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卦

    师卦 (第2/3页)

用。如地得水。而生濡万物。浸润无量而不溃决。不漏泄。以安以和。以保其国。以定其邦家。是君子有取于师之所为也。前言丈人吉。明师道之贵在德齿。而位亦随之。德以致位。齿以延福。天之所锡。唯此丈人。以能服众而安民也。众聚而不乱。群力所集。而不为暴。兵事所设。而不履凶。以其基于贞。正于正。故虽毒天下而民莫不悦。虽动天下之众。而国不摇。虽役天下之民。而民不叛。其本固也。夫地水类也。君子与民。亦类也。师卦以地聚水。而比君子容民畜众。此因象成用。因道立功者也。民之为师。初无殊其为士农工商也。居所以保。行所必备。故有其民。即有其兵。有其众。即有其用。不言师而独言民众。尤见民众为兵之本也。民众归服。兵强师多。民众叛离。兵师何有。故能容民畜众者。自能有其坚甲利兵也。且民众之聚。不待武力。上下之和。不受侵伐。虽不设兵师。亦足自卫。况民众悦附。师旅易成。朝投其器。夕集于场。人人皆兵。更何忧乎师之不足。故圣人于此。但以容民畜众为言也。容者安之。畜者利之。安必有所保。利必有所用。则容民畜众。不为战争。而战争自易备矣。故有国者。不患无兵。患无民。不忧难战。忧无众。舍本逐末。民众不附。肘腋皆仇。兵多战烈。亦奚济哉。故君子取师之义。在此不在彼。

    初六:师出以律,否藏凶

    宣圣讲义

    孔子

    此师初六爻辞也。初爻为师之始动。其于人事。即师之始出。师出必以律也。夫师以众成。众则易乱。乱则易败。故师出必先有纪律。纪律所以严师之行也。师行虽暂。师众虽限。而其出也。先有一定之制。其时与地。其来或返。其上至下。其行或止。莫不定于一律。是谓之律。有律则师。无律则乱。师之出也。求有功也。乱以行焉。不败何待。故吉凶之分。在有律与否。臧善也。吉也。爻辞应作两句读。言师出以律否。而定其臧凶也。以律则臧。否则凶。古文简括故也。夫师之出。兵事以成。兵凶战危。原无吉占。而称臧者。言师出之善也。善则免凶。不曰吉而曰臧。明其非吉事也。然自有善恶之辨。亦有免不兔之分。师之初出。果以律也。则善矣。免于凶矣。若否。则必凶矣。明断师出之凶否。而重在律。可见君子之治师。有所先矣。夫师者。动众劳民。不得已而用之。为以保我疆土。卫我国家。其行虽扰民。其旨在安民。则其出也。必求所以减民之惊。去民之怨。则师之所至。必民居安堵。匕鬯不惊。民生自在。工商不扰。方足以安内而攘外。保良而御恶。今若不以律。先自优其民。失其业。间阎骚然。田野不耕。市井毁坏。工商不营。则民必畏而怨之。骇而远之。先失其民。是必败之肇。先隳其社会。是必亡之期。则师之凶。不待交战而已决矣。故师之贵律。不必战时。即初出也。亦必慎守。观始知终。察去知返。故于初六爻辞。以律之有无。而定其师之臧凶也。此圣人慎用师旅之微意。而先示于初爻中。读者宜注意焉。

    象曰:师出以律,失律凶也。

    宣圣讲义

    孔子

    此申言爻辞之义也。后人或以是爻辞否臧皆凶为诂。是失原文之义。果皆凶者。则前何以有贞吉之占哉。贞正而固。坚而断。有守不失。有节不移。即律是也。有律为贞。失律则失贞矣。贞则吉。失律则凶。一正一反。一善一恶。判若观火。更何疑乎。律者师之守也。犹人之节操。失之则无守。其中已摇。不凶何待。况师以行险。兵以履危者乎。

    九二:在师中吉,无咎,王三锡命。

    宣圣讲义

    孔子

    此师九二爻辞也。九二为师正位。即师之主。其用在主持全师。指挥有众。而地居下位。当承王命。以昭勋业。服远方。故爻辞如此。言九二在师之中。以阳率阴。以位正众。其地至中。其行至正。中正之吉。天之道也。凡辞之吉者免咎。以吉能解咎也。师之为道。恒鳞咎凶。兵事所至。战争不已。咎凶之来。不易避免。九二以得位之正。当时之中。乃迪吉而无咎。不独免咎。且有功勋。受王之宠。王者。主也。下者。承上者也。九二承上而得位。则受赏宜矣。御众而有功。则锡命必矣。王三锡命者。言其功业彪炳。不止一赏也。夫师之用。为保国卫民。安内攘外。王师者得位有功。则师之道成。而国民胥赖。受命既频。策勋已至。则威倾远近。恩施万邦。不独一方之畏服已耳。故大将之用。扶危定倾。仁者之师。靖近怀远不必争于战场。而外人来服。不必角于甲铠。而匪盗潜逃。以其德可怀。威可畏也。其劳如此。则王宠必隆。其重如此则威望必远。故其致国治安。致世太平。一人之业。万民之怀。此九二之所以为吉。而得王三锡命之占也。

    象日..在师中吉,承天宠也.,王三锡命,怀万邦也。

    宣圣讲义

    孔子

    此申释爻辞之义也。言九二之象。诚能弘师之用。成师之德。非徒为一时之功。一国之安。其至也。天下胥服。万国永绥。则其为吉。非寻常之吉。必承天之宠。则其受赏。非一度之赏。必王三锡命。有其德乃称其位。有其功乃膺其命。此取于卦象之正。而恰应乎丈人之选者。固非徒号善战。只称知兵者。所能望也。故师之大用。不在战争。而在德业。师之大功。不止保一国。而在怀万邦。仁者无敌于天下。其九二之谓乎。夫卦象九二以独刚居下位之正。以险道行广厚之中。内健而外巽。守正而行远。此其为师之至用也。天宠者非人所能予夺也。三锡者非时所能侥幸也。必有其本。以立其基。复有其道。以弘其德。乃克受此宠锡也。爻辞之意。先重德业。而后功赏。德业既钜。功赏斯加。故一人之威。为万邦所怀。一师之用。为天王所倚重也。全卦以此爻为主。亦为最吉。孚丈人之名。得中正之道。其余各爻。不能比也。譬之三军司命是也。

    六三:师或舆尸,凶。

    宣圣讲义

    孔子

    此师六三爻辞也。师卦大用。在一能御众。进退有节。若违此则凶。故初六爻辞。明言师之吉凶。在有律与否。而九二爻辞。则明言得人主持。功成誉远。可见师之致用。必得其众而善使之。必下服其上。上任其下。内和外整。命专令严。指挥无忤。行止有定。而后功大而国保。威远而敌怀也。至六三爻则不然。六三以阴行阳位。以险临厚地。其势交迫。其时易乱。爻辞所云。盖言其所至之凶也。以六三处阴阳之淆矢纪律之正。有僭越之命。无指挥之专。故进则易败。退则易溃。出不克整。止不克安。内失其人。外乖乎众。此名师而非师也。其凶必矣。舆尸有二义。一、舆、众多也。尸主也。多主之师。命令不一。其凶由于自乱也。一、舆、升也。尸、死人也。战而至于升死人。则其溃败可知。其凶由于自奔也。而皆不能战也。战则无功。然爻辞之意。取义在象。舆尸者。象之所包。以六三前后。一阴一阳。进则群阴相煽。退则孤阳失主。而六三又阴阳相争。刚柔相敌。其所属不一。所任不专。一军而数将。一役而多谋。众无所适从。命不知谁出。则舆尸之为多主。本卦爻象也。而不曰多主。曰舆尸者。则亦自有意。以六三居下卦之末。邻群阴之闲。而以阳位接九二之阳爻。阳乘诸阴。阴厝于阳。阳已老。为尸象。阴多而共升阳。为舆象。故作升死人。或升神主解。亦通。易之文字。皆含数义。此例也。以象包数类故也。第六三之辞。以内外之交。进退未定。行止犹渝。故用或字。或言其不定也。言或至如此。至者以人事定之。天数有之。必人事孚之。天人交至。乃见其迹。三四人爻。尤必决于人事。故乾爻或跃在渊。亦此意也。人事之至。可移天数。如知其凶也。而预防之。则免矣。故言或者。明吉凶由人事自致也。

    象曰:师或舆尸,大无功也。

    宣圣讲义

    孔子

    此申释爻辞之义。而进一层言之。以人事虽善。凶虽可兔。仍无功也。盖言六三之时不宜。位不当。虽师众不能克敌。故曰大无功也。大指师言。亦明此爻之不宜于进也。无功则徒劳。以众而徒劳之。则虽免凶亦不足取。故释文之意。重在戒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