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卷二十九 河渠书第七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史记卷二十九 河渠书第七 (第1/3页)

    史记卷二十九河渠书第七 魏嵩山注译 《夏书》曰:〔1〕禹抑洪水十三年,〔2〕过家不入门。陆行载车,〔3〕水行载舟,泥行蹈毳,〔4〕山行即桥。〔5〕以别九州,〔6〕随山浚川,任土作贡。〔7〕通九道,〔8〕陂九泽,〔9〕度九山。〔10〕然河灾衍溢,〔11〕害中国也尤甚。〔12〕唯是为务。故道河自积石历龙门,〔13〕南到华阴,〔14〕东下砥柱,〔15〕及孟津、〔16〕雒汭,至于大邳。〔17〕于是禹以为河所从来者高,水湍悍,〔18〕难以行平地,数为败,乃厮二渠以引其河。〔19〕北载之高地,过降水,〔20〕至于大陆,〔21〕播为九河,〔22〕同为逆河,〔23〕入于勃海。〔24〕九州既疏,〔25〕九流既洒,〔26〕诸夏艾安,〔27〕功施于三代。〔28〕【注释】〔1〕“《夏书》”,《尚书》组成部分之一。相传为记载夏代的史书。今本凡《禹贡》、《甘誓》、《五子之歌》、《胤正》四篇,后二篇为伪《古文尚书》。《禹贡》一篇记载治水事,据近人考证为战国时人所作。〔2〕“抑”,障遏、堵塞。《汉书·沟洫志》作“堙”,与“抑”同意。〔3〕“载”,乘。〔4〕“毳”,音cu@,通“橇”。适用于泥泞道路中滑行的一种木制交通工具,形状似船或簸箕。〔5〕“桥”,即“轿”,音qi2o。本书《夏本纪》作“檋”,《汉书·沟洫志》作“梮”,皆音j*。登山所用交通工具,犹如后世所称“肩舆”,竹或木制,以人力扛抬而行。一说为附于鞋底下面的“车”,下有铁钉,防止上、下山滑跌。〔6〕“九州”,古人一般以“九”泛指多数。“州”通“洲”,水中陆地。此处“九州”则指相传为禹所分的地理区划,据《禹贡》记载为冀州,相当今河北、山西、辽宁三省和河南北部一带;兖州,相当今山东西部一带;青州,相当今山东东部一带;徐州,相当今江苏北部一带;扬州,相当今江西、浙江、福建三省及江苏、安徽二省淮河以南地区;荆州,相当今湖南、湖北二省及河南西南部地区;豫州,相当今河南中部和东南部一带;梁州,相当今四川和陕西南部、甘肃东南部一带;雍州,相当今陕西、甘肃二省秦岭以北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一带。《周礼·职方》载九州另包括幽州、并州,而无徐州、梁州。《吕氏春秋·有始览》载九州又包括幽州,而无梁州。幽州相当今辽宁省和河北北部一带,并州相当今山西省。又《尔雅·释地》载九州又包括幽州、营州,营州相当今辽宁省。然汉班固以为《周礼·职方》所载为周制,三国魏孙炎以为《尔雅·释地》所载为商制。〔7〕“贡”,相传夏代实行的租赋制度。〔8〕“九道”,泛指九州的道路。〔9〕“陂”,障遏。“九泽”,泛指九州的湖泊。一说即“九薮”,然其名未有定说:一说为具区、云梦、圃田、望诸、大野、弦蒲、貕养、杨纡、昭余祁;一说为具区、云梦、阳华、大陆、圃田、孟诸、海隅、巨鹿、大昭;一说为具区、云梦、阳纡、大陆、圃田、孟诸、海隅、巨鹿、昭余等。〔10〕“度”,音du$,估量,推测。“九山”,泛指九州的名山。〔11〕“河”,古代对黄河的专称。〔12〕“中国”,与“中原”、“中夏”、“中州”、“中土”、“诸夏”同义,泛指华夏族所居黄河中下游一带。〔13〕“道”,通“导”。“积石”,即积石山,在今青海东南部,延伸至甘肃省界,黄河绕流东南侧。“龙门”,即龙门山,在今山西河津县西北和陕西韩城县东北,黄河至此,两岸峭壁,形如门阙,故名。〔14〕“华”,即华山,在今陕西华阴县南。“阴”,与“阳”相对,古人以山南为阳,山北为阴。“华阴”即华山北麓。一说华阴,县名,故城在今陕西华阴县东南。然其县本战国魏阴晋邑,秦惠文王更名宁秦,汉高帝始改名华阴,与传说禹治水事不合。〔15〕“砥柱”,即砥柱山,一作底柱山,又名三门山,在今河南三门峡市东黄河中流,今已炸毁。〔16〕“孟津”,一作“盟津”,渡口名,在今河南孟津县东北、孟县西南黄河上。“雒”,一作“洛”,即今河南黄河支流洛河。“汭”,音ru@,一作“内”,河口。“雒汭”,指雒水流入黄河处,在今河南巩县东北。〔17〕“大邳”,即大邳山,一作大伾山,在今河南浚县东,一说在今河南荥阳县汜水镇西北黄河南岸。〔18〕“湍”,音tu1n,急流。“悍”,凶猛,强悍。〔19〕“厮”,音s9,通“斯”,《汉书·沟洫志》作“酾”,音sh9,皆意为分、疏导。“二渠”,据孟康及《汉书音义》,其一指西汉黄河干流、故道自今河南浚县西南,东北流经滑县南、濮阳县西、河北大名县东、山东高唐县南,折东北经德州市东、河北南皮县西,又东北至沧县东北入海;其一指漯川,故道自今河南浚县西南分黄河东北流,经濮阳、范县及山东莘县、聊城、临邑、济阳、高清、滨县等县境入海。〔20〕“降水”,上源即今绛水,下游指古漳水。绛水源出今山西屯留县西南盘秀山,东流至潞城界县入漳水,漳水复东流经今襄垣、黎城及河北省涉县、临漳、成安、肥乡、曲周等县入古黄河。一说专指今绛水,不包括漳水;一说即绛水(枯洚),故道自今河北广宗系经南宫、冀县、衡水等县,至武邑县界入漳水;一说即淇水,源出今山西陵县,本东南流至河南汲县东北淇门镇入古黄河。然凡此诸说,皆不足取。〔21〕“大陆”,即大陆泽,一名巨鹿泽、广阿泽,在今河北隆尧、巨鹿、任三县之间,今已淤为平陆。〔22〕“九河”,指黄河至大陆泽后所分的众多岔流。一说即徒骇、太史、马颊、覆釜、胡苏、简、挈、钩盘、鬲津九条河道,然其中徒骇、胡苏、鬲津、马颊等河故道皆在今山东北部和河北东南部,而居大陆泽之东,其间相距较远,此说似不可信。〔23〕“逆”,迎受,《汉书·汉洫志》作“迎”。“逆河”,以众水汇而为一,相向迎受,故名。〔24〕“勃海”,即今渤海。然《尚书·禹贡》作“夹右碣石入于海”,无“勃”字。疑此“勃”字当衍。〔25〕“九川”,泛指九州的大川。一说即指弱、黑、河、漾、江、沅、淮、渭、洛等九条河道。〔26〕“洒”,音s3,分散,疏导。《汉书·沟洫志》作“陂”,障遏。〔27〕“诸夏”,义同“中国”,详上。“艾安”,安定,太平无事。“艾”,音y@,一作“乂”。〔28〕“三代”,指夏、商、周三代。

    自是之后,荥阳下引河东南为鸿沟,〔1〕以通宋、郑、陈、蔡、曹、卫,〔2〕与济、汝、淮、泗会。〔3〕于楚,〔4〕西方则通渠汉水、云梦之野,〔5〕东方则通沟江淮之间。〔6〕于吴,〔7〕则通渠三江、五湖。〔8〕于齐,〔9〕则通淄济之间。〔10〕于蜀,〔11〕蜀守冰凿离碓,〔12〕辟沫水之害,〔13〕穿二江成都之中。〔14〕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15〕至于所过,往往引其水益用溉田畴之渠,〔16〕以万亿计,然莫足数也。

    【注释】〔1〕“荥阳”,秦县,故城在今河南荥阳县东北。“鸿沟”,一作“大沟”,战国魏惠王时开凿的运河,故道自今河南荥阳县北引黄河水,东流经中牟县北,至开封市东南折而南流,经通许县东、太康县西,至淮阳县东南入颍水。〔2〕“宋”,西周封国,都商丘(今河南商丘县南),领有今河南东部及其相近的山东、江苏、安徽部分地区,公元前二八六年为齐所灭。“郑”,西周封国,自郑武公后迁都新郑(今河南新郑县),领有今河南中部郑州市及新郑、荥阳、尉氏、扶沟等县地,公元前三七五年为韩所灭。“陈”,西周封国,都宛丘(今河南淮阳县),领有今河南东南部及其相近的安徽部分地区,公元前四七八年为楚所灭。“蔡”,西周封国,都上蔡(今河南上蔡县西南),春秋蔡平侯迁都新蔡(今河南新蔡县),昭侯又迁都州来(今安徽凤台县),称下蔡,公元前四四七年为楚所灭。“曹”,西周封国,都定陶(今山东定陶县西南),领有今山东西南部一带,公元前四八七年为宋所灭。“卫”,西周封国,都朝歌(今河南淇县),春秋先后迁都曹(今河南滑县东)、楚丘(今河南浚县东南)、帝丘(今河南濮阳县西南),战国时又迁都野王(今河南沁阳县),领有今河南黄河以北一带,公元前二○九年为秦所灭。〔3〕“济”,一作“沇”,即济水,分上、下两段:上段源出今河南济源县西王屋山,故道东南流至武陟县南入黄河;下段故道自荥阳县北分黄河东出,至山东巨野县西南注入巨野泽,复自泽北出至东阿县西南旧东阿城西,由此折而东北,略循今黄河及小清河入海。“汝”,即汝水,上游即今河南汝河;自郾城县以下,故道南流至西平县东循今洪河、沙河、南汝河、洪河至淮泽滨县东南入于淮河。“淮”,即淮水,源出今河南桐柏县西南桐柏山,下游自今江苏盱眙县以下,故道东北穿过洪泽湖,循淤黄河经清江市北、连水县南,而东入于海。“泗”,即泗水,源出今山东泗水县东蒙山,西南流至济宁市东南鲁桥镇,此下故道循今大运河至南阳镇,穿南阳湖而南,至江苏徐州市东北循淤黄河东南流,至清江市西南入淮河。〔4〕“楚”,西周方国,都丹阳(今湖北秭归县东南),春秋时迁都郢(今湖北江陵县北纪南城),战国时又行迁都陈(今河南淮阳县)、巨阳(今安徽太和县东南)、寿春(今安徽寿县),领地由原来的今湖北西部扩大到长江中下游以及淮河流域,公元前二二三年为秦所灭。〔5〕“汉水”,又名沔水,即今汉江,源出今陕西宁强县,东南流经陕西南部、湖北北部与中部,于武汉市入长江。“云梦”,即云梦泽,故址在今湖北潜山县以南长江、汉江之间一带;一说包括今湖南境洞庭湖,恐不足信。〔6〕“通沟江淮”,原作“通鸿沟江淮”,《汉书·沟洫志》无“鸿”字,则此字衍,应删。“沟”,当指邗沟,故道自今江苏扬州市南引江水北过高邮县西,折东北入射阳湖,又西北至淮安县北入淮水,春秋时吴王夫差开凿,战国时其地属楚。“江”,古代对长江的专称。〔7〕“吴”,又称句吴、攻吴,西周方国,相传为吴太伯及其弟仲雍建,都蕃离(今江苏无锡市东南梅里),春秋时徙都吴(今江苏苏州市),领地由原来的太湖流域扩大到长江下游及钱塘江、淮河流域一带,公元前四七三年为越所灭。〔8〕“三江”,泛指太湖平原众多的水道,或如顾夷《吴地纪》所释即太湖尾闾的松江、东江和娄江。此外说法甚多,但所指非限吴地,与此文义不合。“五湖”,后世解释不一:一说即太湖的别名,一说太湖及其附近四湖,一说泛指太湖流域众多的湖泊。〔9〕“齐”,西周封国,都营丘(后称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东北),初领有今山东东北地区,春秋时扩展到山东东部,公元前二二一年为秦所灭。〔10〕“淄”,即今山东淄河,源出淄博市西南,东北流至广饶县东北入时水(今名小清河)后入于海。〔11〕“蜀”,商、周时方国,自蜀王开明氏以后都成都(今四川成都市),领有今四川邛崃山以东成都平原一带,公元前三一六年为秦所灭,改置蜀郡。〔12〕“守”,春秋末年诸国于边地设郡,作为地方政权组织,后逐渐推行于内地;“守”为郡级政权最高长官,初系武职,后变成掌地方行政,汉景帝时改称太守。“冰”,即李冰,战国水利专家,秦昭襄王时出任蜀郡守。“离碓”,一作“离碓”,又称“溷崖”,本指孤立于河谷中的小丘,今四川境以离碓为名的小丘凡五处,此所指在乐山县境;“碓”、“■”,俱音du9,古“堆”字。〔13〕“沫水”,一名渽水,即今四川西部岷江支流大渡河。〔14〕“二江”,即郫江,又名北江;检江,又名流江、南江:自今四川灌县西北都工堰分岷江东南流,分别至成都市,大体北江相当今市北油子河,检江相当今市南走马河。“成都”,即今四川成都市。〔15〕“飨”,音xi3ng,通“享”,享受。〔16〕“畴”,音ch$u。

    西门豹引漳水溉邺,〔1〕以富魏之河内。〔2〕【注释】〔1〕“西门豹”,战国魏文侯时出任邺县令。“漳水”,即今漳河,源出山西境内,东流入河北境,自临漳县西南邺镇以下故道久堙,改由今道。“邺”,战国魏县,故城即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邺镇。〔2〕“魏”,即魏国,战国七雄之一,都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后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市),领有今山西西南部、河南北部和河北西南部地区,公元前二二五年为秦所灭。“河内”,指今河南黄河以北、山西太行山以南及河北西南部一带。

    而韩闻秦之好兴事,〔1〕欲罢之,〔2〕毋令东伐,乃使水工郑国间说秦,〔3〕令凿泾水自中山西邸瓠口为渠,〔4〕并北山东注洛三百余里,〔5〕欲以溉田。中作而觉,秦欲杀郑国。郑国曰:“始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