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四百六十一 禽鸟二

    卷第四百六十一 禽鸟二 (第2/3页)

燕的胃里,都是被燕子后来的配偶给害死的。

    鹧鸪飞 数

    鹧鸪飞数逐月,如正月,一飞而止于窠中,不复起矣。十二月十二起,最难采,南人设网取之。(出《酉阳杂俎》)

    鹧鸪飞翔的次数随着月份而变化。如果是正月,飞一次后就呆在巢中,不再起飞了。十二月十二日开始,最难捕捉,南方人就张网捕捉鹧鸪。

    飞南向

    鹧鸪似雌雉,飞但南,不向北。杨孚《交州异物志》云:“鸟像雌雉,名鹧鸪,其志怀南,不思北徂。”(出《旷志》,明抄本作出《广记》)

    鹧鸪的样子象雌野鸡,只向南飞,不向北飞。杨孚的《交州异物志》中说:“有一种鸟象雌野鸡,名叫鹧鸪。它心里只是想着南方,不愿意朝北方走。”

    吴楚鹧鸪

    鹧鸪,吴楚之野悉有。岭南偏多此鸟。肉白而脆,远胜鸡雉。能解冶葛并菌毒,臆前有白圆点,背上间紫赤毛。其大如野鸡,多对啼。《南越志》云:“鹧鸪虽东西回翔,然开翅之始,必先南翥。其鸣自呼‘社(明抄本“社”作“杜”)薄州。’”又《本草》云:“自呼‘鉤輈格磔。’”李群玉《山行闻鹧鸪》诗云:“方穿诘曲崎岖路,又听鉤輈格磔声。”(出《岭南录异》)

    吴楚一带都有鹧鸪的踪迹,然而岭南最多。鹧鸪的肉白而且脆嫩,远远超过家鸡和野鸡的味道,并且能化解和治疗葛草和菌类中毒。鹧鸪胸前有白色圆点,背上间隔生长着紫色和红色的羽毛。它的大小象野鸡,大多数喜对面鸣叫。《南越志》上说:“鹧鸪鸟虽然东西来回地飞翔,可是刚展翅起飞的时候,一定先向南飞。鹧鸪鸣叫的声音似乎是在呼唤‘社薄州’”。另外《本草》上说:“鹧鸪鸟常常自己呼叫‘鉤輈格磔’”。李群玉的《山行闻鹧鸪》诗中说:“刚刚穿过艰难曲折的山路,又听见鹧鸪鸟‘鉤輈格磔’的叫声。”

    鹊知太岁

    鹊知太岁之所在,《博物志》云:“鹊窠背太岁。”此非才智,任自然尔。《淮南子》曰:“鹊识岁多风,去(去字原缺。据明抄本补。)乔木,巢傍枝。”(出《说文》)

    喜鹊知道太岁星所在的方向,《博物志》上说:“鹊巢背着太岁星。”这不是因为喜鹊有智慧,而是靠喜鹊天生的本能。《淮南子》上说:“喜鹊知道哪一年风大,就离开高大的乔木,去到傍出的树枝上筑巢。”  又

    鹊构窠,取在树杪枝,不取堕地者,又缠枝受卵。端午日午时,焚其巢,灸病者,疾立愈。(出《酉阳杂俎》)

    喜鹊建巢,常选取树梢上的细枝,不取落在地上的干枝,然后缠起树枝做巢下蛋。端午节这一天的中午,火烧喜鹊的巢,用来给病人烧炙治病,病立刻就全好。  张 颢

    常山张颢为梁相,天新雨后,有鸟如山鹊,稍下堕地,民拾取,即化为一圆石。颢椎破之,得一金印,文曰“忠孝侯印。”颢以上闻。藏之秘府。颢后官至太尉,后议郎汝南樊行夷校书东观,上表言:“尧舜之时,尝有此官,今天降印,宜应复。”

    常山的张颢是梁国的丞相。有一天雨过天晴,有一只象山鹊的鸟坠落到地下,被一个老百姓拾起来以后变成一块圆圆的石头。张颢砸破石头,得到一金印,上面的文字是:“忠孝侯印”。张颢把这件事报告给皇上,金印被收藏在宫内册府里。张颢后来官至太尉。议郎汝南人樊行夷在东观书府校对书稿,给皇上上书说:“尧舜的时候,曾经设过忠孝侯个官职,现在上天降下这颗金印,应该重设这个官职。”  条支国

    章帝永宁元年,条支国有来进异瑞,有鸟名鳷鹊,形高七尺,解人言。其国太平,鳷鹊群翔。昔汉武时,四夷宾服,有致此鹊,驯善。有吉乐事,则鼓翼翔鸣。按庄周云:“雕陵之鹊,盖其类也。”(出《拾遗记》)

    东汉章帝永宁元年,条支国派人来进献不平常的吉祥物,有一只鸟名鳷鹊,身高七尺,能听懂人说的话。哪个国家太平,就会有鳷鹊成群地飞翔。从前汉武帝时,四边的少数民族归顺,有的国家就奉献过这种鳷鹊,驯养得很好,要是有了吉祥快乐的事,它就振动双翅一边飞翔一边鸣叫。按,庄子说的,“雕陵之鹊”,就是指的这种鸟。

    黎景逸

    唐贞观末,南康黎景逸居于空青山,常有鹊巢其侧,每饭食餧之。后邻近失布者,诬景逸盗之,系南康狱。月余,劾不承,欲讯之,其鹊止于狱楼,向景逸欢喜,以传语之状。其日传有赦,官司诘其来,云:“路逢玄衣素衿人所说。”三日而赦果至,景逸还山,乃知玄衣素衿者,鹊之所传。(出《朝野佥载》)

    唐太宗贞观末年,南康的黎景逸住在空青山上,有喜鹊在他住的地方附近筑巢,他每天用饭喂喜鹊。后来,他的邻居中有个丢了布的人,诬告黎景逸偷布,黎景逸被关押在南康的监狱中。一个多月的时间,黎景逸都没有承认偷布,官府正准备刑讯。那只喜鹊停在狱楼上,向着黎景逸显示出很欢喜的样子,似乎是在向他传递话语。当天就有人传言说要有大赦,官府问消息是从哪里来的,回答说:“路上遇到一个穿黑色衣服白色领子的人所说的。”三日后大赦的公文果然传到,黎景逸被放还归山,这才知道黑衣白领的人,就是喜鹊去传的话。  张昌期

    汝州刺史张昌期,易之弟也,恃宠骄贵,酷暴群僚。梁县有人白云,有白鹊见。昌期令司户杨楚玉捕之,部人有鹞子七十笼矣,以蜡涂爪。至林见白鹊,有群鹊随之,见鹞迸散,唯白者存焉。鹞竦身取之,一无损伤,而笼送之。昌期笑曰:“此鹊赎君命也。”玉叩头曰:“此天活玉,不然,投河赴海,不敢见公。”拜谢而去。(出《朝野佥载》)汝州刺史张昌期,是张易之的弟弟。他依仗哥哥的权势而骄横自大,对待同事也残酷暴虐。梁县有人对他说,有白喜鹊出现。张昌期就命令司户杨楚玉捕捉。杨楚玉的部下有七十笼雀鹰,他们用蜡涂到雀鹰的爪子上;到了树林里以后,看见有一只白喜鹊在前边飞,还有一群喜鹊跟着在这只喜鹊后边飞,看见鹞子以后都飞散了,只有白鹊还在。鹞子去捉白喜鹊,白鹊一点也没受到损伤。用笼子装着白喜鹊送给张昌期,张昌期笑着说:“这只白喜鹊赎了你一条命。”杨楚玉磕头说:“这是上天让我活着,不然的话,就是去投河跳海,也不敢来见您。”

    崔圆妻

    鹊窠中必有栋。崔圆相公妻在家时,与姊妹于后园见一鹊构窠,共衔一木,大如笔管,长尺余,安窠中,众悉不见。俗言见鹊上梁必贵。(出《酉阳杂俎》)

    喜鹊的巢里一定有一根“栋梁”。崔圆丞相的妻子在家的时候,和姐妹们在后园看见一对喜鹊在筑巢。两只喜鹊共同衔着一根木棍,粗细象笔管一样,长短有一尺多,安放到巢中,而别的人都没有看见。俗话说,看见喜鹊上梁的人一定尊贵。

    乾 陵

    大历八年,乾陵上仙观之尊殿,有双鹊衔柴及泥,补葺隙坏十五处。宰臣表贺之。(出《酉阳杂俎》)

    唐朝大历八年,乾陵上仙观的殿楼上,有一对喜鹊鸟衔着木柴棍和泥,修补殿楼上的裂缝和损坏的地方十五处。辅政大臣给皇上上书祝贺这件事。

    鸽 信

    大理丞郑复礼言,波斯舶上多养鸽,鸽能飞行数千里,辄放一只至家,以为平安信。(出《酉阳杂俎》)

    大理丞郑复礼说,波斯人的船上大多都养着鸽子,鸽子能飞行数千里,过一段时间就放一只鸽子回家,当做是一封平安的家信。  鸡陈仓宝鸡

    秦穆公时,陈仓人掘地得物,若羊非羊,若猪非猪,牵以献穆公。道逢二童子曰:“此为媪述,常在地中,食死人脑。若欲杀之,以柏插其首。”媪曰:“此二童子名为鸡宝,得雄者王,得雌者伯。”陈仓人舍之,逐二童子,二童化为雉,飞入于林。陈仓人告穆公,发徒大猎,果得其雌,又化为石,置之汧渭之间。至文公立祠,名陈宝。雄者飞南集,今南阳雉飞县,即其地也。(出《列异传》)

    秦穆公的时候,陈仓人挖地得到一个动物,象羊又不是羊,象猪又不是猪,便牵着它准备去献给秦穆公。路上遇到两个童子对他说:“这个动物叫媪述。经常生活在地下,吃死人的脑子,如果想要杀它,可以用柏树枝插进它的头里。”媪述说:“这两个童子名叫鸡宝,如果捉到雄的,就能做国王,捉到雌的,就能够做伯爵。”陈仓人就舍掉媪述,去追赶两个童子。两个童子变成野鸡,飞进树林。陈仓人把事情告诉了秦穆公,秦穆公就派人进行大规模地捕猎,果然捉到了那只雌的,雌的又变成石头,被放到汧山和渭水之间。等到秦文公时为它建祠堂,把那块石头叫做“陈宝”。那只雄鸡飞到南集,现在南阳的雉飞县,就是那只雄鸡停留的地方。

    楚 鸡

    楚人有担山鸡者,路人问曰:“何鸟也?”担者欺之曰:“凤皇也。”路人曰:“我闻有凤皇久矣,今真见之。汝卖之乎?”曰:“然。”乃酬千金,弗与。请加倍,乃与之。方将献楚王,经宿而鸟死。路人不遑惜其金,惟恨不得以献耳。国人传之,咸以为真凤而贵,宜欲献之。遂闻于楚王,王感其欲献己也,召而厚赐之,过买凤之直十倍矣。(出《笑林》)

    楚国有一个人挑着山鸡,在路上遇到有人问他:“这是什么鸟?”他欺骗那人说:“是凤凰。”那人说:“我听说有凤凰已经很久了,现在才算真正看见了,你卖吗?”回答说:“卖。”于是路人出价千金,挑担人不同意,要求加倍出钱,这才把山鸡卖给了路人。路人正准备把它献给楚王时,过了一宿鸟就死了,路人不去可惜花掉的那些钱,只恨不能把鸟献给楚王。人们传说着这件事,全都认为那是只真正的凤凰,因而路人才要把它献给楚王。事情传到楚王的耳朵里,楚王为路人想把凤凰献给自己行为所感动,便把路人叫来厚厚地赏赐了路人,超过买鸟时所花的钱数的十倍。

    卫 女

    《雉朝飞》操者,卫女傅母所作也。卫侯女嫁于齐太子,中道闻太子死,问傅母曰:“何如?”傅母曰:“且往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