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五 脾脏论

    卷第五 脾脏论 (第2/3页)

于内。风冷之气。搏于脾胃之间。伏留而不散。则食饮不消。故令腹胀满也。

    治脾气虚。腹胁胀满。吃食难消。面色萎黄。四肢少力。宜服浓朴丸方。

    浓朴(二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丁香(半两)木香(半两)附子(一两炮裂去皮脐)姜(三分炮去白瓤焙)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六分。去滓。食前稍热服。忌生冷油腻湿面粘滑等物。

    治脾气虚。心腹胀满。大肠不调。少思饮食。四肢无力。宜服陈橘皮散方。

    陈橘皮(一两半汤浸去白瓤焙)胡椒(半两)桂心(三分)附子(一两炮裂去皮脐)高良(一两煨上件药。捣细罗为散。食前。以清粥饮调下一钱。忌生冷油腻。

    治脾气虚。腹胁胀满。四肢不和。面色青黄。不纳饮食。宜服草豆蔻散方。

    草豆蔻(一两去皮)陈橘皮(二两汤浸去白瓤焙)桂心(一两)附子(一两炮裂去皮脐)白两去粗皮涂生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稍热服。

    治脾气虚。心腹胀满。不思饮食。体重无力。宜服人参散方。

    人参(一两去芦头)丁香(半两)白术〔二(一)两〕草豆蔻(一两去皮)枳壳实(半两麸炒微黄)木香(半两)甘草(一分炙微赤锉)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忌生冷油腻湿面。

    治脾气虚滞。心腹胀闷。四肢烦疼。少思饮食。宜服益智子散方。

    益智子(一两去皮)沉香(三分)赤茯苓(三分)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白术(三分)槟榔(三分)紫苏子(三分微炒)陈橘皮(一两汤浸去白瓤焙)木香(半两)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温服。

    治脾气虚。心腹胀满。不能食。槟榔散方。

    槟榔(三分)白术(一两)草豆蔻(半两去皮)诃黎勒(一两煨用皮)丁香(一分)人参(汤浸去白瓤上件药。捣细罗为散。不计时候。以清粥饮调下一钱。忌生冷油腻。

    治脾气虚。心腹胀满。胸膈不利。少思饮食。宜服此方。

    萝卜子(拣子好者五两炒令熟捣细罗取末一两余者有油别烂研如膏)沉香(一分)白术(一分)草豆蔻(一分去皮)上件药。捣细罗为散。入前萝卜子末。及别入白砂糖一钱半。同研令匀。每服一钱。抄在口枣大

    [卷第五] 治脾胃气虚冷水谷不化诸方

    夫人脏腑充实。脾胃和平。则能摧化水谷。而无积滞也。若脏腑不足。为邪冷之气所乘。虽然饮食。脾胃虚弱。不能消磨。故令水谷不化也。

    治脾胃气虚。积有冷气。食不消化。面色萎黄。四肢无力。或时吐逆。宜服丁香散方。丁香(半两)半夏(半两汤洗七遍去滑)人参(三分去芦头)甘草(一分炙微赤锉)柴胡(姜汁炙令香姜(三分锉)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稍热服。忌生冷油腻湿面饴糖。

    治脾胃虚冷。水谷不化。心腹疼痛。四肢无力。少思饮食。宜服吴茱萸散方。

    吴茱萸〔半两汤浸七遍焙干微煨(炒)〕当归(三分锉微炒)干姜(三分炮裂锉)浓朴(二两芦头)甘草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枣三枚煎至六分。去滓。食前稍热服之

    治脾胃虚冷。食即欲呕。心腹胀闷。水谷不消。四肢无力。宜服荜澄茄散方。

    荜澄茄(半两)木香(半两)白豆蔻(半两去皮)白术(半两)槟榔(半两)草豆蔻(半两苓(半两)(三分)丁香(半两)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炒)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浓朴(一两削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上件药。捣筛为末。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六分。去滓。食前稍热服。

    治脾胃虚冷。食不消化。腹胁气胀。不思饮食。四肢少力。宜服人参散方。

    人参(一两去芦头)附子(一两炮裂去皮脐)神曲(一两微炒令黄)白术(三分)麦(一熟)干两去皮)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枣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稍热服。

    治脾胃虚。冷气。宿食不消。吃物无味。四肢少力。宜服丁香散方。

    丁香(半两)桂心(三分)白豆蔻(一两去皮)干姜(半两炮裂锉)陈橘皮(一两汤浸去白皮涂生姜汁炙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枣三枚。煎至六分。去滓。食前稍热服。

    治脾胃气虚冷。水谷不化。腹胁胀满。或时寒极。四肢逆冷。宜服白术丸方。

    白术(一两)吴茱萸(三分汤浸七遍焙干微炒)诃黎勒(一两煨去皮)附子(一两炮裂去皮细辛(半两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食前。以粥饮下三十丸。忌生冷油腻湿面。

    治脾胃气虚冷。水谷不化。食即腹胀。胸膈不利。宜服浓朴丸方。

    浓朴(三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陈橘皮(二两汤浸去白瓤焙)草豆蔻(一两去皮)白术(一两)缩砂(一两去皮)诃黎勒(二两煨用皮)桂心(一两)干姜(一两炮裂锉)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食前。以粥饮下三十丸。

    治脾胃气虚冷。腹胁气胀。不思饮食。四肢无力。睡恒不足。宜服神曲丸方。

    神曲(一两炒令微黄)胡椒〔一分(两)〕陈橘皮(二两汤浸去白瓤焙)桂心(一两)诃黎勒术(一两)附两去皮)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不计时候。以粥饮下三十丸。冷油腻湿面。

    [卷第五] 治脾胃气虚弱不能饮食诸方

    夫脾者脏也。胃者腑也。脾胃二气以为表里。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盛水谷也。脾主磨而消之。则能嗜食。今脾胃俱虚弱。故不能饮食也。

    治脾胃气虚弱。不能饮食。食即妨闷。四肢少力。疼痛。宜服红豆蔻散方。

    红豆蔻(三分去皮)白术(三分)桂心(三分)浓朴(二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人参锉)当归(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稍热服。忌生冷油腻湿面。

    治脾胃气虚。不思饮食。精神恐悸。上气顿绝。身心昏昧。口干舌焦。四肢无力。宜服木香〔一(二)两〕人参(一两去芦头)白茯苓(一两)当归(一两锉微炒)白芍药(半两)棱(半两炮锉)白橘皮(一两汤浸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忌生冷油腻。

    治脾胃气虚弱。不能吃食。或时痰逆。四肢不和。宜服浓朴散方。

    浓朴〔一(二)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人参(一两去芦头)桂心(一两)白术(一两)陈遍去滑〕丁香(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稍热服。忌生冷油腻饴糖。

    治脾胃气虚弱。不能饮食。背心常冷。四肢不和。宜服人参散方。

    人参(一两去芦头)白术(一两)浓朴(一两半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高良姜(一两锉)川乌头(一两炮裂去皮脐)桂心(一两)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枣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稍热服。

    治脾胃气虚弱。不能饮食。食饮即吐。心腹时痛。宜服沉香散方。

    沉香(半两)人参(半两去芦头)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红豆蔻(三分去皮)白术(半两)桂心(半两)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稍热服。

    治脾胃气虚弱。呕逆。不能饮食。宜服草豆蔻拨刀方。

    草豆蔻(二枚去皮)高良姜(半两)生姜汁(半合)上件药。前二味细锉和匀。以水一中盏。煮取二合。并生姜汁溲白面四两。为拨刀。以羊肉汁内。煮令熟。空腹食之。

    治脾胃气虚弱。不能饮食。宜服生姜煎方。

    生姜(半斤研取汁)白蜜(十两)人参(四两末)上件药。用银锅子内。都搅令匀。以慢火熬成煎。每服。不计时候。以热粥饮调下一茶匙。

    治脾胃气虚弱。不能饮食。肌肤瘦瘁。面色萎黄。宜服白术丸方。

    白术(二两)神曲〔一(二)两微炒令黄〕人参(一两去芦头)干姜〔一(三)分炮裂锉〕陈橘皮(二两汤浸去白瓤焙)荜茇(一两)上件药。捣罗为末。煮枣肉和丸。如梧桐子大。不计时候。以粥饮下二(三)十丸。

    [卷第五] 治脾实热咽喉不利诸方

    夫脾胃之气。候于唇口。通于咽喉。连于舌本。咽喉者水谷之道路。神气之往来。若脾气壅实。则上焦生热。故令头痛心烦。口舌干燥。咽喉不利也。

    治脾实热。舌本强。咽喉不利。体重不能行步。宜服柴胡散方。

    柴胡(一两去苗)赤茯苓(三分)玄参(三分)大青(一两)龙胆(三分去芦头)杏仁(三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川芒硝(二两)络石(二两)川升麻(一两)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忌炙爆热面。

    治脾实热。咽干头痛。心神烦渴。射干散方。

    射干(一两)石膏〔一(二)两〕大青(三分)葳蕤(二分)赤茯苓〔二(三)分〕川升麻(三仁(半两汤浸去皮尖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竹叶二七片。生地黄一分。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忌炙爆热面。

    治脾实热。喉中肿痛。热塞不通。升麻散方。

    川升麻(一两)射干(一两)羚羊角屑(半两)木通(半两锉)赤芍药(半两)络石(三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川大黄(一两锉碎微炙)川芒硝(一两)黄芩(三分)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地黄一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治脾实热。咽喉干。头痛心烦。四肢壅闷。宜服枳壳散方。

    枳壳(一两麸炒微黄去瓤)石膏(二两)子芩(半两)柴胡(一两去苗)玄参(一两)赤茯炙微赤锉)麦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竹叶二七片。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治脾实热。舌本强。唇口肿。咽喉窒塞。心神烦热。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三分)独活(三分)黄芩(一两)川升麻(一两)马牙硝(一两)玄参(一两)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煎至五分。去滓。入淡竹沥半合。更煎一两沸。不计时候温服。

    治脾实热。唇肿心烦。咽喉不利。体热烦疼。宜服地骨皮散方。

    地骨皮(三分)麦门冬(一两去心)柴胡(一两半去苗)川升麻(一两)赤芍药(三分)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煎至五分。去滓。入牛蒡汁一合。更煎一两沸。食后温服。

    治脾脏实热。咽喉不利。口舌干燥。宜服犀角丸方。

    犀角屑(一两)牛蒡子(半两)射干(半两)川升麻(二分)麦门冬(一两去心焙)诃黎勒甘草(半两炙上件药。捣细罗为末。入研了药令匀。炼蜜和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竹叶汤下二十丸。食后服。忌生果炙爆热面。

    [卷第五] 治脾胃气虚弱呕吐不下食诸方

    夫脾与胃为表里。胃者脾之腑。脾者胃之脏。候于肌肉。主水谷。水谷之精。化为气血以为荣卫。养于脏腑也。若脾胃虚弱。受于邪气。则气逆腹胀。水谷不消。故令呕吐也。

    治脾胃气虚弱。胸中满闷。气促。呕吐不能下食。宜服白茯苓散方。

    白茯苓(一两)陈橘皮(一两汤浸去白瓤焙)人参(一两去芦头)白术(三分)五味子(三分)草豆蔻(半两去皮)半夏〔三(二)分汤洗七遍去滑〕甘草(一分炙微赤锉)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稍热服。

    治脾胃气虚弱。呕吐不能食。四肢少力。心腹妨闷。宜服白术散方。

    白术(一两)人参(三分去芦头)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桂心(三分)陈橘皮(半两汤浸去蔻(一两去皮)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三钱。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稍热服。

    治脾胃气虚弱。呕吐不下食。四肢无力。宜服此方。

    白茯苓(一两)陈橘皮(一两汤浸去白瓤焙)人参(一两去芦头)白术(一两)五味子(一(一分炙微赤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稍热服。

    治脾胃气虚弱。不能饮食。食即呕吐。四肢羸瘦。少力。宜服此薤白汤方。

    薤白(七茎)粳米(半两)大枣(四枚)陈橘皮(三分汤洗去白瓤焙)枳实(四枚麸炒微黄)生姜(一分)豉(四十九粒)上件药细锉。都以水一大盏半。煎至八分。去滓。不计时候。稍热分为二服。

    治脾胃气虚弱。脏腑积冷。呕吐宿食。四肢少力。面无颜色。宜服草豆蔻散方。

    草豆蔻(二两去皮)半夏(半两汤浸七遍去滑)肉桂(三分去皴皮)人参(三分去芦头)木炮裂去皮脐)甘草(一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稍热服。

    治脾胃气虚弱。食即呕吐。人参饮子方。

    人参(一两去芦头)甘草(一分炙微赤锉)陈橘皮(一两汤浸去白瓤焙)薤白(十四茎)上件药。细锉。以水二大盏。煎取一盏二分。去滓。不计时候。稍热分为三服。

    治脾胃气虚弱。见食呕吐。半夏散方。

    半夏(半两汤洗七遍去滑)红豆蔻(三分去皮)茅香花(三分)人参(一两去芦头)陈橘皮(一两汤浸去白瓤焙)白术(一两)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稍热服。

    治脾胃气弱虚。不思饮食。胸中气满。四肢不和。食即呕吐。宜服荜澄茄散方。

    荜澄茄(三分)白豆蔻(三分去皮)丁香(三分)沉香(半两)木香(半两)高良姜(半两去白瓤焙)干黎勒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治脾胃虚弱。胸膈气滞。吐逆不下食。宜服白豆蔻丸方。

    白豆蔻(一两去皮)干姜(一两炮裂)半夏(一两半汤洗七遍去滑微炒)桂心(二分)白术(三分)细辛(三分)木香(一两)诃黎勒(一两半煨用皮)枳实(一两麸炒微黄)上件药。捣细罗为末。以酒煮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不计时候。用后方浓朴汤下。

    浓朴汤方。

    浓朴(四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人参(四两去芦头)陈橘皮(二两汤浸去白瓤)甘草(一两炙微赤锉)上件药。捣罗为散(末)。每服三钱。用煎成小麦汁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下前丸药。

    治脾胃气虚弱。食即呕吐。四肢不和。心腹妨闷。宜服丁香丸方。

    丁香(半两)诃黎勒(一两煨用皮)附子(一两炮裂去皮脐)藿香(半两)草豆蔻(一两去皮)荜茇(三分)陈橘皮(一两汤浸去白瓤焙)人参(一两去芦头)白茯苓(三分)桂心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不计时候。以姜枣汤下二十丸

    治脾胃气虚弱。腑脏积冷。或时呕吐。不能饮食。宜服荜茇丸方。

    荜茇(一两)胡椒(一两)槟榔(一两)诃黎勒(二两煨用皮)白茯苓(一两)肉桂(一两去皴皮)人参(一两去芦头)干姜(一两炮裂锉)陈橘皮(二两汤浸去白瓤焙)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不计时候。以生姜汤下二十丸。忌生冷。

    [卷第五] 治脾脏冷气攻心腹疼痛诸方

    夫脏腑气虚。脾胃衰弱。阳气不足。阴气有余。邪冷之气。内搏于足太阴之经。伏留而不去。脾积冷气。乘之于心。正气与邪气交争。上下相击。故令心腹疼痛也。

    治脾脏冷气。攻心腹疼痛。或胁下气聚不散。面色萎黄。手足常冷。不欲饮食。

    宜服京京三棱(一两炮锉)白术(一两)桂心(半两)青橘皮(一两汤浸去白瓤焙)木香(半两)芎两去芦头)附子炒)浓朴(一两去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二中盏。入枣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稍热服。

    治脾脏冷气。时攻心腹疼痛。面色青黄。常多呕逆。四肢虚乏。宜服肉豆蔻散方。

    肉豆蔻(三枚去壳)白术(半两)木香(半两)半夏〔半两汤浸(洗)七遍去滑〕丁香(半两)青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蓬莪术(半两)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芎(半两)甘草(一分炙微赤锉)当归(三分锉微炒)桂心(半两)干姜(半两炮裂锉)浓朴(一两去粗皮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稍热服。

    治脾脏冷气。攻心腹疼痛不可忍。宜服木香散方。

    木香(半两)桃仁(一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吴茱萸(三分汤浸七遍焙干微炒)青橘两锉微炒)干上件药。捣细罗为散。不计时候。以热酒调下一钱。

    治脾脏冷气。攻心腹疼痛不可忍。宜服吴茱萸散方。

    吴茱萸(半两汤浸七遍焙干微炒)高良姜(半两锉)桂心(三分)浓朴(二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当归(半两锉微炒)木香(半两)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稍热服。

    治脾脏冷气。攻心腹疼痛。或吐清水。不思饮食。宜服木香散方。

    木香(半两)人参(三分去芦头)芎(三分)青橘皮(一两汤浸去白瓤焙白术三分)肉桂涂生姜汁炙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稍热服。

    治脾脏冷气。攻心腹疼痛。宿食不消。及腹胁胀闷。不思饮食。宜服红豆蔻散方。

    红豆蔻(一两去皮)木香(半两)当归(三分锉微炒)桂心(半两)高良姜(一两锉)芎(三分)诃黎勒(半两煨用皮)草豆蔻(六枚去皮)附子(一两炮裂去皮脐)陈橘皮(一两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枣三枚。同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