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十五 时气论(一)

    卷第十五 时气论(一) (第2/3页)

吐。不能饮食。宜服前胡散方。

    前胡(去芦头)知母犀角屑葛根(锉)赤芍药(以上各一两)石膏(二两)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竹叶二七片。生姜半分。葱白七寸。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治时气头痛至甚。及百骨节疼痛。宜服菊花散方。

    甘菊花麻黄(去根节)葛根(锉)黄芩(以上各一两)羚羊角屑(三两)玄参栀子仁赤芍药甘草(炙微赤锉以上各三分)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治时气三二日。壮热头痛甚者。宜服此方。

    上以不皂荚一梃。去皮子。以湿纸裹煨。令焦黑。捣细罗为散。每服二钱。以热酒下。衣覆取汗。仍先以白矾汤。密室中浴后服之。

    治时气头痛不止方。

    川朴硝(二两)上捣细罗为散。用生油调涂于顶上。

    又方。

    上以栀子仁捣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温水调下。

    又方。

    上以冬瓜烂捣。拓于疼痛处。神效。

    又方。

    石膏(五两)上捣细罗为散。研令极细。每服不计时候。以腊面茶调下二钱。

    [卷第十五] 治时气谵言诸方

    夫时气热毒攻心。则心神烦乱。阳气大盛。遂则谵言。目赤心烦。不得睡卧。精神惊悸。言语失常。毒瓦斯不除。肠中结燥。其脉洪数者。是其候也。

    治时气热毒躁闷。谵言。口舌干渴不止。宜服秦艽散方。

    秦艽(去苗)黄芩木通犀角屑麦门冬(去心)玄参蓝叶栀子仁甘草(炙微赤锉以上各三分)赤芍药(一分)桔梗(一分去芦头)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治时气大热。闷乱谵语。宜服白藓皮散方。

    白藓皮犀角屑川升麻大青甘草(炙微赤锉以上各一两)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服。

    治时气谵语欲走方。

    生鸡子白(一枚)川芒硝(一两细研)生甘草末(一钱)上件药。以生华水一中盏。搅令匀。吹去沫。不计时候。服之。

    治时气心膈大热烦闷。言语失度宜服生地黄饮子方。

    生地黄(三两)玄参(一两)赤茯苓(一两)麦门冬(一两)犀角屑(一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上件药。都细锉。和匀。每服半两。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治时气烦热如火。谵语欲走方。

    人参(一两去芦头)甘遂(一两煨令微黄)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新汲水调服。须臾。更令病患多饮冷水。得吐之为效。

    治时气但谵语烦躁不安。宜服猪苓散方。

    猪苓(三分去黑皮)白藓皮(三分)泽泻(三分)赤茯苓(三分)大青(三分)麦门冬(一两去心焙)川大黄(三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不计时候。以新汲水调下三钱。

    治时气热毒在脏。谵语口干。烦躁。宜服犀角丸方。

    犀角屑栀子仁川大黄(锉碎微炒)铁粉(细研)马牙硝(以上各一两)甘草(三分炙微赤锉)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计时候。以温竹叶汤。下三十丸。

    治时气大热不退。谵语。大便难。大黄丸方。

    川大黄(二两锉碎微炒)黄芩犀角屑猪苓(去黑皮)枳壳(麸炒微黄去瓤)川朴硝(以上各一两)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计时候。以麦门冬汤。温温下三十丸。

    [卷第十五] 治时气发狂诸方

    夫时气发狂者。由热毒瓦斯盛。则弃衣而走。登高而歌。或不食数日。逾垣上屋。非是素所能盛于

    治时气热毒攻心。面目俱赤。发狂。不识人。宜服栀子散方。

    栀子仁葳蕤茯神麦门冬(去心)川升麻知母犀角屑沙参(去芦头)黄芩川大黄(锉碎微炒)甘草(炙微赤锉以上各一两)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治时气心神狂躁。言语无度。宜服此方。

    鸡子(二枚取清)白蜜(半合)生地黄汁(一合)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杵末)上件药。相和令匀。顿服之。以利为度。

    治时气大热。心狂欲走。宜服白藓皮散方。

    白藓皮(一两半)大青羚羊角屑玄参栀子仁子芩川大黄(炙微赤锉)地骨皮(以上各三分)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又方。

    麦门冬(三两去心)杏仁〔一(二)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甘草(一两炙微赤锉)白藓皮(二两)生干地黄(二两)黄芩(一两)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入葱白二茎。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之。

    治时气热毒攻心。言语不定。心狂烦乱。不得睡卧。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龙齿子芩沙参(去芦头)葳蕤麦门冬(去心)川升麻赤茯苓赤芍药杏甘草(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之。

    治时气发狂。叫呼。不识人。宜服此方。

    黄连(一两去须)秦艽(一两去苗)栀子仁(一两)铁粉(二两)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不计时候。以新汲水调下二钱。

    又方。

    栀子仁(半两)豉(一合)葱白(五茎)上件药。以水二大盏。煎至一盏。去滓。分温二服。

    治时气发狂方。

    寒水石(一两)马牙硝(一两)上件药。细研如面。不计时候。以新汲水调下一钱。

    又方。

    秦艽(半两去苗)大青(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上件药。捣细罗为散。不计时候。以生地黄汁。调下二钱服。

    治时气热盛癫狂。或时昏沉方。

    寒水石(半两)朱砂(一分)铅霜(一分)上件药都研如粉。以软饭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计时候。以温水下十丸。

    治时气得汗后。心神狂乱方。

    铁粉(半两)野猪粪(半两烧灰)生地黄(二两烧灰)上件药都细研为末。以粟米饭和丸。如梧桐子大。不计时候。以人参汤下三十丸。

    治时气已得汗。热毒不解。心烦躁闷。言语不定。小便赤涩。大便不通。狂乱欲走。宜川大黄(二两锉碎微炒)黄芩(一两半)栀子仁(一两半)大青(二两)龙胆(一两去芦头)苦参(一两锉)川朴硝(二两细研)上件药。捣罗为末。入朴硝研匀。炼蜜和捣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不计时候。以麦门冬汤。下三十丸。

    治时气热毒。心神烦躁。狂乱欲走。宜服珠粉丸方。

    珠粉(一两研)犀角屑(一两)朱砂(半两细研)甘草(二两锉生用)苦参(一两锉)川朴硝(一两细研)上件药。捣罗为末。入研了药令匀。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不计时候。以人参汤。下三十丸。

    又方。

    上以蓝靛半大匙。以新汲水一盏。调分匀。顿服之。

    [卷第十五] 治时气发斑诸方

    夫时气在表。已发汗未解。或吐下后。热毒瓦斯不散。烦躁语。此为表虚里实。热气燥于外。故身体发斑如锦文。凡发斑不可用发表药。令痛疮开泄更增斑烂。表虚故也。

    治时气表里不解。热毒在脏。致发斑疮。宜服升麻散方。

    川升麻犀角屑玄参秦艽(去苗)子芩柴胡(去苗)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甘草(炙微赤锉)(以上各一两)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中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又方。

    玄参(一两)川升麻(一两)甘草(一两炙微赤锉)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治时气壅毒不退。发斑遍身。烦热。大小便不利。羚羊角散方。

    羚羊角屑栀子仁麦门冬(去心)川升麻川大黄(锉碎微炒)玄参黄(锉)甘草(炙微赤锉)赤芍药(以上各一两)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治冬温未即为病。至夏得热。其冬温毒瓦斯始出。肌中斑烂瘾疹如锦文。喘咳。心闷。呕葛根(一两锉)陈橘皮(一两汤浸去白瓤焙)麻黄(二两去根节)知母(一两)黄芩(一两)甘草(一两炙微赤锉)杏仁(一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入生姜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治时气赤斑疮出后。胸中恶热疮盛方。

    鸡子(二枚去壳)酽醋(二合)猪胆汁(三合)上件药相和。煎十余沸。放温。不计时候。分温三服。

    治时气热毒在脏腑。欲发赤斑。宜服此方。

    地黄汁(五合)上件药。于锅中。以成炼了猪脂半斤相和。煎十余沸。滤去滓。入麝香搅令匀。每服二合。尽服之。毒当从肉中为汗出。便愈。

    又方。

    上以生虾蟆一枚。去肠肚。烂研。以水一大盏。绞取汁。顿服之。或五月五日午时收者。烧灰细研。冷水调服益佳。

    [卷第十五] 治时气发豌豆疮诸方

    夫时气豌豆疮者。是热毒瓦斯攻于脏腑。余气流于肌肉。遂于皮肤毛孔之中。结成此疮。其疮所出如豌豆颗。因以名之。但以解热毒之药。其疮即止。脉洪数者。是其候也。

    治时气发豌豆疮。出后疼痛。心神烦闷。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半两)丁香(半两)薰陆香(半两)木香(半两)玄参(一两)川升麻(一两)麝香(一分)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二钱。以水一中盏。煎至五分。不计时候。和滓温服之。

    又方。

    黄连(二两去须)上捣粗罗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之。

    治时气发豌豆疮。如爪甲大。赤黑色者。宜用此方。

    羊胆(七枚取汁)羊脂(三两)上二味相和。于银锅中煎五七沸。捣冷摩敷疮上。日四五用之。

    又方。

    川芒硝(二两细研)上以猪胆汁和。涂于疮上。勿令动着。直候痂落。

    治时气发豌豆疮方。

    上以好白蜜。通身涂于疮上。亦可数数食蜜。如疮烂痛。可用细研黄土敷之。

    治时气热毒攻毒。发豌豆疮方。

    苦参(二两)上细锉以水二大盏。煎至一盏。去滓。分为二服。日三四服之。

    治时气发豌豆疮。初觉。宜服此方。

    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上以水一大盏。煎至七分。去滓。分为二服。日三四服之。

    又方。

    青黛(半两细碎)上以新汲水调服之。日三四服之。

    又方。

    木香(一两)上捣碎。以水一大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之。

    治时气发豌豆疮方。

    上浓煮黍穣汁洗之。若误使穣。即不瘥。

    [卷第十五] 治时气口疮诸方

    夫时气发汗吐下之后。表里俱虚。毒瓦斯未散。攻于心脾。上焦热燥。故口舌生疮也。

    治时气热盛。口中生疮。宜服升麻散方。

    川升麻木通(锉)射干麦门冬(去心)芦根(锉)〔以上各一(二)两〕羚羊角屑(一两)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之。

    治时气咽痛口疮。烦躁头重。宜服大青散方。

    大青黄芩川升麻麦门冬(去心焙)栀子仁甘草(炙微赤锉)(以上各一两)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竹叶六七片。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治时气热盛。昏如醉。及肠胁痛。百节酸疼。舌裂生疮。宜服麦门冬散方。

    麦门冬(一两去心)川升麻(三分)柴胡(一两去苗)赤芍药(三分)石膏(二两)苦竹叶(三分)甘草(三分炙微赤锉)豉(二合)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入葱白二茎。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之。

    治时气心神脾脏热毒。舌裂。满口生疮。宜服此方。

    川升麻(一两)黄柏(半两锉)苦竹叶(半两)射干(三分)大青(半两)龙胆(半两去芦头)玄参(半两)生干地黄(半两)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入蜜半合。搅令匀。不计时候。徐徐含咽之。

    治时气。心脾脏热毒上冲。遍口生疮。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一两)玄参(一两)胡黄连(半两)川升麻(三分)甘草(三分生用)大青(半两)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治时气兼口舌疮生。宜服黄连散方。

    黄连(一两去须)川大黄(锉碎微炒)大青川升麻黄芩甘草(生锉)(以上各三分)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之。

    治时气壅热。口内生疮方。

    黄连(一两半去须)甘草(生锉)麦门冬(去心焙)玄参柴胡(去苗)(以上各一两)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卷第十五] 治时气结胸诸方

    夫时气结胸者。谓热毒瓦斯结聚于心胸也。此由病发于阳。而下之早。热毒之气。乘虚而痞结逆。舌

    治时气结胸。心下坚实满痛。宜服桂心散方。

    桂心(一两)甘遂(半两煨令微黄)人参(一两去芦头)栝蒌(一枚取子用)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枣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治时气结胸。心下满实。烦闷。宜服猪苓散方。

    猪苓(一两去黑皮)泽泻(一两)桂心(半两)赤茯苓(三分)川朴硝(三两)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不计时候。以粥饮调下二钱。

    治时气结胸。心下坚。按之即痛。其脉沉滑。宜服陷胸汤方。

    栝蒌(一枚大者取子)黄连(一两去须)半夏(一两汤洗七遍去滑)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入生姜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治时气结胸。烦闷喘急。宜服槟榔丸方。

    槟榔(半两)马蔺花(一分微炒)甜葶苈(半两隔纸炒令紫色)猪牙皂荚(半两去皮炙令黄焦)上件药。捣筛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计时候。以竹叶汤下二十丸。

    治时气结胸。热毒在内。宜服苦参丸方。

    苦参(半两锉)黄连(一两去芦头)黄芩(一两)栀子仁(半两)川大黄(一两锉碎微炒)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计时候。以竹叶汤下二十丸。

    治时气结胸。热实在内。其脉沉坚。心下痛满。按之如石。宜服陷胸丸方。

    川大黄(二两锉碎微炒)甜葶苈(一两隔纸炒令黄(紫)色)川朴硝(二两)杏仁(一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弹子大。每服廿(一)丸。用甘遂末半钱。蜜一小匙。水一中盏。同煎。至七分。温温化丸药。不计时候服之。以利为度。

    治时气。热毒在胸膈。六七日。垂死者。宜服此方。

    苦参(一分锉)上捣碎。以酒二大盏。煎取一盏。去滓。看冷暖得所。不计时候。都为一服。服后当闻苦参气。即吐毒如羊胆汁。便愈。

    [卷第十五] 治时气咳嗽方

    夫时气咳嗽者。由热邪客于肺。则上焦有热。心胸烦躁。咽干。头痛。其人必饮水。水停心下。则上乘于肺。故上气咳嗽也。其脉洪数者。是其候也。

    治时气心胸痰呕。虚烦咳嗽。时时气促。宜服麦门冬散方。

    麦门冬(一两去心)人参(三分去芦头)葛根(一分锉)桔梗(三分去芦头)前胡(三分去芦头)半夏(三分汤浸七遍去滑)贝母(一两煨微黄)甘草(三分炙微赤锉)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入生姜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治时气咳嗽。咽喉不利。心胸烦闷。宜服木通散方。

    木通(一两锉)桑根白皮(一两锉)葛根(三分锉)射干(三分)紫菀(三分去苗土)半夏(一两汤浸七遍去滑)马兜铃(半两)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入生姜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治时气肺虚热壅。气喘。咳嗽。宜服天门冬散方。

    天门冬(去心)紫菀(去苗土)赤茯苓甘草(炙微赤锉)陈橘皮(汤浸去白瓤焙)桑根两去根节)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入生姜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治时气发热。咳嗽烦躁。或时气喘。宜服款冬花散方。

    款冬花(一两)天门冬(三分去心)黄(一两锉)石膏(一两半)紫菀(一两去苗土)杏仁(一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甘草(三分炙微赤锉)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入生姜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治时气头痛。咳嗽烦闷。宜服麻黄散方。

    麻黄(一两去根节)黄(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