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译文 (第2/3页)

。”

    这个时候,汉朝正在征伐匈奴,同时招徕、安抚四境的少数民族。汲黯是个希望太平无事的人,趁着可以向皇上进言的机会,常常劝说皇上应当与匈奴和亲,不要起兵征伐。可是皇上正崇尚儒术,对公孙弘特别器重。碰上这一时期发生的事情也特别多,官吏百姓取巧耍滑,钻法律的空子,皇上要把法律条文分细分精,张汤等就乘机把相应的案例奏上,让皇上裁定,以迎合取信。而汲黯则经常抨击儒生,当面揭露公孙弘等人心怀诡诈,却貌似智慧,以顺从讨好皇上来稳固自己的地位,掌管司法的官吏们专门歪曲法律条文,巧妙地去罗织罪名,使人陷于刑狱无法昭雪,他们都把压迫、制服百姓作为自己的功绩。皇上越来越器重公孙弘和张汤,而公孙弘和张汤内心里非常痛恨汲黯,就连皇上也不高兴汲黯了,想要找点儿事为借口杀掉他。公孙弘既是丞相,便向皇帝进言道:“右内史所管辖的京师地方中,达官贵人,皇亲国戚很多,最难治理,不是平素声望显著的大臣不能胜任,请调汲黯担任右内史。”汲黯做了好几年右内史,没有什么纰漏可以挑剔,也就无法罢他的官。

    大将军卫青这时地位越来越显赫,他的姐姐就是卫皇后,但是汲黯却不管这些,见面时仍然只行平等之礼,揖而不拜。有人对汲黯说:“天子的意图就是要让大将军的地位超越群臣之上,大将军受皇上尊敬、器重,越来越显赫,您不能见面不拜。”汲黯说:“大将军有尊贵的地位而又能平等地接待只揖不拜的客人,岂不是更显得他品行高尚吗?”大将军听说了这话,愈加认为汲黯很有见地,经常向他请教国家朝廷的疑难之事,对待汲黯超过了平常交往的所有的人。

    淮南王刘安图谋反叛,最畏惧的就是汲黯,他说:“汲黯喜欢直言进谏,坚守节操,勇于为正义献身,难以用歪门邪道欺骗他。至于要游说丞相公孙弘,那真容易得像揭开一个蒙着东西的遮盖,摇落几片枯叶一样!”

    天子征伐匈奴屡获成功,所以对汲黯的话就更加不予理睬了。

    当初,汲黯已升任相当于九卿的高官时,公孙弘和张汤才不过是个小官吏。等到公孙弘和张汤逐渐提升上来,与汲黯地位相同了,汲黯又抨击公孙弘和张汤等。后来,公孙弘当了丞相,封为侯;张汤当了御史大夫,以前汲黯属下的丞史等官吏也都与他官位相同了,有的甚至得到重用,地位还超过了他。汲黯心胸狭小,不能做到毫无怨恨,见到皇上,他就上前对皇上说:“陛下提拔大臣就好像堆积柴草那样,后来的都放在上面了。”皇上默不做声。过了一会儿,汲黯退了出去,皇上说:“一个人真是不能不学习,看看汲黯说的那些话越来越不像样子了。”

    不久,匈奴浑邪王率领部属来投降,汉朝征发两万辆马车去迎接。县一级的政府因为没有这笔款项,只好向民间借马。有的百姓把马匹藏起来,使得政府征不够预定的马匹数目。皇上很生气,想把长安县令斩首问罪(惩戒办事不力的人)。汲黯说:“长安县令没有罪,只要把我右内史斩首,百姓们就肯献出马匹了。说起来,浑邪王背叛单于而来归降汉朝,我汉朝布置沿途各县慢慢地挨次传送这批匈奴降众也就可以了,何至于要使天下惊扰,竭尽了全国的力量来服侍这帮蛮子呢?”皇上默不作声。等浑邪王率众到了京师,商人和他们做买卖,结果有五百多商人被执法官判定有罪,要处以死刑。汲黯请求皇上抽空接见。皇上在未央宫高门殿接见汲黯,汲黯说:“匈奴侵犯我国边境要塞,破坏同我国和亲友好的关系,我国兴兵讨伐,死伤的人员不计其数,耗费的钱财数百亿之钜。以臣子我的愚见,陛下俘获到匈奴,应当统统把他们充做奴婢赐给那些服兵役而死于战争的人的家庭;破敌后缴获的财物,也都分给他们。这样做,算是向天下受战争之苦的人有所表示,安慰了百姓的心。现在即使做不到这些,浑邪王率领数万人来投降,难道还要亏空了国库的储藏赏赐他们,打发许多百姓去侍候他们,就象是娇惯宠儿一样吗?无知的百姓把长安当地的货物卖给来降的匈奴,哪里会想到执法的官吏们却援引私自运输货物越境同匈奴做走私生意的法律来制裁他们呢?陛下既不能从匈奴那里得到好处来补偿天下人,又拿同实际情形并不切合的法律条文杀掉无知的百姓五百余人,这真可以说是‘保护好树叶,折断掉树枝’。(本末倒置。)我私下认为陛下该不会这样做的。”皇上默不作声,不答应汲黯的请求,说:“我好久没有听到汲黯讲话了,今天汲黯又在楞头楞脑地乱发议论了。”数月之后,汲黯为小事触犯了法律,本当坐罪,恰逢大赦,只给予免去官职的处分。于是,汲黯就此隐居田园。

    过了几年,遇到(政府更改币制,废除半两钱,)改用五铢钱,许多百姓偷偷地铸造五铢钱,这种情形在楚地尤为严重。皇上认为淮阳正好处于楚地的交通要道上,就任命汲黯为淮阳太守。汲黯再三推辞,不肯领受官印。皇上几次下诏,强制性地将太守印信给他,他才接受了任命。皇上诏令召见汲黯,汲黯流着泪对皇上说:“我自以为很快要老死乡间,尸骸扔进山沟,没想到陛下再次起用我。臣子我贱体有犬马之病,要我主管一个郡的事务力已不能胜任。我愿意做一名中郎,追随陛下于宫廷之中,为陛下拾遗补阙,这就是我的一点心愿。”皇上说:“你是不是嫌淮阳太守官职太小?我很快就会召你回来的。眼下是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