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百九十七 服章部十四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卷六百九十七 服章部十四 (第1/3页)

    履

    《释名》曰:履,礼也,饰足所以为礼。亦曰拘也,所以拘足也。复其下曰舄。舄,腊也。久立地湿,故复其下使乾腊也。不借言贱易有宜,各自畜,不假借之也。齐人曰抟借,抟借犹把,粗之貌也。曰粗,丝麻韦草,皆同名粗。粗,措也,言所以安措足也。

    《说文》曰:履,足所依也。ヒ,小儿履也。,革履也。

    《广雅》曰:履纟今谓之棋。

    《世本》曰:於则作履扉。(于则,黄帝臣。草曰扉,麻曰履也。)

    《方言》曰:丝作之,麻作之,不借组者谓之履。屦,朝鲜洌水之上谓之邛角,南方江沔之间总谓之粗,梁益谓之屣,或谓之紊。(下几反,一音尽。)履,其通语也。徐土邳圻之间(今下邳。沂音沂。)谓之叩角。纟两纟爽,(上两下爽。)关之东西或谓之纟两,或谓之纟爽,其通语也。

    《史记》曰:张良尝游於下邳圮上,有一老父至良所,堕其履圮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之。”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进之。

    又曰:东郭先生待诏公车,贫困饥寒,衣敝不完。行雪中,履屦有上无下,足尽践地,道中人笑之。

    又曰:赵平原君使人于春申君,欲夸楚,为毒瑁簪,刀剑之室饰以珠玉。而春申君客三千馀人,其上客皆蹑珠履,赵使大惭。

    又曰:淳于髡曰:“杯盘狼籍,履舄交错。”

    《汉书》曰:王莽好高冠厚履。

    又曰:郑崇,哀帝擢为尚书仆射,数谏争,每见曳革履,上笑曰:“我识郑尚书履声。”

    《魏志》曰:曹公令曰:“议者以祠庙当解履,吾授赐命带剑,不解履上殿。今有事於庙而解履,是尊先公而替王命,敬父祖而简君王也,吾不敢脱履上殿。”

    《蜀志》曰:先主少孤,织履为业。曹公骂曰:“卖履舍长。”

    又曰:刘琰妻胡入贺太后,后特留胡,经月乃出。胡有美色,琰疑其与後主有私,呼卒伍伯挝胡,以履抟面。胡具以言告,琰坐下狱。有司议曰:“卒非挝妻之人,面非授履之地。”琰竟弃市。

    《晋书》曰:夜,武库火,累代之宝皆焚焉。孔子履、汉祖斩蛇剑、王莽头并失。

    又曰:符健时霖雨,河水溢,浦津监寇登得一履於河,长七尺三寸,内指迹长一尺,深三寸。

    《续晋汉阳春秋》曰:江州刺史王弘造陶渊明,无履,从人脱履以给之,语左右为彭泽作履。左右请履度,渊明於众坐,伸脚令度。及履至,着而不疑。

    《晋惠帝起居注》曰:帝还洛阳,至陵下谒,无履,取左右履着,下拜。

    《赵录》曰:佛图澄卒,葬後郭,门吏报石季龙云:“是师携一履西去。”季龙发其墓,惟见一履与一石。

    《後魏书》曰:王遵业从容恬素,若处丘园。尝着穿履,好事者多毁新履以学之。

    《宋书》曰:益州道士劭硕元徽二年忽告人云:“吾命终。”因卧而死。後人见硕在荆州上明,以一只故履缚左脚而行甚疾,遂不知所之。

    《齐书》曰:高祖俭素,宫人尽令着紫丝履。太公金匮履之书曰:“行必虑正。”

    《六韬》崇侯虎曰:“今周伯昌怀仁而善谋。冠虽弊,礼加於首;履虽新,法以践地,可及其未成而图之。”

    又曰:昔帝尧王天下,黼衣纟圭履,不弊不更为也。

    《晏子》曰:公问:“子近市,识贵贱乎?”时公繁刑,晏子曰:“踊贵履贱。”公愀然,遂缓刑。

    又曰:景公为履,黄金之綦,饰以银,连以珠,良玉之约,其长尺。

    又曰:景公为履,饰以金玉,服以听朝。履重,仆不能举之。问曰:“天寒乎?”晏子曰:“古之制衣服,冬轻而暖,夏重而清,金玉之履,是重而寒也。”公入彻履。

    《孙卿子》曰:大布之衣,簏纟川之履,可以养体也。

    《庄子》曰:儒者,冠圆冠者知天时,履方履者知地形。

    又曰:曾子居卫,提衿而肘见,纳履而踵决。

    《韩子》曰: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足而置其坐,往市而忘操之。见履,乃曰:“吾忘度足。”乃归取之,市罢,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以足?”曰:“宁信度数,无自信也。”

    又曰:文王履系解,视左右尽贤,无可使系者,因俯而系之。

    又曰:鲁人身善织履,其妻善织缟,而徙於越。或谓之曰:“子必穷。履,饰足也,而越人跣;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欲不穷,可得乎?”

    《贾子》曰:天子黑方履,诸侯素方履,大夫素圆履。

    《贾谊书》曰:昔楚昭王与吴战,楚军败,昭王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