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十八 列傳第十三

    卷八十八 列傳第十三 (第3/3页)

項破丑氏嘗苦邊,又阻新附,師立討之。軍未至,破丑懼,遁去,師立窮追之,抵卹于真山而還。又戰吐谷渾於小莫門川,破之。轉始州刺史,卒,謚曰肅。

    劉義節,并州人。隋大業末,補晉陽鄉長,富於財。裴寂薦之唐公,又與王威、高君雅游,然於唐公為最厚。兵將起,威、君雅疑之,義節刺知其情,得先事禽威等。從平京師,為鴻臚卿。時傾府庫為軍賞,帑財大乏。義節曰:「今京師屯兵多,樵貴帛賤,若伐街苑樹為薪,以易布帛,歲數十萬可致。」又請軸舒藏內見繒,取羨尺,補雜費,得十餘萬段,調度遂給。遷太府,封葛國公。

    義節本名世龍,或言世龍子名鳳昌,父子非人臣兆,高祖不聽,更賜今名。貞觀初,轉少府監,坐貴入賈人珠及故出署丞罪,廢為民,徙嶺南,終欽州別駕。

    從子思禮,武后時為箕州刺史。少學相人於張憬藏,憬藏謂思禮歷刺史,位至太師。萬歲通天二年,授箕州,益喜,以為太師位尊,非佐命不可得,乃結洛州錄事參軍綦連耀謀反,謂耀曰:「君體有龍氣如大帝。」耀亦曰:「公金刀,當輔我。」陰約君臣。思禮因以術眩衆,見者必曰:「當三品」,使嗜進者充望,然後云:「綦連耀且受命,公等皆因之。」事敗,武懿宗按之,陰弛思禮禁,使多逮引。思禮冀自脫,悉引素相忤者,將刑猶不寤,與衆人斬於市。其知名者,如李元素、孫元亨、石抱忠、王劇、劇兄勉、路敬淳等三十餘族,竄逐千餘人。

    錢九隴字永業,湖州長城人。父文彊,為吳明徹裨將,與明徹俱敗彭城。入隋,以罪沒為奴,故九隴事唐公。

    善騎射,常備左右。兵起,以功授金紫光祿大夫。從戰薛仁杲、劉武周,擢累為右武衛將軍。從平洛陽,佐皇太子建成討劉黑闥魏州,力戰破賊,以功最封郇國公,以本官為苑游將軍。貞觀初,為眉州刺史,改巢國。卒,贈左武衛大將軍、潭州都督,謚曰勇,陪葬獻陵。

    樊興,安州人。以罪為奴。從唐公平長安,授左監門將軍。從秦王積戰多,封營國公,數賜黃金雜物。後坐事削爵。

    貞觀六年,陵州獠反,命討之,為左驍衛將軍。又從李靖擊吐谷渾,為赤水道行軍總管。後軍期,士多死,亡失器仗,以勳減死。後為左監門大將軍、襄城郡公。太宗征遼,以興忠謹,副房玄齡留守京師,檢校右武候將軍。卒,贈左武候大將軍、洪州都督,陪葬獻陵。

    公孫武達,京兆櫟陽人。以豪俠稱,為隋驍果。兵興,武達至長春宮上謁。從秦王討劉武周,苦戰功多,累遷秦府右三軍驃騎,封清水縣公。

    貞觀初,為肅州刺史。突厥騎數千、輜重萬餘入寇,謀南趨吐谷渾,武達以精兵二千人與戰,虜稍卻,復殊死鬬,薄之張掖河,潛命上流度兵,虜已半濟。乃兩岸夾擊,斬溺略盡。璽書勞之,遷左監門將軍。鹽州突厥叛,詔武達趨靈州,追及賊,賊方度河,乃據南涯陣,武達擊之,斬其帥可邏拔扈,進封東萊郡公。終右武衛大將軍,贈荊州都督,陪葬昭陵,謚曰壯。

    龐卿惲,并州人。從討隱太子有功,拜右驍衛將軍、邾國公。卒,追改濮國。

    子同善,右金吾大將軍。同善子承宗,開元初仕至太子賔客。

    張長遜,京兆櫟陽人。精馳射,在隋為里長。以平陳功,擢上開府,累遷五原郡通守。遭亂,附突厥,突厥號為割利特勒。

    義兵起,以郡降,即拜五原太守、安化郡公,徙封范陽。時梁師都、薛舉請突厥兵南度河,長遜矯作詔與莫賀咄設,以伐其謀,會唐使亦至,突厥兵不出。武德元年,詔右武候驃騎將軍高世靜聘始畢可汗,至豐州而始畢死,詔留金幣不遣。突厥怒,引兵南至河。長遜遣世靜出塞勞之,且若專致賻賜者,虜引還。授總管,改楊國公。及討薛舉,不待命輒引兵會,賜錦袍金甲。或譖長遜居豐久,恐與突厥為脣齒,乃請入朝,授右武候將軍,徙息國公,加賜宮人、綵千段。屬有疾,高祖親問之。後竇軌率巴、蜀兵擊王世充,以長遜檢校益州行臺左僕射。歷遂、夔二總管,政以惠稱。貞觀十一年卒。

    張平高,綏州人。為隋鷹揚府校尉,戍太原,遂預謀議。從唐公平京城,累授左領軍將軍,封蕭國公。貞觀初,為丹州刺史,坐事,以右光祿大夫還第。卒,追封羅國,贈潭州都督。

    李安遠,夏州人。父徹,隋上柱國、雲州刺史。世為將家,以財雄。安遠少無檢,與博徒游,至破產。晚乃折節嚮書,從士大夫,苟勝己,必傾心交之。襲爵城陽公。與王珪最善,珪坐王頗得罪,當流,安遠為營護免。後補正平令。

    兵起,攻絳州,安遠與通守陳叔達嬰城拒。唐公素與安遠善,及拔絳,撫慰其家,引與同食,授右翊衛統軍、正平縣公。後從破屈突通,進上柱國、右武衛大將軍。數從秦王征討,積功,累封至廣德郡公。奉使吐谷渾,安遠與約和,吐谷渾乃請為互市,邊場利之。隱太子將亂,陰使誘動,安遠介無貳志,秦王益親重。

    貞觀初,嘗命統邏騎都下,督盜賊。歷潞州都督、懷州刺史,皆以幹用顯,然急刻少恩,由是損名。卒,贈涼州都督,謚曰安,追封遂安郡公。

    馬三寶,性敏獪。事柴紹為家僮。紹尚平陽公主,高祖兵起,紹間道走太原。三寶奉公主遁司竹園,說賊何潘仁與連和。潘仁入謁,以百兵為主衛。三寶自稱總管,撫接羣盜,兵至數萬。唐公濟河,授三寶左光祿大夫。秦王至竹林宮,三寶以兵詣軍門謁,遂從平京師,拜太子監門率。別擊叛胡劉拔真於北山,破之。從平薛仁杲。與柴紹擊吐谷渾於岷州,先鋒陷陣,斬名王,俘執數千,以功封新興縣男。後高祖幸司竹園,顧謂曰:「汝興兵處邪?衛青大不惡。」貞觀初,拜左驍衛大將軍,進爵為公,卒謚曰忠。

    李孟嘗,趙州人。終右威衛大將軍、漢東郡公。

    元仲文,洛州人。終右監門將軍、河南縣公。

    秦行師,并州人。終右監門將軍、清水郡公。

    贊曰:應龍之翔,雲雺滃然而從,震風薄怒,萬空不約而號,物有自然相動耳。觀二子非有踔越之姿,當高祖受命,赫然利見於世,故能或翼或從,尸天之功云。文靜數履軍陷陣,以才自進,而寂專用串昵顯。外者易乘,邇者難疏,故文靜先被躁望誅,寂後坐訞言斥,誠異夫蕭何、曹參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