。土貢:銀。戶九千,口二萬一千。縣五。平南,下。貞觀七年置,又置西平、歸政、大同三縣。十二年省泰川入平南,又省歸政、西平。武林,下。本隸藤州,武德七年來屬。隋建,下。本隸藤州,貞觀十三年來屬。大同,下。陽川。下。本陽建,後更名。

    象州象郡,下。本桂林郡,武德四年以始安郡之陽壽、桂林置,以象山為州名。貞觀十三年徙治武化,大曆十一年復治陽壽。土貢:銀、藤器。戶五千五百,口萬八百九十。縣三。陽壽,下。武德四年析桂林置武德、西寧、武仙三縣。貞觀十二年省西寧入武德,天寶元年省武德入陽壽。武仙,下。乾封元年省桂林縣入焉。武化。下。武德四年析桂州之建陵置,本隸封州,後隸晏州;又析陽壽置長風縣,隸晏州。州廢,縣皆來屬。大曆十一年省長風入焉。

    藤州感義郡,下。本永平郡,天寶元年更名。土貢:銀。戶三千九百八十。縣四。鐔津,中下。初州治永平,無鐔津,又有隋安、賀川、寧人等縣,皆貞觀後省併更置,而寧人隸容州,永平隸昭州。有鉛。感義,下。本淳民,武德中更名。義昌,下。本安昌,至德二載更名。寧風。下。武德五年以縣置鷰州,以貴州之桂平隸之。貞觀三年又以藤州之大賔隸之,增領長恭、泰川、池陽、龍陽四縣,治長恭,五年置新樂、寧風、梁石、羅風四縣。七年更名泰州,徙治寧風,更池陽曰承恩,復以藤州之安基隸之;以梁石、羅風隸藤州;省長恭縣。八年徙治安基,復為鷰州。十二年省龍陽、承恩二縣。十八年州廢,以寧風來屬。後省新樂、安基、梁石、羅風。

    巖州常樂郡,下。調露二年析橫、貴二州置,以巖岡之北因為名。天寶元年曰安樂郡,至德二載更名。土貢:金。戶千一百一十。縣四。常樂,下。本安樂,蕭銑分興德縣置。貞觀元年省,乾封元年復置,隸鬱林州,永隆元年來屬。至德二載更名。恩封,下。本伏龍洞,當牢、白二州之境,調露二年與高城、石巖同置。高城,下。以高城水名。石巖。下。

    宜州龍水郡,下。唐開置,本粵州,乾封中更名。有銀、丹沙。戶千二百二十,口三千二百三十。縣四。龍水,下。崖山,下。東璽,下。天河。下。

    邕管所領,又有顯州、武州、沈州,後皆廢省。

    瀼州臨潭郡,下。貞觀十二年,清平公李弘節開夷獠置。戶千六百六十六。縣四。瀼江,下。波零,下。鵠山,下。弘遠。下。貞元後州、縣名存而已。

    籠州扶南郡,下。貞觀十二年,李弘節招慰生蠻置。戶三千六百六十七。縣七。武勤,下。武禮,下。羅龍,下。扶南,下。龍額,下。武觀,下。武江。下。

    田州橫山郡,下。開元中開蠻洞置,貞元二十一年廢,後復置。戶四千一百六十八。縣五。都救,下。惠佳,下。武龍,下。橫山,下。如賴。下。

    環州整平郡,下。貞觀十二年,李弘節開拓生蠻置。縣八。正平,下。福零,下。龍源,下。饒勉,下。思恩,下。武石,下。歌良,下。都蒙。下。

    桂州始安郡,中都督府。至德二載更郡曰建陵,後復故名。土貢:銀、銅器、麖皮靴、簟。戶萬七千五百,口七萬一千一十八。縣十一。有經略軍。臨桂,上。本始安,武德四年置福祿縣,貞觀八年省入焉,更名。有相思埭,長壽元年築,分相思水使東西流。又東南有回濤堤,以捍桂水,貞元十四年築。有侯山。理定,中。本興安,武德四年置宣風縣,貞觀十二年省入焉。至德二載更名。西十里有靈渠,引灕水,故秦史祿所鑿,後廢。寶曆初,觀察使李渤立斗門十八以通漕,俄又廢。咸通九年,刺史魚孟威以石為鏵隄,亙四十里,植大木為斗門,至十八重,乃通巨舟。靈川,中。龍朔二年析始安置。陽朔,中下。武德四年置歸義縣,貞觀元年省入焉。荔浦,中下。武德四年,以始安郡之荔浦、建陵、隋化三縣置荔州,又析置崇仁、純義、東區三縣。五年以隋化、東區隸南恭州,貞觀元年以建陵隸晏州。十二年州廢,以荔浦、崇仁來屬。崇仁後省,純義隸蒙州。豐水,中下。本永豐,隸昭州,武德四年析陽朔置,後來屬。長慶三年更名。修仁,中下。本建陵,貞觀元年置晏州,并置武龍、武化、長風三縣。十二年州廢,省武龍,以武化、長風隸象州,建陵來屬。長慶三年更名。恭化,中下。本純化,武德四年析始安置,永貞元年更名。永福,中下。武德四年析始安置。全義,中下。本臨源,武德四年析始安置,大曆三年更名。古。乾寧二年析慕化置。

    梧州蒼梧郡,下。武德四年以靜州之蒼梧、豪靜、開江置。土貢:銀、白石英。戶千二百九。縣三。蒼梧,下。貞觀八年以賀州之綏越來屬。十二年省豪靜,其後又省綏越,而開江復隸富州。戎城,下。本隸藤州,永徽中來屬。光化四年,馬殷表以縣隸桂州。孟陵。下。本猛陵,隸藤州,蕭銑置。貞觀八年來屬,更名。光化中,馬殷表以縣隸桂州。

    賀州臨賀郡,下。本綏越郡,武德四年,以始安郡之富川、熙平郡之桂嶺、零陵郡之馮乘、蒼梧郡之封陽置。土貢:銀。戶四千五百五十二,口二萬五百七十。縣六。臨賀,下。武德四年置。東有銅冶,在橘山。桂嶺,下。朝岡、程岡皆有鐵。馮乘,下。有荔平關。有錫冶三。封陽,下。貞觀元年省,九年復置。富川,下。有富水。天寶中更名富水,後復故名。有錫。有鍾乳穴三。蕩山。下。天寶後置。

    連州連山郡,下。本熙平郡,天寶元年更名。土貢:赤錢、竹紵練、白紵細布、鍾乳、水銀、丹沙、白鑞。戶三萬二千二百一十,口十四萬三千五百三十三。縣三。桂陽,上。有桂陽山,本靈山,天寶八載更名。有銀,有鐵。陽山,中下。有鐵。有故秦湟溪關。連山。中。有金,有銅,有鐵。

    柳州龍城郡,下。本昆州,武德四年以始安郡之馬平置,是年,更名南昆州,貞觀八年又以地當柳星更名。土貢:銀、蚺蛇膽。戶二千二百三十二,口萬一千五百五十。縣五。馬平,下。武德四年析置新平、文安、賀水、歸德四縣,尋更名歸德曰脩德,文安曰樂沙。八年以賀水隸澄州。貞觀七年省樂沙,九年置崖山縣,十二年省新平。其後又省崖山,以脩德隸嚴州。龍城,下。武德四年置龍州,并置柳嶺縣。貞觀七年州廢,省柳嶺,以龍城來屬。象,下。本隸桂州,後來屬。洛曹,下。本洛封,元和十三年更名。洛容。下。貞觀中置。

    富州開江郡,下。本靜州龍平郡,武德四年,以始安郡之龍平、豪靜,蒼梧郡之蒼梧置,貞觀八年更名。土貢:銀、班布。戶千四百六十,口八千五百八十六。縣三。龍平,下。武德四年析置博勞、歸化、安樂、開江四縣,尋以蒼梧、豪靜、開江隸梧州,九年省安樂、歸化、博勞。思勤,下。天寶後置。馬江。下。本開江,後隸梧州,又復隸柳州。長慶三年更名。

    昭州平樂郡,下。本樂州,武德四年以始安郡之平樂置,貞觀八年更名。土貢:銀。戶四千九百一十八,口萬二千六百九十一。縣三。平樂,下。以平樂水名之,有鍾乳穴三。武德四年析置沙亭縣,貞觀七年省沙亭。恭城,下。蕭銑置。有鍾乳穴十二,在銀帳山。永平。下。本隸藤州,後來屬。

    蒙州蒙山郡,下。本南恭州,武德五年析荔州之隋化置,貞觀八年更名。土貢:麩金、銀。戶千五十九,口五千九百三十三。縣三。立山,下。本隋化,武德五年更名;又析置欽政縣,貞觀十二年省。東區,下。武德五年析立山置。貞觀六年隸鷰州,十年來屬。正義。下。本純義,隸鷰州,十年來屬。永貞元年更名。

    嚴州循德郡,下。乾封二年招致生獠,以秦故桂林郡地置。土貢:銀。戶千八百五十九,口七千五十一。縣三。來賔,下。乾封二年置。循德,下。本隸柳州,後來屬。歸化。下。乾封二年置。

    融州融水郡,下。武德四年析始安郡之義熙置。土貢:金、桂心。戶千二百三十二。縣二。融水,下。本義熙,武德四年析置臨牂、黃水、安脩三縣,六年更名。貞觀十三年省安脩入臨牂。武陽。下。天寶初併黃水、臨牂二縣更置。

    思唐州武郎郡,下。永隆二年析龔、蒙、象三州置。開元二十四年為羈縻州,建中元年為正州。土貢:銀。戶百四十一。縣二。武郎,下。思和。下。本平原,長慶三年更名。

    古州樂興郡,下。貞觀十二年,李弘節開夷獠置。土貢:蠟。戶二百八十五。縣三。樂山,本樂預,寶應元年更名。古書,下。樂興。下。

    容州普寧郡,下都督府。本銅州,武德四年以合浦郡之北流、普寧置。貞觀八年更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