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四百七十二 水族九(龟)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卷第四百七十二 水族九(龟) (第1/3页)

    龟

    陶唐氏 禹 葛洪 张广定 赣县吏 郗了 孟彦晖 营陵 兴业寺

    唐太宗 刘彦回 吴兴渔者 唐明皇帝 宁晋民 史论 徐仲 高崇文

    汴河贾客 南人 阎居敬 池州民 李宗

    陶唐氏

    陶唐之世,赵裳国献千岁神龟,方三尺余,背上有文,皆科斗书,记开辟以来,帝命录之龟历,伏滔述帝功德铭曰:“朱书龟历之文。”(出《述异记》)

    远古陶唐氏时代,有个赵裳国献上一只千年神龟,三尺多见方,背上有字,全都是科斗文,记载了天地开辟以来,帝命令记下来历法,伏滔记述黄帝功德的铭文说,那龟甲上的历法是用红笔写的。

    禹

    禹尽力渠沟,导川夷岳,黄龙曳尾于前,玄龟负青泥于后。玄龟,河精之使者也。龟颔下有印文,皆古言,作九州山水之字。禹所穿凿之处,皆以青泥封记其所,使玄龟印其上。今人聚土为界,此之遗像也。(出王子年《拾遗记》)

    大禹尽全力挖沟排水,疏通河道,铲平山峰。黄龙拖着尾巴走在前面,玄龟背着青泥走在后面。玄龟,是河神的使者。玄龟的颔下印有文字,全是远古文字,记载着九州的山山水水。凡是大禹开凿的地方,都用青泥把那个地方封住作上记号,让玄龟把印文印在上面。现在的人堆土作为边界的记号,就是由此遗传下来的。

    葛 洪

    葛洪云:“千岁灵龟,五色具焉。其雄,额上两骨起,似角。以未朱浴之,乃剔取其甲,火炙,捣服。方寸七日三,尽一具,寿千岁。(出《抱朴子》)

    葛洪说:“千年的灵龟,身上有五种颜色。那雄性的,额上有两块骨头突起,象角一样。用未朱洗浴龟,再剔除肉用它的甲壳,用火烧,研成粉末吃下去,七分大小的一块一日吃三块吃完一个龟的甲壳,就能活一千岁。”

    张广定

    陈仲弓《异闻记》曰,张广定遭乱避地,有一女四岁,不能步,又不忍弃之,乃县笼于古冢中,冀他日得收其骨。及三年,归取之,见其尚活。问之,女答曰:“食尽即馁,见其傍有一物,引颈呼吸,效之,故能活。”广定入冢视之,乃一龟也。陈实之言,固不妄矣。(出《独异志》)

    陈仲弓《异闻记》里说:张广定遇到战乱找地方躲避,有一个四岁的女儿,不能走路,又不忍心抛弃她就把她装进笼子悬挂在一个古墓里,希望以后能收拾她的骨头。等到第三年,他回到古墓里取女儿的骨头,看见她还活着,问她原因,女儿回答说:“东西吃光了就觉得饿,我看见旁边有一个动物,伸着脖子呼吸,就学它的样子,所以才活下来。”张广定进到墓里去查看,原来是一只乌龟。陈仲弓说的是真事,一点也不假。

    赣县吏

    晋义熙中,范寅为南康郡。时赣县吏说,先入山采薪,得二龟,皆如二尺盘大。薪未足,遇有两树骈生,吏以龟侧置树间,复行采伐。去龟处稍远,天雨,懒复取。后经十二年,复入山,见先龟,一者甲已枯,一者尚生,极长。树木夹(“夹”原作“所”,据明抄本改。)处,可厚四寸许,两头厚尺余,如马鞍状。(出《幽明录》)

    晋代义熙年间,范寅担任南康郡的郡守。当时的赣县有个官吏说他小时候进山砍柴,捉到两只乌龟,都象二尺见方的圆盘那么大。柴没有砍够,遇到两棵紧靠着生长的树,他就把乌龟偏侧着放在两树之间,又去砍柴。他离放乌龟的地方稍远一点,天又下了雨,懒得去取。后来又过了十二年,他再次进山,看见先前捉的那两只乌龟,一只龟的甲壳已经干枯了,另一只乌龟还活着,长得很大,树木夹着的地方,有四寸多厚,两头厚一尺多,象马鞍的样子。郗世了

    郗世了在会稽造墓,其地多石,后破大石,得一龟,长尺二寸许,在石中,石了无孔也,得非龟石俱生乎?既破出之,龟行动如常龟无异。石受龟,如人刻安之。(出《灵鬼志》)郗世了在会稽修建坟墓。那个地方石头多,后来破开一块大石头,得到一只乌龟,长一尺二寸左右。龟在石头的中间,石头却一点孔隙也没有。奇怪,难道它和石头是一起生长的吗?破开石头之后,那乌龟的行动象平常的乌龟一样。这石头容纳此龟,就象人刻好了石头再把它放进去似的。

    孟彦晖  武成三年庚午,六月五日癸亥,广汉太守孟彦晖奏,西湖有金龟径寸,游于荷叶之上,画图以上闻。(出《录异记》)

    五代前蜀武成第三年是庚午年。这年的六月五日癸亥,广汉太守孟彦晖向朝廷报告,西湖有直径一寸的金龟,在荷叶上游玩,并画成图画给皇上王建看。

    营 陵

    道州营陵中鼍,甲长八尺,下自然有文字,前后四足,各踏一龟。踏龟有时行,或逾山越水,俗莫敢犯。(出《录异记》)

    道州营陵中有一只鼍,甲壳长八尺,腹部有自然生成的文字。它前后四只脚,各踩着一只乌龟。有时踩着乌龟行走,有时翻山渡水,世人没有谁敢惹它。

    兴业寺

    九曲灵龟池,在襄阳县东北三里遍学寺东。古城旧有兴业寺,今并入遍学寺。唐景龙元年有陈留阮氏,寓居襄阳,舍财,于此寺东院。创造堂宇,时岁旱池涸,即掘广深之,急暴雨池溢,乃是一大龟,高数尺,如半张床大,岸侧而行。众即惊呼,龟遂跃入池中。寺僧灵岫云,院有折碑,云兴业寺碑。碑文梁散骑常侍庾元威撰,其文可传者云,此寺有灵龟一头,长三尺五寸,冬潜春现,多历年所;随众上堂,应时而食。刺史安陆王照频遇此龟,其坏碑因即扶竖,今在遍学寺东院。阮氏所修寺堂,庭中浮屠前,池见在,深五尺,方二十步。(出《襄淝记》)

    九曲灵龟池,在襄阳县东北三里处遍学寺的东面。古城在从前有个兴业寺,现在合并到遍学寺。唐代景龙元年有个陈留人阮氏,寄居在襄阳,拿出钱来做善事,在这个庙的东院建造堂宇。当时天旱,水池干涸,就扩大挖掘面积,并深挖了一下,突然象下了一场大暴雨,水池也满出来了,原来是一只大乌龟,高好几尺,象半张床那么大,在池边行走,大家就吃惊地呼喊,乌龟就又跃回池中。庙里有个叫灵岫的和尚说:院子里有块折断的石碑,说是兴业寺碑,碑文是梁国的散骑常侍庾元威撰写的。那个碑留传下来的文字说,这个庙里有一只灵龟,三尺五寸长,冬天潜藏,春天出现,经历的年头多了,能随着众人到堂上来,按时吃东西,刺史安陆人王照多次遇见这只龟。那块损坏了的碑因为及时地扶好竖立着,现在仍保存在遍学寺的东院。阮氏修建的庙堂,以及院子里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