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卷二十九 河渠书第七

    史记卷二十九 河渠书第七 (第3/3页)

沛,盛大。〔8〕“外”,指关外,与关内相对,相当今河南灵宝县东北故函谷关以东黄河中下游、淮河流域及长江下游地区。〔9〕“河伯”,《汉书·沟洫志》、《水经注》作“河公”,古代神话中的河神。〔10〕“啮桑”,邑名,故址在今江苏沛县西南;“啮”,音ni8。〔11〕“水维”,水的网维。〔12〕“汤汤”,大水急流之状。“潺湲”,缓流。“潺”,音ch2n。“湲”,音yu2n。〔13〕“污”,音y&,通”纡”,纡回,返归,《汉书·沟洫志》作“回”。“浚”,应从《汉书·沟洫志》作“迅”。“迅”,急速。〔14〕“搴”,音qi1n,取。“茭”,应作“筊”,竹索。一说指茭草,非。“沉”,《汉书·沟洫志》作“湛”。〔15〕“属”,连接。〔16〕“颓”,毁坏。“菑”,音z@,通“倳”,插入,树立。“楗石菑”,以竹楗插入石笋中。〔17〕“宣房”,即宣房宫,故址在今河南濮阳县西南。

    自是之后,用事者争言水利。朔方、西河、河西、酒泉皆引河及川谷以溉田;〔1〕而关中辅渠、灵轵引堵水;〔2〕汝南、九江引淮;〔3〕东海引巨定;〔4〕泰山下引汶水:〔5〕皆穿渠为溉田,各万余顷。佗小渠披山通道者,不可胜言。然其著者在宣房。

    【注释】〔1〕“朔方”,本指北方,汉元狩二年(公元前一二七年)置朔方郡,治朔方(今内蒙古杭锦饰北),领有今内蒙古河套西北部及后套地区。此所指为朔方郡。“西河”,即西河郡,汉元朔四年(公元前一二五年)置,治平定(今内蒙古东胜县境),领有今内蒙古伊克昭盟东部,山西吕梁山和芦芽山以西,石楼县以北,以及陕西宜川县以北黄河沿岸地区。“河西”,泛指今甘肃、青海二省黄河以西河西走廊与湟水流域一带。“酒泉”,即酒泉郡,汉元狩二年(公元前一二一年)置,治禄福(今甘肃酒泉县),领有今甘肃疏勒河以东,高台县以西地区。〔2〕“辅渠”,汉元鼎六年(公元前一一一年)开凿,渠分六支,又称六辅渠,故道在今陕西泾阳县西北郑国渠北,引自冶峪等河。一说在泾阳县西北,引为郑国渠南岸支渠。“灵轵”,汉武帝时凿,故道在今陕西周至县东灵轵原下,东北流入渭河;一说在今陕西兴平县境渭河北岸。“堵”,即“诸”字之误。“水”,一作“川”。〔3〕“汝南”,即汝南郡,汉高帝四年(公元前二○三年)置,治上蔡(今河南上蔡县西南),领有今河南颍、淮二河之间及安徽颍河下游沿岸地区。“九江”,即九江郡,秦置,治寿春(今安徽寿县),汉元狩以后领有今安徽淮河以南、寿巢湖以北和瓦埠湖流域以东地区。〔4〕“巨定”,湖名,一作“巨定”,即今山东广饶县东北清水泊的前身。其湖西汉时属齐郡而东南与北海郡接境,与东海郡相距殊远,此“东海”当为“北海”之误;北海郡,汉景帝中二年(公元前一四八年)分齐郡置,治营陵(今山东昌乐县东南),领有今山东潍坊市及安丘、昌乐、寿光、昌邑等县。〔5〕“泰山”,即今山东中部泰山。“汶水”,即今山东大汶河,源出莱芜县北,西南流至东平县戴村坝。此下故道西经东平县南,至梁山县东南入济水,今已堙塞,改道入东平湖。

    太史公曰:余南登庐山,〔1〕观禹疏九江,〔2〕遂至于会稽太湟,〔3〕上姑苏,〔4〕望五湖;东窥洛汭、大邳,迎河,行淮、泗、济、漯洛渠;西瞻蜀之岷山及离碓;〔5〕北自龙门至于朔方。曰:甚哉,水之为利害也!余从负薪塞宣房,悲《瓠子》之诗而作《河渠书》。

    【注释】〔1〕“庐山”,即江西北部庐山。〔2〕“九江”,水名,故道在今湖北广济、黄梅县一带,为长江分流或分别源自山溪。一说即注入今江西鄱阳湖的赣江及其八条支流,一说即注入今湖南洞庭湖的沅、湘诸水,皆不足据。〔3〕“会稽”,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二二二年)置会稽郡,治吴县(今江苏苏州市),以境内今浙江绍兴市南会稽山为名,西汉时领有今江苏长江以南、茅山以东,浙江大部和福建全省。“太湟”,一作“太湿”。“湟”,低洼积水之处。或以“太湟”为地名,惟今址待考。〔4〕“姑苏”,山名,或作“姑余”、“姑胥”,在今江苏苏州市西南。〔5〕“岷山”,即今四川北部岷山。

    译文 《尚书·夏书》说:禹障遏洪水历时凡十三年,经过自己家门口却不进去。陆地行走乘车,水上行走乘船,泥泞行走踩木橇,山地行走则坐轿。区分天下为九州,顺着山势疏浚河川,依据土地的肥瘠制定贡赋等级。开通九州的道路,障堵九州的湖泽,估量九州山地的物产。但黄河泛溢成灾,损害中原最厉害。于是禹专力从事治河。疏导黄河自积石山经过龙门口,南到华阴,由此折而东下,后经砥柱山以及孟津、雒汭,到大邳山。到了这里,禹以为黄河上游地势高亢,水流湍急凶猛,难于在平地上安流,多次发生泛滥,于是分开二渠,引黄河东流直接入海,其正流仍北上行经高地,穿过降水,到大陆泽,又北流分为众多岔道,然后汇成为逆河,流入大海。九州的河川既已疏通,九州的湖泽既分泄,中国因而安宁,禹的治水功效一直裨益于夏、商、周三代。

    从此以后,(各地水利大兴:)荥阳附近引黄河水东南流,名为鸿沟,通达宋、郑、陈、蔡、曹、卫等地,与济、汝、淮、泗诸水相会。在楚地,西方则有渠道通达汉水、云梦之野,东方则有邗沟通达江、淮。在吴地,则有渠道连通三、五湖。在齐地,则有渠道连通淄水、济水。在蜀地,蜀郡守李冰穿凿离碓,以避免沫水暴溢为害;又开凿郫、检二江直达成都。这些渠道都可以通航,多余的水则用来灌溉农田,百姓享受了渠道所带来的利益。至于河川所经过的地方,被引来用于灌溉田亩的渠道,为数更以万亿计,然而这就无法数清了。西门豹引漳水灌溉邺县农田,魏国的河内地区因而得以富饶。韩国听说秦国喜好兴建工程,打算消耗其国财力人力不使向东侵犯,于是派遣水利专家郑国做间谍,劝说秦国下令凿渠引泾水自中山至瓠口,傍依北山东流注入洛水,长三百多里,计划灌溉农田。在施工当中,秦国发觉了郑国的意图,打算杀掉郑国。郑国说:“当初我来秦国确实被派做间谍,但此渠开凿成功也是对秦国有利的。”秦国以为此话有理,终于使郑国主持把渠开成。渠开成后,用所引含有淤泥的渠水,灌溉盐碱地四万多顷,每亩收成都合一钟。于是关中地区变成沃野,没有荒年,秦国因而富强终于并吞了诸国,所以命名此渠为郑国渠。汉朝建国三十九年,孝文帝时黄河在酸枣县决口,东岸的金堤崩溃,于是东郡发动大量士卒把决口堵塞了。

    其后过了四十多年,当今皇上元光年间,黄河又在瓠子决口,东南流注巨野泽,与淮、泗二水相通。于是皇帝派汲黯、郑当时发动民众进行堵塞,刚堵好就被水冲毁了。这时武安侯田蚡任丞相,他的奉邑是鄃国。鄃国位于黄河以北,黄河决口南流则鄃国所在没有水灾,奉邑收入多。田蚡对皇帝说:“江、河的决口都是老天爷决定了的,不能轻易地用人力强行堵塞,堵塞了未必合于天意。”而一些以观察天象、采用术数推测命运的方士也认为田蚡说得对。于是皇帝很长时间不再从事堵塞。

    当时郑当时任大司农,说:“已往关东地区运粮经由渭水西上,大约用六个月才能结束,水路有九百多里,粮船时常遇到难走的地方。如果开凿渠道自长安引渭水东流,傍依南山脚下,至黄河才三百多里,路直,容易运输,估计只需三个月就可结束,而渠道附近农田一万多顷,又可以得到灌溉:这样减少运输时间,节省士卒,而使关中地区更加肥沃,收成更好。”皇帝认为有理,派齐人水工徐伯进行勘察,沿线树立标记,发动士卒数万人开凿漕渠,用了三年时间,渠道被开通了。渠道通后,用来运粮,非常便利。此后运粮逐渐增加,沿渠人民多利用此渠灌溉农田。

    此后河东郡太守番系说:“从山东用船运粮西入关中,每年有一百多万石,经过黄河砥柱山险,粮船沉没很多,耗费较大。如果开挖渠道引汾水灌溉皮氏、汾阴县的土地,引黄河灌溉汾阴、蒲坂县的土地,估计可以得到五千顷。这五千顷原是河边没有耕种的土地,平时人民在其中收割茭草和放牧,现在灌溉成田,估计可以收到粮食二百万石以上。粮食经由渭水西运,和关中相同,而砥柱以东可以不必再运粮西入关中。”皇帝以为有理,发动士卒数万人作渠田。几年以后,黄河主流变迁,渠口引水不利,田的收成还不够所费种粮。日子一久,河东郡渠田荒废,交给越人耕种,只收少量租税,入于少府。

    此后有人上书皇帝打算开通褒斜道并谈及于此运粮事,交由御史大夫张汤处理。张汤过问这事,因而说:“自关中到蜀地要走故道,故道多斜坡,曲折而遥远。今开凿褒斜道,少斜坡,比故道近四百里;而褒水南与沔水相通,斜水北与渭水相通,都可以通行粮船。粮船自南阳逆沔水西上进入褒水,从褒水发源处北至斜水发源处,其间百余里则用车转运,复由斜水船运下渭水。这样,汉中的粮食可以运到,山东地区的粮食经由沔水运输不会遇到阻隔,比经过黄河砥柱方便。而且褒斜道附近一带盛产材木竹箭,可以和巴蜀地区比美。”皇帝以为有理,任命张汤的儿子卬为汉中郡太守,发动几万人修褒斜道,长五百多里。道路修成后,果然比故道近便。但褒、斜二水流急多石,粮船不可通行。

    此后庄熊罴说:“临晋县人民希望穿凿洛水以灌溉重泉县以东一万多顷盐碱地。如果这些盐碱地得到水的灌溉,每亩粮食产量可收十石。”于是为了满足他们的要求,发动士卒一万多人挖渠,自徵县引洛水到商颜山脚下。由于两岸土质疏松容易崩塌,于是凿井,深的有四十余丈。连续挖很多井,井下相通流水。水往下流穿过商颜山,东到山岭十多里路。井渠的产生由此开始。穿渠时挖到龙骨,因而命名为龙首渠。开凿了十多年,渠水还通畅,但灌溉效益不大。

    自从黄河在瓠子决口以后二十多年,因此多年收成不好,而梁、楚地区特别厉害。皇帝既已封禅巡祭山川,第二年,天旱,据说是干旱封禅,雨灾会少。皇帝于是派遣汲仁、郭昌发动士卒几万人堵塞瓠子决口。皇帝在万里沙祭祀过后,回来时亲自来到黄河决口处,把白马玉璧沉入河中(祭祀河伯),命令随从大臣及将军以下都背负薪柴填堵决口。当时东郡境内人民烧草,因此薪柴缺乏,于是把淇园的竹子砍来做堵塞决口所用的楗。

    皇帝来到黄河决口,怜惜堵塞工程长久未见功效,于是作歌,其词说:“黄河在瓠子决口了,将要怎么办?水势汪洋浩大,闾里都成了河!都成了河,大地不得安宁,人们无休止地开凿吾山的土来堵塞决口。可是眼看吾山快要被夷成平地了,(决口仍然没有堵上,)流入巨野泽的水继续泛溢不止。水中鱼儿盛多,无奈冬日迫近,(人们衣食无着,必将受冻挨饿以致死亡!)黄河正道废弛,致使洪水横溢,蛟龙因而得意,尽情慢游远方。但愿神灵光大,使黄河回归旧道。我如不到泰山封禅,怎能知道关外有这样大的水灾?替我告诉河伯:为什么这样狠心?长久的泛滥使我们发愁?像啮桑这类城邑很多被水漂浮了,淮、泗二河的水都满了,黄河长久不回故道,水的网维也涣散了。”又说:“河水流急,激起滚滚波涛。急流使黄河回复北流故道带来了困难。人们用竹索来堵塞决口,又把美玉沉入河中来祭祀河伯。可是河伯应允了而薪柴却接济不上,(决口依然没有堵上。)薪柴接济不上,这全是卫地人的过错,因为他们平日把草木都烧光了,田野呈现一片凄凉,如何去御防洪水?只好把淇园的竹林砍掉做成楗插入石笋一起放入水中,宣房宫的决口才被堵住,这样众福都来了。”最后终于堵塞了瓠子黄河决口,在上面建筑一座宫,名叫宣房宫。把河水导向北行,分流入于二渠,恢复了禹时黄河故道,梁、楚地区因而重获安宁,没有水灾。

    从此以后,掌权的人争相谈论水利的事。朔方、西河、河西、酒泉等地都引黄河和川谷的水以灌溉田地;关中地区的辅渠、灵轵渠则引诸水;汝南、九江二郡引淮水,北海郡引巨定泽,泰山下引汶水:都开凿渠道以灌溉田地,各有一万多顷。其他小渠以及开山导水的为数繁多,不可尽言。但最著名的是宣房宫所在地的黄河堵口工程。

    太史公说:我南游曾登庐山,看到禹疏导的九江,又到会稽太湟,上姑苏山,看到五湖;东游察看了洛汭、大邳、迎河,行经淮、泗、济、漯、洛诸水;西游看到蜀地的岷山和离碓;北游自龙门到了朔方郡。因而想到:水的利害太大了!我随从皇帝背负薪柴填塞宣房宫所在的黄河决口,感伤皇帝所作的《瓠子》诗而写成《河渠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