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卷六十六 伍子胥列传第六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史记卷六十六 伍子胥列传第六 (第1/3页)

    史记卷六十六伍子胥列传第六 胡平生注译 伍子胥者,楚人也,〔1〕名员。〔2〕员父曰伍奢。员兄曰伍尚。其先曰伍举,〔3〕以直谏事楚庄王,〔4〕有显,故其后世有名于楚。

    【注释】〔1〕“楚”,周的诸侯国,春秋时的疆域,西北到武关(今陕西商县东),东南到昭关(今安徽含山北),北到今河南南阳一带,南到今洞庭湖以南地区,都城在郢(今湖北江陵)。〔2〕“员”,音yún。〔3〕“先”,先祖。《左传》昭公十九年注云,伍举为伍奢之父。〔4〕“楚庄王”,楚穆王之子熊侣,公元前六一三年至前五九一年在位。伍举直谏楚王事,参见本书《楚世家》。据考证,伍举事楚灵王,“事楚庄王”者则为伍举之父伍参。

    楚平王有太子名曰建,〔1〕使伍奢为太傅,费无忌为少傅。〔2〕无忌不忠于太子建。平王使无忌为太子取妇于秦,〔3〕秦女好,〔4〕无忌驰归报平王曰:“秦女绝美,〔5〕王可自取,而更为太子取妇。”平王遂自取秦女而绝爱幸之,〔6〕生子轸。〔7〕更为太子取妇。

    【注释】〔1〕“楚平王”,楚共王之子,康王、灵王之弟熊居(弃疾),公元前五二八年至前五一六年在位。〔2〕“太傅”、“少傅”,职官名,太子的师傅。“费无忌”,《左传》作“费无极”。〔3〕“取”,通“娶”。〔4〕“好”,貌美。〔5〕“绝”,极。〔6〕“幸”,专指君王的宠爱。〔7〕“轸”,《楚世家》作“珍”,《左传》又作“壬”。

    无忌既以秦女自媚于平王,因去太子而事平王。〔1〕恐一旦平王卒而太子立,杀己,乃因谗太子建。建母,蔡女也,〔2〕无宠于平王。平王稍益疏建,使建守城父,〔3〕备边兵。

    【注释】〔1〕“去”,离开。〔2〕“建母,蔡女也”,楚平王为大夫时出使蔡国,蔡国郹阳(郹,音j*,今河南新蔡一带)地方封人(官名,掌疆界标志)的女儿,同他私奔,生太子建。此时已失宠。〔3〕“城父”,故地在今安徽亳县东南。

    顷之,〔1〕无忌又日夜言太子短于王曰:〔2〕太子以秦女之故,不能无怨望,〔3〕愿王少自备也。〔4〕自太子居城父,将兵,〔5〕外交诸侯,且欲入为乱矣。”平王乃召其太傅伍奢考问之。〔6〕伍奢知无忌谗太子于平王,因曰:“王独奈何以谗贼小臣疏骨肉之亲乎?”〔7〕无忌曰:“王今不制,其事成矣。王且见禽。”〔8〕于是平王怒,囚伍奢,而使城父司马奋扬往杀太子。〔9〕行未至,奋扬使人先告太子:“太子急去,不然将诛。”太子建亡奔宋。〔10〕【注释】〔1〕“顷之”,不久,一会儿。〔2〕“短”,过错,缺点。〔3〕“望”,怨,怨恨。〔4〕“少”,稍。〔5〕“将”,统率,率领,音jiàng。〔6〕“考问”,审问,核查。〔7〕“独”,表示反问的副词,有“难道”、“却”的意思。“谗贼”,指诋毁、陷害好人。《荀子·修身》:“伤良曰谗,害良曰贼”。〔8〕“见”,表示“被”的助词。“禽”,通“擒”。〔9〕“城父司马”,职官名,城父的军事长官。“奋扬”,《左传》昭公二十年记楚平王追问奋扬,为何放走太子建。奋扬答道,君王曾命令我,侍奉太子要像侍奉我一样;有了这前一个命令,我就不忍心去执行后一个命令,所以放走了太子建。楚王终于赦免奋扬,让他担任原职。〔10〕“宋”,周的诸侯国,始封的国君是商纣王的庶兄微子启,建都商丘(今河南商丘)。春秋时疆域包括今河南东部及山东、江苏、安徽三省交界处。

    无忌言于平王曰:“伍奢有二子,皆贤,不诛且为楚忧。可以其父质而召之,不然且为楚患。”王使使谓伍奢曰:“能致汝二子则生,〔1〕不能则死。”伍奢曰:“尚为人仁,呼必来。员为人刚戾忍訽,〔2〕能成大事,彼见来之并禽,其势必不来。”王不听,使人召二子曰:“来,吾生汝父;〔3〕不来,今杀奢也。”伍尚欲往,员曰:“楚之召我兄弟,非欲以生我父也,恐有脱者后生患,故以父为质,诈召二子。二子到,则父子俱死。何益父之死?往而令仇不得报耳。不如奔他国,借力以雪父之耻,〔4〕俱灭,无为也。”〔5〕伍尚曰:“我知往终不能全父命。然恨父召我以求生而不往,后不能雪耻,终为天下笑耳。”〔6〕谓员:“可去矣!汝能报杀父之仇,我将归死。”尚既就执,〔7〕使者捕伍胥。伍胥贯弓执矢向使者,〔8〕使者不敢进,伍胥遂亡。闻太子建之在宋,往从之。奢闻子胥之亡也,曰:“楚国君臣且苦兵矣。”〔9〕伍尚至楚,楚并杀奢与尚也。

    【注释】〔1〕“致”,招来,使……到来。〔2〕“刚戾”,勇猛坚强。“忍訽”,能忍受屈辱。“訽”,同“诟”,耻辱,音g^u。〔3〕“生汝父”,使你们的父亲活下去。“生”,是使动用法。〔4〕“雪”,洗掉。〔5〕“无为”,无所作为,指无法为父报仇雪耻。一说读如“毋为”,亦通。〔6〕“恨”,感到遗憾。以下全句都是“恨”的内容。〔7〕“就执”,犹言“就擒”,接受吏人逮捕。〔8〕“贯弓”,张满了弓,是一种立即要发射的姿势。〔9〕“苦兵”,为战争所苦,指蒙受战争的痛苦。

    伍胥既至宋,宋有华氏之乱,〔1〕乃与太子建俱奔于郑。〔2〕郑人甚善之。太子建又适晋,〔3〕晋顷公曰:〔4〕“太子既善郑,郑信太子。太子能为我内应,而我攻其外,灭郑必矣。灭郑而封太子。”太子乃还郑。事未会,〔5〕会自私欲杀其从者,〔6〕从者知其谋,乃告之于郑。郑定公与子产诛杀太子建。〔7〕建有子名胜。伍胥惧,乃与胜俱奔吴。〔8〕到昭关,〔9〕昭关欲执之。伍胥遂与胜独身步走,几不得脱。追者在后。至江,〔10〕江上有一渔父乘船,知伍胥之急,乃渡伍胥。伍胥既渡,解其剑曰:“此剑直百金,〔11〕以与父。”父曰:“楚国之法,得伍胥者赐粟五万石,爵执珪,〔12〕岂徒百金剑邪!”不受。伍胥未至吴而疾,止中道,〔13〕乞食。至于吴,吴王僚方用事,〔14〕公子光为将。〔15〕伍胥乃因公子光以求见吴王。

    【注释】〔1〕“华氏之乱”,鲁昭公二十年(公元前五二二年)宋元公与执政大臣华定、华亥、向宁等矛盾加剧,发生内乱。华定等杀公子寅等六人,并拘禁太子等为人质。宋元公则拘禁华氏等人之子为质。冬,宋元公杀掉人质,攻打华氏,华、向等逃亡陈国。〔2〕“郑”,周的诸侯国。春秋时的郑国,都城在新郑(今河南新郑),疆域在今河南省中部一带。〔3〕“晋”,周的诸侯国,始封的国君是周成王的弟弟唐叔虞。当时,国都在新绛(今山西侯马西南),疆域包括今山西大部,河北西南部,河南北部及陕西一角。〔4〕“晋顷公”,姓姬名去疾,公元前五二五年至前五一二年在位。〔5〕“会”,机会,时机。指未准备就绪。〔6〕“会自私欲杀其从者”,恰巧遇到因为个人的私事想要杀掉一个跟随他的人。“会”,适逢,正好。〔7〕“郑定公”,姓姬名宁,公元前五二九年至前五一四年在位。“子产”,即公孙侨,春秋时著名的政治家。自郑简公时为执政大臣,经历数朝,声公五年(公元前四九六年)卒。〔8〕“吴”,周的诸侯国,周太王之子太伯、仲雍为让位于文王而出走,其后建立吴国。都城在吴(今江苏苏州),疆域包括今江苏大部及安徽、浙江一部。〔9〕“昭关”,楚国东部边境的关卡,故址在今安徽省含山县北小岘山上。〔10〕“江”,长江。〔11〕“直”,通“值”。〔12〕“执珪”,楚国的爵位名。“珪”是一种尖头的长方形的玉石礼器。〔13〕“中道”,半路上。〔14〕“吴王僚”,吴王余昧之子,公元前五二六年至前五一五年在位。“用事”,当权,执政。〔15〕“公子光”,吴王诸樊之子,即后来的吴王阖庐。吴王诸樊有弟三人,余祭、余昧、季札,王位兄弟相传,至季札,让位逃去。吴人乃立余昧之子僚。公子光认为,如果季札不立,自己当立。所以后来发生了杀吴王僚,抢夺王位的事件。

    久之,楚平王以其边邑钟离与吴边邑卑梁氏俱蚕,〔1〕两女子争桑相攻,乃大怒,至于两国举兵相伐。吴使公子光伐楚,拔其钟离、居巢而归。〔2〕伍子胥说吴王僚曰:〔3〕“楚可破也。愿复遣公子光。”公子光谓吴王曰:“彼伍胥父兄为戮于楚,而劝王伐楚者,欲以自报其仇耳。伐楚未可破也。”伍胥知公子光有内志,〔4〕欲杀王而自立,未可说以外事,乃进专诸于公子光,〔5〕退而与太子建之子胜耕于野。

    【注释】〔1〕“钟离”、“卑梁氏”,皆以地名为氏。“钟离”故地在今安徽省凤阳县东;“卑梁”故地在今安徽省天长县西。〔2〕“居巢”,故地在今安徽省巢县以北。〔3〕“说”,说服,音shuì。〔4〕“内志”,内图之志,指夺取王位。〔5〕“专诸”,吴堂邑(今江苏六合北)人,后为公子光刺杀吴王僚,自己亦被吴王左右杀死。事详本书《刺客列传》。

    五年而楚平王卒。初,平王所夺太子建秦女生子轸,及平王卒,轸竟立为后,是为昭王。〔1〕吴王僚因楚丧,使二公子将兵往袭楚。〔2〕楚发兵绝吴兵之后,不得归。吴国内空,而公子光乃令专诸袭刺吴王僚而自立,是为吴王阖庐。阖庐既立,得志,乃召伍员以为行人,〔3〕而与谋国事。〔4〕【注释】〔1〕“及平王卒,轸竟立为后,是为昭王”,楚平王在位十三年去世,将军子常欲立平王庶弟、令尹子西,子西不肯,乃立太子轸,即昭王。〔2〕“二公子”,指公子盖余(一作掩余)、烛庸。〔3〕“行人”,职官名。周官有大行人、小行人,掌诸侯朝觐、宾客礼仪事务。〔4〕“与”,参预,音yù。

    楚诛其大臣郤宛、伯州犁,伯州犁之孙伯嚭亡奔吴,〔1〕吴亦以嚭为大夫。前王僚所遣二公子将兵伐楚者,道绝不得归。后闻阖庐弑王僚自立,遂以其兵降楚,楚封之于舒。〔2〕阖庐立三年,乃兴师与伍胥、伯嚭伐楚,拔舒,遂禽故吴反二将军。因欲至郢,将军孙武曰:〔3〕“民劳,未可,且待之。”乃归。

    【注释】〔1〕“郤宛”,伯州犁之子。“伯州犁”,晋伯宗之子。“伯嚭”,郤宛之子。郤,音x@。嚭,音p@。楚昭王元年(公元前五一五年),因费无忌陷害,令尹子常将兵攻郤氏。郤宛自杀,郤氏族党尽为杀灭。此处衍“伯州犁”三字。〔2〕“舒”,故地在今安徽省舒城县一带。〔3〕“孙武”,春秋时齐人,著名军事家,以兵法见于吴王阖庐,为吴将军,有《孙子兵法》十三篇传世。事迹详本书本传。

    四年,〔1〕吴伐楚,取六与灊。〔2〕五年,伐越,〔3〕败之。六年,楚昭王使公子囊瓦将兵伐吴。〔4〕吴使伍员迎击,大破楚军于豫章,〔5〕取楚之居巢。

    【注释】〔1〕“四年”,阖庐四年,公元前五一一年。〔2〕“六”,故地在今安徽省六安县一带,音lù。古六国传为皋陶之后所封之地。“灊”,一作“潜”,故地在今安徽省霍山县一带,音qi2n。〔3〕“越”,古国名,传夏后帝少康封其庶子于越,都会稽(今浙江绍兴)。春秋末,国势强盛,一度称雄中国。〔4〕“囊瓦”,即令尹子常,楚庄王子子囊之孙,后因与吴军作战屡失利,出奔郑。〔5〕“豫章”,古地域名,包括今长江以北、淮河以南、汉水以东的地区。

    九年,吴王阖庐谓子胥、孙武曰:“始子言郢未可入,今果何如?”二子对曰:“楚将囊瓦贪,而唐、蔡皆怨之。〔1〕王必欲大伐之,必先得唐、蔡乃可。”阖庐听之,悉兴师与唐、蔡伐楚,与楚夹汉水而陈。〔2〕吴王之弟夫概将兵请从,王不听,遂以其属五千人击楚将子常。子常败走,奔郑。于是吴乘胜而前,五战,遂至郢。己卯,〔3〕楚昭王出奔。庚辰,〔4〕吴王入郢。

    【注释】〔1〕“唐”,周诸侯国,故地在今湖北省随县西北唐河镇。因参与伐楚,公元前五○五年为楚所灭。“蔡”,周诸侯国。春秋时因受楚国威胁,屡次迁都。蔡昭侯迁都于州来,即下蔡(今安徽寿县西北)。唐成公至楚,有两骏马,子常欲得之,弗与,子常止成公返国。蔡昭侯至楚,有好佩好裘,子常欲得之,弗与,子常亦止蔡侯返国。及唐人献马而蔡人献佩玉,始得遣返。〔2〕“陈”,同“阵”,列阵。〔3〕“己卯”,据《左传》定公四年,时为十一月己卯日。〔4〕“庚辰”,己卯之翌日。

    昭王出亡,入云梦;〔1〕盗击王,王走郧。〔2〕郧公弟怀曰:〔3〕“平王杀我父,我杀其子,不亦可乎!”郧公恐其弟杀王,与王奔随。〔4〕吴兵围随,谓随人曰:“周之子孙在汉川者,〔5〕楚尽灭之。”随人欲杀王,王子綦匿王,己自为王以当之。〔6〕随人卜与王于吴,不吉,乃谢吴不与王。

    【注释】〔1〕“云梦”,古泽薮名。古云梦泽在今湖北省武汉市以西、江陵县以东的大片地区。〔2〕“郧”,古国名,故地在今湖北省安陆县一带。〔3〕“郧公”,指鬭辛。其父鬭成然,曾有德于楚王,后以贪求无厌于公元前五二八年为楚平王所杀。楚王另封鬭辛于郧,表示不忘旧勋。〔4〕“随”,古国名,故地在今湖北省随县。〔5〕“汉川”,指汉水流域的广大地区。〔6〕“王子綦”,一作“子期”,因与楚昭王容貌相像,故得以冒充昭王。时为昭王随从大臣。

    始伍员与申包胥为交,〔1〕员之亡也,谓包胥曰:“我必覆楚。”包胥曰:“我必存之。”及吴兵入郧,伍子胥求昭王。既不得,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申包胥亡于山中,使人谓子胥曰:“子之报仇,其以甚乎!吾闻之,人众者胜天,天定亦能破人。〔2〕今子故平王之臣,亲北面而事之,〔3〕今至于僇死人,〔4〕此岂其无天道之极乎!”伍子胥曰:“为我谢申包胥曰,吾日莫途远,〔5〕吾故倒行而逆施之。”于是申包胥走秦告急,求救于秦。秦不许。包胥立于秦廷,〔6〕昼夜哭,七日七夜不绝其声。秦哀公怜之,〔7〕曰:“楚虽无道,有臣若是,可无存乎!”乃遣车五百乘救楚击吴。〔8〕六月,〔9〕败吴兵于稷。〔10〕会吴王久留楚求昭王,而阖庐弟夫概乃亡归,自立为王。阖庐闻之,乃释楚而归,击其弟夫概。夫概败走,遂奔楚。楚昭王见吴有内乱,乃复入郢。封夫概于堂谿,〔11〕为堂谿氏。楚复与吴战,败吴,吴王乃归。

    【注释】〔1〕“申包胥”,《楚世家》作“申鲍胥”,楚大夫。“为交”,为友。〔2〕“人众者胜天,天定亦能破人”,意思是虽然人多势众逞一时凶暴能够胜天,但天最终仍将击破众人,战胜凶暴。申包胥是要伍子胥尊重天意,不要违背天道,干伤天害理的事。〔3〕“北面而事之”,古时帝王坐北朝南,以临臣子,故大臣朝见帝王面向北方。〔4〕“僇”,通“戮”,侮辱,惩罚,音lù。〔5〕“莫”,通“暮”。〔6〕“秦廷”,指秦君坐朝的宫殿。〔7〕“秦哀公”,景公子,公元前五三六年至前五○一年在位。〔8〕“乘”,古时车辆的单位。春秋时常例战车一乘,配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9〕“六月”,时在楚昭王十一年,即公元前五○五年。〔10〕“稷”,楚地名,故地在今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