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五十三 三消论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卷第五十三 三消论 (第1/3页)

    卷第五十三 三消论

    [卷第五十三] 三消论

    论曰∶三消者。本起肾虚。或食肥美之所发也。肾为少阴。膀胱为太阳。膀胱者。津液之府为涕肾冷阴少年服乳石热药。耽嗜酒肉荤辛。热面炙爆。荒淫色欲。不能将理。致使津液耗竭。元气衰虚。热毒积聚于心肺。腥膻并伤于胃腑。脾中受热。小脏干枯。四体羸。精神恍惚。口苦舌干。日加燥渴。一则饮水多而小便少者。消渴也。二则吃食多而饮水少。小便少而赤黄者。消中也。三则饮水随饮便下。小便味甘而白浊。腰腿消瘦者。消肾也。斯皆五脏精液枯竭。经络血涩。荣卫不行。热气留滞。遂成斯疾也。

    [卷第五十三] 治消渴诸方

    夫消渴者。为虽渴而不小便是也。由少年服五石诸丸。积经年岁。石势结于肾中。使人下焦也。其脉此五此

    治消渴。体热烦闷。头痛。不能食。麦门冬散方。

    麦门冬(二两去心)茅根(二两锉)栝蒌根(二两)芦根(一两锉)石膏(二两)甘草(一两炙微赤锉)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小麦一百粒。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治消渴不止。心神烦乱。宜服此方。

    铁粉(一两细研)麦门冬(二两去心焙)牡蛎(一两烧为粉)知母(一两)黄连(二两去须)苦参〔一(二)两锉〕栝蒌根(二两)金箔(一百片细研)银箔〔五十(二百)片细研〕上件药。捣细罗为散。入铁粉等。同研令匀。每服不计时候。以清粥饮调下一钱。

    治消渴。心神烦闷。头痛。黄丹散方。

    黄丹(三分炒令紫色)栝蒌根(一两)前胡〔(胡粉)一两〕甘草(一两炙微赤锉)泽泻(半两)石膏(一两细研)赤石脂(半两细研)贝母(半两煨令微黄)上件药。捣细罗为散。入研了药令匀。不计时候。以清粥饮调服一钱。

    治消渴不止。宜服此方。

    黄丹(一两炒令紫色)栝蒌根(一两)麦门冬(二两去心焙)甘草(二两炙微赤锉)赤茯苓(一两)上件药。捣细罗为散。入黄丹研令匀。每服不计时候。以温水调下一钱。

    又方。

    铅霜(半两细研)黄连(半两去须)栝蒌根(半两)人参(半两去芦头)黄丹(半两炒令紫色)上件药。捣细罗为散。入研了药令匀。不计时候。以温水调下半钱。

    治消渴。心烦躁方。

    栝蒌根(一两)石膏(二两)甘草(一两炙微赤锉)柑子皮(一两汤浸去白瓤)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不计时候。煮大麦饮调下一钱。

    治消渴。心神烦乱。唇口焦干。咽喉不利。赤茯苓煎方。

    赤茯苓(五两为末)白蜜(半斤)淡竹沥(一小盏)生地黄汁(一中盏)上件药。调搅令匀。以慢火煎成膏。每服不计时候。以清粥饮调下一茶匙。

    治消渴。吃水渐多。小便涩少。皮肤干燥。心神烦热。宜服此方。

    密陀僧(半两细研)黄连(半两去须)滑石(半两细研)栝蒌根(半两)上件药。捣细罗为散。入研了药令匀。不计时候。用清粥饮调下一钱。

    治消渴。润肺心。黄连散方。

    黄连(二两去须捣罗为末)生地黄汁(三合)生栝蒌汁(三合)牛乳(三合)上用三味汁相和。每服三合。不计时候。调下黄连末一钱。

    又方。

    白羊肺(一具切片)牡蛎(二两烧为粉)胡燕窠中草(烧灰一两)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后。以新汲水调下二钱。

    治消渴久不瘥。体瘦心烦。黄连丸方。

    黄连(半两去须)黄(半两锉)栀子仁(一分)苦参(半两锉)人参〔一两(分)去芦头〕葳蕤(一分)知母(一分)麦门冬(一两去心焙)栝蒌根(半两)甘草(一分炙微赤锉)地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不计时候。以粥饮下三十丸。

    治消渴。不问年月深浅。困笃者。宜服此铁粉丸方。

    铁粉(二两细研)鸡(一两微炙)栝蒌根(三分)土瓜根(一两)苦参(三分锉)黄连(三分去箔(五十片细研)上件药。捣罗为末。入研了药。更研令匀。炼蜜和捣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计时候。以清粥饮下三十丸。

    治消渴。心神虚烦燥闷。栝蒌根丸方。

    栝蒌根(一两)麦门冬(一两去心焙)甘草(三分炙微赤锉)黄连(三分去须)赤石脂(半两)泽泻(半两)石膏(一两)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不计时候。以清粥饮下三十丸。

    治消渴久不止。心神烦壅。眠卧不安。宜服此方。

    黄连(一两去须)皂荚树鹅(一两微炙)苦参(二两锉)栝蒌根(二两)赤茯苓(二两)知母(二两)白石英(一两细研)金箔(五十片细研)银箔(五十片细研)上件药。捣罗为末。入石英金银箔相和。研令匀。以炼蜜和捣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计时候。煮小麦汤下三十丸。竹叶汤下亦得。

    治消渴。四肢烦热。口干心燥。宜服此方。

    栝蒌根(二两)麦门冬(二两去心焙)苦参(三分锉)人参(三分去芦头)知母(三分)上件药。捣罗为末。用牛胆汁和丸。如小豆大。不计时候。以清粥饮下二十丸。

    又方。

    水蛇(一条活者剥皮炙黄捣末)蜗牛(不限多少水浸五日取涎入腻粉一分煎令稠)麝香(一分细研)上件药。用粟米饭和丸。如绿豆大。每服。不计时候。以生姜汤下十丸。

    治消渴烦热闷乱。宜服此方。

    苦参(三两锉)黄连(一两去须)麝香(一钱细研)上件药。捣罗为末。入麝香。研令匀。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计时候。以清粥饮下二十丸。

    治消渴久不瘥。吃食少。心神烦乱。宜服此方。

    黄连〔一两(斤)去须〕生地黄(五斤烂研布绞取汁)上捣黄连碎。入地黄汁内。浸一宿。曝干。又浸。又曝。令地黄汁尽为度。曝干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不计时候。以清粥饮下二十丸。

    治消渴。饮水绝多。身体黄瘦方。

    栝蒌根黄连(去须)铁粉(细研以上各等分)上件药。捣罗为末。入铁粉研令匀。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不计时候。煎茅根汤下二十丸。

    又方。

    黄连(半两去须)黄丹(半两炒令紫色)豆豉(半两炒干)上件药。捣罗为末。入黄丹研令匀。用软饭和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后。以温水下十五丸。

    又方。

    密陀僧(三分细研)黄连(三分去须)上件药。捣细罗为散。都研令细。每遇渴时。抄一字于舌上。以水下之。

    又方。

    瓦窑突上黑煤。结干似铁屎者。半斤。捣取末。更以生姜四两同捣。绢袋盛。以水五升浸。取汁。不计时候。冷冻饮料半合。

    治消渴。小便不利方。

    宜多烧竹沥。食后时饮一合。

    又方。

    黄柏半斤。细锉。以水一斗。煮三二十沸。去滓。恣意饮之。便愈。

    又方。

    故屋上古瓦两口。净洗捶碎。以水煮取浓汁。食后。温频服一小盏。

    又方。

    黄连(三两去须)上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后。以温水下二十丸。

    又方。

    桑根白皮(三两锉)上以水三大盏。煎至二盏。去滓。温温频服一小盏。

    治消渴热。或心神烦乱。宜服此方。

    冬瓜一枚。近一头切断。去子。以黄连二两。去须。杵为末。纳瓜中。合定。用绳缚。蒸半劳。

    又方。

    生栝蒌根五两。烂研。用水三大盏。浸一宿。绞取汁。每于食后。服一小盏。

    又方。

    秋麻子半升。以水三大盏。煎至二盏。去滓。时服一小盏。

    又方。

    罂粟一合。细研。以温水一大盏。调令匀。分三服。食前服之。

    又方。

    活蜗牛四十九枚。以水一大盏。于瓷器中浸一宿。以器盖之。其蜗牛自缘其器上。取水顿服之。重者不过三服。

    又方。

    桑椹熟之时。尽意多食之。唯多益佳。渴即便瘥。

    又方。

    地骨皮(一两末)上以半天河水一中盏。井华水一大盏。同煎至一大盏。去滓。食后分温二服。

    又方。

    冬瓜瓤一两。曝干捣碎。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温服。

    又方。

    黍米泔一大盏。温服之。

    又方。

    田中活螺(三升洗去土)上以糯米二升。煮为稀粥。可及二斗。已来。候冷。即将田螺置于冷粥盆内。以物盖养之。待螺食尽粥。却吐出沫。收之。任性饮之。

    又方。

    黄肥栝蒌一颗。以酒一中盏。洗取瓤。去皮子。煎成膏。入白矾末一两。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计时候。以粥饮下十丸。

    又方。

    黑铅锉为末。用水银同结如泥。取大豆许大。常含咽津。

    又方。

    黄丹(不限多少)上每服。以新汲水调下一钱。兼每日作荞麦仁粥。空腹食一大盏。

    又方。

    蚕蛹(一两)上以无灰酒一中盏。水一大盏。同煮取一中盏。澄清。去蚕蛹服之。

    又方。

    顿服乌麻油一二合。神验。

    又方。

    黄瓜根(三两)黄连(三两去须)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后。以温水下二十丸。

    又方。

    兔骨(一具炙微黄捣碎)大麦苗(二斤切)上以水一斗。煮取汁五升。每服一小盏。日三四服。

    治消渴发动。饮水无限。口干渴方。

    生萝卜。烂捣绞汁二升。任性渴即饮之。

    又方。

    豆豉三合。以水二大盏。煎取浓汁。顿服。

    [卷第五十三] 治消中诸方

    夫消中病者。由渴少而饮食多是也。此由脾脏积热。故使消谷也。亦有服五石之药。热结于肾内。石性归肾。肾得石则实。实则生热。热则消水。故小便少也。又有脏腑虚冷。小便利石势

    治消中烦热。吃食旋消。四肢羸弱。荠散方。

    荠(一两)人参(一两去芦头)茯神(一两)葛根(一两锉)石膏(二两)黄芩(一两)栝蒌根(一两)知母(一两)甘草(一两炙微赤锉)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大豆一百粒。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治消中。虚羸。烦热口干。眠卧不安。地骨皮散方。

    地骨皮(二两)栝蒌根(一两)石膏(一两)黄连(一两去须)甘草(一两炙微赤锉)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治消中烦闷。热渴不止。黄散方。

    黄(一两锉)麦门冬(一两去心)芦根(一两锉)栝蒌根(一两)紫苏茎叶(一两)生干地黄(半两锉)桑根白皮(半两锉)泽泻(半两)甘草(一分炙微赤锉)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竹叶二七片。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治消中。心神烦热。肌肉干瘦。小便赤黄。脚膝无力。吃食不成肌肤。牡蛎散方。

    牡蛎(三分烧为粉)朱砂(半两细研)龙齿(三分)芦荟(三分)黄连(一两去须)铁粉(一两细研)泽泻(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黄丹(一分)栝蒌根(一两)鸡(三分炙令黄色)上件药。捣细罗为散。入研了药令匀。每服不计时候。煎大麦仁汤调下一钱。

    治消中久不瘥。令人干瘦少力。心神烦乱。眠卧不安。铅霜散方。

    铅霜(三分细研)金箔(一百片细研)银箔〔二(一)百片细研〕麦门冬(一两半去心焙)黄连(半两去两半微炙)知母(半两)上件药。捣细罗为散。入前三味。同研令匀。每服不计时候。以清粥饮调下一钱。

    治消中渴不止。小便赤黄。脚膝少力。纵食不生肌肤。黄丸方。

    黄(一两锉)牡蛎(二两烧为粉)栝蒌根(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麦门冬(一两半去心焙)地骨皮(半两)白石脂(半两)泽泻(半两)知母(半两)黄连(半两去须)薯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计时候。以清粥饮下三(二)十丸。

    治消中渴。饮水不多。心中烦乱。四肢燥热。卧不安席。宜服铅霜丸方。

    铅霜(三分细研)栝蒌根(一两半)甘草(半两炙微赤锉)石膏(三分细研)知母(三分)子芩(三分)铁粉(半两细研)黄连(半两去须)朱砂(半两细研)上件药。捣罗为末。入研了药令匀。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后。以清粥饮下二十丸。

    治消中烦热。小便数。茯神丸方。

    茯神(一两)地骨皮(半两)黄(半两锉)知母(半两)牡蛎(一两烧为粉)栝蒌根(三分)黄连(三分去须)麦门冬(二两去心焙)熟干地黄(一两)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不计时候。以清粥饮下三十丸。

    治消中渴不止。小便数。烦热。四肢无力。泽泻丸方。

    泽泻(一两)麦门冬(二两去心焙)车前子(半两)黄连(三分去须)牡蛎(一两烧为粉)桑螵蛸(半两微炒)鸡(一两微炒)金箔(五十片研入)上件药。捣罗为末。入研了药令匀。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不计时候。以蚕蛹汤下三十丸。

    治消中。渴不止。心神烦热。皮肤干燥。宜服此神效方。

    浮萍草(三两干者)土瓜根(一两半)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不计时候。以牛乳汁调下二钱。

    [卷第五十三] 治消肾诸方

    夫消肾者。是肾脏虚惫。膀胱冷损。脾胃气衰。客邪热毒转炽。纵然食物。不作肌肤。腿胫极过渴

    治消肾。小便滑数。口干心烦。皮肤干燥。腿膝消细。渐至无力。熟干地黄散方。

    熟干地黄(一两)鸡(一两微炒)黄(一两锉)白茯苓(一两)麦门冬(三分去心)龙膝(一两去苗)枸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治消肾。肾气虚损。发渴。小便数。腰膝痛。肾沥丸方。

    鸡(一两微炒)远志(一两去心)人参(一两去芦头)黄(一两锉)桑螵蛸(一两微炒)甘草(半两炙微赤茯苓(一两)芎(二两)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用羊肾一对。切去脂膜。先以水一大盏(半)。煮羊肾至一盏。去

    治消肾。因消中之后。胃热入肾。消烁肾脂。令肾枯燥。遂致此疾。即两腿渐细。腰脚白茯苓(一两)覆盆子(一两)黄连(一两去须)人参(一两去芦头)栝蒌根(一两)熟干去根锉)蛇床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煎磁石汤下三十丸

    治消肾。小便滑数。四肢羸瘦。脚膝乏力。肉苁蓉丸方。

    肉苁蓉(一两酒浸一宿刮去皱皮炙干)熟干地黄(一两半)麦门冬(二两去心焙)泽泻(半两)五味子磁石(一两烧醋淬七遍捣碎石脂(半两)韭子(半两)白三遍研如粉)牡丹(半两)桑螵蛸(一上件药。捣罗为末。入研了药令匀。炼蜜和捣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以清粥饮下三十丸。

    治消肾。心神虚烦。小便无度。四肢羸瘦。不思饮食。唇口干燥。脚膝乏力。黄丸方黄(三分锉)熟干地黄(一两)麦门冬(二两去心焙)鸡(一两微炙)山茱萸(三分)人参骨皮(半两)白茯茸(一两去毛涂酥炙令黄)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以粥饮下三十丸。

    治消肾烦渴。小便数多。味如饧糖。脚弱阴萎。唇干眼涩。身体乏力。干地黄丸方。

    熟干地黄(二两)五味子(半两)黄(三分锉)枸杞子(三分)肉苁蓉(三分酒浸一宿刮去心)菟丝桑螵蛸(两去芦头)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牡丹〔三分(两)〕甘上件药。捣罗为末。入石英。研令匀。炼蜜和捣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以温酒下三十丸。粥饮下亦得。

    治消肾。气虚羸瘦。四肢无力。小便色白。滑数不禁。不思饮食。心神虚烦。鹿茸丸方鹿茸(二两去毛涂酥炙微黄)人参(三分去芦头)泽泻〔五(三)分〕赤石脂(三分)石斛((三分锉芩(半两)龙骨(三分)桂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及晚食前。以清粥饮下二十丸。

    治消肾。肾虚。小便滑数。腿膝消细。无力渐瘦。宜服此方。

    黄(三分锉)五味子(半两)泽泻(三分)生干地黄(一两)菟丝子(一两酒浸三日曝干别捣为螵蛸(半两微炒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以温酒下三十丸。

    治消肾。小便数。栝蒌根丸方。

    栝蒌根(一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黄连(一两去须)泽泻(一两)赤石脂(半两)熟干地黄(一两)石膏(半两细研)黄(三分锉)黄丹(三分)桑螵蛸(二七枚微炒)子芩(一两)龙骨上件药。捣罗为末。入研了药令匀。炼蜜和捣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计时候。以清粥饮下三十丸。

    治消肾。小便滑数。虚极羸瘦。牡蛎丸方。

    牡蛎(一两烧为粉)鹿茸(二两去毛涂酥炙令微黄)黄(一两半锉)土瓜根(一两)人参甘草(半两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及晚食前。以清粥饮下三十丸。

    治消肾。久渴不瘥。困乏。小便滑数。心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