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二十六 五劳病论(一)

    卷第二十六 五劳病论(一) (第2/3页)

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二三百杵。丸如弹子大。每服。绵裹一丸。含化咽津。

    治肺劳咳嗽。宜服蛤蚧散方。

    蛤蚧(一对用醋少许涂炙令赤色)白羊肺(一两分为三分)麦门冬(半两去心焙)款冬花(上件药。除羊肺外。捣细罗为散。先将羊肺一分。于沙盆内细研。如膏。以无灰酒一中盏。暖令鱼眼沸。下羊肺。后入药末三钱。搅令匀。令患者卧。去枕用衣簟腰仰面。徐徐而咽。

    [卷第二十六] 治肾劳诸方

    夫肾劳病者。补肝气以益之。肝王则感肾。其人逆冬气。则足少阴不生。肾气独沉。顺之则

    治肾劳虚损。耳听无声。四肢满急。腰背转动强难。宜服黄散方。

    黄(二两锉)白茯苓(一两)泽泻(一两)磁石(二两捣碎水淘去赤汁)薯蓣(一两)牛粗皮炙令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温服。

    治肾劳。腰脊疼痛。不可俯仰屈伸。宜服杜仲散方。

    杜仲(一两去粗皮炙令微黄锉)丹参(半两)生干地黄(一两)甘草(一分炙微赤锉)当归屑(一分)牛膝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淡竹茹一分。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

    治肾劳热。四肢肿满。小腹急痛。颜色黑黄。关格不通。宜服鳖甲散方。

    鳖甲(二两涂醋炙令微黄去裙)赤芍药(三分)桂心(三分)汉防己(三分)羚羊角屑(麻仁(一两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温服。忌苋菜。

    治肾劳实热。胀满四肢黑色。耳聋多梦。见大水。腰脊离解。宜服干地黄散方。

    生干地黄(二两)赤茯苓(一两)玄参(一两)石菖蒲(一两)人参(一两去芦头)黄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四(三)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温服。

    治肾劳虚损。面黑耳聋。腰脚疼痛。小便滑数。宜服羊肾汤方。

    磁石(一两捣碎水淘去赤汁)肉苁蓉(一两酒浸刮去皱皮炙干)白茯苓(半两)桂心(半两)(半两)石斛地黄(一两)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用羊肾一对。切去脂膜。以水一大盏半。煎至一盏。去肾。下药末

    治肾劳。虚损羸乏。咳逆短气。四肢烦疼。耳鸣。骨间热。小便赤色。腰脊疼痛无力。茯苓白茯苓(一两)人参(一两去芦头)白芍药(一两半)甘草(一两炙微赤锉)羚羊角屑(一(一两去心)五味子(一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空腹及晚食前温服。

    治肾劳虚寒。面肿垢黑。腰脊痛。不能久立。屈伸不利。多语惊悸。上气。小腹里急。痛引人参(一两去芦头)白芍药(一两)麦门冬(一两半去心焙)熟干地黄(一两)当归(一两)斛(一两去根锉)捣碎水淘去赤汁)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用羊肾一对。切去脂膜。以水一大盏半。煎至一盏。去肾。下药

    治肾劳。腰脚酸疼。肢节苦痛。目暗ktkt。心中恍惚。夜卧多梦。觉则口干。食不得味。恒

    有余沥。大便不利。悉巴戟(一两)天门冬(一两半去心焙)五味子(三分)肉苁蓉(一两酒浸刮去粗皮炙干)柏去心)石去芦头)熟雄(一两两)蛇上件药。捣细罗为末。炼蜜和捣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温酒下三十丸。空心

    治肾脏劳损。添精补髓。益气养神。驻颜。调血脉。令人轻健。地黄煎丸方。

    生地黄(五十斤拣择好者洗捣取汁)无灰酒(三斗以上二味于银锅中慢火熬成膏入后药)肉茸(二两床子膝(去苗)上件药。捣罗为末。入前煎和。用木杵臼。捣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及晚食

    治肾虚劳损。卧多盗汗。小便余沥。阴湿萎弱。名曰劳极。宜服磁石丸方。

    磁石(二两烧醋淬七遍细研水飞)五味子(一两)鹿茸(一两去毛涂酥炙令黄)菟丝子(一心(一两)起石(一两细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以温酒下三十丸。渐加

    治肾劳虚损。腰疼少力。补益驻颜。宜服菟丝子丸方。

    菟丝子(三两酒浸三日曝干别捣)车前子(二两)鹿茸(二两去毛涂酥炙令微黄)肉苁蓉(黄(五两)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及晚食前。以温酒下三

    [卷第二十六] 治筋极诸方

    夫筋极者。主肝也。肝应于筋。筋与肝合。肝有病从筋而生。又曰以春遇风为筋痹。痹不已则喜日伤风不可转不息者本。脉也。

    治筋极。则筋急多怒。口干。燥热不已。宜调脉解烦。黄散方。

    黄(二两锉)酸枣仁(二两微炒)桂心〔二(一)两〕石膏(三两)木通(二两锉)赤芍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治筋极。四肢拘急。头项强直。爪甲多青。胁肋胀痛。宜服羚羊角散方。

    羚羊角屑(一两)五加皮(一两)防风(三分去芦头)酸枣仁(一两微炒)赤茯苓(三分)麸炒微黄)芎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治筋极。面青多怒。两胁下急痛。手足筋脉拘挛。宜服薏苡仁散方。

    薏苡仁(一两)酸枣仁(一两微炒)赤茯苓(三分)桂心(三分)柏子仁(一两)羚羊角屑芍药(三分)槟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治筋极。风冷所伤。挛痹不仁。宜服羌活散方。

    羌活(一两)天麻(一两)芎(三分)酸枣仁(一两微炒)鹿角胶(一两捣碎炒令黄燥)屑(三分)人参肉(一两酒浸皮脐)地骨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日空腹及晚食前。以豆淋酒调下一钱。

    治筋极。肢节拘急。挛缩疼痹。五加皮散方。

    五加皮(一两)茵芋(一两)防风(一两去芦头)天南星(半两炮裂)白花蛇(三两酒浸炙儿(半两微炒(半两炙微赤锉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暖酒调下一钱。

    治筋极。身体拘急。四肢痛疼。行立不得。宜服桑枝酸枣仁煎方。

    酸枣仁(三两一两半炒令香熟一两半生用)羚羊角屑(一两)海桐皮(二两锉)羌活(二两)锉)虎胫骨(一苗)巴戟(一两酥(一两)桑枝(一上件药。除酥蜜桑枝外。捣罗为散。用清酒七升。先煎桑枝。令色微黄。去桑枝后下药末。茶匙

    治筋极。身体拘急。胁下多痛。不可转动。肢节筋脉不利。宜服天雄丸方。

    天雄(一两炮裂去皮脐)桂心(二两)羌活(二两)当归〔三(二)两锉微炒〕五加皮(二焙)续断(一两)仁(一两)牛膝(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及晚食前。以荆芥酒下三

    治筋极。益筋骨。除四肢疼痛。干地黄丸方。

    熟干地黄(二两)柏子仁(一两)山茱萸(一两)牛膝(一两去苗)肉桂(二两去皱皮)酸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以温酒下三十丸。

    [卷第二十六] 治脉极诸方

    夫脉极者。主心也。脉应于心。脉与心合。心有病从脉起。又曰夏遇病为心痹。痹不已复感黄虚乡

    治脉极伤风。损于心气。多汗。无润泽。虚烦。石膏散方。

    石膏(二两)栀子仁(一两)黄(一两锉)防风(一两去芦头)犀角屑(一两)桂心(三锉)杏仁(一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治脉极实热。血气伤心。好生嗔怒。面色变赤。语涩不快。调脉理中茯苓散方。

    赤茯苓(二两)黄芩(一两)栀子仁(一两)人参(一两去芦头)赤石脂(二两)远志(一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二(三)钱。以水一中盏。入淡竹叶二七片。豉五十粒。煎至六分

    治脉极风热。邪气感于心。面色赤。无润泽。唇口干焦。宜服升麻散方。

    川升麻(一两)射干(一两)犀角屑(一两)人参(一两去芦头)赤小豆(一合炒熟)麦门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淡竹叶二七片。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

    治脉极。好忘。言语不快。精神恍惚。脉虚。惊跳不定。人参散方。

    人参(一两去芦头)茯神(一两)牛黄(一分细研)薯蓣(一两)麦门冬(一两半去心焙)羊角屑(半两)上件药。细罗为散。入研了药。同研令匀。每服。煎竹茹汤调下一钱。不计时候服。

    治脉极。惊悸不安。神心烦满。恐畏。朱砂丸方。

    朱砂(一两细研水飞过)铁粉(一两细研)远志(半两去心)人参(一两去芦头)茯神(一两细研)金上件药。捣罗为末。入研了药。同研令匀。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计

    治脉极。惊跳乍安乍发。宜服补虚安神。人参丸方。

    人参(一两去芦头)麦门冬(一两半去心焙)黄(一两锉)甘草(一两炙微赤锉)石菖蒲苓(一两)五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计时候。以粥饮下二十丸

    [卷第二十六] 治肉极诸方

    夫肉极者。主脾也。脾应肉。肉与脾合。若脾病则肉变色。至阴遇风。为肌痹。痹不已复感变。汗。动则本实则泻之。虚则补之。肉绝不治五日死。足太阴气绝。则脉不营其口唇。口唇者肌肉之本也。脉不营。则肌肉不滑泽。肌肉不滑泽。则肉满。肉满则唇反。唇反则肉先死。甲日笃。乙日死。木胜土。不可治也。

    治肉极。肌肤如鼠走。津液开泄。或痹不仁。四肢急痛。薏苡仁散方。

    薏苡仁(一两)石膏(二两)芎(一两)桂心(半两)羚羊角(半两)赤芍药(半两)防两)杏仁(半两汤浸去皮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

    治肉极。皮肤不通。表实里虚。外不得泄。腰脚疼痛。独活散方。

    独活(二两)当归(一两半)白茯苓(一两半)干姜(一两炮裂锉)人参(一两去芦头)黄两炙微赤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大盏。入大豆半合。煎至五分。去滓。食前温服。

    治肉极。肌肉变。舌强阴缩。腰脚疼弱。防风散方。

    防风(一两半去芦头)独活(一两半)白茯苓(一两半)人参(一两去芦头)干姜(一两炮两)桂心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四钱。以水酒各半中盏。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温服。

    治肉极。虚寒则胁下阴阴。引背痛。不可以动。动则咳嗽胀满。留饮痰癖。大便不利。小腹半夏(一两汤洗七遍去滑)白术(一两)赤茯苓(一两)人参(三分去芦头)甘草(半两炙香(三分)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六分。去滓。食

    治肉极。坐卧不安。寒气所加。体重怠堕。四肢不举。关节疼痛。饮食无味。茯苓散方。

    白茯苓(二两)黄(二两锉)牛膝(一两去苗)附子(二两炮裂去皮脐)人参(一两去芦两)桂心(一两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温服。

    治肉极。身体津液大泄。为风。若下焦虚极。则脚膝缓弱。并宜服石斛散方。

    石斛(一两半去根锉)牛膝(一两半去苗)五加皮(一两)白术(一两)山茱萸(一两)天仁(一两)独活(一两)防风(一两去芦头)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六分。去滓。食

    治肉极。则身上如鼠走。或风痹。唇口坼。皮肤色变。宜服石南散方。

    石南(二两半)薯蓣(三分)黄(三分锉)山茱萸(三分)天雄(半两炮裂去皮脐)桃花两炙微赤锉)上件药。捣细罗为散。食前。以温酒调下二钱。

    治肉极。四肢急强。连胁肋背。心下满痛。饮食不多。手足不举。忧恚思虑。宜服人参丸方人参(三两去芦头)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脐)远志(半两去心)白术(一两)茯神(一两)裂锉)麦门冬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二三百杵。丸如梧桐子大。食前。以温酒下三十丸。

    治肉极。虚寒为脾风。体重怠堕。四肢不欲举。关节疼痛。不嗜饮食。黄丸方。

    黄〔一(二)两锉〕巴戟(二两)桂心(一两)石斛〔二(一)两去根锉〕泽泻(一两)芍药(一两)山茱萸术(一两)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及晚食前。以温酒下三

    [卷第二十六] 治气极诸方

    夫气极者。主肺病也。肺主应气。气与肺合。以秋遇风为皮痹。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肺欲自日伤则引气可

    治气极。胸膈不利。咳逆短气。呕吐。不下食。宜服前胡散方。

    前胡(二两去芦头)半夏(一两汤洗七遍去滑)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赤芍药(二两)橘皮(一两汤浸微赤锉)上件药。捣粗罗为末。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

    治气极。肺虚。上气喘急。宜服麻黄散方。

    麻黄(一两去根节)杏仁(一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桂心(半两)五味子(三分)麦苏子(半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

    治气极虚热。皮毛干焦。津液不通。四肢无力。宜服黄散方。

    黄(二两锉)人参(一两去芦头)桂心(一两)紫菀(一两洗去苗土)杏仁(一两汤浸去焙)桑根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六分。去滓。每

    治气极。伤热则气喘。急甚则唾血。乏力。不欲饮食。口燥咽干。竹叶饮子方。

    竹叶(五十片)麦门冬(半两去心)小麦(半合)生地黄(半两)地骨皮(半两)黄(一上件药。细锉和匀。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入生姜半分。枣二枚。煎至五分。去滓。食后

    治气极。寒伤于肺。咳嗽短气。不得息。胸中迫急。五味子散方。

    五味子(二两)诃黎勒(一两半煨用皮)紫菀(一两洗去苗土)桂心(一两)麻黄(一两去香(半两)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计

    治气极。呼吸短气。脏虚腹胀。诃黎勒丸方。

    诃黎勒(一两半煨用皮)干姜(一两炮裂锉)桂心(一两)桔梗(一两去芦头)附子(一两沉香〔二(一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温酒下二十丸。

    治气极。肺脏虚寒。腹胁胀满。呼吸短气。咳逆胸痛。四肢洒淅。皮毛干焦。肌体羸瘦。面钟乳粉(三两)五味子(三分)桂心(三分)石菖蒲(三分)鹿角胶(一两捣碎炒令黄燥)门冬(一两半去口者微炒去汗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五百杵。丸如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