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百九十七 将帅部·怀抚

    卷三百九十七 将帅部·怀抚 (第2/3页)

者动有千计。

    琅琊武王?起家为宁朔将军监守邺城有绥怀之称。

    宋柳元景为建威将军北伐斩魏将张是提?斩三千馀级面缚军门者二千馀人元景轻骑晨至魏兵之面缚者多河内人元景诘之曰:汝等怨王泽不接请命无所今并为魏尽力便是本无善心顺附者存恤从恶者诛灭欲知王师正如此也。众皆曰:虐虏见驱後出赤族以骑蹙步未战先死此将军所亲见非敢背中国也。诸将欲尽杀之元景以为不可曰:今王旗北扫当令仁声先路乃悉释而遣之家在关里者符守关诸军听出皆称万岁而去。

    檀道济为冠军将军武帝北征道济为前锋至雒阳凡拔城破垒俘四千馀人议者谓应悉戮为京观道济曰:伐罪吊人正在今日皆释而遣之,於是戎夷感悦相率归之者甚众。

    梁孙谦宋明帝泰始初事建安王休仁休仁以为司徒参军言之明帝擢为明威将军巴东建平二郡太守郡居三峡常以威力镇之谦将述职敕募千人自随谦曰:蛮夷不宾盖待之失节耳何烦兵役以为国费固辞不受至郡布恩惠之化蛮獠怀之竞饷金宝谦慰喻而一无所纳及掠得生口皆放还家俸秩出吏民者悉原除之郡境翕然威信大著视事三年徵还为抚军中兵参军。

    徐文盛武帝大同末为持节督宁州刺史先是州在僻远所管群蛮不识教义贪欲财贿劫夺相寻前後刺史莫能制文盛推心抚慰示以威德夷獠感之风俗遂改。

    张兴世为游击将军北伐次下邳号令严明所至独克下邳人多有欲来降惠绍曰:我。若得城诸卿皆是国人。若不能破贼徒令公等失乡非朝廷吊人本意也。今。且安堵复业勿妄自辛苦降人感悦。

    陈沈恪宣帝时都督广衡东衡交越成定新合罗爱德宜黄利安石双等州诸军事镇南将军平越中郎将广州刺史恪未至镇前刺史欧阳纥举兵拒险恪不得进朝廷遣司空章昭达督众军讨纥纥平乃入州州罹兵荒所在残毁恪绥怀安辑被以恩惠岭表赖之。

    裴忌以大建五年为都官尚书吴明彻督诸军北伐诏忌以本官监明彻军淮南平授军师将军豫州刺史忌善於绥抚甚得民和。

    後魏寇赞初为後秦襄邑令姚泓灭秦雍人千有馀家推赞为主归顺拜绥远将军魏郡太守其後秦雍之民来奔河南荥阳河内户至万数拜赞安远将军南雍州刺史轵县侯治於雒阳立雍州之郡县以抚之由是流民襁负自远而至三倍於前。

    于栗?明元时为镇远将军河内镇将抚导新邦甚有威惠。

    刁雍为镇东将军与叔孙建攻青州建先攻东阳雍至招集义众得五千人遣抚慰郡县土人尽下送租供军。又诏令南入以乱贼境雍攻克项城会有敕追令随机立效雍,於是招集谯梁彭沛民五千馀家置二十七营迁镇济阴。

    东平王翰初封秦王太武时镇枹罕以信惠抚众羌戎敬服改封东平王。

    陆俟转都督雒豫二州诸军事虎牢镇大将平凉休屠金崖羌狄子玉等叛复转为使持节散骑常侍平西将军安定镇大将既至怀柔羌戎莫不归附。

    卢度世为假节镇远将军齐州刺史州接边境将士数相侵掠度世乃禁勒所统还其俘虏二境以宁赵逸为宁朔将军赤城镇将绥和荒服十有馀年百姓安之。

    叔孙建为平原镇大将征南大将军在平原十馀年绥怀内外甚得边称。

    陆真文成时为安西将军长安镇将东平王道符反于长安杀雍州刺史鱼玄明关中草草以真为长安镇将赐爵河南公长安兵民素服威信真到抚慰之皆怡然安静。

    尉拨为晋昌镇将绥怀边民甚著称绩後为杏城镇将在任九年大收民和山民一千馀家上郡徒各卢水胡八百馀落尽附为民。

    王斤为平北将军时并州胡酋田卜谋反诛馀众不安遣斤镇虎威以抚慰之斤绥静胡?鬼甚收声称。

    李洪之献文时为内都大官河西羌胡镇部落反叛献文亲征命洪之与侍中东郡王陆定总统诸军舆驾至并州诏洪之为河西都将讨山胡山胡皆保险拒战洪之筑垒於石楼南白鸡原以对之诸将悉欲进攻洪之乃开以大信听其复业胡人遂降献文嘉之迁并尚书外都大官。

    李崇为镇西大将军孝文时巴夷扰动诏崇以本将军为荆州刺史镇上洛敕发陕秦二州兵送崇至治崇辞曰:边人失和本怨刺史奉诏代之自然易帖但须一宣诏旨而已不劳发兵自防使怀惧也。孝文从之乃轻发数十骑直到上洛宣诏绥慰当即帖然寻敕边戍掠得南齐人者悉令还之南人感德仍送荆州之口二百许人两境交和无复烽燧之警在治四年甚有称绩召还京师赏赐隆厚。

    莫?为镇西大将军时初平河西人心未一?抚慰新旧皆得其所。

    杜纂除积弩将军领众诣淮迎降民杨厢等?立楚镇招纳山蛮李天保等五百户。

    李辅为镇远将军颍川太守带长社戍辅绥怀招集甚得边和任城王澄为征南大将军都督梁益荆三州诸军事梁州氐帅杨仲显婆罗杨卜兄弟及符叱盘等自以居边地险世为凶狡澄至州量彼风俗诱导怀附表送婆罗授仲显循城镇副将杨卜为广业太守叱盘固道镇副将自馀首帅各随才而用之附者赏违命者加诛,於是仇池帖然西南款顺。

    卢渊为京兆王愉徐州刺史南徐州长史沈陵杀将佐勒宿预之众逃叛陵在边历年结构既广二州人情咸相煽惑陵之馀党颇见执送渊皆抚而赦之唯归罪於陵由是众稍安。

    崔敬邕为龙骧将军管州刺史库莫奚国有马百匹因风入境敬邕悉令送还,於是夷人感附。

    韩均为冀州刺史都督定冀相三州诸军事均亲身率下明为耳目广设方略禁断奸邪,於是赵郡屠谷西山丁零聚党山泽以去刂害为业者均皆诱慰追捕远近震?先是河内未宾民多去就均抚怀之民咸受优复。

    皮喜为侍中都督秦雍荆梁益五州诸军事开府仇池镇将以其父豹子昔镇仇池有威信故也。喜至深恩布惠民夷大悦酋帅强好子等各率户归附,於是置广业固道二郡以居之。

    傅竖眼宣武时为建威将军讨扬州贼破之仍镇於合肥齐民归之者千户。又诏假节行南兖州事竖眼善於绥抚南人多归之。又为益州刺史进号冠军将军抚蜀人以恩信为本保境安民不以小利侵窃有掠数民入境者移送还本捡勒部下守宰肃然远近杂夷相率款谒仰其德化思为魏民矣。是以蜀民请军者旬月相继宣武甚嘉之。

    李绍为抚军西道都督行秦州事时陇右新经师旅之後百姓多不安业绍善抚纳甚得夷夏之心。

    彭城王勰为司徒领扬州刺史既定寿春进位大司马获南齐汝阴太守王果豫州治中庾稷等数人勰倾心礼之常参坐席果承问进曰:果等契阔生平皓首播越顾瞻西夕馀光几何今遭圣化正应力兹愚老申展尺寸但在南百口生死分张乞还江外以申德泽勰矜而许之果。又谢曰:殿下赐处有过国士果等今还仰负慈泽请听仁驾振旅反迹江外至此乃还其为远人所怀如此。

    王肃为散骑常侍都督淮南诸军事扬州刺史肃频在边悉心抚接远近归怀附者。若市以诚绥纳咸得其心。

    安丰王猛子延明孝明时为尚书右仆射元法僧反诏为东道行台徐州大都督节度诸军事与都督临淮王?尚书李宪等讨法僧梁武帝遣其豫章王综镇徐州延明先牧徐方甚得人誉招怀旧土远近归之。

    尔朱天光孝庄时为镇东将军初元颢入雒天光与天穆会尔朱荣於河内荣发之後并肆不安诏天光以本官兼尚书仆射为并肆?恒朔燕蔚显汾九州行台仍行并州以安静之天光至并州部分约勒所在宁辑颢破寻还京师。

    北齐卢潜为扬州道行台左丞与陈邻接潜辑谐内外甚得边俗之和。又为扬州刺史领行台尚书潜在淮南十三年任总军民显祖初平淮南给十年优复平满之後逮後主天微永平中徵税烦杂高文海执政断渔猎人家无以自资诸商胡负官责息者宦者陈德信纵其妄注淮南富家令州县徵责。又敕送突厥马数千匹於扬州管内令土豪贵买之钱直始入便出敕括江淮间马并送至官厩由是百姓搔扰切齿嗟怨潜随事抚慰兼行权政故得宁静。

    辛术为东徐州刺史为淮南经略显祖天保元年侯景徵江西租税术率诸军渡淮断之还镇下邳人随术北渡淮者三千馀家及王僧辩破侯景术招携安抚城镇相继款附前後来二十馀州。

    斛律羡为幽安平南北营东燕六州都督突厥来寇州境羡御之望见军威不敢战来款附虑其有诈。且喻之曰:尔辈此行本非朝贡见机始变未是宿心。若有诚实宜速归巢穴别遣使来,於是退走後主天统初突厥木汗遣使请朝献羡始以闻自是朝贡岁时不绝羡有力焉。

    後周韦旭後魏永安二年拜右将军南幽州刺史时氐贼数为抄窃旭随机招抚并即归附。

    李贤初为西魏原州刺史贤虽少从戎旅而颇闲政事抚导乡里甚得民和文帝大统十二年随独孤信征凉州平之。又抚慰张掖等五郡而还。

    宇文测为大都督行汾州事政存简惠颇得民和地接东魏数相抄窃或有获其为寇者多缚送之测皆命解缚置之宾馆然後引与相见如客礼焉设酒肴宴劳放还其国并给粮饩卫送出境自是东魏大惭乃不为寇汾晋之间各安其业两界之民遂通庆吊不复为仇雠矣。时论称之比於羊叔子。

    赫连达初从贺拔岳西征为都督及岳为侯莫陈悦所害达驰诣太祖太祖引军向高平令达率骑据弹筝峡时百姓惶惧多奔散者有数村民方扶老弱驱畜牧欲入山避难军士争欲掠之达曰:远近民黎多受制于贼今。若值便掠缚何谓伐罪吊民不如因而抚之以示义师之德乃抚以恩信民皆悦附,於是迭相晓语咸复旧业太祖闻而嘉之。

    尉迟迥既平蜀为都督益等十州诸军事益州刺史自剑阁以南得承制刺拜及黜陟迥乃明赏罚布德威绥辑新邦经略未附夷夏怀而归焉。

    侯莫陈[A13C]为开府仪同三司从滕王追击龙泉文城叛胡[A13C]与柱国窦卢?分路而进[A13C]悬军五百馀里破其三栅先是稽胡叛乱辄略边人为奴至是诏胡有厌匿良人者诛籍没其妻子有人言为胡村所隐匿者?将斩之[A13C]曰:将在外君命有所不行诸胡固非悉反但相逼胁为乱今抚慰之自可不战而定如即诛之转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