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百六十五 果部二
卷九百六十五 果部二 (第2/3页)
曰:景公谓晏子曰:“东海掷晷,有水而赤。死晷有枣,花而不实,何也?”晏子曰:“昔者,秦穆公乘龙治天下,以黄布裹蒸枣,至海而投其布,故水赤;蒸枣,故花而不实。”公曰:“吾佯问子。”对曰:“婴闻:佯问者,佯对之。”
卢毓《冀州论》曰:安平好枣,地产不为无珍。
杜氏《新书》曰:杜畿为河东太守,平虏将军刘勋为太祖所亲,贵震朝廷,常从畿求大枣,畿拒以他故。後勋伏法,太祖得其书,叹曰:“杜畿可谓不媚势也!”
《英雄记》曰:孔文举为端愠贼所攻,城欲破,其治中左承祖,以官枣赋与战士。
蔡邕《奏事》曰:程末年十四时,祖父叔病物故,末抱伏叔尸,号泣悲哀。舅哀其羸劣,嚼枣肉以哺之。末见食欷,不能吞咽。
《汉武内传》曰:七月七日,西王母当下,为帝设玉门之枣。
《东方朔传》曰:武帝时,上林献枣。上以所持杖击未央前殿槛,呼朔曰:“喑叱先生来来!先生知此筐中何等物也?”朔曰:“上林献枣四十九枚。”上曰:“何以知之?”朔曰:“呼朔者,上也。以杖击槛,两木;两‘木’,‘林’也。来来者,枣也。叱叱者,四十九枚。”上大笑,赐帛十匹。
《王子年拾遗记》曰:北极有皮峰之阴,多枣树,百寻,其枝茎皆空,其实长尺,核细而柔,百岁一实。
《真人关令尹喜内传》曰:老子西游,省太真,王母共食玉文之枣,其实如瓶。
《神仙传》曰:吴郡沉羲,为仙人所迎上天,云:“天上见老君,老君赐羲枣二枚,大如鸡子。”
又曰:李意期於成都甬中作一土窟,居其中。冬夏单衣,长剪去之,但使长五寸许。多饮酒食脯,及枣栗。或百日二百日不出窟,是时无所可食也。
《鲁女生别传》曰:李少君曰:“冥海之枣大如瓜,锺山之李大如瓶,臣已食之,遂有奇光。”
《刘根别传》曰:有道之士不可识。往者有陈孜如痴人,江夏袁仲阳知事之。孜谓仲阳曰:“今年春当有疾,可服枣核中仁二十七枚。”後果大病。
又曰:能常服枣核中仁,百邪病不复干也。仲阳服之有效。
《冯明生别传》曰:明生为县吏,捕贼,为贼所伤,殆死。道间见女人,年可十六七,姿容绝世,以肘後管中一丸如小豆与服,即愈。随神女还岱宗,见安期生,曰:“昔与女郎游於安息西母之际,食枣异美。此间枣小,不及忆。此枣未久,已二千年矣。”神女云:“昔与君共食一枚,乃不尽,此间小枣,那可相比也!”
《高士传》曰:胡昭,字孔明。晋宣帝为布衣时,与昭有旧。昭同郡周士等谋帝,昭闻而步险邀士肴渑之间,止士,士不肯。昭泣以示诚,士感其义,乃止。昭斫枣树,共士盟而别。昭虽有阴德於帝,口终不言,时人莫知。
《风俗通》曰:鲍集耕田而食,穿井而饮,於山中食枣。或曰:“杆枣,子所植也。”遂强吐,立枯死。
《水经注》曰:酸枣县,故城南古韩国。昔天子建国名都,或以山林。故豫章以树名都,酸枣以棘名邦,故曰梳枣也。
《水经》曰:高唐县大河右溢,世谓之甘枣沟。水侧多枣,故俗取名焉。
《广志》曰:东都城紫枣,长二寸。西王母枣,大如李核,三月熟,众果之先熟者也。种洛阳宫后园。河内郡枣,一名虚枣,一名安邑枣。东海蒸枣、洛阳夏白枣、安平信都大枣、单父枣、梁园国夫人枣。大白枣,一名曰咨,小核多肌;三星枣、骈白枣、灌枣,此四者,官园所种。枣有狗鸡心、牛头、羊矢、弥猴、细腰之名,又有玄枣、大枣、崎廉枣、桂枣。
《邺中记》曰:石虎园中有西王母枣,冬夏有叶,九月生花,十二月乃熟,三子一尺。又有羊角枣,亦三子一尺。
《东阳记》曰:信安县有悬室坂。晋中朝时,有民王质,伐木至石室中,见童子四人,弹琴而歌。质因留,倚柯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