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 天部七

    卷七 天部七 (第2/3页)

  《史记》曰:黄帝时,景星见,形如半月,可以夜作。

    又曰:南极老人星见,则天下安。

    《汉书》曰:高祖初入关,五星聚於东井,秦分野。

    司马迁《天官书》曰:景星,其状无常,常出有道之国。

    朱宣《帝王世纪》曰:神农氏之末,少昊氏娶附宝,见大电光绕北斗,枢星照郊,感附宝,孕二十月,生黄帝於寿丘。

    《魏志》曰:桓帝时有黄星见楚宋之分,殷馗言:“後五十岁当有真人起梁沛间,其锋不可当。”其後五十年,曹公破袁绍,天下莫敌矣。

    《晋中兴书》曰:元帝渡江,岁、镇、辰、太白等四星聚於牛女间。

    《禹时钧命决》曰:星累累若贯珠,炳炳如连璧。

    《帝命验》曰:有人雄起,戴玉英,履赤矛。郑玄注曰:“赤矛,瑞星名。”

    《河图》曰:大星如虹,下流华渚,女节意感,生白帝也。

    孙氏《瑞应图》曰:景星者,大星也。状如半月,生於晦朔,助月为明,王者不私人则见。

    又曰:王者承天,则老人星临其国。

    《天文录□星占》甘氏曰:五星同色,天下偃兵,百姓安宁,歌舞以行,不见疾疹,五大昌。

    《文子》曰:精诚内形,气动於天,则景星见。

    《列星图》》曰:流星贯昴,修纪感而生禹。

    妖星(附)

    刘向《洪范传》曰:彗者,去秽布新者也。此天所以去无道而建有德也。

    郑玄曰:彗星主扫除。

    又曰:彗星者,君臣失政,浊乱三光,五星逆错,变气之所生也。

    《传》曰:昭十七年,冬,有星孛于大辰,西及汉。申须曰:“彗,所以除旧布新也。”

    又曰:昭二十六年,齐有彗星,齐侯使禳之。晏子曰:“无益也,祗取诬焉。天道不忄舀,不贰其命,若之何禳之?且天有彗也,以除秽也。君无秽德,又何禳焉?《诗》曰:‘惟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怀多福。厥德不回,以受方国。’君无违德,方国将至,何患于彗?”

    《尔雅》曰:彗星为枪。

    《春秋考异邮》曰:鲸鱼死而彗星出。(亦出《淮南子》。)

    《尚书帝命验》曰:天鼓动,玉弩发,天下惊。

    《史记》曰:蚩尤旗类彗而後曲,象旗。见则王者征伐四方。

    又曰:齐景公三十二年,彗出。公坐柏寝,叹曰:“堂乎,堂乎!谁有此乎?”群臣皆泣,晏子笑。公怒,晏子曰:“臣笑群臣谀甚。”景公曰:“彗星出东北,当齐野,寡人以忧。”晏子曰:“君高台深池,赋敛如弗得,刑罚恐弗胜,星将出,彗星何惧乎?”公曰:“可禳乎?”晏子曰:“使神可祝而来,亦可禳而去也。百姓苦怨以万数,而君今一人禳之,安能胜众口乎?”

    又《天官书》曰:天狗状如奔星,有声,其下止地,类狗。望之如火光炎炎冲天。其下圆如数顷田处,上锐则黄色千里,破军杀将。

    又曰:长庚如一匹布著天,见则兵起。

    《汉书》曰:献帝初平四年有流星八九丈,西北行,有声如雷,望如火照地,是曰天狗。金门之山有赤犬,其声下者,有兵也。

    又曰:哀帝建平二年,彗出牵牛,日、月、五星所从起,历数之元,三正之始。彗而出之,改更之象也。其後王莽篡国。

    又曰:枉矢,类大流星,蛇行而苍黑,望如有毛。

    又曰:邹阳上书曰:“卫先生为秦画长平之事,太白食昴,昭王疑之。”

    《汉书□天文志》曰:凡月蚀五星,其国皆亡:岁以饥,荧惑以乱,镇以杀,太白强国以战,辰以女乱。

    又曰:始皇之时,十五年间彗星四见,久者八十日,长或竟天。後秦并六国,外攘四夷,死者如乱麻。

    《後汉书》曰:安帝永初二年正月,太白昼见,占云:为强臣。是时邓氏方盛,此其应也。

    《续汉书》曰:灵帝光和中,国星见东南,如炬,十余日。其後黄巾张角起,袁绍、董卓乱。

    《西汉词圃》曰:项籍之败,星孛大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