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十 志第五十

    卷六十 志第五十 (第2/3页)

君攸集十二卷

    後梁明帝集一卷

    後魏文帝集四十卷

    高允集二十卷

    宗欽集二卷

    李諧集十卷

    韓宗集五卷

    袁躍集九卷

    薛孝通集六卷

    溫子昇集三十五卷

    盧元明集六卷

    陽固集三卷

    魏孝景集一卷

    北齊陽休之集三十卷

    邢邵集三十卷

    魏收集七十卷

    劉逖集四十卷

    後周明帝集五十卷

    趙平王集十卷

    滕簡王集十二卷

    宗懍集十卷

    王褒集二十卷

    蕭撝集十卷

    庾信集二十卷

    王衡集三卷

    陳後主集五十五卷

    沈炯前集六卷

    後集十三卷

    周弘正集二十卷

    周弘讓集十八卷

    徐陵集三十卷

    張正見集四卷

    陸珍集五卷

    陸瑜集十卷

    沈不害集十卷

    張式集十三卷

    褚介集十卷

    顧越集二卷

    顧覽集五卷

    姚察集二十卷

    隋煬帝集三十卷

    盧思道集二十卷

    李元操集二十二卷

    辛德源集三十卷

    李德林集十卷

    牛弘集十二卷

    薛道衡集三十卷

    何妥集十卷

    柳顧言集十卷

    江總集二十卷

    殷英童集三十卷

    蕭愨集九卷

    魏澹集四卷

    尹式集五卷

    諸葛潁集十四卷

    王冑集十卷

    虞茂世集五卷

    劉興宗集三卷

    李播集三卷

    道士江旻集三十卷

    僧曇諦集六卷

    惠遠集十五卷

    支遁集十卷

    惠琳集五卷

    曇瑗集六卷

    靈裕集二卷

    亡名集十卷

    曹大家集二卷

    鍾夫人集二卷

    劉臻妻陳氏集五卷

    左九嬪集一卷

    臨安公主集三卷

    范靖妻沈滿願集三卷

    徐悱妻劉氏集六卷

    太宗集四十卷

    高宗集八十六卷

    中宗集四十卷

    睿宗集十卷

    武后垂拱集一百卷

    又金輪集十卷

    陳叔達集十五卷

    竇威集十卷

    褚亮集二十卷

    虞世南集三十卷

    蕭瑀集一卷

    沈齊家集十卷

    薛收集十卷

    楊師道集十卷

    庾抱集十卷

    孔穎達集五卷

    王績集五卷

    郎楚之集三卷

    魏徵集二十卷

    許敬宗集八十卷

    于志寧集四十卷

    上官儀集三十卷

    李義府集四十卷

    顏師古集六十卷

    岑文本集六十卷

    劉子翼集二十卷

    殷聞禮集一卷

    陸士季集十卷

    劉孝孫集三十卷

    鄭世翼集八卷

    崔君實集十卷

    李百藥集三十卷

    孔紹安集五十卷

    高季輔集二十卷

    溫彥博集二十卷

    李玄道集十卷

    謝偃集十卷

    沈叔安集二十卷

    陸楷集十卷

    曹憲集三十卷

    蕭德言集二十卷

    潘求仁集三卷

    殷芋集三卷

    蕭鈞集三十卷

    袁朗集十四卷

    楊續集十卷

    王約集一卷

    任希古集十卷

    凌敬集十四卷

    王德儉集十卷

    徐孝德集十卷

    杜之松集十卷

    宋令文集十卷

    陳子良集十卷

    顏顗集十卷

    劉穎集十卷

    司馬僉集十卷

    鄭秀集十二卷

    耿義褒集七卷

    楊元亨集五卷

    劉綱集三卷

    王歸一集十卷

    馬周集十卷

    薛元超集三十卷

    高智周集五卷

    褚遂良集二十卷

    劉禕之集七十卷

    郝處俊集十卷

    崔知悌集五卷

    李安期集二十卷

    唐覲集五卷

    張大素集十五卷

    鄧玄挺集十卷

    劉允濟集二十卷

    駱賔王集十卷

    盧照鄰集二十卷

    又幽憂子三卷

    楊炯盈川集三十卷

    王勃集三十卷

    狄仁傑集十卷

    李懷遠集八卷

    盧受采集二十卷

    王適集二十卷

    喬知之集二十卷

    蘇味道集十五卷

    薛耀集二十卷

    郎餘慶集十卷

    盧光容集二十卷

    崔融集六十卷

    閻鏡機集十卷

    李嶠集五十卷

    喬備集六卷

    陳子昂集十卷

    元希聲集十卷

    李適集十卷

    沈佺期集十卷

    徐彥伯前集十卷

    後集十卷

    宋之問集十卷

    杜審言集十卷

    谷倚集十卷

    富嘉謨集十卷

    吳少微集十卷

    劉希夷集十卷

    張柬之集十卷

    桓彥範集三卷

    韋承慶集六十卷

    閭丘均集二十卷

    郭元振集二十卷

    魏知古集二十卷

    閻朝隱集五卷

    蘇瓌集十卷

    員半千集十卷

    李乂集五卷

    姚崇集十卷

    丘悅集十卷

    劉子玄集三十卷

    盧藏用集三十卷

    玄宗集

    德宗集卷亡。

    濮王泰集二十卷

    上官昭容集二十卷

    令狐德棻集三十卷

    褚亮集二十卷

    許彥伯集十卷

    劉洎集十卷

    來濟集三十卷

    杜正倫集十卷

    李敬玄集三十卷

    裴行儉集二十卷

    崔行功集六十卷

    張文琮集二十卷

    麴崇裕集二十卷

    劉憲集三十卷

    薛稷集三十卷

    宋璟集十卷

    蔣儼集五卷

    趙弘智集二十卷

    賀德仁集二十卷

    許子儒集十卷

    蔡允恭集二十卷

    張昌齡集二十卷

    杜易簡集二十卷

    顏元孫集三十卷

    姚璹集七卷

    杜元志集十卷字道寧,開元考功郎中,杭州刺史。

    楊仲昌集十五卷

    崔液集十卷裴耀卿纂。

    張說集二十卷

    蘇頲集三十卷

    徐堅集三十卷

    元海集十卷字休則,開元臨河尉。

    李邕集七十卷

    王澣集十卷

    張九齡集二十卷

    康國安集十卷以明經高第直國子監,教授三館進士,授右典戎衛錄事參軍,太學崇文助教,遷博士,白獸門內供奉、崇文館學士。

    孫逖集二十卷

    趙冬曦集卷亡。

    苑咸集卷亡。京兆人。開元末上書,拜司經校書、中書舍人,貶漢東郡司戶參軍,復起為舍人、永陽太守。

    毛欽一集三卷字傑,荊州長林人。

    王助雕蟲集一卷

    王維集十卷

    康希銑集二十卷字南金,開元台州刺史。

    張均集二十卷

    權若訥集十卷開元梓州刺史。

    白履忠集十卷

    鮮于向集十卷

    康玄辯集十卷字通理,開元瀘州刺史。

    嚴從集三卷從卒,詔求其稾,呂向集而進焉。

    陶翰集卷亡。潤州人。開元禮部員外郎。

    崔國輔集卷亡。應縣令舉,授許昌令,集賢直學士、禮部員外郎。坐王鉷近親貶竟陵郡司馬。

    高適集二十卷

    賈至集二十卷

    別十五卷蘇冕編。

    張孝嵩集十卷字仲山,南陽人。開元河東節度使,南陽郡公。

    儲光羲集七十卷

    蘇源明前集三十卷

    李白草堂集二十卷李陽冰錄。

    杜甫集六十卷

    小集六卷潤州刺史樊晃集。

    岑參集十卷

    盧象集十二卷字緯卿,左拾遺、膳部員外郎,授安祿山偽官,貶永州司戶參軍,起為主客員外郎。

    蕭穎士游梁新集三卷

    又集十卷

    李華前集十卷

    中集二十卷

    李翰前集三十卷

    王昌齡集五卷

    元結文編十卷

    邵說集十卷

    裴倩集五卷

    又湓城集五卷均之父。

    劉彙集三卷

    樊澤集十卷

    崔良佐集十卷

    湯賁集十五卷字文叔,潤州丹陽人。貞元宋州刺史。

    劉迥集五卷

    武就集五卷元衡父。

    于休烈集十卷

    元載集十卷

    張薦集三十卷

    劉長卿集十卷字文房。至德監察御史,以檢校祠部員外郎為轉運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轉運留後、鄂岳觀察使。吳仲孺誣奏,貶潘州南巴尉。會有為辨之者,除睦州司馬,終隨州刺史。

    戎昱集五卷衛伯玉鎮荊南從事,後為辰州、虔州二刺史。

    崔祐甫集三十卷

    常袞集十卷

    又詔集六十卷

    楊炎集十卷

    又制集十卷蘇弁編。

    顏真卿吳興集十卷

    又廬陵集十卷

    臨川集十卷

    歸崇敬集二十卷

    劉太真集三十卷

    于邵集四十卷

    梁肅集二十卷

    獨孤及毗陵集二十卷

    竇叔向集七卷字遺直。與常袞善,袞為相,用為左拾遺、內供奉,及貶,亦出溧水令。

    丘為集卷亡。蘇州嘉興人,事繼母孝,嘗有靈芝生堂下。累官太子右庶子,時年八十餘,而母無恙,給俸祿之半。及居憂,觀察使韓滉以致仕官給祿所以惠養老臣,不可在喪為異,唯罷春秋羊酒。初還鄉,縣令謁之,為候門磬折,令坐,乃拜,里胥立庭下,旣出,乃敢坐。經縣署,降馬而趨。卒年九十六。

    柳渾集十卷

    李泌集二十卷

    張建封集二百三十篇

    顧況集二十卷

    鮑溶集五卷

    齊抗集二十卷

    鄭餘慶集五十卷

    崔元翰集三十卷

    楊凝集二十卷

    歐陽詹集十卷

    李觀集三卷陸希聲纂。

    呂溫集十卷

    穆員集十卷

    竇常集十八卷

    鄭絪集三十卷

    符載集十四卷

    郗純集六十卷

    戴叔倫述稾十卷

    張登集六卷貞元漳州刺史。

    陸迅集十卷德宗時監察御史裏行。

    柳冕集卷亡。

    姚南仲集十卷

    李吉甫集二十卷

    武元衡集十卷

    權德輿童蒙集十卷

    又集五十卷

    制集五十卷

    韓愈集四十卷

    柳宗元集三十卷

    韋貫之集三十卷

    李絳集二十卷

    令狐楚漆匳集一百三十卷

    又梁苑文類三卷

    表奏集十卷自稱白雲孺子表奏集。

    韋武集十五卷

    皇甫鏞集十八卷

    樊宗師集二百九十一卷

    武儒衡集二十五卷

    又制集二十卷

    李道古文輿三十卷

    董侹武陵集卷亡。侹,字庶中,元和荊南從事。

    劉禹錫集四十卷

    元氏長慶集一百卷

    又小集十卷元稹。

    白氏長慶集七十五卷白居易。

    白行簡集二十卷

    張仲方集三十卷

    鄭澣集三十卷

    馮宿集四十卷

    劉伯芻集三十卷

    段文昌集三十卷

    又詔誥二十卷

    韋處厚集七十卷

    劉栖楚集二十卷

    李翱集十卷

    溫造集八十卷

    滕珦集卷亡。珦,東陽人。歷茂王傅,大和初以右庶子致仕,四品給券還鄉自珦始。

    王起集一百二十卷

    崔咸集二十卷大和人。

    皇甫湜集三卷

    舒元輿集一卷

    李德裕會昌一品集二十卷

    又姑臧集五卷

    窮愁志三卷

    雜賦二卷

    杜牧樊川集二十卷

    沈亞之集九卷

    羅讓集三十卷

    王涯集十卷

    魏謨集十卷

    秣陵子集一卷來擇,字無擇,寶曆應賢良科。

    柳仲郢集二十卷

    陳商集十七卷

    歐陽袞集二卷袞,福州閩縣人,歷侍御史。

    溫庭筠握蘭集三卷

    又金筌集十卷

    詩集五卷

    漢南真稾十卷

    陳陶文錄十卷

    劉蛻文泉子十卷字復愚,咸通中書舍人。

    鄭畋玉堂集五卷

    又鳳池稾草三十卷

    續鳳池稾草三十卷

    孫樵經緯集三卷字可之,大中進士第。

    周慎辭寧蘇集五卷字若訥,咸通進士第。

    皮日休集十卷

    又胥臺集七卷

    文藪十卷

    詩一卷

    陸龜蒙笠澤叢書三卷

    又詩編十卷

    賦六卷

    楊夔集五卷

    又冗書十卷

    冗餘集一卷

    沈栖遠景臺編十卷字子鸞,咸通進士第。

    鄭諴集卷亡。字申虞,福州閩縣人。大中國子司業,郢、安二州刺史,江西節度副使。

    司空圖一鳴集三十卷

    陸扆集七卷

    秦韜玉投知小錄三卷字中明,田令孜神策判官、工部侍郎。

    鄭賨集十卷字貢華,乾符進士第。

    袁皓碧池書三十卷袁州宜春人。龍紀集賢殿圖書使,自稱碧池處士。

    鄭氏貽孫集四卷

    養素先生遺榮集三卷皆唐末人。

    張玄晏集二卷字寅節,昭宗翰林學士。

    齊夔集一卷

    黃璞霧居子十卷

    譚正夫集一卷

    丘光庭集三卷

    張安石涪江集一卷

    張友正雜編一卷

    沈光集五卷題曰雲夢子。

    程晏集七卷字晏然,乾寧進士第。

    沈顏聱書十卷

    李善夷江南集十卷

    劉綺莊集十卷

    王秉集五卷

    孫子文纂四十卷

    又孫氏小集三卷孫郃,字希韓,乾寧進士第。

    陳黯集三卷字希孺,泉州南安人,昭宗時。

    羅袞集二卷字子制,天祐起居郎。

    李嶠雜詠詩十二卷

    劉希夷詩集四卷

    崔顥詩一卷汴州人,才俊無行,娶妻不愜即去之者三四,歷司勳員外郎。

    綦毋潛詩一卷字孝通。開元中,繇宜壽尉入集賢院待制,遷右拾遺,終著作郎。

    祖詠詩一卷

    李頎詩一卷並開元進士第。

    孟浩然詩集三卷弟洗然。宜城王士源所次,皆三卷也。士源別為七類。

    包融詩一卷潤州延陵人。歷大理司直。二子何、佶齊名,世稱「二包」。何,字幼嗣,大曆起居舍人。融與儲光羲皆延陵人;曲阿有餘杭尉丁仙芝、緱氏主簿蔡隱丘、監察御史蔡希周、渭南尉蔡希寂、處士張彥雄張潮、校書郎張暈、吏部常選周瑀、長洲尉談戭,句容有忠王府倉曹參軍殷遙、硤石主簿樊光、橫陽主簿沈如筠,江寧有右拾遺孫處玄、處士徐延壽,丹徒有江都主簿馬挺、武進尉申堂構,十八人皆有詩名。殷璠彙次其詩,為丹楊集者。

    皇甫冉詩集三卷字茂政,潤州丹楊人,祕書少監、集賢院脩撰彬姪也。天寶末無錫尉,避難居陽羨,後為左金吾衛兵曹參軍、左補闕,與弟曾齊名。曾,字孝常,歷侍御史,坐事貶徙舒州司馬,陽翟令。

    嚴維詩一卷字正文,越州人,祕書郎。

    張繼詩一卷字懿孫,襄州人。大曆末,檢校祠部員外郎,分掌財賦於洪州。

    李嘉祐詩一卷別名從一,袁州、台州二刺史。

    郎士元詩一卷字君冑,中山人。寶應元年,選畿縣官,詔試中書,補渭南尉,歷拾遺、郢州刺史。

    張南史詩一卷字季直,幽州人。以試參軍避亂居揚州楊子,再召之,未赴,卒。

    暢當詩二卷

    鄭常詩一卷

    蘇渙詩一卷渙少喜剽盜,善用白弩,巴蜀商人苦之,號白跖,以比莊蹻。後折節讀書,進士及第。湖南崔瓘辟從事,瓘遇害,渙走交廣,與哥舒晃反,伏誅。

    朱灣詩集四卷李勉永平從事。

    吉中孚詩一卷楚州人,始為道士,後官校書郎,登宏辭,諫議大夫、翰林學士、戶部侍郎,判度支。貞元初卒。

    朱放詩一卷字長通,襄州人,隱居剡溪。嗣曹王皐鎮江西,辟節度參謀,貞元初召為拾遺,不就。

    劉方平詩一卷河南人,與元魯山善,不仕。

    常建詩一卷肅、代時人。

    麴信陵詩一卷

    章八元詩一卷睦州人,大曆進士第。

    秦系詩一卷

    陳詡集十卷字載物,福州閩縣人。貞元戶部郎中,知制誥。

    錢起詩一卷

    李端詩集三卷

    韓翃詩集五卷

    司空曙詩集二卷

    盧綸詩集十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