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卦

    需卦 (第2/3页)

嗑同义。莫不通于需之用。其关道德之修养。性命之正。情欲之制。则如履、如节、如咸恒。如损益、如谦豫、各卦。皆本乾正性命、合太和之义。推而阐之。以明夫养者。而归结于既济焉。既济巳成也。言已达其养至于成耳。若徒□体之养。物欲之需。则噬嗑之外。如井鼎、如贲旅、各卦。又莫不本于需养之义。而着其要道焉。此易之全体大用。不外生成变化四字之推演。生者成之。有生必有养。人本生物。无时不求全其生。则凡生之所需者。何一不关人道。亦何一不属易教。此各卦再四论之。不以为渎者。实由养生之道。无在不需耳。今讲需卦。虽巳着其大纲。望读者推而寻之。以尽其养生之道。而竟夫圣人教养之旨。则易经一书、不虚读矣。

    彖曰:需,有孚。光亨,贞吉。需也。险在前也。刚健而不陷。其义不困穷矣。位乎天位,以中正也。利涉大川,往有功也。

    宣圣讲义

    孔子

    此申释彖辞者也。言需之辞。有孚光亨贞吉之占。乃由于需之能须也。须则有时。有待则有合。有合则有得。需以坎居乾上。险在前也。天在水中。刚健而不陷。坎虽险而先于乾。是乾之动。应险而行。天以刚健而居水中。水天一气。是刚健而不陷。水与天随行也。以险在前。而不为阻。刚在中。而不至陷。则其义不困穷矣。困者行有阻也。穷者动而陷也。今需以不阻不陷。虽内刚外险。得气之合。为道之孚。故不困穷。需而不过乎物。须而适应乎时求不出位。待不违天。则其所行必宜。所为必成。何困穷之虑哉。然以需称者。恒多患穷。以须称者。恒多忧困。求之不得则穷。待之失机则困。此情理之常也。而需之用则否。为其不失中正。而能以坎从乾。以水位天。天水相同。乾坎合德。此所谓位天位而正中也。坎之中阳以从乾变。乾之内健以应外险。其位得中。其用得正。故能有孚。而得光亨贞吉之占也。此数句、皆释有孚光亨贞吉者也。其利涉大川。往有功也。则释利涉一句。言需辞所云、利涉大川。明其行而不阻于险。刚健而不陷于困穷。故能往有功也。功者。用之成也。需以水天合。而气类之孚。道应德谐。如川之流。而光亨之大。贞吉之允。两相契洽。其用乃成。故利涉大川。明其所需之有得。所往之有功也。其道全在正中二字。唯中乃利。唯正乃通。利以应时。通以达道。达道应时。何功不立。何求不遂。此需辞之义。全在乎正中也。故过者、不及者。皆非中正。皆非利用。此圣人勉人知所处也。

    象曰:云上于天,需,君子以饮食宴乐。

    宣圣讲义

    孔子

    此释需象及其用也。夫需者为养生也。养生者。生之不可少者而必得之。乃名需焉。人生之需。首推饮食。次则宴乐。盖饮食以养其体。宴乐以怡其情。是人之大欲也。人生而有身。知而有情。身体必有养也,情好必有乐也。虽圣人不免焉。故名之需。而象辞所谓君子以饮食宴乐者也。此辞之所指。含义甚广。为水为雨。为泉为云。皆坎也。视其所止而别之也。在地曰水。在空曰雨。在山曰泉。在天日云。一物而四名。且不止四也。凡此类者。皆得象焉。以坎先乾。则云天之象也。夫天与云。同其位也。乾之与坎。一上一下。亦同其气。故云天为需。言同气相求。同位相应。此数之自然。理之自至也。天与云同。气流德合。则其相需也。数理使然。天不为生物之主乎。无云雨以润泽之。则不生。天不为化物之宰乎。无云雨以蒸湿之。则不化。生也必得水之养。化也必得水之濡。有日之暄也。必得云之荫。有风之燥也。必得雨之溉。是天之需于云。而云亦因所需而需之。则云不自成。天之所化也。故坤得乾而变坎。土得水而蒸云。亦相需以成也。由天地之需。而万物生化。由人物之需。而大道流行。故需卦以云上天而成象。而君子则以饮食宴乐而成德也。夫需之于人。亦孔多矣。独举饮食宴乐者。谓情之不可止。而欲之不可纵也。情性之宜和。而物好之宜审也。饮食者。情之所需。身之养也。宴乐者。欲之所需。性之和也。人生必求其合道也。故节欲以适情制以顺性。性者正也。中也。以性主情。中正之道也。求者应之。而不许奢。待者予之,而不许汰。发乎情者止乎礼。发乎欲者、调乎乐。礼乐者。人道之始也。中和之至也。中以同于性。和以正乎情。情正而复于性。则人道之成也。故君子不弃饮食。不废宴乐。将因以调情性也。乾之刚健。性之体也。坎之险陷。情之用也。有乾在内。则坎不为险。有性在中。则情不为害。此君子因需而立饮食之礼。制宴乐之乐也。阴阳相接。刚柔相洽。人事之和。人道之正。此天下之所以治也。万物之所以生成也。天地之所以位育也。一道立而众善随之。故君子不可不格物也。物者。所需之宾也。主不害宾。宾不毒主。相安以生。相乐以育。则格物之至也。格者。明辨之而生成之。各得其所。而同乐夫天命也。书所谓格于上下是也。必有道焉以化之。有德焉以怀之。有典则焉以循历之。有礼乐焉以鼓舞振作之。是皆格物之事也。故需象释文。而举饮食宴乐。明君子之行。以孚亨贞之吉也。既亨且吉而免于困穷。复中以正。而成其道德。则饮食之不匮。宴乐之有方。又在言外矣。

    需之大用。在有需而不急。有须而不退。是谓得中。是谓守分。盖以刚行险。以坚忍自持。以性正情。以节约自信。故能行险不陷。处动无阻。徐以为进。渐以为成。不饱所欲。则不蔽于物。不侈所求。则不罗于害。此中正之德。而能以道御物者也。故需象辞。申其义焉。

    初九:需于郊,利用恒,无咎。

    宣圣讲义

    孔子

    此需初九爻辞。明需之所始也。夫需非为人所独也。而辞则多指人。盖天道必藉人以明。而需之用。尤必待人事以着也。郊者、旷远之地。平坦之处。人所履也。所游行也。所赖以护城郭也。所备以便牧畜也。所须在于农艺之事。行旅之途。交游之路。瞻望之区。有可为守。有可为行。有通达往来之宜。有培植物产之利。故为需之始也。然曰郊。而不曰野或他地者。亦有义焉。郊交也。居间为交通者也。有国郊焉。有城郊焉。皆有所交界也。需者须也。有所待而将行也。行者。自迩而远。自平而升。则需之始于郊也亦事理之宜也。天道务广。人道务平。天道贵时。人道贵久。郊之广平而能久。且利用时者也。则需于郊者。必利用恒。恒久也。恒久不变。非城庐之易改。非山谷之难登。其势既平。其用可久。故利用恒者。不独人事也。天时地理所为也。而恒久者。即天道不息之义。天道不息乃成其大。人道不息。乃成其利。利用恒也。无咎。则知需之初爻。即乾初九。乾以行健不息。故需初九亦利用恒。利者、天之利也。用恒者、人之力也。因天之利。加人之力。则需之待时而进。因利而利。此人天之契也。不独无咎矣。而以初爻不关人道。虽喻于人。究非人事所及。故云无咎。以无功可言也。需之始也。非需之成。则郊者。亦非人之居也。天道之见耳。占此者。当明其义。诸卦皆然。盖不动者也。然恒之一子。则人道所贵。即乾之行健。而君子以自强不息。虽不动。亦必有恒、恒而后无咎也。

    象曰:需于郊,不犯难行也;利用恒,无咎,未常也。

    宣圣讲义

    孔子

    此申释爻辞之义也。以初九需之始。不进而陷于险。朋其难行。而不犯之也。利用恒久。则有常行。常以为德。则无咎矣。盖处需郊之道。知难而不动。以待时至。不动而不失常。以守其位。则需之正也。初九在下。本非动时。而所难者。不动则怠。不进则懈。懈怠失常。遂罹于咎。故不犯难行。贵乎用恒。恒久自居。其进以时。此君子居易俟命之道也。不为物役。而不弃乎常情。不为情累。而不背乎中道。物我相安。情性自适。无险阻之虑。有恒久之心。则遯居而不困穷。出用而无损失。行乎其素。守乎其常。居乎其安。乐天知命者也。准情酌理者也。更何咎哉。故初九需于郊。谓示人以坦荡也。告人以平安也。其内怡然。其外夷然。其动易也。其静广也。此体乾之道。而明天之命也。乾以恒易知险。天以大生不息。

    故需初九以之。需之九二。则稍进矣。

    九二:需于沙,小有言,终吉

    宣圣讲义

    孔子

    此需九二爻辞也。九二者、乾内卦之中也。位正乎内。其本不同。故当前进。沙者洲也。水之近也。而非水也。沙在土石之间。较土为坚。较石为碎。净洁之质。琐细之体。积于水旁。隔于陆地。此其为象。异乎郊矣。其用亦殊。济水者所履焉。汲泉者所至焉。无物之繁。而有皎洁之志。无生之富。而有摩荡之功。则其为需。必有故也。夫沙洲也。而不曰洲者。以需九二之有行也。行必取于动。洲止而沙流。故曰需于沙。且沙字为水少。明其爻象之应也。需上为坎水也。下之乾与上应。而其爻则二与五为应也。五在水中。二则非水。故曰少水。此需于沙之义也。沙既近水。二至四爻。互兑成泽。泽亦水也。兑为说言。故曰小有言。以沙之与水险。其势若敌也。而非真敌。小有言。为讼谤之义。亦因互兑而成象也。然需于沙者。将涉水也。乘乎刚者。将以御险也。得乎中位者。不畏人之言。行乎正道者。不忧人之谤。以其守于中正。动于光明。上下相孚。静躁不过。故虽小有书而终吉也。不以讥而失志。不以讼而憾人。自居明洁之方。而进乎澄清之地。则或遭谤而终曰。或被谗而终明。故曰终吉。以其席广大之见。而怀皎洁之情。经激砺之余。而存浩穆之思也。故辞比之需于沙。而占终吉焉。

    象曰:需于沙,衍在中也;虽小有言,以吉终也。

    宣圣讲义

    孔子

    此申释爻辞之义也。最要在一衍字。衍字就外形言。以一行字而中含水字。水作三点者。流水之象。而行字系彳之合,左右步也。水在步旁为涉。水在步中为衍。皆行于水也。就其义言。衍者演也。敷陈其事而演习之也。衍者泛也。泛泛同义。推流播远。而泛滥为波为涛。为川为泽也。故衍字皆含推广意。如大衍之名。以演天地之数也。演衍本一字。而衍则包宽广平远之义。盖一则进。一则远。进以递推。远以平流。递推则愈演愈繁。平流则愈放愈远。故如水之泛漫也。又如沙之推移也。以九二之象。居内卦之中。为乾之正位。天之中央也。而上应九五之坎。坎乾相从。水天一色。天则广大无垠。水亦泛漫莫止。而需之道用渐也。不可骤进。必如水之浸润而平远。以应天之广漠而清澄。方为需之正用。九二之需于沙。恰取此义。故名其行曰衍。不曰行者。以将及水。不曰涉者。以尚末至水也。而沙者近乎水也。下有水也。故日衍。言犹行水涉水也。而曰衍在中者。以虽行而非行也。人之涉水者必以舟楫。必以柎筏。非自行也。人行沙者。亦有其具。故曰衍在中。言行于沙。而如水之泛漫也。在中者应中位也。衍在中道。不滞于沙也。而且行且进。且去且远也。发乎中位。而放乎中流。目极无垠。而视周无涯。此需于沙之所为也。然尚有说焉。沙者随水所推移。而洲者为流所委积。既非如川之流也。亦非如陆之峙也。动中得静。行中有止。此衍之为称。不独为行进也。为平远也。平沙无垠。固比水之浩淼。而推沙成岸。又异水之回澜。则在需沙之时。当有进止自如之象。在需沙之用。当有动静无碍之怀。盖以中御道。以时制德。时中者、可行则行。可止则止。可动则动。可缓则缓。无过于物也。必顺乎情。以正其性。不役役于名。不规规于利。不争于毁誉。不挟于喜怒。坦然以自居。洁焉以待物。方为衍之正也。不然则殆矣。盖衍者无心之行。若涉于想。则反成愆。愆字以有心为衍也。故衍可也。苟反其衍。则变为愆。衍者。广大能容。愆则执泥其是非矣。衍者平净共见。愆则委折其憎爱矣。皆以有心无心别之。故顺性者必戒于心念。而制情者必淡于利名。苟为衍进。而不自恕。则人将责其贪。苟为衍动。而不自检。则人将责其妄。于行如此。为止亦然。于动如此。为静亦然。处世之箴。待物之监。必慎于衍。方克吉终也。夫近水之势。多流之地。易移之方。不稳之处。其有谤也理所然也。苟不明乎衍义。而反招于愆尤。则岂能得吉终乎。此圣人示人道。端在衍之一字也。古道字作。亦与衍字近似。盖言人之行也。而衍则水之行也。水行而人法之。是曰人道。天一生水。需卦本之。而其为后天生化之首。则水之行。即天道之一也。天道推衍。正如水之行。而人效之。其吉宜矣。

    九三:需于泥,致寇至。

    宣圣讲义

    孔子

    此需九三爻辞也。以爻之过刚而地过险。位之不当。数之失中。其情乃急。其势岌岌。故比之需于泥。而有致寇至之祸也。泥者泥而不通。沾而不柔。陷而不泽。污而不流。非所需而需之。则其致寇至。不亦宜乎。夫需九三。以刚居刚。其邻为坎。又属刚位。上下皆刚而所应九五。为险陷之地。其所处第三爻。为下卦之终。居交际之地。其势迫急。其时艰危。其数变易。盖以极则变也。进退所系。内外所属。乘刚不得中和。居位而不得乎中。此为危机所伏。诟谇所召之爻。故曰致寇至。泥者异乎沙。泥以水土之合。非坚非輭。易滞易陷。而又近于水地势卑污。又介于内外隔于陆岸。所积秽浊。故名曰泥。以其易泥滞而不通也。需至于泥。其地尽矣。前进则水。势难久居比人处嫌疑之地。召毁讦之灾。有进退维难之苦也。然所幸者。需以乾在对。内本刚德。中元阳。苟以君子处之。不稍懈其朝夕惕之诚。时遵于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之训。保合太和以利贞。则虽刚不易折。虽险不易陷。则以其守之有道。行之有方。而居危自慎。居艰自敬。仍能安闲却寇。惕厉自保也。

    象曰:需于沙,灾在外也;自我致寇,敬慎不败也。

    宣圣讲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