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译文 (第1/3页)

    译文 李将军广,陇西成纪人。祖先李信是秦朝的将军,就是追逐擒获燕太子丹的那个人。原住槐里,后迁居成纪。李家世世代代娴习弓法。汉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大举入侵萧关,李广以良家子的身分从军和匈奴作战。因为他骑射的功夫好,杀伤敌人众多,汉封他为中郎。李广的堂弟李蔡也被封为郎。不久二人皆擢任为武骑常侍,秩八百石。李广跟随皇帝出巡,每逢冲锋陷阵,或者拒关防守以及格斗猛兽之时,汉文帝就说:“可惜啊!你生的不是时候?如果让你生在高皇帝之际,封为万户侯,不算回事!”

    孝景皇帝即位之初,任命李广为陇西都尉。不久,改官骑郎将。吴楚七国叛乱时,李广任骁骑都尉,跟随太尉周亚夫和吴楚军作战,在昌邑城下,斩将搴旗建立了显赫的战功。由于梁王私自授他将军印,班师后,没有得到朝廷的封赏。任命他为上谷太守,每天都要和匈奴作战。典属国公孙昆邪流着涕泪对皇上说:“李广才气,天下无双,凭借一身本领,多次和敌人作战,万一为敌人所伤害,如何是好!”于是调为上郡太守。后来李广又转为缘边诸郡的太守,复改任上郡太守。他先后担任陇西、北地、雁门、代郡和云中的太守,以奋勇作战闻名于世。

    匈奴大举入侵上郡,皇上派遣朝中贵臣到李广军检查训练士卒的情况。贵臣带着数十名骑兵进击,遇见三个匈奴人,展开了战斗。三个匈奴人围着贵臣发射,射伤朝中贵臣,所部骑兵被杀伤殆尽。朝中贵臣奔向李广。李广说:“那三人必定是匈奴的射雕手!”李广带领百余骑追赶三个匈奴人。三人弃马步行,追了几十里才追上。李广命令骑兵往左右两翼展开,独自向那三人射击,射杀二人,活捉一人。一问果然是匈奴射雕手。正在捆绑俘虏上马之时,发现前方有数千匈奴骑兵。匈奴兵也发现了李广,以为是诱敌的疑兵,大吃一惊,连忙指挥部队上山,列阵以待。李广的一百多骑,也非常害怕,想掉头往回走。李广说:“我们远离大军几十里,如果就这一百多骑兵往回走,匈奴大部队会立刻追上来,把我们一个不留地射杀。我们留下不走,匈奴必定以为我们是大军的诱兵,不敢攻打我们。”李广命令所部骑兵:“向前进”。走到距离匈奴阵地二里多的地方停下。李广命令:“大家都下马,卸下马鞍。”部骑说:“敌人那么多,距离那么近,如果发生紧急情况怎么办!”李广说:“敌人原以为我们要向后撤退,现在反而卸下马鞍,等于告诉敌人不走。这样,敌人就更加相信我们是诱敌的疑兵。”匈奴兵果然不敢前来挑战。有一个骑白马的匈奴将出阵发施号令。李广跨上马,带领十余骑奔向前方,射杀匈奴白马将。又驰回自己的骑队中,解下马鞍,命令部下都放倒马匹,躺下休息。这时天色已晚,匈奴兵仍然捉摸不定,不敢挑战。到了夜半时分,匈奴以为汉在附近有伏兵,准备趁夜偷袭。匈奴撤走全部人马。拂晓,李广回到自己的军部。军部不知李广所去何方,没有派兵接应。

    不久,孝景帝去世、孝武帝嗣位为皇帝。左右侍从之二臣,都说李广是名将,于是把李广从上郡太守任上,调任未央宫卫尉。同时调程不识任长乐宫卫尉。程不识和李广,以前都是以郡太守的身分带兵屯守边疆。和匈奴作战的行军路上,李广的队伍,没有部伍编制,也不作行列阵势的布署,选择水草丰盛的地方宿营,人人感觉方便。夜行军也不敲击刀斗警卫,简化幕府的公文簿册,但派出的侦察兵却深入敌境,行军途中没有发生过意外。程不识军,对部曲的编制,行伍营阵的布署都非常严格,夜行军一定敲击刀斗,士吏对公文簿册的处理,都有一定的成规,军中生活紧张,得不到休息,可是行军时也没有发生过意外。程不识说:“李广治军,极为简便易行,但是遇到敌人突然袭击,就无法应战了。他的部下,安闲快乐,人人愿为之效死。我治军烦琐,然而敌人也不敢犯我。”这一时期,汉布置在边境上的将领,如李广、程不识都是名将。匈奴害怕李广的韬略,士卒都愿意跟随李广作战,而不愿归属程不识。程不识在孝景帝时,多次直言进谏,任太中大夫,为人清廉,严守国家的文书法令。

    后来汉用马邑城引诱单于,大军埋伏在马邑附近的山谷里,李广担任骁骑将军,归护军将军指挥。单于察觉马邑山谷有埋伏,引兵退走,汉军劳而无功。四年后,李广以卫尉的身分出任将军,自雁门出塞,进攻匈奴,匈奴兵多,打败了李广,将他活捉。单于早就听说李广的才干,下令说:“一定要活捉李广。”匈奴骑队俘获李广时,李广既有病又有伤。他们把李广用麻绩网兜盛起,躺卧在马背上,夹在两马之间徐行。走了十余里,李广装作死去。他从眼角瞥见附近有个匈奴小伙子,骑着一匹好马。李广冷不防一跃而起,跳上胡儿的马背,顺手夺得小伙子手上的弓,把小伙子推下马去,快马加鞭向南飞驰了数十里,找到了自己的残部,一同回到塞内。匈奴追捕的骑队数百人自后猛追。李广便用夺取的胡儿手中的弓,射杀追骑,得以逃脱。回到汉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