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六 神仙六

    卷第六 神仙六 (第2/3页)

   曰:“其国常以云气占凶吉,若有喜庆之事,则满宜云起,五色照人。着于草树,皆成五色露,露味皆甘。”

    帝曰:“吉云五露可得否?”

    曰:“臣负吉云草以备马,此立可得,日可三二往。”乃东走,至夕而还,得玄白青黄露,盛以青琉璃,各受五合,授帝。帝遍赐群臣,其得之者,老者皆少,疾者皆除也。

    又武帝常见彗星,朔折‘指星木’以授帝,帝指彗星,应时星没,时人莫之测也。

    朔又善啸,每曼声长啸,辄尘落漫飞。

    朔未死时,谓同舍郎曰:“天下人无能知朔,知朔者唯太王公耳。”朔卒后,武帝得此语,即召太王公问之曰:“尔知东方朔乎?”

    公对曰:“不知。”

    “公何所能?”

    曰:“颇善星历。”

    帝问“诸星皆具在否?”

    曰:“诸星具,独不见岁星十八年,今复见耳。”

    帝仰天叹曰:“东方朔生在朕旁十八年,而不知是岁星哉。”惨然不乐。

    其余事迹,多散在别卷,此不备载。(出《洞冥记》及《朔别传》)

    【译文】

    东方朔的小名叫曼倩。父亲叫张夷,字和平,母亲是田氏。父亲张夷活到二百岁时面貌仍像儿童。东方朔出生三天后,母亲田氏死了,这时是汉景帝三年。一邻家妇女抱养了东方朔,这时东方刚刚发白,就用“东方”作了他的姓。

    东方朔三岁时,只要看见天下任何经书秘文,看一遍就能背诵出来,还常常指着空中自言自语。有一次,养母忽然发现东方朔没了,过了一个多月才回来,养母就鞭打了他一顿。后来东方朔又出走了,过了一年才回来。养母看见他大吃一惊说:“你走了一年,怎么能让我不担心呢?”东方朔说:“儿子我不过到紫泥海玩了一天,海里的紫水弄脏了我的衣服,我又到虞泉洗了洗,早上去的中午就回来了,怎么说我去了一年呢?”

    养母就问:“你都去过什么国?”

    东方朔说:“我洗罢衣服,在冥间的崇台休息,睡了一小觉,冥间的王公给我吃红色的栗子,喝玉露琼浆,把我差点撑死了,就又给我喝了半杯九天上的黄露。我醒了,回来的路上我遇见了一只黑色的老虎,就骑上它往回走。因为我着急赶路使劲捶打那老虎,老虎把我的脚都咬伤了。”

    养母一听心里很难过,就撕下一块青衣裳布给东方朔包扎脚伤。后来东方朔又出走,离家一万里,看见一株枯死的树,就把养母裹在他脚上的布挂在了树上,那布立刻化成了一条龙,后人就把那地方叫“布龙泽”。

    汉武帝元封年间,到宇宙未分天地时的大湖上游玩,忽然看见他的母亲田氏在白海边上采桑叶。这时忽然有一个黄眉毛老人来到面前,对东方朔说:“她从前是我的妻子,是太白星神转生到世上。现在,你也是太白星的精灵了。我不吃五谷吞气修炼,已经九十多年,我两只眼睛的瞳孔里可以射出青光,能看见阴暗地方隐藏的东西。我三千年换一次骨骼和骨髓,两千年褪一次皮除一次毛发,我生来已经三次换骨五次脱皮了。”

    东方朔长大后,在汉武帝朝中任太中大夫。汉武帝晚年时爱好道家成仙之术,和东方朔很亲近。一天他对东方朔说:“我想让我喜欢的人长生不老,能不能做到呢?”

    东方朔说:“我能使陛下做到。”

    汉武帝问:“须要服什么药呢?”

    东方朔说:“东北地方有灵芝草,西南地方有春生的鱼,这都是可以使人长生的东西。”

    武帝问:“你怎么知道的?”

    东方朔说:“三只脚的太阳神鸟曾下地想吃这种芝草,羲和氏用手捂住了三足乌的眼睛,不准它飞下来,怕它吃灵芝草。鸟兽如果吃了灵芝草,就会麻木得不会动了。”

    武帝问:“你怎么知道的呢?”

    东方朔说:“我小时挖井不小心摔到井底下,几十年上不来,有个人就领着我去拿灵芝草,但隔着一条红水河渡不过去,那人脱下一只鞋给了我,我就把鞋当作船,乘着它过了河摘到灵芝草吃了。这个国里的人都用珍珠白玉串成席子,他们让我进入云霞作成的帐幕里,让我躺在墨玉雕成的枕头上,枕头上刻着日月云雷的图案,这种枕头叫‘镂空枕’,也叫‘玄雕枕’。又给我铺上?毛作的贵重的褥子,是用一百只?的毛织成的。这种褥子很凉,常常是夏天才铺它,所以叫作‘柔毫水藻褥’。我用手摸了摸,以为是水把褥子弄湿了,仔细一看,才知道褥子上是一层光。”

    有一次汉武帝在灵光殿休息,把东方朔召到寝宫绮窗的丝绸帐前,向他请教道:“汉朝皇室以阴阳五行中的‘火德’为命运的主宰,那么,依你看皇室中要奉祀什么神灵来佑护呢?皇室的符信应该采用珪、璧、琮、璋、瑾这五种吉祥物中的哪一种呢?”

    东方朔说:“我曾游过西方天界的峡谷,在长安东面,离扶桑国还有七万里,那里有个云山。云山顶上有一口井,云都是从井里升起来的,云的颜色和主宰世上帝王的‘五行’的德运完全符合。如果帝王是土德,井中就升起黄色云;是金德,就升起白云;是火德,就升起红云;是水德,就升起黑云。”武帝听后很信服。

    太初二年,东方朔从西方的那邪国回来,带来十枝“声风木”献给武帝。这种树枝有九尺长,手指那么粗,这种‘声风木’产自西方‘因霄国’的河边,由于因霄国的人善于长啸,所以树木也能发出声音。这就是《尚书》中《禹贡》一章中所记的‘因桓’的来历。

    因霄国的河水的源头是很甜的水,水边树上面聚集飞翔着紫燕和黄鹄等鸟类。这种‘声风木’结的果实像小珍珠,风一吹就发出珠玉的声音,所以叫‘声风木’。

    武帝把风声木的树枝赏给大臣们,只有年过百岁的大臣才赏给。如果这位大臣得了病,树枝自己就会渗出水珠,如果这位大臣快死了,树枝自己就会折断。

    古时老子在周朝活了二千七百岁,那树枝从来没有渗出过水珠。

    还有仙人洪崖先生在尧帝时已经三千岁了,树枝也没折断过。

    武帝就赏给东方朔一枝“声风木”,东方朔说:“我已经看见这树枝枯死了三次,但又死而复活了,岂止是渗水出汗和折断呢?一个人的寿数不到一半,那树枝就不会渗水出汗。这种树五千年渗一次汗珠,一万年才枯一次。”武帝很相信东方朔的解释。

    天汉二年,武帝移住苍龙馆,非常渴望成仙得道,就召集了不少懂道术的方士,让他们讲述远方国家的奇闻轶事。

    这时只有东方朔离开坐位写了一道奏章呈给武帝说:“我曾去过北极的镜火山,那里太阳月亮都照不到,只有龙口衔着灯烛照亮山的四极。山上也有园林池塘,种植了很多奇花异树。有一种明茎草,长得像金灯,把这种草折下来点燃,能照见鬼魅。有位神仙叫宁封,曾在夜晚点燃了一根这种草,可以照见肚子里的五脏,所以叫它‘洞腹草’。如果皇帝把这种草割下来剁碎作成染料,涂在明云观的墙上,夜里坐在观内就不用点灯了,所以这种草也叫‘照魅草’。如果把这种草垫在脚下,就能入水不沉没。”

    东方朔还曾经游历过五色祥云升起的地方,得到一匹神马,有九尺高。武帝问这是个什么神兽,东方朔说,“当初西王母乘坐着云光宝车去看望东王父,把驾车的马解开,它到东王父的灵芝田里,东王父大怒,把马赶到天河岸边。正好我那时去朝拜东王父,就骑着那匹马往回返。这马绕着太阳转了三圈然后奔向汉关时,关门还没闭。我在马上睡了一觉,不知不觉就回到了家。”武帝问马叫什么名字,东方朔回答:“按它的情况起名,叫‘步影驹’。”并说:“这马来到世间后,我再骑它时,却和劣马笨驴一样的又慢又迟钝了。 我在五色祥云升起的地方种了一千顷的草,草地在九景山的东边,两千年开一次花,明年就到时候了,我去把那草割来喂马,马就不会再饿了。”

    东方朔又说:“我曾到过东方的极地,经过了吉云之泽。”

    武帝问,“什么叫吉云?”东方朔说:“吉云国里常用云的颜色来预卜吉凶。如果将要有吉庆的事,满屋就会升起五色祥云,光彩照人。这五色吉云如果落在花草树木上,就会变成五色露珠,露的味道十分甘甜。”

    武帝问:“这吉云和五色露你能弄些来吗?”

    东方朔说:“我割来吉云草把马喂饱后,骑上马去就可以弄来,一天可以来回两三趟呢。”于是东方朔就骑上神马往东走,晚上就赶回来了,弄来了黑、白、青、黄四种颜色的露水,装在青色的琉璃杯中,每个杯中装了半升献给武帝。武帝把五色露赏给大臣们,大臣们喝下了露水,老人都变成了少年,有病的都立刻痊愈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