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二十四 帝王部·讲武·修武备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卷一百二十四 帝王部·讲武·修武备 (第1/3页)

    ◎帝王部·讲武

    夫武者所以威四夷而遏乱略者也。古者戎马车徒素具因?狩以习之皆於农隙以讲武焉故《周礼》有振旅茇舍治兵大阅之制教坐作进退疾徐疏数之节是知虽有文德必有武备《传》曰:三时务农一时讲武故征则有威守则有财夫子曰:教民七年可以即戎矣。又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盖虑堕军实而轻人命也。乃知士不素习以其将与敌非虚语也。汉仪立秋之日始扬威武魏晋而下历代因之司马法曰: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忘战必危斯国之大事其可忽诸。

    周武王讲武类祃作桓之诗桓志武也。宣王时能内修政事外攘夷狄复文武之境土修车马备器械复会诸侯於东都因田猎而选车徒(焉诗人赋车攻以美之)。

    後汉灵帝中平五年十月甲子帝自称无上将军耀兵於平(平乐观在雒阳城西)乐是时天望气者以为京师当有大兵两宫流血大将军司马许凉假司马伍岩说何进曰:太公《六韬》有天子将兵士可以威厌四方进以为然入言之於帝,於是乃诏进大发四方兵讲武於平乐观下起大坛上建十二重五采华盖高十丈坛东北为小坛复建九重华盖高九丈列步兵骑士数万人结营为陈天子亲出临军驻大华盖下进驻小华盖下礼毕帝躬擐甲介焉称无上将军行阵三匝而还。

    魏太祖建安二十一年既为魏王有司奏古四时讲武皆於农隙汉承秦制三时不讲唯十月都幸长安水南门会五营士为八陈进退名曰:乘之今兵戈未偃士民素习自今以後无四时讲武但以立秋择吉日大朝车骑号曰:治兵上合礼名下承汉制奏可是冬治兵东都王城也。魏王亲执金鼓以令进退。

    文帝初嗣魏王延康元年六月辛亥立秋阅兵於东郊公卿相仪王御华盖亲令金鼓之节。

    明帝太和元年三月丙寅治兵於东郊。

    晋武帝泰始元年十一月丁酉临宣武观大阅诸军甲辰乃罢。

    十年十一月庚午临宣武观大阅诸军。

    咸宁元年十一月癸亥大阅於宣武观至於己巳。

    三年十一月丙戌临宣武观大阅至於壬辰。

    太康四年十二月庚午大阅於宣武观。

    六年十二月甲午大阅於宣武观旬日而罢自泰始以来帝皆自临宣武观大阅众军然不自令进退也。自惠帝以後礼遂废。

    元帝太兴四年诏左右卫及诸营教习依大习例作雁羽仗。

    成帝咸和元年十一月壬子大阅於南郊诏内外诸军戏兵於南郊之场故其地因名斗场自後藩镇相庾诸方伯往往阅习然朝廷无事焉。

    後魏道武登国六年七月壬午讲武於牛川八年七月庚寅临幸新坛讲武。

    天兴二年七月辛酉大阅於鹿苑飨赐各有差。

    五年六月治兵於东郊将西讨姚兴。

    六年五月大简舆徒将略江淮平荆扬之乱天赐三年四月庚申幸豺山宫占授著作郎王宜弟造兵法孤虚立成图三百六十。

    明元永兴二年五月北伐蠕蠕还幸参合陂七月丁巳立马射台於陂西仍讲武教战。

    三年十一月丁未大阅於东郊。

    四年闰六月丙辰大阅於东郊。

    五年正月己巳大阅畿内男子十二以上悉集。

    庚寅大阅於东郊部署将帅以山阳侯奚斤为前军众三万阳平王熙等十二将各一万骑帝临白登躬自较览焉。

    太武始光元年九月大简舆徒治兵於东郊分诸军五万骑将北讨蠕蠕。

    二年十月治兵於西郊。

    三年七月幸?中旧宫至和兜山七月筑马射台於长川帝亲登台观走马王公诸国君长驰射中者赐金帛缯絮各有差。

    四年四月治兵讲武将西讨赫连昌。

    七月伐赫连昌筑坛於柞岭戏马射赐射中者金缯帛絮有差。

    神?二年四月治兵於南郊。

    延和元年五月大简舆徒於南郊将讨冯文通。

    大延元年五月丁丑治兵於西郊。

    太平真君四年六月癸巳大阅於西郊。

    九年九月乙酉练兵於西郊将讨蠕蠕。

    十一年八月癸未练兵於西郊。

    文成兴安二年七月筑马射台於南郊。

    九月壬子阅武於南郊。

    大安四年七月壬子诏曰:朕每岁以秋月?日命群官讲武平壤所幸之处必立宫坛糜费之功劳损非一宜仍旧贯何必改作也。

    和平三年十二月乙夕卩制战阵之法十有馀条因大傩耀兵以示威武更为制令步兵阵於南骑士阵於北各击钟鼓以为节度其步兵所衣青赤黄黑别为部队?槊矛相次周回转易以相赴就有飞龙腾蛇之变为函箱鱼鳞四门之陈凡十馀法跽起前却莫不应节阵毕南北二军皆鸣鼓角众尽大讠?各令骑将六千人去来挑战步兵更进退以相拒击南败北捷以为盛观自後踵以为常。

    孝文延兴四年八月戊申大阅於南郊。

    五年十月太上皇帝大阅於北郊。

    太和五年二月幸中山己酉讲武於唐水之阳。

    三月幸肆州癸亥讲武於?水之阳所经考察守宰加以黜陟。

    九月庚午阅武於南郊。

    十六年八月癸酉诏曰:夫文武之道自古并行威福之施必出相藉故三五至仁尚有征伐之事夏殷明?未舍兵甲之行。然则天下虽平忘战者殆不教民战是谓弃之是以周立司马之官汉署将军之职皆所以辅文强武威肃四方者矣。国家虽崇文以怀九服修武以宁八荒然於习武之方犹为未尽今则训文有典教武阙然将於马射之前先行讲武之式可敕有司豫修场坛其列阵之仪五戎之数别俟後敕十七年六月丁巳讲武。

    十八年八月幸阴山阅武台临观讲武。

    十九年正月南伐壬午讲武於汝水之西大赉六军。

    二十年九月戊辰阅武於小平津。

    二十二年八月讲武於华林园。

    宣武景明三年九月幸邺戊寅阅武於邺南。

    後周太祖为西魏柱国大将军以大统九年十月大阅於栎阳。

    十年冬十月大阅於白水。

    十一年十月大阅於白水遂西狩岐阳。

    明帝武成元年三月癸未陈六军帝亲擐甲胄迎太白於东方。

    武帝保定二年十月壬戌讲武於少陵原。

    天和二年十月丁亥亲率六军讲武於城南京邑观者舆马弥漫数十里诸藩使咸在焉六年十月壬寅亲率六军讲武於城南。

    建德元年十一月丙午亲率六军讲武於城南二年十一月辛巳亲率六军讲武城东集诸军都督以上五十人於道会苑大射帝亲临射宫大备军容。

    三年六月丁未集诸军将教以战阵之法。

    十一月行幸同州己巳大阅於城东。

    十二月癸夕卩集诸军讲武於临皋泽。

    宣帝以宣政元年六月即位十一月己亥讲武於道会苑帝亲擐甲胄。

    隋文帝开皇二年十二月辛未讲武於後园炀帝大业五年四月癸亥出临津关渡黄河至西平陈兵讲武。

    唐高祖武德元年十月诏曰:安人静俗文教为先禁暴惩卤武略斯重比以丧乱日久黎庶凋残是用务本劝农冀在丰赡而人蠹未尽寇盗尚繁欲畅兵威须加练习今农收已毕杀气方严宜顺天时申曜威武可依别敕大集诸军朕将躬自循抚亲临较阅五年十一月丙申幸宜州简阅将士。

    八年十一月幸宜州庚子讲武於同官县。

    九年三月幸昆明池辛夕卩观习水战。

    太宗以武德九年八月即位九月丁未引诸卫骁兵统将等习射於显德殿庭谓将军已下曰:自古突厥与中国更有盛衰。若轩辕善用兵即能北逐獯鬻周宣驱驾方召亦能制胜太原下至汉晋之君洎於隋代不使兵士素习干戈突厥来侵莫能抗御致遣中国生民涂炭於寇手我今不使汝等穿池筑苑造诸经费农民恣令逸乐兵士唯习弓马。若无贼来我则为汝博士教汝弓射庶使汝等武艺优长。若有贼来我即为汝将帅领汝斗战亦望使汝前无横敌,於是每日引数百人於殿前教射帝亲自临试每坐或至午时射中者随赏弓刀布帛丝绵特加其上考。

    贞观八年十二月乙夕卩太宗从高祖阅武於城北。

    高宗显庆五年三月己酉讲武於并州城西帝御龙飞阁引群臣临观之左卫大将军张延师为左军左右及骁武六卫左羽林骑士属焉左武侯大将军梁建方为右军领武侯六卫右羽林骑士属焉一鼓而誓众再鼓而整列三鼓而交前左为曲直圆锐之阵右为方锐直圆之阵三挑而五变步退而骑进五合而各复其位许敬宗奏曰:延师整而坚建方敢而锐皆良将也。李?曰:甲胄精新将士齐力观之者犹震恐况当其事乎!帝曰:讲阅者安不忘危之道也。梁朝衣冠甚盛人物亦多侯景以数千渡江一朝瓦解武不可黩兵不可弃此之谓也。

    麟德二年四月丙寅讲武於邙山之阳帝御城北门楼以观之。

    玄宗先天二年十月癸亥亲讲武於骊山之下徵兵二十万旌旗连亘五十馀里戈?金甲照曜大阵於长川坐作进退以金鼓之声节之三军出入号令如一帝亲擐戎服持沉香大钅仓立於阵前威振宇宙长安士庶奔走纵观填塞道路兵部尚书郭元振以亏失军容坐於纛下将斩之宰相刘幽求张说跪於马前谏曰:元振翊戴上皇有大功於国虽犯军令不可加刑伏愿宽宥以从人望帝乃舍之配流新州给事中知礼仪事唐绍以草军仪有失坐於纛下斩之礼毕乃下制曰:传不云:乎!兵之设久矣。所以威不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